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2229
徐勇既活跃于当代文学批评现场,用耐心和韧性与当代文学的经典或新著正面交锋,又常常返身书斋,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地潜心学问,于史料的旧纸堆中钩沉爬梳,并发出自己的历史之问,同时具有学院派批评的严谨和非学院派批评的灵动。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敬泽
徐勇对“80后”文学的批评研究有他自己的特色和独到见解,他的某些提法诸如“经验再造”“形式实验”等虽然是针对“80后”作家而发,但具有文学史的普遍概括性。他是在用文学史的方法从事文学批评,自有其厚重和别开生面处。
——著名评论家、鲁迅文学奖得主 吴义勤
无论是作为文学文化现象,还是作为指称这些现象的概念,“80后”都一直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充满争议。在这种情况下,显然需要在跟踪阅读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对“80后”文学现象进行历时性扫描与整体性观照,给其以“文学的证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看重徐勇的这部著述,他对“80后”作家作了较为细切的阅读和迄今为止*为系统的考察,并力求将其置于“青春文学”“纯文学”和“全球化”等概念谱系中,有力地论证了“80后”作为文学研究概念的有效性,以及这个新兴群体在文学创造上的诸多可能性。
——著名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白烨
徐勇的评论得学院训练严谨之规范,又富于当代的问题意识和宏阔的历史视野。他对当代作家作品如数家珍,得益于史料的丰富和穷尽式的细读,他往往言人所未言,对文学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有准确把握,于习焉不察处推陈出新。
——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本书是浙师大教授刘勇关于“80后”文学的一部批评论集。对“80后”文学创作进行了宏观、微观结合的分析、批评。本书将“80后”作家分为几种类型:传统“80后”作家、青春“80后”作家、另类“80后”作家。对每一类型的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同时选取孙频、李晁、徐则臣、路内、叶弥、双雪涛、田耳、朱山坡、石一枫等“80后”作家为个案,针对各自的风格特征以及创作缺陷等进行批评。本书文字通顺,批评到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文学批评论集。
地火奔突批评问道
——序“地火文学批评丛书”吴义勤001
绪论青春叙事与“80后”写作001
章宏观综论
节“80后”纯文学写作创作模式探析009
第二节“80后”文学的创作实绩及症候探析022
第三节2014年小说创作观察032
第四节2015年小说创作观察041
第二章传统“80后”作家
节出走、告别与追寻:甫跃辉小说论055
第二节以诗的方式直面现实:双雪涛小说札记064
第三节逻辑、思想和“扳手”:王威廉小说论073
第四节梦游与还乡:关于文珍083
第五节古城墙与星巴克:关于杨则纬092
第三章青春“80后”作家
节“赋形”青春的文体与结构:关于七堇年103
第二节个人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想象之“重”:关于张悦然112
第三节想象在爱情的乌托邦放逐:关于马小淘121
第四节自有水汽的充沛淋漓:关于李晁131
第五节独语与魔术:关于笛安139
第六节斗转星移,旧梦曾醒:关于张怡微148
第四章另类“80后”作家
节先锋、创痛与疗救:关于蒋峰159
第二节另类青春的精神自传与表达:关于春树168
第三节亲密的敌人与残酷的自己:关于苏瓷瓷178
第四节“鬼魅”颜歌:关于颜歌187
第五章微观细读
节城市的边缘人与游荡者:关于孙频的三部中篇小说199
第二节限制视角与文体家:关于李晁的《迷宫中的少女》及其他205
第三节成长写作与“小说家”的诞生:关于双雪涛的《聋哑时代》213
第四节于无事中生非:关于朱个的两篇小说224
第六章青年文学与“70后”写作
节全球化进程与一代人的精神自救:
关于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及其他233
第二节失重与失落中的“反成长写作”:
关于路内的《天使坠落在哪里》及其他242
第三节“风蚀地带”的文学写作:关于田耳的《天体悬浮》及其他251
第四节所有坚固的一切都将永驻:关于朱山坡和他的《风暴预警期》262
第五节“路上”的姿态:关于石一枫272
附录代际意识与边缘写作:田耳访谈录283
跋批评的“逆向生长”302
后记307
地火奔突批评问道
——序“地火文学批评丛书”
吴义勤
文学批评作为专门的学科是现代教育体制的产物。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分法既是对西方学术的准确概括,又把这种划分传递到中国。如今有无数专业研究者从事着文学批评工作,很大原因就在于这种知识生产具有深厚的学科支撑。文学现场源源不断的新作需要文学批评的阐释,层出不穷的文学现象需要文学批评去辨认,文学史的准入门槛需要文学批评去建构和创设……因此,文学批评从来不缺热闹,甚至,文学批评的问题就在于太过热闹。
近年来,对文学批评的反思与诟病不绝于耳。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反思:忧心于批评的独立性、公正性而有对“红包”批评的发难;忧心于批评的及物性和同时代性而有对学院化批评的针砭;忧心于批评的专业性而有对泡沫化媒体批评的炮轰;忧心于批评标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有对“棒杀”和“捧杀”批评的深恶痛绝。这些不同的反思之间甚至是相互抵触的,从事纯学院文学批评的人关心的是文学批评的精深渊博以及在学术谱系中的突破,这个谱系由于很难被专业读者共享而常被视为艰深晦涩,因此反对批评的过度学院化成为一种有代表性的声音。反过来,受过专业训练,把客观公允、准确自洽作为批评标准的批评者能轻易发现当下很多批评,或自说自话,没有参照,无限放大;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了不同需要能引申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只能说明任何批评类型都有其限度。
批评的乱象呼唤有效的批评伦理,显然,这种伦理恐怕不是以某种类型为旨归,不是定于一尊,而是在批评场域中确立一种有益的生态。除了抄袭、谩骂等明显有违文学批评的道德及专业伦理的做法外,作为类型的争执,不妨且看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事文学批评者也不妨多一点平常心,无论是习惯于肯定性的批评,还是善做否定性的批评,无论是何种批评风格,文学观点和判断本身并无高下优劣之分,更不存在审美和道德上的高低之分,“剜烂苹果”这样直接、实证的文本批评有精深学院批评所不及处,但优秀学院批评的宏阔视野也不该被轻慢。
提倡批评生态的包容多元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自己的批评立场。何谓文学批评,教科书提供的是一般化定义,但好的文学批评都是个人风格化的。所以,从事文学批评者不仅要追问何谓文学批评,更要追问何谓有效的文学批评,何谓好的文学批评。在我看来,文学批评必须要有幽微曲折的审美之心,也要有精深宏阔的历史之眼,前者帮助批评家不要遗漏了作家的体验,后者帮助批评家为这种体验找到合适的历史位置。能如此,便不失为称职的批评家。可是,更好的批评家,还为自己的写作找到个人风格;更更好的批评家,他的写作不仅阐释作品,阐释自己,它也在时间的迷雾笼罩的巨石荒野中寻路,并用创造性的批评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某条分岔小径。
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写道:“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我相信在中国文学批评场域,也有这种问道的力量在“地下运行”,它奔突着,吸纳着,要去寻找那条精神的该往之路!主编这套“地火文学批评丛书”,与其说是已找到了这样的一种力量,不如说是呼吁这样一种于边缘问道的批评!
是为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