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20453
1. 《游戏力》 《养育男孩》 《养育女孩》作者联袂推荐:
这本书为我们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
这本书将教养提升到它应该做的事情上。
2. 华德福教育推广大使、畅销书《简单父母经》作者全新升级之作。
3. 作者是国际教育家,是英国、加拿大、澳洲、瑞士等十几个国家教育协会顾问,美国250多所公私立学校的咨询师和培训师。
4. 提出了一个“三层金字塔”教养模式:管理者-园丁-指导者,提倡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温暖和冷静的引导。孩子的成长阶段不同,父母的教养身份也要不同。
5. 分析了各个阶段孩子的叛逆,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迷茫的孩子。理解了这点,困惑的父母和迷茫的孩子才能重新找回清晰的方向。
·孩子为什么总是叛逆?
·看了一堆书、学了一堆教养方法,为什么还是管不好孩子?
·我的孩子要怎么教育才好?
身为父母,*头疼的不是无法吸收教养专家的方法,而是如何将这些方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阶段,同一种教养方式是否能全面应对?
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作者培恩为父母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提出了一套“三层金字塔”管教模式。针对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阶段,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同,教育的方式也要灵活转变。有时父母要像管理者一样严格,有时要像园丁一样呵护,而有时则只是在一旁当指导者。
明确了这个基本的框架之后,教养才会有清晰的方向,知道什么时候该对孩子严格,什么时候该放松。父母不困惑,孩子才不迷茫,捣乱叛逆之类的管教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目录
第一部分 管教的核心
002 / 第 1 章 叛逆还是迷茫
003 / 回声原理
·孩子为什么爱惹我们生气?
·游戏:孩子寻找自我的方式
·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叛逆
·不同阶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叛逆
·应对方法:拿走“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017 / 叛逆的根源: 内心失衡
·被围攻的孩子
·结果:孩子在逃跑,父母在战斗
·大脑额叶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被情绪淹没的孩子和具备恢复力的孩子
032 / 第 2 章 管教的三个阶段
032 / 如何为孩子立界限
036 / 当内部言语发展时,界限应扩大
·第一阶段:儿童期
·第二阶段:少年期
·第三阶段:青少期
041 / 三个不同的发展期,三重管教身份
·管理者阶段:低龄到9岁左右
·园丁阶段:10到13岁左右
·指导者阶段:14岁到青春期后期
044 / 三个篮子,三种管教
·第一个篮子:管理者——我来决定给孩子一个有限的选择
·第二个篮子:园丁—说出你的计划,我会做决定
·第三个篮子:指导者—我们一起做决定
第二部分 管理者的原则
054 / 第 3 章 建立界限及让孩子听话的五个步骤
055 / 自我意志强和固执任性
058 / 让孩子“听话”的两大法宝:界限和规范
060 / 为孩子立规矩,先给自己立规矩
064 / 让孩子听话的五个关键步骤
·步骤一:暂停和想象
·步骤二:从小事做起
·步骤三:陪伴和冷静
·步骤四:坚持原则
·步骤五:执行到底
079 / 情境转变的时候,如何执行?
084 / 让转变有规可循
089 / 第 4 章 让孩子听话的实用技巧
089 / “现在就要”,现在得不到
091 / 你们都要听我说!
095 / 注意力争夺战:手机重要还是我重要?
·亲子关系破裂的四个阶段
·修复亲子关系的十个小技巧
103 / 第 5 章 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106 / 让孩子做选择好不好?
107 / 儿童期孩子的大脑回路
110 / 误解孩子的连锁反应
112 / 不要建议,不要请求
116 / 有效沟通的步骤
·采集和联结
·直接指示
·细化指示,分解流程
·指示 说明
·先指示,后说明
130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133 / 动作语言的魅力
136 / “面壁思过”的本质是抛弃
140 / 处理争论、回嘴和不当行为的DADD四步法
第三部分 园丁和指导者
148 / 第 6 章 少年期的园丁(10—13岁左右)
150 / 少年期的特点
153 / 区别管教:男孩和女孩
·与少年期男孩沟通
·与少年期女孩沟通
166 / 如何成为园丁式父母
169 / 应对有个性的少年
175 / 计划“三明治”:提升沟通能力、锻炼社交技巧
182 / 第 7 章 青少年的指导者(14—19岁)
182 / 成为孩子的指导者
185 / 了解青少年
189 / 青少年的自我主义
190 / 青少年的睡眠问题
194 / 青少年的交友问题
196 / 青春期的不同阶段
·否定阶段(13-14岁):拒绝改变、大声说“不”的年纪
·转折点(15-16岁):不确定的年纪
·肯定阶段(17-18岁):互相认同,大声说“是”的年纪
213 / 指导者的管教原则
·如何为青少年指明人生方向
·三个步骤帮助青少年做出判断
·适时插手,适时旁观
第四部分 让管教回归
224 / 第 8 章 如何灵活转换管教身份
226 / 如何转换
226 / 如何管教多个孩子
228 / 第 9 章 让教养回归简单
234 / 减少物品数量
236 / 规律化,建立可预测性
240 / 少安排活动
243 / 过滤成人信息
245 / 第 10 章 数字时代的管教
246 /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
248 / 电子产品与孩子的社交生活
·数字时代,孩子的朋友分几类?
·不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吗?
·数字时代的孤单
255 / 电子产品如何影响管教和指导
·数字时代,孩子的朋友分几类?
·不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吗?
·数字时代的孤单
265 / 做出改变
序言
我有两个孩子,他们都到了青春期。与许多父母一样,在管教的过程中我也曾遭遇挫败和挑战。他们叛逆、无法沟通、不断挑衅,身为父母感觉就像掉入了万丈深渊,头晕目眩,只想尽快摆脱。
然而,在从事学校和家庭咨询师30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迷茫的孩子。孩子的叛逆只是迷茫带来的假象,而孩子的迷茫则是因为父母的迷茫造成的。身为父母,我们没有为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孩子自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就会陷入迷茫和不安。这种不安让我们也没了头绪、沮丧而困惑,而我们的困惑则让他们更加迷茫。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没有解决这个恶性循环之前,任何一种教养方式用在孩子身上,最终都变成无用功。
这样的情形你一定很熟悉:当你给青春期的孩子制定规则,没听两句他们就会抱怨,“别拿我当小孩子!“这话让我们惊得一身冷汗,一下子觉得他们说的对,一下子又反思也许他们做错了。作为父母,是不是该站出来做点什么。然而,到底要推他们一把,还是拉他们一下,这简直是个世界难题。做父母的,如何才能确定孩子选的道路是对的,还是错的?
这本《简单教养经: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阶段的孩子》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管教不应该一成不变,这很重要。当情形复杂,孩子们看不清前路时,我们要适时的给予情感的支持和指引;如果他们表现不错,我们也大可以放下抱的太紧的双手,给个简单的鼓励,让他们多点自由。相信你也会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和孩子相处的方式,让管教变成有时治愈、常常帮助、始终温暖的坚守,让我们成为孩子面对困难的战友。
三层金字塔教养
在我的教养哲学里,有一个三层金字塔模式—— “管理者-园丁-指导者”。这是三种不同的父母身份,对应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它们各有不同,互为基础,结合起来却给出了所有管教难题的标准答案。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及对应的身份:
金字塔底层:成长初期
特点:不论年龄大小,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控制冲动、遵守指令、不触碰我们设定的界限。
管教身份:管理者—成长初期的监督者。让孩子感到安全,学会控制冲动。让孩子明白,意志力是可控的,要善用它,不要让它成为麻烦的帮凶。让孩子明确谁才是家里的老大,这样孩子才能遵守指令,为下一个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金字塔中层:少年期
特点:能够控制冲动,适应团队合作。他们在做决定前,会主动考虑到其他家庭成员
管教身份:园丁—-花朵的照看者。让孩子认识自我的存在,他们是我们这个互相依赖的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们仍然要树立“家长”的威信,但也要学会弯下腰去,听一听孩子的意见,看一看他们的世界。帮助孩子逐渐产生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强化社会能力。完成了这一阶段,才能向前迈步。
金字塔顶层:青少期
特点:当孩子既能遵守适当的界限,也能正视其他家庭成员的需求时,他们才能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决定。
管教身份:指导者—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指导者作为前辈,了解人生路上的起伏与转折,聆听孩子畅想未来时设定的目标、希望和梦想。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给予鼓励和适当的指引,让他们独立做出选择。
这三种身份搭建了教养的一个金字塔,不仅可以调整管教的方式,以适应孩子的成长,也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角度,去了解孩子。
灵活改变你的身份
当你严格遵守管理者-园丁-指导者的模式,可是正处在少年期或青少期的孩子,却表现的不如预期,这套理论是否还有用?比如,你有个青春期的孩子,他琢磨出一个大决定,想要你同意。但是这个决定不太安全或者违背了你从前设定的合理界限。你应该怎么做?我的答案是,“又见面了,管理者!”是时候带着你的孩子重返“底层”训练营了。显然他还没有足够的资格享受中层或顶层的自由。这个年轻人遇到了麻烦,我们应该及时调整管教的身份,否则事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位妈妈来信说,“我有个13岁的女儿,她以前会这样,本来好好的,突然就跟疯了似的,讲道理也不听。有时候这能持续好几天,我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溃了,但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站在那看着她。我也知道得跟她讲道理,让她表现好一点,但是说实话,她看起来完全做不到我的要求。现在我的办法是花时间重新建立界限,再打一回基础。这是有用的,再做一次管理者,可能一个小时,最长的时候一两天,然后她就变好了,很懂事,还很体贴家里的每个人。”
适合孩子是选择管教方式的唯一理由,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不同的阶段,父母的管教方式也应灵活改变,我们的目标是满足和滋养孩子的需求。当然,我不希望看完这本书,会让你觉得必须按我说的做,或者一味的自责,“哦不,我一直以来全做错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家长”,而不是教养书的盲从者。
生活中,最历久弥新、卓有成效的,往往也是最简单直接、影响深远的。做到简单却并不容易,它需要不懈的坚持和反复的修改。过去30年,我参加和主持过数百场关于教养的座谈会,每一次我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调整和塑造我们的管教方法,才能和每一个独特的孩子、每一个年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和谐的共鸣。这个问题,就像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而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打磨。它在我手里,从最初的粗糙和陌生变得越来越光滑和熟悉。我把它传递给许多父母,在他们手上,应用这块石头显得游刃有余。也许,在我们一点一点的积累和传递中,它早已被打磨成一颗宝石,浓缩了我们对用管教建立亲密关系的努力和认知。这本书是一块军功章,我把它献给所有善良和努力的父母。管教是家庭生活的设计师,而你们愿意花时间做到更好,是你们儿女的幸运。祝你阅读愉快,也愿你在教养之路上心想事成。
培恩为我们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管教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有时要像管理者一样严格,有时像园丁一样呵护,而有时则只是在一旁当指导者。*赞的是一开始培恩就提出了基本的概念:孩子不是叛逆,而只是迷茫。这是一种根本性的认知转变,管教并不是控制或惩罚,而是有效地帮助孩子去找到方向。
—–劳伦斯·科恩博士,《游戏力》作者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与儿童和青少年相处,孩子需要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才能变得强大,实现自我管理。这本书将教养提升到它应该做的事情上—-帮助孩子去适应这个世界,并快乐地生活在其中。
—史蒂夫·比达尔夫,《养育男孩》《养育女孩》作者
《简单教养经》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帮助父母有效而不失尊重地管教。不仅如此,本书还提供了一个教养的框架,指导父母在何时、为何以及如何管教孩子,该对孩子严格时不要放开缰绳,该对孩子放手时请放松。
—-蒂娜·佩恩·布莱森博士,《去情绪化管教》作者
不同阶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叛逆
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每个阶段都会带来生理或心理的改变。变化,会让孩子感到摇摆不定,这种不安也会或多或少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中。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会有更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这意味着他们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许多孩子一方面期盼着成长和自由,期盼着充满可能性的未知,另一方面却因为不确定性和不断增多的责任,感到深深的不安。如果成长是通往纷乱世界的道路,孩子就是没有地图的水手,惴惴不安。而我们的任务,是为他们描绘一张新世界的蓝图。
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些生理或心理的转变更为突出和重要,它们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年龄段:2岁、5岁、9岁、13岁和16岁。
儿童、少年和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中所带来的多重改变并不局限于内在。他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尤其在生活有变动的时候,情绪会变得混乱不堪。在这些转变的关键时期,孩子们会变得尤其敏感而脆弱,会更频繁地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当孩子反抗或不听话时,父母要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暗含的脆弱和迷茫。
孩子们会因为不同的事情迷失方向,也许是生活的重大改变,比如搬家或转校,更多的时候,往往是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不断地叠加和累积,导致最终的情绪爆发。最常见的例子是,你可能会在接孩子放学后,顺带办一些杂事:包括一直没完成的购物计划,那些没法再推迟的事务,还有日常生活的必办事项,简单却很耗时。但这已足以让孩子感到烦躁,甚至引爆他们憋闷已久的情绪。最开始,他们只是稍稍焦虑,稍显不安。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整个下午,这种负面情绪只会不断恶化。成年人习惯的顺便,对于孩子而言可能过于“突然”;他们需要的是可预测性,这能让他们感到舒适和安全。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去做的这些事,常常和孩子无关。所以,如果你真的必须办这些事,难道你不能在接他放学前就办完吗?你能不能给孩子们带点画画的工具,好让他们在车里或休息室等待的时候,能做点有意思的事?再进一步,也许你还可以在无聊的旅途中增添一点休闲时光,偶尔停下脚步,看一看宠物店的橱窗,或绕着公园散散步。
不难发现,我们有许多应对方案,而所有解决策略的核心,都是清晰的认知。我们需要明白,孩子的不安是寻求自我定位的影射,而对日常行程的一点点修改,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安抚孩子的内心也许不需要大动作,一些小的转变就能避免管教过程中的对峙和冲突。
应对方法:拿走“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