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399757
心灵的成长犹如水的流动。有细雨霏霏的朦胧,有雨点敲打青瓦的古朴,有小溪流水的清冽,有大江大海的波澜壮阔。这一切,当纳于自己的心跳,都将恢复于平静。
沙盘,会让我们的心迅速静下来,让我们的心跳动在一起。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奇妙的时刻。
沙盘治疗是目前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团队训练中。目前世界上流行着精神分析取向、行为主义取向、完形取向、家庭治疗取向等多种取向的沙盘治疗学派。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我国大陆只有精神分析取向的沙盘游戏疗法被广泛推广应用。本书广泛借鉴各种理论取向的沙盘治疗理论和技术,向广大心理爱好者推出了综合取向沙盘治疗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本书突破了传统沙盘治疗法象征原理神秘莫测的困惑,侧重以实证方法认识沙盘治疗的呈现原理和疗愈原理,使沙盘治疗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变得更通俗、更简单、更方便易行。本书通过作者沙盘治疗实践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这门技术。
章 沙盘治疗的特质及操作方法
第二章 沙盘治疗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第三章 综合取向沙盘治疗
第四章 沙盘治疗的催化促进技巧
第五章 沙盘治疗操作性技术
第六章 沙盘治疗的类型、操作要点及治疗进程评估
第七章 其他理论取向沙盘治疗
第八章 团体沙盘治疗
第九章 沙盘治疗师成长体验
第十章 团体沙盘治疗实践案例
附录一:团体沙盘治疗工作记录表
附录二:基本沙盘玩具配置表
附录三:沙盘治疗单元总结记录单
附录四:治疗单次记录单
后 记
一晃二十年过去,2001年春天,自己作为一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北京参加全国中青年干部工商培训班。在这里,学习了与心理学相关的《组织行为学》,重新燃起了我对心理学学习的欲望。回到山东后,对照从北京带回来的《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书,列出了学习计划,开始系统地对这门学科进行学习。
2003 年,我调入环保单位,工作不像在企业那样紧张,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更多、更深入地学习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随着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这时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学习心理学或考取心理咨询师的活动中来。我由此结识了很多心理学爱好者,并相互见证着彼此的成长。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吴宏新教授,他热诚的帮助让我在心理学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还要感谢与我一同学习、一同成长的诸多朋友。
对沙盘治疗产生兴趣,是2007 年秋天。当时在北京参加一个心理学培训班,北师大一个老师介绍了“箱庭疗法”的一些知识,我对此产生了兴趣。随后,我便买了这方面的书籍。因为自己从小对文学有兴趣,在这之前已略知荣格分析精神学说的部分内容,因此学习起荣格理论来便更易进入,更易理解些。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较系统地学习了沙盘游戏疗法。这期间,我师从台湾的邱敏丽老师、曾仁美老师学习了沙盘游戏疗法的各级课程。2010 ~ 2013 年,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的过程中,有机会跟许多大师级的心理学专家面对面交流,聆听教诲,讨教了许多与沙盘治疗相关的理论问题。2011年我与朋友合作出版了《沙盘游戏疗法》一书。
随着对沙盘游戏疗法这门心理技术学习研究的深入,我的视野也不断开阔。四年前,从海外朋友那里传回来的心理学资料中,我发现西方在沙盘游戏疗法的研究应用方面不仅有“Sandplay Therapy”(沙盘疗法),还有更多的是“Sandtray Therapy”(沙盘疗法),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在随后的应用和在各地讲座中我吸收了SandtrayTherapy 的内容,但还只是“碎片”式的组合。直到2013 年,本人有幸到宝岛台湾考察,并接触到了台湾一些大学的教授,一起探讨心理学,特别是沙盘治疗方面的知识。在他们的推荐下,我在台湾诚品书店买到了《沙盘治疗实务手册》《人本主义沙盘治疗》《阴影也是一种力量》等书籍。这些书籍当时在大陆是买不到的。从这些书中,我对沙盘治疗有了新的认识,整合了自己原先学习应用的沙盘游戏疗法并应用到了心理咨询和讲座中。
总结四年多来,特别是2013 年以来,本人在沙盘治疗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经验,撰写了这本《突破象征的困惑—— 心理沙盘治疗新探索》一书。我真诚地想把自己知道的,近几年西方对沙盘治疗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广大沙盘治疗爱好者,以便能让更多的人用这门技术去帮助更多的人。
书中肯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和谬误之处,望各位同仁在见谅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给予批评和指正,我将非常感谢。
在此还要感谢近几年来持续不断为我在沙盘治疗研究方面提供资料和其他帮助的远在荷兰的Cynthia ;在澳大利亚的Summer ;在美国的林锋等朋友。感谢近几年为我的研究做了大量翻译工作的山东大学的宫长明和山东省师范大学的张鹏等朋友,在此祝你们快乐幸福!特别感谢近几年来在心灵成长和文学道路上给予我巨大力量和支持的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的许育光教授!还要感谢为本书提供了案例和做了许多具体工作的王晓梅、米拉、李桂茹、石玉卿、吕毓萱、卜冬梅、孙在美、石玮、丁红霖、王林等朋友。
在此还要感谢近几年来持续不断为我在沙盘治疗研究方面提供资料和其他帮助的远在荷兰的Cynthia。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