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81120
本书作者折晓军先生是地道的陕北人,十几年来走遍陕北的山、川、梁、峁,征集、收藏了大量的炕头石狮子,被誉为陕北的“狮子王”。书稿从炕头石狮子的造型、图饰、创作心理等方面切入,在朴实、热情而又不失严谨的叙述中,带领我们走进陕北石狮子的世界。
本书对陕北炕头石狮子艺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类型整理、艺术分期和客观描述,通过对大量的实物及图像的比较研究,对陕北炕头石狮子的艺术源流、风格特征、文化内涵及美学特征作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并以此解读和折射了厚重而博大的陕北文化。
炕头石狮子集锦
石头·狮子——陕北人的张力
守望石狮子的家园
石狮子勾住了我的魂
陕北民俗石狮子的文化地域圈
被石头召唤回来的生命
尊崇狮子的黄土地
回溯狮子本身
门里门外的石狮子
狮子地名与民间传说
崇狮风尚的缘由
石狮·炕头·娃娃——陕北人的生命佑护
炕头上的石狮子
坠娃的石头
解读“拴娃娃”
一双眼睛一张口
生命的守护神
图符能纳福安吉
石狮子通身的纹饰
石莲生贵子
从“天保定尔”到“人长大”
灵性·写意——大巧若拙的艺术风格
狮身人面的造像
羌胡风貌
一种特质的性情美
狮形与人形的异质同构
陕北汉的写意
有本事的石匠
不重复的形制
信天而游的创作
穷乡僻壤里的传统写意
即将消逝的石狮子——田野寻访记
陕北老乡如是说
庄户人家的叙述
一路上的石狮子
陕北石器博物馆
寻访炕头石狮子
走进杜家石沟
祥云山见闻录
沟岔里的探寻
拯救石狮子
民间石狮子的收藏
绥德四十里铺
技艺与记忆
石狮子张口不说话
后记
我收藏陕北民俗炕头石狮子已有十五六个年头了,我喜欢民间石狮子的造型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这一路走来,为了找寻炕头石狮子,我曾多次往返在陕北的梁梁峁峁和沟沟岔岔。我是一根筋走到底的那种人,当我被这群从民间收集而来的石狮子包围着的时候,突然发觉,生活变得如此惬意。因此,我也有了一个“狮子王”的称号。
整理和记录炕头石狮子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陕北民俗石狮子历经“守魂保命”的风雨年轮,保留“羌胡风貌”的血统和审美,锲刻着陕北族民的图腾。流行在陕北的民歌、剪纸、石雕等均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翘楚,并显示出最强势最直白的文化蕴含。在上世纪80年代,陕北俗炕头石狮子和关中、渭北一带拴马桩的发掘,更加丰富了中国的石狮子艺术。陕北的田间地头、垴畔墙头以及炕头上的石狮子地域特色鲜明,风格朴拙简约,造型粗犷浑厚,特别是因材施艺的石雕方法与秦汉的雕刻技艺如出一辙。陕北民俗石狮子的主流应是炕头石狮子,它的式样是祖辈们留下来的。在陕北众多的民俗石狮子当中,除较大的巡山狮、门墩狮、庙宇狮之外,唯独在炕头上“拴娃娃”用的石狮子能居窑卧炕,与人为善,这是陕北的奇迹。
陕北民俗炕头石狮子是生活中的艺术。沉浸在黄土黄尘之中,质朴辛劳的陕北人对“艺术”二字不为所知,但包括炕头石狮子创作的生活本身却是真正令人感动的艺术。我之所以倾心于陕北民俗石狮子的收藏与研究,主要在于能深刻地体会到陕北人对狮子的那份信仰和情感的力量。对陕北地界民俗石狮子的考察,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好在我“养活”了这群炕头石狮子,于是,便有了“狮语权”。
这些年来,每次看到我们陕北的民俗石狮子,就能真切地感到陕北丰厚的文化积淀。如果以民俗学、发生学、符号学、图象学、民族学、现象学和人类文化学等诸多学科为基点研究陕北炕头石狮子,都能从中找到相对应的学术线索。我收集、整理、民俗炕头石狮子的本意是为了尽快地抢救这批农耕时代的最后遗物。同时我也知道,因为民俗,石狮子才置炕头之上;也因为石狮子,不仅固化了民俗,还丰富、扩展了陕北人的情感世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虽然石狮子的民俗意义已不再,但当我们看到炕头石狮子这些老玩意儿,不由地想要加以保护。
日子一天一天的打发,年夜一年一年的过往,我没有数典忘祖,更没想忘掉祖宗们留下来的民俗炕头石狮子。对于陕北地方民俗石狮子这项文化工程,还需要更多的有乡土文化情结的人士联起手来,共同关注和开发民间石狮子,不让这份属于我们陕北人自己的文化遗产被历史所湮没。本书的撰写,原初缘起于老朋友王刚先生的一通约稿电话,也正是由于他和责任编辑张双女士的严谨和务实让本书显得厚重多了。
先前,我写过一本《陕北民俗小石狮》(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这次能成书就是在此基础上,我力求变通,到田野中去,又一次翻找、考察了有关炕头石狮子远远近近的记忆。为了让书中的文字与图片变得丰富起来,我再一次审视部分藏家和我家藏的炕头石狮子并拍照,又在多次走访陕北乡亲们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资料。另者,作为一本民俗乡土文化的考察手记,书中难免会有错漏和失误,恳请各位师长及志同道合者不吝赐教。细细想来,我之所以能顺利地完成民俗炕头石狮子的收藏和研究整理的工作,主要得益于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以及我独特的生命历程。最后,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陕北先民们所创造的民俗石狮子,因为它们才是书中真正的主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