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667827丛书名: 清代戍边将军
编辑推荐
恩泽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于勤于旗务、兼民治方面,由于资料的有限,在此就从征收烟厘斗秤、开荒垦地和改练洋操三个方面来说明恩泽所做出的努力和业绩,以此来说明他得到朝廷的嘉奖是情理之中的事。
恩泽督导的改练洋操以及保甲团练的开展,不仅提高了边军的作战能力,也加强了地方维持正常安全秩序的能力,有利于黑龙江地区的经济、政治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恩泽除了在征收烟厘斗秤税捐、解决开荒垦地、改练洋操等方面表现出杰出才能外,还在军队的马队建设、购置先进武器、筹措军饷、建设齐字营以及经济上管理漠河金矿、都鲁河金厂、宽河金矿、阿林别拉沟煤矿、瑷珲商号所办煤矿以及在灾害发生之后的政府救济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作为,可谓是做到了尽职尽责。
恩泽督导的改练洋操以及保甲团练的开展,不仅提高了边军的作战能力,也加强了地方维持正常安全秩序的能力,有利于黑龙江地区的经济、政治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恩泽除了在征收烟厘斗秤税捐、解决开荒垦地、改练洋操等方面表现出杰出才能外,还在军队的马队建设、购置先进武器、筹措军饷、建设齐字营以及经济上管理漠河金矿、都鲁河金厂、宽河金矿、阿林别拉沟煤矿、瑷珲商号所办煤矿以及在灾害发生之后的政府救济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作为,可谓是做到了尽职尽责。
内容简介
就目前而言,关于他的史料记载虽然不多,但他也被纳入了赵尔巽所总编的《清史稿》 中,关于他的列传虽然字数不多但足以说明他的文治武功。本书将在《清史稿》的基础上对恩泽的生平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并通过他对朝廷所上的奏折来着重说明他在任职期间的良好政绩,以此来对恩泽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物评价。
目 录
第一章 人生轨迹
一、东北边疆在清朝统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001」
二、少年恩泽所处时代背景 「003」
三、黑龙江将军前的行伍轨迹 「003」
第二章 《挽金忠介公诗》
一、壮志难酬 「008」
二、追念往昔 「009」
三、感慨当下 「012」
第三章 弹劾长顺
一、中日甲午战争 「015」
二、“农安惨案”与“调查长顺案” 「017」
三、“调查长顺案”中的恩泽性情分析 「020」
第四章 初摄全局
一、积极剿匪 「022」
二、奏请减免税收 「025」
三、重审同知 「026」
第五章 抵御外侮
一、抵制《中俄密约》 「031」
二、训练镇边军 「039」
三、筹办民团与造械并举 「042」第六章 振兴经济
一、开采煤矿 「044」
二、创设木植公司 「047」
三、奏请自铸银元 「048」
第七章 招垦荒地
一、从“封禁”到“弛禁” 「051」
二、积极垦荒 「055」
三、垦荒的实践意义 「058」
第八章 主持编绘《黑龙江舆图》
一、绘制《黑龙江舆图》 「062」
二、《黑龙江舆图》主要内容 「071」
三、《黑龙江舆图》的经世思想 「073」
第九章 简单评价 「076」
附 录
恩泽年谱 「080」
《清德宗实录》所载黑龙江将军恩泽史料 「084」
《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恩泽传》 「108」
参考文献 「109」
后 记 「112」
一、东北边疆在清朝统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001」
二、少年恩泽所处时代背景 「003」
三、黑龙江将军前的行伍轨迹 「003」
第二章 《挽金忠介公诗》
一、壮志难酬 「008」
二、追念往昔 「009」
三、感慨当下 「012」
第三章 弹劾长顺
一、中日甲午战争 「015」
二、“农安惨案”与“调查长顺案” 「017」
三、“调查长顺案”中的恩泽性情分析 「020」
第四章 初摄全局
一、积极剿匪 「022」
二、奏请减免税收 「025」
三、重审同知 「026」
第五章 抵御外侮
一、抵制《中俄密约》 「031」
二、训练镇边军 「039」
三、筹办民团与造械并举 「042」第六章 振兴经济
一、开采煤矿 「044」
二、创设木植公司 「047」
三、奏请自铸银元 「048」
第七章 招垦荒地
一、从“封禁”到“弛禁” 「051」
二、积极垦荒 「055」
三、垦荒的实践意义 「058」
第八章 主持编绘《黑龙江舆图》
一、绘制《黑龙江舆图》 「062」
二、《黑龙江舆图》主要内容 「071」
三、《黑龙江舆图》的经世思想 「073」
第九章 简单评价 「076」
附 录
恩泽年谱 「080」
《清德宗实录》所载黑龙江将军恩泽史料 「084」
《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恩泽传》 「108」
参考文献 「109」
后 记 「112」
前 言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之一。它所处地理位置独特,与中原相距最近;
地域辽阔,南北贯通,无门庭之限;生态资源丰富,可耕可牧可渔可猎。这里,
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渔猎及农耕诸民族世代生息的家园,相互角逐的舞台。
东北地区的肥土沃野,培育出一代代强族,不断崛起,雄飞中原,如鲜卑、
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先后占有北方半壁,或一统天下。在中国漫长
的历史进程中,东北长久处于战略地位,不断给中原王朝以强大影响,甚至
决定其盛衰或兴亡。
东北之重要,朝鲜李氏王朝中有识之士作出这样的评论:“天下安危常系
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此所以为
中国必争之地,而殚天下之力守之,然后天下可安也”(《辽东大野记》)。
中国人感同身受,也作出了同样的判断。明朝镇守辽东的巡抚王之浩说:
“辽……中国得之,则足以制胡;胡得之,亦足以抗中国。故其离合实关乎中
国之盛衰”(《全辽志· 序》)。
所谓“辽”“辽野”,确指辽东,相当今之辽宁省境。在清以前,东北还
没有一个整体性的统一名称,只有辽东为历代所通用,或指为行政区划,或
用为地区名称。在辽东以外,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除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有过短暂的行政区划名称,并无一个与辽东并列的通用名称。故上述引文中
的“辽”,亦泛指东北。古人洞察东北的战略价值,其识见当不在今人之下。
至清,尤重东北,更远胜历代。东北为清朝的发祥地,还是满洲及其先
世的古老故乡。清朝视东北为其“根本之地”,而盛京则是“重中之重”。清入关后,设盛京为陪都,并开始在东北区划设治。先于盛京设将军衙门,几
度更名,最终定为镇守盛京等处将军衙门;顺治十年(1653 年),再设宁古塔
昂帮章京康熙元年(1662 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1676 年)
将军徙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市),不久改为吉林等处将军衙门。吉林之名,沿
用至今。黑龙江地区尚未设治,归于吉林将军衙门管辖。30 余年后,迟至康
熙二十二年(1683 年)为反击沙俄入侵,正式设黑龙江等处将军衙门,标志
清在东北基本完成行政设治。一改历代在此两个地区所行的羁縻之策,正式
派将军、设首府,驻八旗,收赋税,纳入到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国编年
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央王朝对盛京、吉林、黑龙江地区即东北的完全
统一。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四月,东北三将军衙门改设行省,比同
内地,以东三省总督统辖。从而完成了管理体制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变革。
比较历代统治东北,唯清代统治最长久,以其完善的管理体制,实行一
系列治边措施,推动并加速了东北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东北经济
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于诸边疆,成为最富庶的边疆地区。不言而喻,清代东
北二百多年中所发生的变化,无不与一代代东北三将军的有效管理及其实践
息息相关。这就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即以东北三将军为研究对象,
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用以阐述有清一代东北历史与文化演变的历史进程,
有助于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真相。
东北地方史学者对东北史的研究已经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取得了长足的
进展,但对东北三将军的研究尚未启动。在东北三将军衙门存续的二百二十
多年中(最早建将军衙门的盛京将军已达二百五十多年),任此职位的将军几
近400 人。除个案研究,尚缺乏“群体性”研究。例如,将这些将军们的生
平事迹写成传记,即是其中之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学者们捷足先登,率
先包揽有清一代120 多位黑龙江将军,编纂《清代黑龙江将军丛书》,打开此
项研究的新局面,开了一个好头,足以起到示范作用。
在东北三将军中,黑龙江将军居于特殊地位。首先,黑龙江将军所辖之
地,与中央王朝政治中心相距遥远。无论是远古,还是清以前,无论是清代
与沙俄划界前,还是划界后,黑龙江流域都被称为我国东北的“极边”之地。古代交通不便,鞭长莫及,一旦发生不测之事,难以迅速得到中央王朝的指令,
如需支援,也难以迅速到达。这使黑龙江将军之处事,较之盛京、吉林两将
军更难。其次,这里自然条件虽说资源丰富,但气候更严酷,冬季漫长而寒
冷,生存条件远不如盛京与吉林两地区优越。以致地广人稀,除游牧、渔猎
等少数民族外,长期以来,汉人少见。这又使黑龙江将军为政之难,又难于
盛京与吉林两将军。第三,更难更具危险性的是与沙俄为界,直面野蛮、贪
婪,也更具侵略性的沙俄,其处境远比盛京与吉林两将军更严峻。与沙俄分界,
是在沙俄入侵我国东北黑龙江地区之后,清军首度激战雅克萨,才迫使沙俄
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是为中国历史上首次
与毗邻的国家划分边界。自此,黑龙江遂成为名副其实的边防重地,在此任
职的一代代将军们也置身于边防最前线,负有守土之责,亦比盛京、吉林两
地区的将军更重;办理外交、解决与俄的各种边务问题,又多了一份重要职责。
显而易见,研究黑龙江历任将军们的实践活动,其内容尤为丰富,特别
是在抗击沙俄一次次入侵的斗争中,更见英雄本色。如,首任黑龙江将军萨
布素,率军反击沙俄侵占我国的雅克萨,建树功勋;至近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当沙俄大举进攻,寿山将军组织军民奋起抵抗。在兵败之后,愤然自卧
棺材,吞金自杀殉国,死得十分惨烈。他们中,还有一些将军为治边、开发
边疆作出了显著的业绩,因而推动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向前发展。当然,并非
个个将军皆英雄,实际上,也有庸懦之人,亦有不廉不清之辈。如同其他群
体一样,黑龙江将军群体,也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他们的将军生涯,各
种实践活动,都在《丛书》的各个将军的传记中得到了充分的评述。认真总
结他们治理边疆的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充分认识他们的品质作风,对于
当代人,确有参考与借鉴的重要价值。
这部《丛书》,较为翔实地展示了各个将军在黑龙江的历史活动,如把他
们各自在黑龙江的历史相互衔接起来,就组成了一部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全史。
若想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或想了解每位将军的生平事迹,这部丛书值得一读。
同时,它也为史学工作者研究清代黑龙江地区史提供了新思路。
黑龙江齐齐哈尔地方历史学者首次编纂这部大型人物传系列,颇具创新的学术意义。但这仅仅是开始,有待于展开深层次的学术研究,给予每位将
军以准确的历史定位,给予他们以中肯的评价。若想达到这一目标,进一步
深入挖掘史料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将军们在黑龙江任职,他们向朝廷的奏
疏必然不少。除了《清实录》略有记录,大都保存在黑龙江省档案馆与北京
第一历史档案馆。无疑,这些难以计数的档案,是研究黑龙江将军的重要的
史料来源。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期待齐齐哈尔地方史学者继续
努力,为地方文化的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
丛书编纂成功,可喜可贺。是为序。
地域辽阔,南北贯通,无门庭之限;生态资源丰富,可耕可牧可渔可猎。这里,
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渔猎及农耕诸民族世代生息的家园,相互角逐的舞台。
东北地区的肥土沃野,培育出一代代强族,不断崛起,雄飞中原,如鲜卑、
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先后占有北方半壁,或一统天下。在中国漫长
的历史进程中,东北长久处于战略地位,不断给中原王朝以强大影响,甚至
决定其盛衰或兴亡。
东北之重要,朝鲜李氏王朝中有识之士作出这样的评论:“天下安危常系
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此所以为
中国必争之地,而殚天下之力守之,然后天下可安也”(《辽东大野记》)。
中国人感同身受,也作出了同样的判断。明朝镇守辽东的巡抚王之浩说:
“辽……中国得之,则足以制胡;胡得之,亦足以抗中国。故其离合实关乎中
国之盛衰”(《全辽志· 序》)。
所谓“辽”“辽野”,确指辽东,相当今之辽宁省境。在清以前,东北还
没有一个整体性的统一名称,只有辽东为历代所通用,或指为行政区划,或
用为地区名称。在辽东以外,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除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有过短暂的行政区划名称,并无一个与辽东并列的通用名称。故上述引文中
的“辽”,亦泛指东北。古人洞察东北的战略价值,其识见当不在今人之下。
至清,尤重东北,更远胜历代。东北为清朝的发祥地,还是满洲及其先
世的古老故乡。清朝视东北为其“根本之地”,而盛京则是“重中之重”。清入关后,设盛京为陪都,并开始在东北区划设治。先于盛京设将军衙门,几
度更名,最终定为镇守盛京等处将军衙门;顺治十年(1653 年),再设宁古塔
昂帮章京康熙元年(1662 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1676 年)
将军徙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市),不久改为吉林等处将军衙门。吉林之名,沿
用至今。黑龙江地区尚未设治,归于吉林将军衙门管辖。30 余年后,迟至康
熙二十二年(1683 年)为反击沙俄入侵,正式设黑龙江等处将军衙门,标志
清在东北基本完成行政设治。一改历代在此两个地区所行的羁縻之策,正式
派将军、设首府,驻八旗,收赋税,纳入到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国编年
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央王朝对盛京、吉林、黑龙江地区即东北的完全
统一。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四月,东北三将军衙门改设行省,比同
内地,以东三省总督统辖。从而完成了管理体制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变革。
比较历代统治东北,唯清代统治最长久,以其完善的管理体制,实行一
系列治边措施,推动并加速了东北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东北经济
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于诸边疆,成为最富庶的边疆地区。不言而喻,清代东
北二百多年中所发生的变化,无不与一代代东北三将军的有效管理及其实践
息息相关。这就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即以东北三将军为研究对象,
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用以阐述有清一代东北历史与文化演变的历史进程,
有助于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真相。
东北地方史学者对东北史的研究已经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取得了长足的
进展,但对东北三将军的研究尚未启动。在东北三将军衙门存续的二百二十
多年中(最早建将军衙门的盛京将军已达二百五十多年),任此职位的将军几
近400 人。除个案研究,尚缺乏“群体性”研究。例如,将这些将军们的生
平事迹写成传记,即是其中之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学者们捷足先登,率
先包揽有清一代120 多位黑龙江将军,编纂《清代黑龙江将军丛书》,打开此
项研究的新局面,开了一个好头,足以起到示范作用。
在东北三将军中,黑龙江将军居于特殊地位。首先,黑龙江将军所辖之
地,与中央王朝政治中心相距遥远。无论是远古,还是清以前,无论是清代
与沙俄划界前,还是划界后,黑龙江流域都被称为我国东北的“极边”之地。古代交通不便,鞭长莫及,一旦发生不测之事,难以迅速得到中央王朝的指令,
如需支援,也难以迅速到达。这使黑龙江将军之处事,较之盛京、吉林两将
军更难。其次,这里自然条件虽说资源丰富,但气候更严酷,冬季漫长而寒
冷,生存条件远不如盛京与吉林两地区优越。以致地广人稀,除游牧、渔猎
等少数民族外,长期以来,汉人少见。这又使黑龙江将军为政之难,又难于
盛京与吉林两将军。第三,更难更具危险性的是与沙俄为界,直面野蛮、贪
婪,也更具侵略性的沙俄,其处境远比盛京与吉林两将军更严峻。与沙俄分界,
是在沙俄入侵我国东北黑龙江地区之后,清军首度激战雅克萨,才迫使沙俄
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是为中国历史上首次
与毗邻的国家划分边界。自此,黑龙江遂成为名副其实的边防重地,在此任
职的一代代将军们也置身于边防最前线,负有守土之责,亦比盛京、吉林两
地区的将军更重;办理外交、解决与俄的各种边务问题,又多了一份重要职责。
显而易见,研究黑龙江历任将军们的实践活动,其内容尤为丰富,特别
是在抗击沙俄一次次入侵的斗争中,更见英雄本色。如,首任黑龙江将军萨
布素,率军反击沙俄侵占我国的雅克萨,建树功勋;至近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当沙俄大举进攻,寿山将军组织军民奋起抵抗。在兵败之后,愤然自卧
棺材,吞金自杀殉国,死得十分惨烈。他们中,还有一些将军为治边、开发
边疆作出了显著的业绩,因而推动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向前发展。当然,并非
个个将军皆英雄,实际上,也有庸懦之人,亦有不廉不清之辈。如同其他群
体一样,黑龙江将军群体,也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他们的将军生涯,各
种实践活动,都在《丛书》的各个将军的传记中得到了充分的评述。认真总
结他们治理边疆的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充分认识他们的品质作风,对于
当代人,确有参考与借鉴的重要价值。
这部《丛书》,较为翔实地展示了各个将军在黑龙江的历史活动,如把他
们各自在黑龙江的历史相互衔接起来,就组成了一部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全史。
若想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或想了解每位将军的生平事迹,这部丛书值得一读。
同时,它也为史学工作者研究清代黑龙江地区史提供了新思路。
黑龙江齐齐哈尔地方历史学者首次编纂这部大型人物传系列,颇具创新的学术意义。但这仅仅是开始,有待于展开深层次的学术研究,给予每位将
军以准确的历史定位,给予他们以中肯的评价。若想达到这一目标,进一步
深入挖掘史料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将军们在黑龙江任职,他们向朝廷的奏
疏必然不少。除了《清实录》略有记录,大都保存在黑龙江省档案馆与北京
第一历史档案馆。无疑,这些难以计数的档案,是研究黑龙江将军的重要的
史料来源。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期待齐齐哈尔地方史学者继续
努力,为地方文化的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
丛书编纂成功,可喜可贺。是为序。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人生轨迹
一、东北边疆在清朝统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东北边疆地区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早在清军入关以前,东北边疆就
是满洲政治核心地区,并为其开拓进取的根基所在。顺治元年,清朝迁都北京,
自此东北边疆更被清廷视为特别区域,并逐渐建立了一套与内地行省迥然不
同的行政制度——军府制度。
东北边疆实行的军府制度,大体而言,即由中央简选将军分驻奉天、吉
林、黑龙江三省,管理军政和民政,实行军府制下的旗、民分治。除此以外,
地方行政方面,因民族成分复杂,社会习俗各异,又分别设立驻防八旗制度、
州县制度、边民制度和盟旗制度。驻防八旗制是清廷在东北地区的主要管理
体制之一,在全国各地驻防中居重要地位,其主要职责一为管理所属旗人户
籍、田土;二为设置卡伦,稽查私人围场偷打牲畜、私占禁地的垦民,“专理
旗务,不与民事”①。府、厅、州、县制,即管理汉族人的行政体制,它的设
立与汉族流民迁入东北地区的流向有直接关系——其流向大体呈现由南向北
的趋向——即先在奉省,其次为吉省,咸同以后黑龙江也渐设民治机构。边
民姓长制,主要管理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海滨和库页岛
辽阔边疆地区,这些地方分散居住着赫哲、费雅喀、鄂伦春、恰喀拉、库页
等少数民族,统称为边民。另外,在蒙古族聚住的东北边疆西北部分地区则
实行盟旗制度。清政府在东北边疆除了在政治管理体制上表现出与内地不同以外,
在经济举措上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长期以来,清朝统治者将东北地区
视为其可依赖的根本。为保存它的“龙兴之地”主脉和独占东北的丰富
资源,顺治、康熙年间,清廷沿明代辽东边墙修筑一条柳条篱笆,用以
标示禁区的界限,禁止汉人、蒙人等越过篱笆打猎、放牧、采参等。这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柳条边”,它人为地将东北地区与内地分隔开来。
与此同时,清廷还于柳条边外设盛京围场和吉林围场。乾隆年间,清廷
更是大张旗鼓地在东北边疆实行“封禁”政策,以防止汉族人进入,保
护旗人生计。
清朝在东北边疆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较之内地具有相对独
立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清廷在东北地区的特殊地位。从政治上来说,
为清廷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有学者指出,“清人自以为异族入主中原,
猜忌之心未泯,畛域之见时存,歧视汉人,以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故欲保留发祥地之东北,勿使汉人侵入。则一旦中原有事,可以退守,
不致蹈元人覆辙”①。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清朝统治者作为一个少数民
族入主中原,前途未卜,先有蒙元之鉴,不可不未雨绸缪,做到进退有据。
清廷从稳定的角度出发,尽量保持东北社会的单一性。无论是军府
制度,还是文化畛域的划分,清朝统治者的立足点是尽量营造一个封
闭的东北。根据社会控制理论,处于两头的社会环境最为稳定:其一
为民主开放、法制健全的文明社会;其二则是相对封闭、不受外部影
响的“小国寡民”社会。清政府不可能超越时代范畴在东北边疆建立
一个文明社会,因此,东北的稳定只有建立在一个封闭、内循环的小
社会的基础之上。有清一代,中央政府极力维护占东北人口多数的旗
人利益,维持他们的生计;同时,入境谋食的流民因东北广袤的土地,
生活也相对安定,他们乐于将这里当做他们的乐土。直至近代,当没
有外力冲击的时候,清王朝对东北保持着强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东
北边疆的确是相当稳定的。二、少年恩泽所处时代背景
恩泽,蒙古噶奇特氏,荆州驻防蒙古镶蓝旗人,生于1840 年鸦片战争前后。
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传统社会走向穷途末路的时期。
其时,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对传统中国的冲击,清王朝采取高压手段所维
持的相对稳定的统治年代业已一去不复返,而用鲜血和烈火染成的“康乾盛世”
的红漆招牌毕竟要掉下来了。恰如有学者描述的那样:“这的确是一个暴风雨
前异常沉闷昏热的时刻,一切都在无声无息地腐烂,一切都走向无可救药的崩
毁,这里充满着贪污、腐化、卑劣、无耻,同时也在迅速地成长着无可遏止的
愤怒和仇恨。”①
如果说,鸦片战争以前,华夏民族处于一种“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相对
充足或完满状态,享受着作为世界中心民族或强盛民族的古典荣耀,并且,在这
位“自我”看来,作为外来客人的边缘“他者”总是野蛮、弱小的少数民族,即
属于“夷”或“夷狄”。那么,晚近以降,随着西方器物和制度的贩入,清朝统
治者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晚清中央政府在与近代世界的对峙中,逐步认识到
清朝仅仅是近代世界中的“万国之一”,并因此而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天下观,对
近代列强对边疆的渗透做出应对。显然,在中西接触后,清朝统治者仍要保持传
统式的中国社会国家观念,事实上非常困难。面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先进制
度,清政府开始寻求改变。
少年时代的恩泽,梦里常有蒙古大草原飘动的白云、歌声、奶茶和酒香。这
一刻,他渴望成为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帐下的一名勇士,跨在马背上旋起一股威
风,挥洒着几分放荡不羁、桀骜不驯,驰骋在成吉思汗征服的辽阔疆土上。但他
面对的现实是,与蒙古八旗先辈能够享受“大川归道”“王邑文明”的美好安稳
生活相比,少年恩泽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一个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晚清末世了。
三、黑龙江将军前的行伍轨迹
在这样一个最坏的时代,大批晚清统治者及其追随者官官相护、朋比为奸、荒淫无耻、逢迎献媚,而盘踞威慑在这个世界顶峰的是大清皇帝的“一
夫为刚,万夫为柔”。当同辈的蒙古八旗少年沉醉于“三五成群,手提鸟笼雀
架,终日闲游,甚或相聚赌博,问其名色,则皆为巡城披甲,而实未曾当班,
不过雇人顶替,点缀了事”的悠闲生活时,少年恩泽不独继承了蒙古人崇尚
武功的习性,亦对舞文弄墨的孔孟朱子之学充满了好奇。在他的业师和父母
看来,恩泽年少聪颖,精书法,擅诗词古文,且能够熟诵四书五经。由于恩
泽学业优异,业师和家庭对他期望殷切,相信他能通过科举博取功名,以“显
父母,光宗族”。“学而优则仕”,是传统中国社会一般读书人必由的道路,恩
泽早年也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然而,稍让亲友们感到失望的是,咸同年间,
年轻的恩泽先后几次参与应试,但都未能考取,“金榜题名时”的梦想变得遥
不可及。
显然,科举这一进路对于恩泽来说,已是几近虚幻。无情的现实让恩泽
不得不重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在此情势下,倒是恩泽的父亲预先
对他的人生作了规划。为了替恩泽谋一份差事,使其不至于无所事事,恩泽
的父亲要求其参加朝廷组织的翻译科考试,以求入仕,这就是“笔帖式”。相
较于万人争渡的科举“独木桥”,这种考试相当简单,尤其对于精通汉、满、
蒙文的恩泽而言,可谓手到擒来,但略为遗憾的是,笔帖式只是一种较低职
位的官职。但不管怎样,这终究是一条出路。正是通过这一进路,恩泽入职
荆州驻防的笔帖式。
尽管投身行伍,恩泽仍手不释卷,对桐城派大师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爱不释手,总是随身携带,以为经国大计、治事律身之道都可在书中找到。
略显讽刺的是,在恩泽早期的仕途上,熟读经书、满腹经纶并没能给他带来
殊遇,倒是满身的力气和超群的武功让其在与同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
以升任荆州驻防军佐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恩泽博览群书、韬
光养晦,为其更进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他能够在以后的官宦仕途
上扶摇猛进。
人生轨迹
一、东北边疆在清朝统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东北边疆地区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早在清军入关以前,东北边疆就
是满洲政治核心地区,并为其开拓进取的根基所在。顺治元年,清朝迁都北京,
自此东北边疆更被清廷视为特别区域,并逐渐建立了一套与内地行省迥然不
同的行政制度——军府制度。
东北边疆实行的军府制度,大体而言,即由中央简选将军分驻奉天、吉
林、黑龙江三省,管理军政和民政,实行军府制下的旗、民分治。除此以外,
地方行政方面,因民族成分复杂,社会习俗各异,又分别设立驻防八旗制度、
州县制度、边民制度和盟旗制度。驻防八旗制是清廷在东北地区的主要管理
体制之一,在全国各地驻防中居重要地位,其主要职责一为管理所属旗人户
籍、田土;二为设置卡伦,稽查私人围场偷打牲畜、私占禁地的垦民,“专理
旗务,不与民事”①。府、厅、州、县制,即管理汉族人的行政体制,它的设
立与汉族流民迁入东北地区的流向有直接关系——其流向大体呈现由南向北
的趋向——即先在奉省,其次为吉省,咸同以后黑龙江也渐设民治机构。边
民姓长制,主要管理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海滨和库页岛
辽阔边疆地区,这些地方分散居住着赫哲、费雅喀、鄂伦春、恰喀拉、库页
等少数民族,统称为边民。另外,在蒙古族聚住的东北边疆西北部分地区则
实行盟旗制度。清政府在东北边疆除了在政治管理体制上表现出与内地不同以外,
在经济举措上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长期以来,清朝统治者将东北地区
视为其可依赖的根本。为保存它的“龙兴之地”主脉和独占东北的丰富
资源,顺治、康熙年间,清廷沿明代辽东边墙修筑一条柳条篱笆,用以
标示禁区的界限,禁止汉人、蒙人等越过篱笆打猎、放牧、采参等。这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柳条边”,它人为地将东北地区与内地分隔开来。
与此同时,清廷还于柳条边外设盛京围场和吉林围场。乾隆年间,清廷
更是大张旗鼓地在东北边疆实行“封禁”政策,以防止汉族人进入,保
护旗人生计。
清朝在东北边疆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较之内地具有相对独
立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清廷在东北地区的特殊地位。从政治上来说,
为清廷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有学者指出,“清人自以为异族入主中原,
猜忌之心未泯,畛域之见时存,歧视汉人,以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故欲保留发祥地之东北,勿使汉人侵入。则一旦中原有事,可以退守,
不致蹈元人覆辙”①。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清朝统治者作为一个少数民
族入主中原,前途未卜,先有蒙元之鉴,不可不未雨绸缪,做到进退有据。
清廷从稳定的角度出发,尽量保持东北社会的单一性。无论是军府
制度,还是文化畛域的划分,清朝统治者的立足点是尽量营造一个封
闭的东北。根据社会控制理论,处于两头的社会环境最为稳定:其一
为民主开放、法制健全的文明社会;其二则是相对封闭、不受外部影
响的“小国寡民”社会。清政府不可能超越时代范畴在东北边疆建立
一个文明社会,因此,东北的稳定只有建立在一个封闭、内循环的小
社会的基础之上。有清一代,中央政府极力维护占东北人口多数的旗
人利益,维持他们的生计;同时,入境谋食的流民因东北广袤的土地,
生活也相对安定,他们乐于将这里当做他们的乐土。直至近代,当没
有外力冲击的时候,清王朝对东北保持着强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东
北边疆的确是相当稳定的。二、少年恩泽所处时代背景
恩泽,蒙古噶奇特氏,荆州驻防蒙古镶蓝旗人,生于1840 年鸦片战争前后。
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传统社会走向穷途末路的时期。
其时,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对传统中国的冲击,清王朝采取高压手段所维
持的相对稳定的统治年代业已一去不复返,而用鲜血和烈火染成的“康乾盛世”
的红漆招牌毕竟要掉下来了。恰如有学者描述的那样:“这的确是一个暴风雨
前异常沉闷昏热的时刻,一切都在无声无息地腐烂,一切都走向无可救药的崩
毁,这里充满着贪污、腐化、卑劣、无耻,同时也在迅速地成长着无可遏止的
愤怒和仇恨。”①
如果说,鸦片战争以前,华夏民族处于一种“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相对
充足或完满状态,享受着作为世界中心民族或强盛民族的古典荣耀,并且,在这
位“自我”看来,作为外来客人的边缘“他者”总是野蛮、弱小的少数民族,即
属于“夷”或“夷狄”。那么,晚近以降,随着西方器物和制度的贩入,清朝统
治者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晚清中央政府在与近代世界的对峙中,逐步认识到
清朝仅仅是近代世界中的“万国之一”,并因此而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天下观,对
近代列强对边疆的渗透做出应对。显然,在中西接触后,清朝统治者仍要保持传
统式的中国社会国家观念,事实上非常困难。面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先进制
度,清政府开始寻求改变。
少年时代的恩泽,梦里常有蒙古大草原飘动的白云、歌声、奶茶和酒香。这
一刻,他渴望成为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帐下的一名勇士,跨在马背上旋起一股威
风,挥洒着几分放荡不羁、桀骜不驯,驰骋在成吉思汗征服的辽阔疆土上。但他
面对的现实是,与蒙古八旗先辈能够享受“大川归道”“王邑文明”的美好安稳
生活相比,少年恩泽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一个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晚清末世了。
三、黑龙江将军前的行伍轨迹
在这样一个最坏的时代,大批晚清统治者及其追随者官官相护、朋比为奸、荒淫无耻、逢迎献媚,而盘踞威慑在这个世界顶峰的是大清皇帝的“一
夫为刚,万夫为柔”。当同辈的蒙古八旗少年沉醉于“三五成群,手提鸟笼雀
架,终日闲游,甚或相聚赌博,问其名色,则皆为巡城披甲,而实未曾当班,
不过雇人顶替,点缀了事”的悠闲生活时,少年恩泽不独继承了蒙古人崇尚
武功的习性,亦对舞文弄墨的孔孟朱子之学充满了好奇。在他的业师和父母
看来,恩泽年少聪颖,精书法,擅诗词古文,且能够熟诵四书五经。由于恩
泽学业优异,业师和家庭对他期望殷切,相信他能通过科举博取功名,以“显
父母,光宗族”。“学而优则仕”,是传统中国社会一般读书人必由的道路,恩
泽早年也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然而,稍让亲友们感到失望的是,咸同年间,
年轻的恩泽先后几次参与应试,但都未能考取,“金榜题名时”的梦想变得遥
不可及。
显然,科举这一进路对于恩泽来说,已是几近虚幻。无情的现实让恩泽
不得不重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在此情势下,倒是恩泽的父亲预先
对他的人生作了规划。为了替恩泽谋一份差事,使其不至于无所事事,恩泽
的父亲要求其参加朝廷组织的翻译科考试,以求入仕,这就是“笔帖式”。相
较于万人争渡的科举“独木桥”,这种考试相当简单,尤其对于精通汉、满、
蒙文的恩泽而言,可谓手到擒来,但略为遗憾的是,笔帖式只是一种较低职
位的官职。但不管怎样,这终究是一条出路。正是通过这一进路,恩泽入职
荆州驻防的笔帖式。
尽管投身行伍,恩泽仍手不释卷,对桐城派大师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爱不释手,总是随身携带,以为经国大计、治事律身之道都可在书中找到。
略显讽刺的是,在恩泽早期的仕途上,熟读经书、满腹经纶并没能给他带来
殊遇,倒是满身的力气和超群的武功让其在与同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
以升任荆州驻防军佐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恩泽博览群书、韬
光养晦,为其更进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他能够在以后的官宦仕途
上扶摇猛进。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