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589807
序
蔣光煦跋
管庭芬跋
卷一羣經小學六十三條
卷二正史載記四十九條
卷三地志目録三十條
卷四諸子雜家七十九條
附録
古官印考三篇
古今體詩十五首
附詩五首
索引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五卷,清吴壽暘(一七七一—一八三一)輯。書中著録拜經樓藏書三〇七種,彙集其父吴騫(一七三三—一八一三)及衆多名人學士的賞鑒題識。‘其中辨誤析疑,兼及藏書之印記,書版之行款,鈔書之歲月,莫不詳識’(管廷芬語)。附録一卷,《古官印考》三篇、古今體詩十五首爲壽暘作,又附詩五首爲壽暘子之淳(一八一〇—一八四六)作。
吴壽暘,字虞臣,號蘇閣,海寧人。父騫,字葵里,一字槎客,號愚谷,又號兔床山人,貢生。‘生平酷嗜典籍,幾寢饋以之。自束髮迄乎衰老,置得書萬本,性復喜厚帙,計不下四五萬卷。皆節衣縮食,竭平生之精力而致之者也。非特裝潢端整,且多以善本校勘,丹黄精審,非世俗藏書可比’(《桐陰日省編》)。築拜經樓,貯書甲於一邑。同時有吴縣藏書家黄丕烈,廣儲宋本,並構築專室收藏,學士顧蒓顔其室曰‘百宋一廛’。兔床聞之,即自題其居曰‘千元十駕’,謂千部元版,遂敵百部宋版,如駑馬十駕。兔床去世後,壽暘承父藏書,輯成此編。秘之篋衍,不以示人。道光年間,壽暘子之淳手録是書付蔣光煦。至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蔣氏將其刊刻行世。
根據上海圖書館所藏吴騫晚年手定稿本《拜經樓書目》(著録一五七九種)推斷,吴氏藏書總量約在一千五百種以上。此書著録者雖僅占其五分之一,却基本包括了拜經樓藏書精華部分。在著録内容方面,此書集中了吴騫及杭世駿、盧文弨、錢大昕、周春、鮑廷博、周廣業、朱型家、張燕昌、錢馥、陳鱣、黄丕烈等當時優秀版本、校勘學者的研究成果。作爲一部私藏善本書録,此書體例别具一格,内容生動翔實,對我們瞭解拜經樓的藏書結構、評估其藏書質量頗有幫助。
在版本鑒定方面,此書存在個别失誤。如所列宋刻本約二十種,其中《九經白文》、《太玄經》,實爲明嘉靖刻本,《説苑》實爲明翻宋本;所列元刻本二十九種,其中《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鑑》實爲明天順游明刻本,《風俗通義》實爲明嘉靖刻本,《道園學古録》實爲明景泰鄭逵刻本。這些錯誤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以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無損於此書的價值。
此書共有三種本子,一是道光二十七年蔣光煦宜年堂刻本,二是清光緒朱記榮槐廬家塾刻《校經山房叢書》本,三是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蘇州文學山房活字印本。朱本據蔣本重刻,改正了蔣本幾處明顯的誤字,但也有脱漏之處。如卷二《武林舊事》條後,蔣本有吴之淳注:‘先君子(吴壽暘)附跋係跋《錢塘遺事》之文,爲鈔胥所紊,當移綴《遺事》之末。’朱本删去此條注,卻未移綴壽暘附跋。文學山房本與朱本大致相同。
此次整理標點,以蔣本爲底本,其顯然訛誤者據朱本改正。《武林舊事》末壽暘附跋移至《錢塘遺事》後,不再出校記。卷五《瀛奎律髓》條提及馮舒字‘巳蒼’,前本‘巳’多誤作‘已’、‘己’。檢臺灣《‘中央’圖書館善本題跋真跡》頁二〇一九,抄本《王建詩集》卷端鈐有‘馮巳蒼手校本’印,知當作‘巳’,今據以改正。蔣本總目僅列門類、種數,今列出書名。正文中説明附見於吴騫《愚谷文存》、《拜經樓詩集》、《拜經樓詩話》者二十五篇,今從相應著作中輯出,以小注形式附於本篇之末。其間謬誤不免,尚祈方家指正。
郭立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