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767561
内容简介
对欠发达地区来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湘西州地处武陵山片区,由于没有得到配套的优惠政策支持,目前经济发展总量处于湖南省后列,全州存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偏小、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已成为省际竞争、中部崛起的短板,虽然已被纳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但是历史上长期的扶贫政策短板导致其仍然属于发展落后梯队,均衡湖南区域发展的格局和加速中部崛起的整体进程、加强湘西州的科技协同创新刻不容缓。
基于上述目的,《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科技协同创新视角,广泛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深入分析和研究湘西州实施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探讨其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方面为湘西州实现赶超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为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样本支撑。因此《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践推广价值。《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的撰写体现了科研工作者对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深入的理论思考,是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可喜成果。
基于上述目的,《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科技协同创新视角,广泛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深入分析和研究湘西州实施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探讨其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方面为湘西州实现赶超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为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样本支撑。因此《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践推广价值。《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的撰写体现了科研工作者对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深入的理论思考,是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可喜成果。
目 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观点与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解读
3 经验与启示
3.1 科技协同创新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借鉴
3.2 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借鉴
3.3 政策启示
4 湘西州科技协同创新分析
4.1 2017年湘西州国民经济发展和研发情况
4.2 湘西州科技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
4.3 湘西州科技创新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5 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5.1 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5.2 促进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
5.3 促进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不利因素
5.4 影响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原因
6 政策建议
6.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
6.2 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建议
6.3 在湘西州实行以科技创新战略引领脱贫攻坚的建议
7 保障措施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观点与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解读
3 经验与启示
3.1 科技协同创新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借鉴
3.2 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借鉴
3.3 政策启示
4 湘西州科技协同创新分析
4.1 2017年湘西州国民经济发展和研发情况
4.2 湘西州科技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
4.3 湘西州科技创新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5 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5.1 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5.2 促进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
5.3 促进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不利因素
5.4 影响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原因
6 政策建议
6.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
6.2 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建议
6.3 在湘西州实行以科技创新战略引领脱贫攻坚的建议
7 保障措施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免费在线读
《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湘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
3.2.3新加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模式
1.新加坡产业转型升级历程
新加坡独立后,英军撤离、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直接竞争给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稳定等造成巨大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过高、种族冲突、工业纠纷等问题纷纷出现,转口贸易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受到严重挑战。为此,政府制定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工业化带动经济多元化,转变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结构。
政府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61年将原工业促进局改为经济发展局(EDB),制定和实施工业化战略。一方面,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本地以蚊香、假发、樟脑丸等为主,外资以纺织业、电子消费产品、电子零部件为主。至1965年,已拥有企业1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5万多个。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失去了发展腹地。1966年,为适应当时世界范围的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抓住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政府实施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基础工业,进一步改变转口贸易机制;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型工业;大力吸引外资,借助外部力量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拓展多边贸易,建立自由市场。
其间,新加坡GDP年均增速10%,制造业占GDP比重上升到24%,人均收入居亚洲第二位,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法制的完善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吸引美、欧、日等国相继在新加坡投资兴建大型企业,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和以修造船为主的运输、机械等行业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停滞、邻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国内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使新加坡的竞争优势有所削弱,政府于1979年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重组计划:实行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推动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向高度精密工业发展;建设以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机械、贸易、运输、服务、旅游为五大支柱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经济重组计划获得一定成功。其间,新加坡的GDP年均增长8.5%,经济增长高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劳动密集型工业陆续转移至邻近国家,高素质人力资本迅速积累,投资也多集中于计算机、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电脑运用开始进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世界经济衰退给新加坡带来重大冲击,石化、修造船、出口、汇率等均受重大影响,GDP在1985年出现1.7%的负增长,失业率急速攀升。为此,以李显龙为首的经济委员会于1986年发表《新加坡经济:新的方向》报告,提出一系列克服经济衰退的政策措施:将服务业和制造业作为未来10年推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把资讯业和金融业变为两大支柱产业,带动外贸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工业的同时,着重转向优先发展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虽未直接冲击新加坡货币体系,但对新加坡整体经济活动形成了严重冲击。1998年,新加坡经济增长率由过去的平均8%以上剧降为1.5%。
为适应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新政府成立竞争力委员会(CSC),评估未来十年的经济竞争力与发展前景并提出以下对策:①继续降低企业成本;②继续深化产业调整,着重加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本地企业与跨国企业和政府控股企业的合作,并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③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鼓励跨国机构设立区域营运总部等;④继续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协助工人提升技能,鼓励劳工终身培训;⑤加强本地企业实力,加大企业合并,推动本地企业成为跨国机构;⑥将“知识经济”作为城市国家竞争的高端,在生物医学、环境及水务科技、互动与数码媒体科技等领域投入巨资。
……
3.2.3新加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模式
1.新加坡产业转型升级历程
新加坡独立后,英军撤离、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直接竞争给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稳定等造成巨大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过高、种族冲突、工业纠纷等问题纷纷出现,转口贸易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受到严重挑战。为此,政府制定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工业化带动经济多元化,转变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结构。
政府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61年将原工业促进局改为经济发展局(EDB),制定和实施工业化战略。一方面,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本地以蚊香、假发、樟脑丸等为主,外资以纺织业、电子消费产品、电子零部件为主。至1965年,已拥有企业1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5万多个。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失去了发展腹地。1966年,为适应当时世界范围的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抓住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政府实施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基础工业,进一步改变转口贸易机制;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型工业;大力吸引外资,借助外部力量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拓展多边贸易,建立自由市场。
其间,新加坡GDP年均增速10%,制造业占GDP比重上升到24%,人均收入居亚洲第二位,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法制的完善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吸引美、欧、日等国相继在新加坡投资兴建大型企业,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和以修造船为主的运输、机械等行业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停滞、邻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国内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使新加坡的竞争优势有所削弱,政府于1979年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重组计划:实行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推动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向高度精密工业发展;建设以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机械、贸易、运输、服务、旅游为五大支柱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经济重组计划获得一定成功。其间,新加坡的GDP年均增长8.5%,经济增长高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劳动密集型工业陆续转移至邻近国家,高素质人力资本迅速积累,投资也多集中于计算机、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电脑运用开始进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世界经济衰退给新加坡带来重大冲击,石化、修造船、出口、汇率等均受重大影响,GDP在1985年出现1.7%的负增长,失业率急速攀升。为此,以李显龙为首的经济委员会于1986年发表《新加坡经济:新的方向》报告,提出一系列克服经济衰退的政策措施:将服务业和制造业作为未来10年推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把资讯业和金融业变为两大支柱产业,带动外贸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工业的同时,着重转向优先发展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虽未直接冲击新加坡货币体系,但对新加坡整体经济活动形成了严重冲击。1998年,新加坡经济增长率由过去的平均8%以上剧降为1.5%。
为适应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新政府成立竞争力委员会(CSC),评估未来十年的经济竞争力与发展前景并提出以下对策:①继续降低企业成本;②继续深化产业调整,着重加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本地企业与跨国企业和政府控股企业的合作,并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③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鼓励跨国机构设立区域营运总部等;④继续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协助工人提升技能,鼓励劳工终身培训;⑤加强本地企业实力,加大企业合并,推动本地企业成为跨国机构;⑥将“知识经济”作为城市国家竞争的高端,在生物医学、环境及水务科技、互动与数码媒体科技等领域投入巨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