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180131
1. 跟随作者笔下的名人故居、城厢楼阁、民国倩影、绅士品格……遍寻上海之根,看尽前世今生。
2. 既是一份简绘版地图,又是一部读懂上海的说明书。
当海岸线在800 多年前,东进到了宝山、川沙、惠南一带时,浦东从海里长了出来,携着与生俱来的海洋气质,汇入人类的文明发展之旅。浦东人熬波煮盐、建沙船、筑海塘、造城池,让这块土地成为江、海通航之要地。
昔日摩登上海的一半高楼,由浦东的西式建筑营造商所修,张闻天、黄炎培、傅雷等众多活跃在中国政治、外交、工商业、医学、教育、音乐、文学等领域名人出身浦东。
曾一度步履凝滞的浦东,改革开放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浦东奇迹”。陆家嘴的摩天大厦,风华绝代;金融范、张江范、创业范和国际范,年轻一辈神采飞扬。美丽上海的生活画卷从浦东徐徐展开。
从海里长了出来:灶、团、场、墩、塘
前世今生陆家嘴:从叶宗行到陆深
浦江东岸的追逐:第一条长途轮渡
英雄何惧问出身:沙船、海运、开埠
造了半个上海城:西式建筑营造商
没钱也敢修铁路:上川铁路、上南铁路
回眸一瞥的惊艳:高桥海滨浴场
从浦东走向全国:职业教育发源地
海归个个顶呱呱:104 位留洋归来
同乡会有点特别:首开浦东特区的创意
同在一片蓝天下:兼收并蓄的宗教信仰
金融城也文化范: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
老资格出新境界:外高桥与金桥
嫁人要嫁“张江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
更高更远更大气:深水港与航空港
中西交融在校园:上海纽约大学、国际学校
小联合国安个家:碧云、联洋国际社区
大牌西瓜和其他:“8424”、蜜桃、孙桥
去陆家嘴看高楼:摩天大厦三主角
海派大道的巅峰:最宽的路——世纪大道
时尚小白变大咖:时尚消费在浦东
五星闪耀在浦东:五星、超五星、民宿
话说浦东好风景:东方明珠、东海大桥
精彩连连活力秀:
科技馆、航海博物馆、国际新博览中心
世博还在进行时:中华艺术宫、世博展览馆
老厂房也很时尚:工业遗址的新生
沉淀了多少往事:多姿多彩的名人故居
灯火阑珊映古韵:新场、高桥
浓油赤酱之源起:老酱油老八样及灶花
浦东人的艺术派: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记
上海的黄金水道——黄浦江,在明朝永乐夺取皇位称帝的时候,还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河。那时候,在上海这片版图上,东西向的河流叫河或塘,南北向的称浦,够得上叫“江”的只有一条,吴淞江。这个江名后来虽然消失了,但还是非常不甘心地在上海留了个印记,黄浦江的入海口至今仍称吴淞口,而不是黄浦口。那么吴淞江去哪了?它还在上海,缩小了,就是现今的苏州河。这个江变河,河变江的戏法,不是大自然自说自话干的,而是人的杰作。对这件事下命令的是永乐帝,他派大臣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但是,为此事出谋划策的却是位浦东人叶宗行。
叶宗行,明初华亭县叶家行人,地址在浦东与闵行交界处,如今从行政区划上归了闵行区浦江镇正义村,但不少专家学者称其为浦东人,历史上黄浦江以东都称浦东,就广义范围而言确也不错。
继续“江河变”。这一工程有个专业名词——江浦合流。北宋以前,吴淞江非常宽,有“一江可敌千浦”之气势,宽到站在吴淞江的这边看不到对岸。元明的时候,吴淞江下游瘀塞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从海里来的船驶不进来,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疏浚,直到明永乐年间出了个叶宗行,方给出了一劳永逸的法子。他直接颠覆了前人在吴淞江里不停挖的做法,改为拓宽黄浦,引吴淞江水在外白渡桥入黄浦,又建水闸调控水量。从此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蒸蒸日上,为日后上海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浦江不仅成为城市主要的泄水通道,还逐渐形成了黄浦江水系,为上海成为著名的东方大港,打下了基础。
黄浦江升级成功后,陆家嘴借势出场了。黄浦江流到陆家嘴这一块,来了个九十度的大拐弯,在江东形成一片突出的滩地,富有想象力的古人从江这边望过去一看,那边怎么像只巨大的金兽伸出脑袋张开嘴巴在饮水,嘴就这么来的。那么“陆家”出自何典?浦西有个徐家汇,名字因徐光启后人聚居于此而得。同样的思路,陆家嘴也是因为陆姓家族世代居住于此而得名。这个陆姓家族也是赫赫有名,成就不比徐家弱。
陆家的先祖,是战国时齐宣王少子通的后裔,到陆家嘴定居的第一个正主是陆深,这位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上海历史上的位高权重者,被皇帝点了翰林的。他一生数次出仕、数次回乡,当官的足迹遍布江苏、福建、山西、浙江、江西、四川,1544年62岁,终于得以荣归故里。他在文坛也有很高的名望,诗文书法上佳,著《俨山集》和《俨山外集》等。他藏书颇丰,达数万卷,特建有“江东山楼”藏书。和古代那些能官能文的名家一样,他还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1521年他借父亲病故的名,留在陆家嘴家里休长假,趁机建了个后乐园。据说园名取意于宋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示自己虽然隐退着,亦不敢忘忧。这个园子如今已经无觅处了,上海的各路专家多番寻访,只能猜测大约在烂泥渡路附近,离陆深墓地不远的地方。实景之美是欣赏不到了,我们只好从那时代人留下的文字,想象一下后乐园的妙不可言,《松江府志》对后乐园有大段记载,我们就选一句吧“隔岸楼阁一望如画”。
[普通关键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