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40263
16年,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后游历英、法、意、日、美、加、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缅甸、巴西、埃及等42个国家和地区。开公司、办实业、炒股票、置地产……经营生意五花八门,只为筹措经费,实现心中那个君主立宪的政治梦。
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为躲避清廷追捕,由此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因考虑到所搜集到的资料大部分为康有为旅美时期,故将该书的地理范围限定为美洲。但读者在此书中亦能看到康有为在澳洲、欧洲的足迹。整理者在康有为次女康同璧整理的《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的基础上,仔细对比在美国、加拿大等地搜集到的资料,校正、补充《续编》中存在的错讹或遗漏。并对近年来为研究者征引、参照的《康南海自编年谱》进行了完善,整理出“补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一文。本书的史料价值不言而喻,该书的出版,一方面,将对康有为思想研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整理者希望继续完成亚洲辑、欧洲辑,*后汇总给读者一本相对完整的康有为的海外年谱。因此,该书的出版,也是整理者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倾听学术界及广大读者对年谱整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解决在年谱整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目 录
補南海康先生年譜(1898—1913)
1898 年(光緒二十四年戊戌)41 歲
1899 年(光緒二十五年己亥)42 歲
1900 年(光緒二十六年庚子)43 歲
1901 年(光緒二十七年辛丑)44 歲
1902 年(光緒二十八年壬寅)45 歲
1903 年(光緒二十九年癸卯)46 歲
1904 年(光緒三十年甲辰)47 歲
1905 年(光緒三十一年乙巳)48 歲
1906 年(光緒三十二年丙午)49 歲
1907 年(光緒三十三年丁未)50 歲
1908 年(光緒三十四年戊申)51 歲
1909 年(宣統元年己酉)52 歲
1910 年(宣統二年庚戌)53 歲
1911 年(宣統三年辛亥)54 歲
1912 年(民國元年壬子)55 歲
1913 年(民國二年癸丑)56 歲
附:補康南海先生自編年譜
附 録
附録一 社團介紹
附録二 海外保皇會的分布
附録三 保皇會地名中英文對照表
主要史料來源
前 言
南海先生(康有爲,1858—1927,原名祖怡,字廣厦,廣東南海人)自戊戌政變,逋亡海外,直至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後的1913 年纔結束了16 年顛沛流離的海外生涯。這段歷史,由于史料的闕如,在有關南海先生的任何一本傳記中都是不連貫的,也因此留下了不少歷史公案,更埋没了南海先生的歷史功績。先父張滄江是康同璧先生(南海先生的次女)的後一任秘書(1955—1969),因“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中斷了與康同璧先生的聯繫。1969 年,康同璧臨終前,將一批有關自己生平的手稿資料清理出來,囑咐女兒羅儀鳳一定要設法交到先父手中,希望來日能夠出版,留下清白在人間。1973 年,羅儀鳳終于實現了母親的囑託,將這批珍貴的史料交到了先父手中。
那年正值中美建交,先父被任命爲美國駐華聯絡處高級文員,他工作十分緊張,直到1987 年退休後纔有精力投入這批史料的整理工作。他在身體狀况十分不好的情况下,堅持做了20 年。直到2009 年,先父已經87 歲高齡,精力自然更不如前,于是就决定將這批史料的整理工作移交到我們兄弟手中,希望能完成他的未竟之志,將康同璧遺稿全部整理出來并付梓。
從這時起,我們接手父親未完成的工作—整理康同璧遺稿。其内容包括康先生的自傳、詩集、詞集、書信、文稿、講演稿,對此我們發現必須要有一份《康同璧年譜》,纔可以將這批史料的歷史年代厘清,但其中1903—1909 年有着許多空白,康同璧對那段歷史幾乎隻字未提。在此期間,有幸認識了研究保皇會的美國學者譚精意(Jane Leong Larson)女士,她是康有爲弟子譚良的外孫女,對其外祖父譚良保存的大批康梁及各地保皇會領袖和譚良的往來通信進行研究和翻譯。同時又認識了另外一位資深美國歷史學家 Mr. Robert Worden,他的博士論文《流亡海外的康有爲1899—1909》(1971 年)爲我們提供了新的歷史資料。在這裡我們要對兩位無私的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2013 年《南温莎康同璧舊藏》(以下簡稱《舊藏》)的發現,震惊了整個康學研究界。譚精意女士、Mr. Robert Worden 和我們在共同整理翻譯《舊藏》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大量的珍貴史料,重要的是這批《舊藏》填補了1904—1906 年的歷史空白,充實了編寫《康同璧年譜》所需。南海先生流亡海外的16 年中,女兒康同璧始終追隨左右,并常常作爲他的代言人或執行者出面活動。所以,《舊藏》中很多新發現的史料内容都與南海先生的行止有關。我們猜想《康同璧年譜》中1899—1909 年這段時期,其實就是南海先生在海外行程的記録,由此便產生了編寫另外一本書《康有爲在海外—補康有爲年譜》的想法,如果實現,將會是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
本書全名爲《康有爲在海外·美洲輯—補南海康先生年譜(1898—1913)》,“美洲輯”的意思僅指本書史料收集基本上是在美洲完成的。南海先生海外年譜的架構支持已經形成,大部分關鍵事件的時間都找到了可靠史料的印證,有助于文史學界學者們的深入研究,這是我們决定率先付梓“美洲輯”的基本原因。
但并不是説,這是一本完整意義上的海外年譜,畢竟南海先生在那段時間“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僅在美洲一地的史料彙集工作不可避免會受到地域的局限,所以接下來我們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内,繼續完成《康有爲在海外》的“亞洲輯”與“歐洲輯”,然後匯總呈現給讀者一本完整意義上的康有爲先生的海外年譜。
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發展也是本書得以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重要因素:
1. 近幾年,北美早期華人歷史研究大大活躍,這類研究與20世紀初南海先生倡立的保皇會的興盛發展和消亡往往緊密相關,當時保皇會在提升華人社會地位、拓寬自身的生存活動領域、重視華人子弟教育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相關方面史料的發掘以及研究成果的出現,成爲充實《年譜》内容的重要來源。
2. 近十年,有關康有爲在海外活動的史料不斷被發現,有些甚至是大量、集中并噴發式地涌現,例如,1997 年源于《譚良檔案》的《康梁與保皇會》的出版,2012 年《南長街54 號梁氏檔案》的出版,2013 年《康同璧南温莎舊藏》的發現,更爲《年譜》提供了一手的直接證物,使得某些歷史公案的澄清成爲可能。
3. 本書的出版還得益于加拿大和美國的圖書館、檔案館的开放,許多歷史檔案及时公開,成爲大量一手資料的重要來源。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在史料彙集的工作中,得到一些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歷史文獻和研究成果,想必有助于研究者进行研究,所以不敢有私,擇其要,在本書的附録中刊出。這本書終于要出版了,想起兩年來的種種付出,只覺得時間過得好快。我們囿于學識、時間倉促,遺漏和錯誤在所難免,祈盼學界達人不吝賜教,以便我們能在再版或再編時一并改正。
張啓禎于中國北京
張啓礽于加拿大温哥華
2017 年12 月31 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