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79973
章 解表类中药
辛温解表药
白芷
防风
辛夷
麻黄
紫苏
生姜
荆芥
胡荽
辛凉解表药
薄荷
葛根
柴胡
菊花
桑叶
升麻
第二章 清热类中药
清热泻火药
知母
决明子
夏枯草
栀子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穿心莲
板蓝根
大青叶
土茯苓
鱼腥草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绿豆
白头翁
半边莲
马齿苋
重楼
清热燥湿药
黄连
黄芩
黄柏
龙胆
苦参
白鲜皮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紫草
清退虚热药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第三章 泻下类中药
攻下药
大黄
番泻叶
芒硝
芦荟
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
甘遂
大戟
巴豆
第四章 祛风湿类中药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川乌
松节
威灵仙
路路通
伸筋草
木瓜
蚕沙
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
秦艽
桑枝
海桐皮
穿山龙
丝瓜络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第五章 化湿类中药
广藿香
佩兰
苍术
厚朴
砂仁
豆蔻
第六章 利水渗湿类中药
利水消肿药
泽泻
薏苡仁
茯苓
赤小豆
冬瓜皮
玉米须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滑石
木通
通草
瞿麦
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第七章 温里类中药
附子
吴茱萸
肉桂
丁香
小茴香
胡椒
第八章 理气类中药
陈皮
香附
柿蒂
乌药
香橼
枳实
青皮
檀香
薤(xiè) 白
刀豆
川楝(liàn)子
玫瑰花
第九章 消食类中药
莱菔子
山楂
鸡矢藤
鸡内金
麦芽
谷芽
第十章驱虫类中药
苦楝皮
使君子
槟榔
南瓜子
鹤虱
鹤草芽
第十一章 止血类中药
凉血止血药
大蓟
小蓟
地榆
槐花
侧柏叶
白茅根
化瘀止血药
三七
蒲黄
收敛止血药
白及
仙鹤草
藕节
花生衣
温经止血药
艾叶
炮姜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类中药
活血止痛药
乳香
没药
延胡索
川芎
活血调经药
丹参
益母草
桃仁
红花
凌霄花
王不留行
活血疗伤药
苏木
骨碎补
破血消癥药
水蛭
穿山甲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
温化寒痰药
半夏
天南星
清热化痰药
川贝母
桔梗
前胡
竹茹
瓜蒌仁
昆布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紫苏子
百部
白果
第十四章 安神类中药
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
琥珀
珍珠粉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灵芝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类中药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牡蛎
紫贝齿
赭石
息风止痉药
天麻
钩藤
地龙
蜈蚣
第十六章 补虚类中药
补气药
人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大枣
补阳药
鹿茸
杜仲
续断
蛤蚧
肉苁蓉
菟丝子
锁阳
淫羊藿
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何首乌
阿胶
补阴药
北沙参
南沙参
石斛
黄精
第十七章 收涩类中药
止汗药
麻黄根
浮小麦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肉豆蔻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
覆盆子
莲子
芡实
第十八章 其他类中药
开窍药
麝香
石菖蒲
涌吐药
常山
瓜蒂
杀虫止痒药
雄黄
白矾
拔毒生肌药
轻粉
密陀僧
薄荷
功效主治
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还可治疗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茎方柱形,下部卧地生根,沿棱上被微柔毛,多分枝。叶对生,薄纸质,多长圆状披针形,边缘疏生粗大牙齿状锯齿,通常两面脉上均密生微柔毛。花淡紫色或白色,排成稠密多花的轮伞花序。花期6~8 月,果期8~9 月。
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黄褐色带紫,或绿色,有节,节间长3~7 厘米,上部有对生分枝,表面被白色茸毛,角棱处较密。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空。气香,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中药常识
别名:鱼香草、人丹草、夜息香、鱼香菜、土薄荷等。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归肺、肝经。
用法用量:一般用量3~6 克,煎服(后下);做菜不限量。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汗多表虚者忌用。薄荷不可与甲鱼肉同食。
治风热型咳嗽:薄荷5 克,甘草3 克。用沸水冲泡即可,常饮此茶,对咽喉痒痛有防治作用。
葛根
功效主治
葛根生用可解肌退热、透疹、生津,煨用可升阳止泻。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及风寒或风热所致的颈项强痛,脾虚泄泻、热泄、热痢及麻疹不透。
植物形态
多年生藤本,长达10 米,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叶互生,有长柄,三出复叶,小叶的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长15~19厘米。花期4~8 月,果期8~10 月。
药材性状
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 厘米,厚0.5~1 厘米。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无臭。
中药常识
别名:甘葛。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
用法用量:煎服,9~15 克。
注意事项:胃虚寒者慎用。
腹泻(湿热型):黄连10 克,黄芩10 克,木香10 克,葛根10 克,甘草5 克。水煎当茶饮。
糖尿病(阴虚热盛型):西洋参5 克,枸杞子10 克,生地黄5克,葛根5 克。水煎当茶饮。入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