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81796
许多人认为,首批真正具有智慧的机器人,将会是利用大脑仿真技术而创造出的“仿真人”。全方位扫描一个人类的大脑并上传至一台高速计算机,并用一个能够模拟大脑信息处理的模型来运行扫描所得的数据,你就得到了一颗明显采用人类思维模式的机器大脑。
培训一个仿真人学会掌握某种技能,并将该仿真人复制一百万次,你手中就会拥有一支“仿真员工军团”任凭调遣。可能在一百年内,仿真人的制造成本就会变得极为低廉,那时候,仿真人将会在大多数工作中取代人类。在这个新型的仿真经济时代,世界经济的规模可能每数周就会翻一番。
有些人认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尤其是在大脑仿真这一极具破坏性的新技术参与进来的条件下。但罗宾•汉森教授努力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他利用近几十年来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中各种被公认的标准理论,细致入微地为我们描绘了被仿真人所主宰的未来世界的样貌。
尽管在仿真时代,人类的生活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仿真人的生活却和现在我们的生活截然不同,正如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与农耕时代以及采集狩猎时代的人类先祖们完全不同。仿真人会摒弃我们目前所珍视的许多价值观,从而让我们对人类在道德进步方面所做的一些普遍假设产生质疑。
本书会向你展示,人类的子孙后代将会变得多么“奇怪”,尽管对人类的先祖们而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同样怪异。对大多数仿真人来说,它们都觉得做仿真人挺好。
致谢
简介
部分 基 础
章 起 点
第二章 模 式
第三章 设 定
第四章 假 设
第五章 实 施
第二部分 物理学
第六章 规 模
第七章 基础设施
第八章 表 象
第九章 信 息
第十章 存 在
第十一章 永 别
第三部分 经济学
第十二章 劳动力
第十三章 效 率
第十四章 工 作
第十五章 商 业
第十六章 经济成长
第十七章 生命周期
第四部分 组 织
第十八章 聚 居
第十九章 团 体
第二十章 矛 盾
第二十一章 政 治
第二十二章 规 则
第五部分 社会学
第二十三章 择 偶
第二十四章 信 号
第二十五章 协 作
第二十六章 社 会
第二十七章 思 维
第六部分 影 响
第二十八章 变 化
第二十九章 选 择
第三十章 终 章
参考文献
在20世纪80年代,我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软件工程师。某一天,在读完一篇刊登在《科学新闻》(Science News)上有关计算机图像纹理(image texture)的文章后,我当晚就做了个栩栩如生的梦。在梦中,一座庞大的未来城市展现在我的眼前,每位市民都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而在城市深处,却有一名男子形单影只地在一间小公寓里独自过活……梦境至此结束,我对那位男子深感同情,并对他的世界产生了极度的好奇之心。
时光荏苒,1993年我重返高校,开始作为一名经济学研究生继续深造(我之前的专业是物理学和科学哲学)。在入学后的个圣诞假期,为了缓解学业压力,我异想天开地将基础经济学原理应用于一个普通的科幻场景之中,撰写了一篇有关人类头脑被“上传”至电脑的论文(Hanson 1994b)
此处的“Hanson 1994b”是这篇论文的出处,意思是一位名叫Hanson的作者(此处正是本文作者),在1994年撰写的论文。而后一个字母“b”则表示Hanson在1994年一共有两篇论文被本文引用。而另一篇则是Hanson 1994a。这篇论文可以在本书末尾的“参考文献”中找到更为确切的出处。而要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找到“Hanson 1994b”也非常简单,因为参考文献是按照读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所以只要翻到“H”开头的参考文献名单中就能找到。以下所有有关出处的注释都是同样的原理。)。
那些主导着科幻小说和技术未来主义的高科技人士经常说,细致的分析尽管偶尔能够帮助人类预见到未来科技发展的大致走向,但却无法预测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然而,我却认为简单的经济学分析就能帮助我们窥探到许多未来的天机。我一度钟爱科幻小说,但我读得越多,就越无法忽略其荒诞性。即便是那些从物理学角度看来极为严谨正确的作品,其经济学方面的幼稚错误仍会令人捧腹大笑。虽然我算是个博览群书的人,对许多领域都略知一二,在其中一些还颇有些建树,但我觉得自己只能算是一名普通意义上的学者,担不起经济学家的称号。
11年前,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授予我经济学终身教授的职位。利用该教职所享有的自由研究时间,我每周都在探索能激发研究兴趣的课题。但我终认识到,要想为人类贡献一笔长久的智慧财富,还是要专注于一本专著的写作。在大量有趣的研究项目中,究竟哪个能吸引我长时间的关注?本书的主题就是我终的选择。
如果说未来比过去更重要,是因为人类能够影响未来,那为什么历史学家要远多于未来主义者?许多人的回答是,因为现在的我们无法真正洞悉未来。也就是说,尽管人类能够预测社会发展趋势,但破坏性的高科技极有可能会改变这些趋势,所以没人能精准判断出人类未来的走向。但本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对 “大脑仿真”(brain emulations,即将人类的大脑思维“上传”至电脑)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后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力求证明这种“未来无法预测”的传统看法是错误的。尽管大脑仿真未必能百分百地成为现实,但其终实现的可能性极高,因此本书所进行的各种分析绝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本书首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只要将各个相关领域的已获得标准共识的理论应用进来,人类就可以对大脑仿真进行许多极为合理的预测。 遗憾的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本书牺牲了易读性与趣味性。它内容扎实,读起来更像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不是小说故事。
在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如同一位独行客,藏身于近旁安全的山林中窥视着未知的远方。在孤独无声的旅途中,我未曾邂逅过任何一位旅伴,也无缘聆听到旁人的只言片语。目前,我已安然返家,有千言万语急欲倾诉,但更渴望与大家的交流互动。本书的创作使我前所未有地经历了精神上的与世隔绝以及智力上的挑战冒险。 现在,我希望自己沙漠独行的日子就此告终,请各位热情的读者与我同行,加入到本书的讨论与争鸣之中。
当一位一流的经济学家将自己的严谨缜密、远见卓识和好奇求知,全部投入到“全脑仿真”这一科幻主题的研究中时,会产生何种结果?本书正是该问题的答案。这本无以伦比的著作,会令(当前的)你脑洞大开,兴奋不已。
——安德鲁·麦卡菲,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第二次机器革命》的作者
本书对科技高度先进的未来做出了一种极易引发争论的构想,这样的未来可能会到来,也可能不会——但如果它真的来临了,我们就要庆幸汉森现在撰写了本书。
——马克·安德森,美国网景公司联合创始人
罗宾·汉森为我们细致详尽地展示了当大脑仿真技术普及之后,未来社会将会呈现出的样貌。基于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基本原理,他描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却又异常熟悉的未来世界。本书惊世骇俗吗?没错。精彩绝伦吗?当然。
——哈尔·范里安,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誉教授
场关于未来的精彩的思维实验,文笔清晰利落、热情四溢,思维深邃透彻、自由无拘。
——马特·里德利,《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的作者
罗宾·汉森的这部*大作会让你目眩神迷、欢欣雀跃。爱书人士。
——泰勒·考恩,《大停滞?》的作者
罗宾·汉森是世界上*原创力的思想家之一,而本书所描述的未来社会异彩纷呈,是你在其他地方无法领略到的奇观。不可思议!
——蒂姆·哈福德,《卧底经济学》的作者
汉森正在开创科学幻想界的一个新风尚:利用科学计算而不是编造的故事来想象一个由“人造人”统治的世界会是何种模样。
——凯文·凯利,《连线》杂志创始人、《技术想要什么》和《必然》的作者
对于全脑仿真可能会引发的各种社会后果,本书所做的探索既富于创见,又合情合理,细致入微。除了汉森,没人能做到这种程度。这将会是你阅读过的*重要的书籍之一。
——杰弗里·米勒,《超市里的原始人》的作者
大多数未来主义著作都显而易见地缺乏想象力。而这部《机器时代》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它提升了我们对未来各种可能性的理解。
——
提姆·奥莱理, O’Reilly Media创始人兼执行总裁
在本书中,汉森对物理学,以及极有可能出现的、基于仿真思维的未来经济学表达了极高的重视。研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经济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人士,均能从本书深思熟虑、大胆激进的技术预测中多方面获益。
——尼尔·杰卡布斯坦,奇点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项目组主管
与灵长类相比,人类先祖们在四处狩猎采集的同时,已经大大发展了技术、艺术、语言、社会规范与政治理念,并取代了许多食肉动物,成为自然界的霸主。接下来,农耕时代的先祖们停止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又为人类世界增加了婚姻、战争、贸易、法律、阶级和宗教,并且将许多动物狩猎至灭绝的程度。后,工业时代的先辈们拓展了学校、城市、公司以及个人财富。该时代也使得更多的野生动物与几乎所有的狩猎采集者无处容身,但其价值观却部分回归到了狩猎采集时代。在整个工业时代,我们目睹了旅行、交流、组织和产业分工的日新月异,变革、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不断加快,以及世界文化融合的日益加深与文化差异的逐渐拉大。
但我接下来要论述的是,工业时代对“适者生存”的标准愈加严苛,是“适应不良症”前所未有的高发期,无论这种“适应不良症”是生理上的还是文化上的。农耕环境的改变之快,要远超遗传选择的适应速度;而工业世界的变化速度更是比文化选择所能适应的速度还快。现今,人类与日俱增的财富让我们有了犯更多错误后少受甚至免收伤害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对诸如现代食物、毒品、音乐、电视、电子游戏以及政治宣传等“超级刺激物”又只有微弱的抵抗力。因此,我们这种“适应不良症”戏剧化的表现就是富裕国家生育率的大幅降低。
尽管工业时代给许多人大灌迷汤,让人们相信自己已经摆脱了许多旧有的束缚(详情请见第二章 “种种限制”一节),但近现代许多逃避束缚的趋势并不会一直延续下去。即便我们的子孙后代日后征服了星辰大海, 按照物理学原理,我们这个长寿却有边界的宇宙终也会束缚创新和成长。而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宇宙政府”的管理,变革会越来越少,适应性行为则会越来越多,而(令人极度惊讶的是)未来人类的生活可能仅仅处于勉强维持生存的水平。
此外,宇宙近乎浩瀚无边的空间距离终必将限制人们的旅行和交流,而整个宇宙会分化为许多地方文化的碎片。因此,尽管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形成更大规模的组织机构,拥有更细致的专业分工,以及更先进的技术,但在许多其他方面,他们应该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像狩猎采集时代的先祖们。也就是说,人类终将从工业时代的梦幻时光中醒来。
继狩猎采集时代、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之后,下一个大时代会是何种模样?我们的后代们又会花费多长时间走出工业时代的迷梦,直面那些在遥远的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种种局面与后果?
基于两个极为流行的有关未来的美好猜测,本书探讨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两个猜测分别是:其一,“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重大技术变革,很有可能催生下一个大时代的到来。也就是说,机器人已经聪明到足以大规模取代人类劳动者了。其二,批此类机器人会是全面大脑仿真的产物,并诞生于今后约100年以内。
定义:大脑仿真意味着选定一个特定的人类大脑,扫描并记录其特殊的细胞特征和连接后,构建一个能够根据同样特征和连接处理信号的电脑模型。一个优秀的脑仿真模型与人类大脑整体的信号输入输出方式十分接近。人类能与之交流,并说服它完成各种有用的工作。
大脑仿真一直是几个世纪以来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Clarke 1956; Egan 1994; Brin 2002; Vinge 2003; Stross 2006),也是未来学家们(Martin 1971; Moravec 1988; Hanson 1994b, 2008b; Shulman 2010; Alstott 2013; Eth et al2013; Bostrom 2014)所热议的话题。然而,许多讨论大脑仿真的人士或是专注于其可行性或可能出现的时间,或是思考它对于人类思维或身份等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又或是将它设定为戏剧性故事的发生背景。这些讨论者通常会问出以下问题:仿真后的“大脑”有自我意识吗?它是“我”本人吗?它可能实现吗?它何时会实现?如何用它来充实我的故事创作?
在本书中,笔者将独辟蹊径,探讨大脑仿真对未来社会所能产生的现实影响。也就是说,“仿真的大脑”们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你对展望人类子孙后代的生活状况不感兴趣,那么现在就可以弃书不阅了,因为这几乎就是本书研讨的全部主题。)
许多人认为,人类勉强可能预测当前的社会趋势,或是预见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技术,但想要预言未来技术与大趋势相背离的种种社会影响是完全不可能的。有些人说,这是因为人类拥有自由意志,或是因为社会制度从本质上而言就是无法预测的。另外一些人还说,我们多也只能在科幻小说中窥见几帧未来的模糊影像,普通科学完全无法做到更多。大多数人都普遍赞同这些看法,但作为一位社会科学家,它们对我而言是错误的,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证明这一点。
还有少数人思考过大脑仿真的社会影响,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