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37446
★精品迭出,佳作不断。依着英国著名学者柏林的妙比,作家大致可分为狐狸型和刺猬型。刺猬型作家的特质之一就是专注专一。自1999年以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先生,在读解古典文学的方向上,持续深耕细作,中华书局持续出版,先后出版了《也说李白与杜甫》(2014)《陶渊明的遗产》(2015)《楚辞笔记》(增订本)(2019)《读》(2019)。
★著名作家韩少功说,张炜的写作情意温柔,气象宏大,是关于灵魂的执着追问。文学评论家王必胜说,张炜的散文随笔,体现着三个突出的亮点:知性与识见、情怀与温度、韧性与坚守。作为责编,深以为然。虽然《读》是以解读《诗经》为重点的,但是所讨论和关照的远非如此。独特的视角、新颖的体悟、活跃的思维、敏锐的辨析、精湛的见解,读后当会让您耳目一新。
★内容编排上,上篇为总论,五讲五十五个标题,每一个标题都伸向远古幽径,引入丰盈饱满的细部,感受烂漫的生长。全书从“《诗》何以为经”切入,探究《诗经》的身世于源流,展示其鲜亮天然的姿容。指引读者思索“文明的不得已”“直与简的繁华”,品咂“隐晦之美”“简约之美”,触摸“孔子的诗心”,领略“成康盛世的激情”……下篇,回到具体的诗文,精选了八十四篇:简注,方便读者理解诗的基本意;解读,引领读者游走于《诗经》的深处与细部。
经典常读常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解和特点,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认识和感悟。《读》就是这样一部读解中国z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大众读物,是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读解古典文学专著系列第四种。
《读》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为五讲五十五题,标题指引读者思索“文明的不得已”“直与简的繁华”,品咂“隐晦之美”“简约之美”,触摸“孔子的诗心”,领略“成康盛世的激情”……下篇,回到具体的诗文,精选了八十四篇:简注,方便读者理解诗的基本意;解读,引领读者游走于《诗经》的深处与细部。
目 录
前言
上篇 《诗经》五讲
第一讲 诗何以为经
诗经之“经”/4 通向经典的“经”/9 “经”与“经典”/14 文明的不得已/18 作为档案史料/24 作为“经”的记事/28 “诗三百”的由来/33 采诗的目的/36 三体之别/39 娱乐与仪式/43自 然人文三横列/45
第二讲 自由的野歌
自由的野歌/50 满目青绿/53 普遍的情与欲/57 两种“不隔”/60 松弛而热烈/64 蓬勃生气/68 成康盛世的激情/71 顾左右而言他/75 难以对应的“兴”/80 现代写作中的比兴/83 “兴”而有诗/88
第三讲 直简之美
礼法的朴素/94 诗的有机性/97 以声化字/101 乐声盈耳/105作为歌词的诗/109 隐晦之美/112 简约之美/115 直与简的繁华/119 腻啖之后/122 空间感/125 从根本出发/129
第四讲 庙堂之路
孔子的诗心/134 儒学与诗/138 诗的兴观群怨/142 “思无邪”之妙喻/145孔子的旁白/149 大城市氧气稀薄/152 风色而雅怨/155 诗中的“淫”与“伤”/158 颂的动人处/161 史诗的异同/164 居中的雅章/168
第五讲 敬而近之
看取铜器的方法/174 诗学的新与旧/178 出土文物/181 一种造句方式/184 诗的古今价值/188 诗与散文/192 诗与散文时代的关系/196 散文的奢侈/199 五百年间“诗三百”/202 融三百为一首/206 知人论世之不及/209
下篇 《诗经》选读
周南 关雎/215 桃夭/219 汝坟/222
召南 甘棠/226 摽有梅/228 小星/231 野有死麇/234 何彼秾矣/237
邶风 柏舟/241 燕燕/245 击鼓/248 匏有苦叶/252 式微/256 简兮/258
鄘风 柏舟/262 君子偕老/265 桑中/269
卫风 淇奥/273 考槃/277 硕人/281 氓/287 木瓜/294
齐风 卢令/298 猗嗟/301
魏风 伐檀/306
唐风 椒聊/311
秦风 蒹葭/314 终南/318 黄鸟/321 无衣/325
豳风 七月/329
小雅 鹿鸣/340 常棣/344 鱼丽/349 湛露/352 鹤鸣/355 白驹/358 都人士/362 何草不黄/367
大雅 棫朴/371
周颂 天作/376时迈/379
整理后记/383
前 言
这部讲稿的“上篇”和“下篇”是分为十几次完成的,并讲于不同的场合。像过去一样,它们是我和学员朋友们共同研讨的产物,来自我与传统经典研读者的一场场深入对话。“上篇”大约讲了五场,累计时间十二小时以上;“下篇”关于具体篇目的赏析,是在较为零碎的时间里积累而成的。
全书由陈沛、张华亭、邓庆龙三位先生整理成电子稿,并由濂旭和陈星宇先生审阅。他们都提出了诸多诚恳的意见,付出了心力,为本书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也用行动鼓励我对全书先后作了三次修订。
濂旭先生以过人的耐心和学养,补正了我讲述中误引的诗篇,并将其他引文注明出处。他通读了前后两稿,皆留下详细而富有洞见的标注,还为本书写出了一篇珍贵的后记。没有他的辛苦劳动,就不可能有目前奉献给广大读者的这部书稿。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从准备讲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多半年,这个时段也成为令自己最难忘的一场学习。
在此,期待广大读者和同好多多指正,以继续这一场难得的学习和交流。
张 炜
二〇一八年九月八日,于济南
整理后记
《读〈诗经〉》是张炜先生继《楚辞笔记》《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之后,第四部中国古典文学论著。与前三部一样,也是讲学笔录。
梳理一下张炜先生出版古典文学论著的节奏,发现自1999年起,总有一部类似的书与其长篇虚构作品相伴。《楚辞笔记》出版不久即是《外省书》;2010年大河小说《你在高原》与《也说李白与杜甫》;2015年《陶渊明的遗产》与《独药师》。2018年初长篇小说《艾约堡秘史》出版,一本《读〈诗经〉》即随其后。
英国著名学者伯林曾有一个妙比: 作家们大致可以分为“狐狸型”和“刺猬型”;前者什么都懂,而后者只懂一件事。张炜先生或属于“刺猬型”的作家,吃苦耐劳,不事喧哗,极为专注。他本人在一次演讲中似乎也表示了认同。(见苏州大学《世界与你的角落》的演讲)“狐狸型”作家才华横溢,广闻博记。伯林说托尔斯泰明明是一只“狐狸”,却偏要装成“刺猬”。
张炜二十几岁就写出了《古船》,至今已出版二十一部长篇小说,创作历程达四十余年。作为一条长长的文学河流,一部部中国典籍可视为支持的源头。
与前三部古典文学论著相比,《读〈诗经〉》可能是更艰难的“跋涉”。几千年的诗学研究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般意义的解读似乎已无必要。作为现场听者和后来的整理者,只能用“惊艳”两个字来概括。视角之奇特,体悟之新颖,思维之活跃,辨析之敏锐,见解之精湛,每每让人耳目一新。听者好像被打开了一条精神的地平线: 极目辽阔的诗学场域。
经过整理,全书分为上、下两部,上篇为总论,由五十五个小标题组成。像“自然人文三横列”“娱乐与仪式”“诗的有机性”“从根本出发”“腻啖之后”“孔子的旁白”诸标题,都由整理者从原讲中提出。它们宛若五十五支灯火,烛照出一条道路,将大家引向一个深思的方向。
一部《诗经》再次变得簇新。它的各个棱角都被上下左右反复揣摩,最后又回到更细部,即“下篇”,从《风》《雅》《颂》选出四十二篇作仔细赏读。《风》中选了三十一篇,大、小《雅》相加选了九篇,而《颂》仅仅选了两篇。可见异质异趣。这种从远到近的观照,也算一部古老典籍的别样解读了。
自《诗经》诞生以来,诗学研究大致有三种理路: 语意训正、经史研究、文学鉴赏。张炜先生心存敬畏,由当下启步。全书从“《诗》何以为‘经’”切入,探究“诗三百”的身世与源流,展示其鲜亮天然的姿容。总论中每一个标题都伸向远古幽径,引入丰盈饱满的细部,感受烂漫的生长。我们思索“文明的不得已”“直与简的繁华”,品咂“隐晦之美”和“简约之美”,触摸“孔子的诗心”,领略“成康盛世的激情”,思忖“以声化字”和“乐声盈耳”……
“读《风》诗,总觉得它有一种‘走神’的感觉。歌者之吟咏方式,与其表达的主题和故事之间,并非总是紧紧相扣和环环相绕,而常常有一种疏离性。但这绝非是表达的艰涩和困境,恰恰相反,它来自更高一层的自信和自由。”这让听者屏息深思。再听关于《诗经》的爱欲:“像是最神奇的保鲜剂和防腐剂,使这部古老的诗歌总集永葆青春的光泽。”关于“不隔”,他回应王国维著名的诗词理论:“我们现在所谈的‘不隔’,与当年王国维的论述实际上是存在极大区别的。我们谈的是一种时代‘大隔’,是这之后的可悲状态;而王国维谈的‘不隔’,是一种表述的结果和境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先天能力去追究;而我们现在谈的,却是严重伤害先天之后的惨状。”
张炜先生认为古人远比现代人更有“兴”的能力,这里的“兴”已经由一种创作手法变成了人的能力、源于生命深处的一种特质:“现代人已经回不到那种状态了,找不回‘兴’之心力。那是一个生命与世间万物、与万千客观生命重合交集之间,自然产生的一种心情和意绪,是一种在太阳底下共生共长的感激之情。这种亲如手足的倾诉欲,是现代人难以体悟的。”
如果说《读〈诗经〉》的上篇更多地体现了对于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宏观思考,是一种整体把握,那么下篇则进入了“单篇赏读”,艺术触角游走于“诗三百”的腠理之间。这是一场意趣盎然的艺术盛宴。张炜先生谈《七月》:“这首歌的记录者极有可能直接服务于上层,因为当他写到为公子制裘乃至最后登上国公堂的时候,有一种难以掩饰的骄傲和喜悦。其实这对于劳动者而言,也在情理之中: 辛苦的劳动一旦与显赫的权力遭逢,不仅仅是被盘剥的痛苦,还有一种接近的光荣与幸福。”
犀利,洞察,令人心上一动。
在思潮涌荡的网络数字时代,《读〈诗经〉》一书应运而生。它是在一个角落里发生的关于古老典籍的个人言说,还是面向世人的一声声深情呼告?
这里记录了一个人的心声,他现场的声音。
濂旭
二〇一八年七月二十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