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171740
他是一个用脑子种田的人。
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位*自觉、*执着、*踏实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一个活生生的典型,是一个真正的时代英雄。因为他的简单,他的不简单,*在出任国务院总理的第13天,风尘仆仆赶去他的庄稼地。
不做蛾子 要做蜜蜂 / 021
1990年:跟我走,到昆山包田去!(上) / 046
1990年:跟我走,到昆山包田去!(下) / 062
他是一块好钢 / 097
“江苏田娘安徽二O一四五八农场” / 119
偏偏要做粪肥翁 / 139
偷粪有罪的岁月 / 169
过去的日子难忘记 / 183
臭粪堆上奏高歌 / 199
白茆山歌唱田娘 / 226
田娘农业的格调 / 236
抛却金玉 向农而生
谢 红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当然是一个百船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追金逐玉、利益至上的时代。
依照历史的图谱,这样的时代早已不是托马斯·卡莱尔所谓英雄辈出的
时代。因为镶裹着金玉的土地,更少养成英雄的沃土。
这自然又是一个农耕黯然资本勃兴的时代。几千年的“日出而作日没而
息”的农业文明,已经在短短数十年间,伴随着浓厚的工业革命大幕的拉开和
随之而来的更加浓重的信息化大幕的迅猛开启,身不由己地退隐到历史舞台
的某个角落——一个时代聚光灯再也照不到的角落。
这个既告别了农耕田园,又谢绝了英雄跃起的时代,却在一片裹挟着金
玉的富庶之地的常熟,跃起了一位满是农事气息的英雄,他拥有一个平常却
不平凡的名字:高健浩。
曾几何时,“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的静谧田园农景,依偎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人怀抱里,啾啾展露,款款呈现。它既是漫长农业生活缓慢行走的节奏,也是工业信息化社会快速将它埋没在现代化隆隆声中的袅袅余音,如今淡然远去,我们只能在美学意义上的田园曲的低吟浅唱中,走进精神世界去寻觅它们曾经的踪影。
正是在如此带有些许伤感却又来不及伤感的背景中,一个身影渐渐清晰凸显出来,跃然眼前。这位以农事为乐的普通常熟人,操着一口地道的常熟腔,时常会把一句话挂在嘴上:“人活着,的标准就是要守牢做人的本分,活出人的味道
来。”朴素的做人道理,却是用一路坎坷艰辛的奋斗书写的。高健浩对农事
的关注和投入,并非简单出于某种事业取向或个人癖好,而是一种理想和憧
憬的精神闪耀,在奢谈理想与憧憬的今天,这点弥足珍贵。如果说我们已经
习惯了把土地喻为母亲而可以任意地甚至肆意地向她索取,那么在高健浩的
内心深处,他对土地始终怀有某种敬仰甚至膜拜的情结和柔软的关爱,在他
看来,土地不是可以随意对她撒娇或任性的母亲,而是我们人类的儿子,是需
要精心呵护和关怀的。唯有如此,我们才有资格享有她对于我们付出的回
报,我们付出得越多,她回报得也越多。一味索取,只有得到土地对我们的
惩罚和摈弃。
这位朴素得与现时代几乎有些格格不入的农人,正是揣着这样的信
念,开始了他的事业,也在向世人呈现着他事业的光辉。可以说,高健浩的信
念同狭隘的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社会相去甚远,因为他的信念源于他登高身自
远的宽广视域和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文情怀,这样的情怀,承于高健浩的天
赋,也得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土壤。记得常熟历史上有位藏书家瞿绍基的座
右铭是“引养引恬”、“垂裕后昆”,高健浩的那份宏大而细腻的人文关怀,的确
和先贤们一脉相承。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高健浩内心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奋斗甚至挣扎,更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夜高健浩在挫折中跌倒又在挫折中站起。这一路的前行,披星戴月披荆斩棘,如果回首,其情何堪。但是,上苍总是会被一些执着和坚毅所感动,我们今天面对的高健浩,是成功以后的高健浩,是泪水汗水甚至血水挥洒过后的高健浩。成功及成功背后的故事,无论他人如何写得入木三分,真正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不过,在收获事业成功的同时,高健浩收获了另一份更加宝贵的成功,他进入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境界。古人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大道理。在高健浩这儿,有的是躬亲实践和扎实脚印。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追求和行动,证明了大道理始于足下。他是引领的中国梦的践行者。
英雄归来,无需鲜花和掌声。
代为序。
(作者系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