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091766
编辑推荐
由廉正祥编著的《海天奇缘(王火和他的大后方)》讲述的王火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战争和人》三部曲是一部融政治小说、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家族小说于一体的史诗性作品。 传奇人生引人入胜坎坷崎岖难以想象。 神仙伴侣相携一生 后人惊叹知音难觅。 文学创作、编辑出版、新闻采访成绩斐然的大师级人物。 记者生涯期间,5次遇见蒋介石,专访过胡适、于右任……
内容简介
由廉正祥编著的《海天奇缘(王火和他的大后方)》稿主要记述了王火先生早年学习、辗转游走各地最后落户蜀地,在成都的工作经历以及与妻子生死相依的无悔爱情故事。作家王火一生经历了战争年代、新中国的成立、“十年动乱”、改革开放等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写到了他的许多传奇故事。
目 录
序言情爱千古事
引子
第一章 蜀江水碧蜀山青
第一节 九死一生的西行
第二节 初识凌起凤
第三节 纯真的友情
第四节 一首词的故事
第二章 “无冕之王”和“好学力行”
第一节 “好学力行”,向往革命
第二节 报道审判日本战犯
第三节 揭露汉奸众生相
第四节 采访杜月笙寿宴
第五节 五次见到蒋介石
第六节 采访于右任、吴国桢和胡适
第七节 去南通买人头
第三章 莫愁湖,花神庙
第一节 孔雀东南飞
第二节 品茗莫愁湖
第三节 定情花神庙
第四章 海峡明月共潮生
第一节 “大浪漫”
第二节 绵绵相思无尽期
第三节 海峡波涛兼天涌
第四节 起凤归来
第五章 北京!北京!
第一节 奉调首都
第二节 主编助理
第三节 打得响的稿子
第四节 值得怀念的日子
第五节 创作与生活
第六章 “欣然仆仆人沂蒙”
第一节 “拆庙搬神”
第二节 初到“华东小延安”临沂的日子
第三节 爱上教育事业
第四节 在“忠”字旗下折腾
第五节 自己解放自己
第七章 外国八路
第一节 牺牲在大青山的汉斯 希伯
第二节 结识秋迪女士
第八章 失而复得的喜悦
第一节 别沂蒙
第二节 来到天府之国
第三节 意外的不幸降临起凤
第四节 不幸接踵而来,艰辛的重写
第五节 《战争和人》的谋篇布局
第六节 为时代留下史诗性作品
第七节 作家中的全国劳模
第九章 走出国门
第一节 出访缅甸
第二节 出访欧洲
第三节 探亲英国,游览法国
第十章 神仙伴侣
第一节 南京寻梦
第二节 安葬岳父,访问台湾
第三节 永远的怀念
后记
附录 一、王火小传
二、王火创作年表
三、王火主要作品(单行本)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蜀江水碧蜀山青
第一节 九死一生的西行
第二节 初识凌起凤
第三节 纯真的友情
第四节 一首词的故事
第二章 “无冕之王”和“好学力行”
第一节 “好学力行”,向往革命
第二节 报道审判日本战犯
第三节 揭露汉奸众生相
第四节 采访杜月笙寿宴
第五节 五次见到蒋介石
第六节 采访于右任、吴国桢和胡适
第七节 去南通买人头
第三章 莫愁湖,花神庙
第一节 孔雀东南飞
第二节 品茗莫愁湖
第三节 定情花神庙
第四章 海峡明月共潮生
第一节 “大浪漫”
第二节 绵绵相思无尽期
第三节 海峡波涛兼天涌
第四节 起凤归来
第五章 北京!北京!
第一节 奉调首都
第二节 主编助理
第三节 打得响的稿子
第四节 值得怀念的日子
第五节 创作与生活
第六章 “欣然仆仆人沂蒙”
第一节 “拆庙搬神”
第二节 初到“华东小延安”临沂的日子
第三节 爱上教育事业
第四节 在“忠”字旗下折腾
第五节 自己解放自己
第七章 外国八路
第一节 牺牲在大青山的汉斯 希伯
第二节 结识秋迪女士
第八章 失而复得的喜悦
第一节 别沂蒙
第二节 来到天府之国
第三节 意外的不幸降临起凤
第四节 不幸接踵而来,艰辛的重写
第五节 《战争和人》的谋篇布局
第六节 为时代留下史诗性作品
第七节 作家中的全国劳模
第九章 走出国门
第一节 出访缅甸
第二节 出访欧洲
第三节 探亲英国,游览法国
第十章 神仙伴侣
第一节 南京寻梦
第二节 安葬岳父,访问台湾
第三节 永远的怀念
后记
附录 一、王火小传
二、王火创作年表
三、王火主要作品(单行本)目录
前 言
3年之前吧,我为何要鼓励廉正祥去完成王火老人的传记呢?起因不仅仅是王老在文坛上成就斐然,属于文学史上不可轻忽的一位作家i’更重要的,是他与凌起凤的爱情姻缘动人心魄,自始至终充满着难以想象的传奇色彩,在悠远的人间爱河里掀起了壮美瑰丽的一簇浪花。
长达70年的婚爱生涯,空间辽阔又起伏跌宕:初始于江津、南京;周折艰难于台湾、香港、上海;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进入北京,复又南下于山东沂蒙;最终谢幕于天府成都。一连串的迁徙流转,与20世纪的政治风云及重大变故密切地纠缠为一体,尤其自繁华首都突然堕入沂蒙山区的22度寒暑里,夫妻二人坚贞不渝、相濡以沫,经受住了“十年动乱”中不可思议的诸般磨难,终于在文学上建树起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这在有史以来的尘世上实为罕见。我一直疑惑,似这等超越常规的风尘际遇,或许是造物主为了进一步考察验证人生意志的着意安排。
普天下遍地是夫妻,其间至为难得、最可珍贵的,只能是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内在情愫。滔滔爱河里一直反复地宣示着“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 “生不同时死同穴”的海誓山盟,作为信誓旦旦的青春许诺,出自于热恋时的花前柳下,悄然寂灭于走出洞房后的油盐琐务,听着好听,实际上统统是转瞬即逝的电光石火。像王、凌夫妻这样情深似海、义重如山者,天底下能找出几对呢? 无独有偶,张学良、赵一荻在20世纪里的终身厮守,时空也超乎寻常,举世瞩目,然而,这是被蒋介石一手冷冻在“囚笼”里的“英雄美女”式的爱情,不同于王、凌爱侣,因为后者是被无形巨掌将这对夫妻突然置之于汹涌澎湃的激流里的一叶小舟,险象环生,惊心动魄。也正是这样,“坚贞”二字的光芒在危难之舟上更为灼目。这里将海峡两岸翼分文武的姻缘情爱这样比较,是难免于陈旧蹩脚之嫌,可仔细忖度,这双峰并立的两岸奇缘确是具备极其鲜明的时代烙印,属于东方现实主义熔炉所铸就的真、善、美的雕像。剔开别的因素,如果仅从爱情视野上眺望,也无妨说王、凌与张、赵这两组雕像一南一北,分别矗立在长江、黄河的怀抱里。中国土地上倘是没有这等用大灾大难雕铸成的“爱”字,可真是地老天荒了。
凌起凤2011年7月2日告别了这个世界,幸而王火老人依然健在。他曾经说过:“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已不相信有这样的爱情了,但我们的确是这样走过来的。”驾鹤西去的凌起凤并不遥远。菊花力尽无风堕,炉火灰深到晓温——年及九旬的王火回抚既往,重温爱巢,老人是心潮起伏而不能自抑,便执笔将廉正祥的这部书稿含着热泪读改了一遍,致使此书不失 、、为传记丛林中难得的一部信史。
王火、凌起凤之爱,初始之际似一丛新出水的染霞带露的并蒂莲;暮年晚景时,分明化作了月地巨岩上紧相依傍的两棵青松。70年的寒暑里究竞经历过什么样的雨雪冰雹、风云雷电,这部书里是周至而详尽地展示出来了。
王老比我年长19岁,身为晚辈,我这里自问自答,鲁莽为序,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期望读者能够谅解。
长达70年的婚爱生涯,空间辽阔又起伏跌宕:初始于江津、南京;周折艰难于台湾、香港、上海;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进入北京,复又南下于山东沂蒙;最终谢幕于天府成都。一连串的迁徙流转,与20世纪的政治风云及重大变故密切地纠缠为一体,尤其自繁华首都突然堕入沂蒙山区的22度寒暑里,夫妻二人坚贞不渝、相濡以沫,经受住了“十年动乱”中不可思议的诸般磨难,终于在文学上建树起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这在有史以来的尘世上实为罕见。我一直疑惑,似这等超越常规的风尘际遇,或许是造物主为了进一步考察验证人生意志的着意安排。
普天下遍地是夫妻,其间至为难得、最可珍贵的,只能是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内在情愫。滔滔爱河里一直反复地宣示着“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 “生不同时死同穴”的海誓山盟,作为信誓旦旦的青春许诺,出自于热恋时的花前柳下,悄然寂灭于走出洞房后的油盐琐务,听着好听,实际上统统是转瞬即逝的电光石火。像王、凌夫妻这样情深似海、义重如山者,天底下能找出几对呢? 无独有偶,张学良、赵一荻在20世纪里的终身厮守,时空也超乎寻常,举世瞩目,然而,这是被蒋介石一手冷冻在“囚笼”里的“英雄美女”式的爱情,不同于王、凌爱侣,因为后者是被无形巨掌将这对夫妻突然置之于汹涌澎湃的激流里的一叶小舟,险象环生,惊心动魄。也正是这样,“坚贞”二字的光芒在危难之舟上更为灼目。这里将海峡两岸翼分文武的姻缘情爱这样比较,是难免于陈旧蹩脚之嫌,可仔细忖度,这双峰并立的两岸奇缘确是具备极其鲜明的时代烙印,属于东方现实主义熔炉所铸就的真、善、美的雕像。剔开别的因素,如果仅从爱情视野上眺望,也无妨说王、凌与张、赵这两组雕像一南一北,分别矗立在长江、黄河的怀抱里。中国土地上倘是没有这等用大灾大难雕铸成的“爱”字,可真是地老天荒了。
凌起凤2011年7月2日告别了这个世界,幸而王火老人依然健在。他曾经说过:“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已不相信有这样的爱情了,但我们的确是这样走过来的。”驾鹤西去的凌起凤并不遥远。菊花力尽无风堕,炉火灰深到晓温——年及九旬的王火回抚既往,重温爱巢,老人是心潮起伏而不能自抑,便执笔将廉正祥的这部书稿含着热泪读改了一遍,致使此书不失 、、为传记丛林中难得的一部信史。
王火、凌起凤之爱,初始之际似一丛新出水的染霞带露的并蒂莲;暮年晚景时,分明化作了月地巨岩上紧相依傍的两棵青松。70年的寒暑里究竞经历过什么样的雨雪冰雹、风云雷电,这部书里是周至而详尽地展示出来了。
王老比我年长19岁,身为晚辈,我这里自问自答,鲁莽为序,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期望读者能够谅解。
在线试读
出站后,见有牵马出租作坐骑的,可以沿陇海路一侧的大车道向西去。我决定雇马骑,也可让马捎带我的行李物件。租马的人要价很高,还了价,讲定由灵宝到常家湾,再去潼关到华阴。这段路总长约有 200华里,我急于赶路,讲定:当天就赶到潼关附近的阌底镇住宿,第二天晚上抵达华阴。
马夫20多岁,爱反复哼唱几句“到敌人后方去,把强盗赶出境……”曲调不准,咬字倒清楚。我们由河南向陕西跑,看到远处的山影,高高的塬头,深深的沟壑,淤积的河滩,潺潺的黄河水……沿路买点干粮就在马上吃了,有时买点路边小摊子上切成一片片的西瓜解渴,草帽挡着烈日,我赤着膊,古铜色的皮肤一路来已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傍晚,抵达阌底镇。我同马夫找了一家小客店住下。
阌底镇隔黄河对面就是日军阵地,日寇从对面风陵渡一带常朝这里和潼关一带打炮。阌底镇挨的炮弹不少,到处是断垣残壁,一片凄惨的模样。我们住的小客店,房子没有屋顶,只有四周的残墙可以挡风遮灰。客店老板供给高粱席子,席子铺在地上给旅客作床,收了住房钱,说:“近几天,日寇没有打炮,但为了怕引起对岸日寇注意,不准点灯点蜡。”幸好天上有灿灿的星光可以照亮。天热,我与马夫弄了点凉水洗了脸,擦了身子,都感到累了。我胯下两边和屁股上骑马时都摩擦得十分疼痛,就躺下了,想好好睡一夜明天可以继续上路。马夫将那两匹马就拴在住房旁的一根断梁柱上,喂了草料和水,同我并排睡在一起,很快打起鼾来。我虽疲倦,听着虫豸在瓦砾中鸣叫,却一时睡不着,睁眼看着天上的星斗,不禁心里想:抗战坚持到5年了,靠着黄河天险,日寇只能在对岸肆虐,但我们的贫弱使我们总是处于挨打的境地。什么时候,中国能够富强,不再被侵略呢?又想起母亲和妹妹来。一路上,我只在洛阳给她们写过一封信,我认为写了信她们也是不一定收得到的,而且许多地方都没有邮局。我一路上又遇到这么多困难险阻,写了信反而增加她们的担忧,倒不如不写还好些。
如今,终于快走上顺利的坦途了!到了华阴,上了火车,然后到宝鸡再转公路汽车入川,应该是非常顺利了!我算了一算,估计再有十几天总该到达四川重庆见到哥哥宏济并到江津见到堂兄洪江了吧?我多么想见到他们啊!……我是在这种情况下入睡的。
可是,不多久,忽然被“轰!”“轰!”震天般的炮弹爆炸声震醒了!天崩地裂般的炮弹爆炸声似乎就在我身边回响。地面震动。有炮弹飞啸着落在远处,远处哗啦啦地墙坍屋塌,有人呼喊,两匹马也踢蹄长啸,我马上爬起身来,高叫马夫:“快走,这儿不能住!……”马夫也早惊起,解下马来,扶我骑上马,他也骑上了马,同我驱马逃跑。对岸日军仍在发炮,炮声有如闷雷,打过来落地的炮弹有火光闪耀,使大地在我们脚下猛烈震动。
我的心剧烈跳动,附近爆炸的炮弹像是开花弹似地崩发,一种死亡的威胁压迫着我,我浑身汗下如雨,马匹也受到了惊骇,甩开蹄子飞奔。跑了一程,估计到达安全区了,才缓下步来,我对马夫说:“多亏你的马了!今夜我们也别睡了!闯过潼关去吧!” 仓促离开阌底镇后,日寇的炮击越来越厉害,隔河远远仍可看到对岸黑黝黝的夜空下,山峰巨大的身影如同隐伏着的怪兽。敌人炮击的火光在闪烁,炮弹落点仍在阌底镇和它左边一带,我们是骑马在黑暗中前行。
这天夜里,骑马过潼关,天上虽有星星,夜色仍旧浓黑,偶尔能看到萤火虫一闪一闪在四处飘荡。听着炮击,在黄河边古老的道路上行走,感受到的战争气氛特别浓烈。黄河在深夜中,拥着凝重的、沉甸甸的一河黄汤,在苍穹下模模糊糊像巨龙一样蜿蜒着,微微闪着亮光,响着似有似无凄凉呜咽的汩汩水声,能把人引入回忆,引来沉思,引进梦境。
我骑着马在黎明时分到达华阴,但要乘上火车到西安方向去,需在离华阴约40里的桃下站去购票上车。桃下是个小站,火车从东边驶来,因要利用夜色穿过潼关一带,避开炮击(有时也常被日寇炮弹击中),被称为“闯关车”。我仍雇那马夫的白马骑着到桃下,看到外貌破破烂烂的“闯关车”出现在面前,心里不禁兴奋地欢呼着:这下我可以坐火车直到宝鸡了! P8-P9
马夫20多岁,爱反复哼唱几句“到敌人后方去,把强盗赶出境……”曲调不准,咬字倒清楚。我们由河南向陕西跑,看到远处的山影,高高的塬头,深深的沟壑,淤积的河滩,潺潺的黄河水……沿路买点干粮就在马上吃了,有时买点路边小摊子上切成一片片的西瓜解渴,草帽挡着烈日,我赤着膊,古铜色的皮肤一路来已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傍晚,抵达阌底镇。我同马夫找了一家小客店住下。
阌底镇隔黄河对面就是日军阵地,日寇从对面风陵渡一带常朝这里和潼关一带打炮。阌底镇挨的炮弹不少,到处是断垣残壁,一片凄惨的模样。我们住的小客店,房子没有屋顶,只有四周的残墙可以挡风遮灰。客店老板供给高粱席子,席子铺在地上给旅客作床,收了住房钱,说:“近几天,日寇没有打炮,但为了怕引起对岸日寇注意,不准点灯点蜡。”幸好天上有灿灿的星光可以照亮。天热,我与马夫弄了点凉水洗了脸,擦了身子,都感到累了。我胯下两边和屁股上骑马时都摩擦得十分疼痛,就躺下了,想好好睡一夜明天可以继续上路。马夫将那两匹马就拴在住房旁的一根断梁柱上,喂了草料和水,同我并排睡在一起,很快打起鼾来。我虽疲倦,听着虫豸在瓦砾中鸣叫,却一时睡不着,睁眼看着天上的星斗,不禁心里想:抗战坚持到5年了,靠着黄河天险,日寇只能在对岸肆虐,但我们的贫弱使我们总是处于挨打的境地。什么时候,中国能够富强,不再被侵略呢?又想起母亲和妹妹来。一路上,我只在洛阳给她们写过一封信,我认为写了信她们也是不一定收得到的,而且许多地方都没有邮局。我一路上又遇到这么多困难险阻,写了信反而增加她们的担忧,倒不如不写还好些。
如今,终于快走上顺利的坦途了!到了华阴,上了火车,然后到宝鸡再转公路汽车入川,应该是非常顺利了!我算了一算,估计再有十几天总该到达四川重庆见到哥哥宏济并到江津见到堂兄洪江了吧?我多么想见到他们啊!……我是在这种情况下入睡的。
可是,不多久,忽然被“轰!”“轰!”震天般的炮弹爆炸声震醒了!天崩地裂般的炮弹爆炸声似乎就在我身边回响。地面震动。有炮弹飞啸着落在远处,远处哗啦啦地墙坍屋塌,有人呼喊,两匹马也踢蹄长啸,我马上爬起身来,高叫马夫:“快走,这儿不能住!……”马夫也早惊起,解下马来,扶我骑上马,他也骑上了马,同我驱马逃跑。对岸日军仍在发炮,炮声有如闷雷,打过来落地的炮弹有火光闪耀,使大地在我们脚下猛烈震动。
我的心剧烈跳动,附近爆炸的炮弹像是开花弹似地崩发,一种死亡的威胁压迫着我,我浑身汗下如雨,马匹也受到了惊骇,甩开蹄子飞奔。跑了一程,估计到达安全区了,才缓下步来,我对马夫说:“多亏你的马了!今夜我们也别睡了!闯过潼关去吧!” 仓促离开阌底镇后,日寇的炮击越来越厉害,隔河远远仍可看到对岸黑黝黝的夜空下,山峰巨大的身影如同隐伏着的怪兽。敌人炮击的火光在闪烁,炮弹落点仍在阌底镇和它左边一带,我们是骑马在黑暗中前行。
这天夜里,骑马过潼关,天上虽有星星,夜色仍旧浓黑,偶尔能看到萤火虫一闪一闪在四处飘荡。听着炮击,在黄河边古老的道路上行走,感受到的战争气氛特别浓烈。黄河在深夜中,拥着凝重的、沉甸甸的一河黄汤,在苍穹下模模糊糊像巨龙一样蜿蜒着,微微闪着亮光,响着似有似无凄凉呜咽的汩汩水声,能把人引入回忆,引来沉思,引进梦境。
我骑着马在黎明时分到达华阴,但要乘上火车到西安方向去,需在离华阴约40里的桃下站去购票上车。桃下是个小站,火车从东边驶来,因要利用夜色穿过潼关一带,避开炮击(有时也常被日寇炮弹击中),被称为“闯关车”。我仍雇那马夫的白马骑着到桃下,看到外貌破破烂烂的“闯关车”出现在面前,心里不禁兴奋地欢呼着:这下我可以坐火车直到宝鸡了! P8-P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