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1038968
编辑推荐
家长指导巧用功 孩子学习更轻松
开发孩子智力的实战手册
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大师多湖辉风靡全球、畅销不衰的经典力作
中国大陆独家授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让孩子主动面向书桌的“学习指导法”、让孩子学习充满自信的“学习指导法”、*限度发挥孩子潜能的“学习指导法”等内容。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轻松的、促使孩子想学习的诀窍、让孩子找到学习顺利的窍门等内容。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主要内容包括:临时灌的学习方法根本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将每天要学的课业做一计划,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列入表中,做起来既有规律又见成效、利用闹钟来提醒自己分段学习的时间、将每天的实施情况与制定计划对照进行检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轻松的、促使孩子想学习的诀窍、让孩子找到学习顺利的窍门等内容。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主要内容包括:临时灌的学习方法根本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将每天要学的课业做一计划,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列入表中,做起来既有规律又见成效、利用闹钟来提醒自己分段学习的时间、将每天的实施情况与制定计划对照进行检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
目 录
上篇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引言∥003
第1章
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轻松的
首先让孩子做他“会的内容”∥008
让孩子对学习的印象不再是痛苦与黑暗∥012
在学习中加入“游戏”的因素∥017
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024
第2 章
促使孩子想学习的诀窍
换换样儿,调节孩子学习的心态∥ 032
把孩子喜欢的功课培养成擅长科目∥ 037
为孩子准备一样小东西,让孩子愿意坐下来学习∥ 043
想要孩子喜欢学习,就要让孩子喜欢学校和老师∥ 048
帮助孩子振作的方法∥ 053
第3 章
让孩子找到学习顺利的窍门
让孩子亲身体验学习是如何顺利进行的∥ 060
帮孩子调整学习次序,增加新鲜感∥ 065
通过热身,提高学习效率∥ 070
短时间注意力集中学习法∥ 074
第4章
培养孩子只要学习就能搞懂的信心
通过小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080
不出自父母的口,而是让别人起作用∥084
利用孩子的反叛心理∥088
在生活中锻炼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091
让孩子试着站在教师的立场∥096
给孩子选一个竞争对手∥101
第5章
让孩子觉得只要学习就有收益的做法
考虑如何给予孩子奖励∥108
找机会让孩子说说他将来的理想∥113
给孩子分派要他独立完成的任务∥119
尽量让孩子接触“真品”∥122
下篇 轻松快捷的学习技巧
引言∥ 131
第1 章
心情可影响到头脑的思维
认为“我可以做到”是成功的步∥ 148
从言行举止上让他像优秀生,他就可成为优秀生∥ 149
丧失信心时,应该心中暗想:“谁都有失误的时候!”∥ 150
重复简单的激励话语可以增加斗志∥ 150
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摆脱烦恼∥ 151
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152
引言∥003
第1章
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轻松的
首先让孩子做他“会的内容”∥008
让孩子对学习的印象不再是痛苦与黑暗∥012
在学习中加入“游戏”的因素∥017
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024
第2 章
促使孩子想学习的诀窍
换换样儿,调节孩子学习的心态∥ 032
把孩子喜欢的功课培养成擅长科目∥ 037
为孩子准备一样小东西,让孩子愿意坐下来学习∥ 043
想要孩子喜欢学习,就要让孩子喜欢学校和老师∥ 048
帮助孩子振作的方法∥ 053
第3 章
让孩子找到学习顺利的窍门
让孩子亲身体验学习是如何顺利进行的∥ 060
帮孩子调整学习次序,增加新鲜感∥ 065
通过热身,提高学习效率∥ 070
短时间注意力集中学习法∥ 074
第4章
培养孩子只要学习就能搞懂的信心
通过小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长处∥080
不出自父母的口,而是让别人起作用∥084
利用孩子的反叛心理∥088
在生活中锻炼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091
让孩子试着站在教师的立场∥096
给孩子选一个竞争对手∥101
第5章
让孩子觉得只要学习就有收益的做法
考虑如何给予孩子奖励∥108
找机会让孩子说说他将来的理想∥113
给孩子分派要他独立完成的任务∥119
尽量让孩子接触“真品”∥122
下篇 轻松快捷的学习技巧
引言∥ 131
第1 章
心情可影响到头脑的思维
认为“我可以做到”是成功的步∥ 148
从言行举止上让他像优秀生,他就可成为优秀生∥ 149
丧失信心时,应该心中暗想:“谁都有失误的时候!”∥ 150
重复简单的激励话语可以增加斗志∥ 150
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摆脱烦恼∥ 151
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152
前 言
作为孩子的母亲,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厌学情绪,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在本书中,我想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介绍从大量的教育咨询及见闻中筛选出来的具体做法,详尽说明这个问题。多年来,我一贯主张母亲是孩子教育的“引路人”,如果大家能接受我的这一主张,对孩子或许会有些帮助。我借“多湖辉家教心理学讲座”开讲的机会,将《根治厌学之书》改名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少年时代的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后进生,连老师对我的厌学都束手无策。后进生学习不好,所以讨厌学习,讨厌学习致使学习更加糟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家作业总借口忘了而理所当然地不做,其实是不会做。我的旷课现象十分严重,学校说我“随便逃学”。那时的我简直就是现在的母亲们听了都会为之头痛的“问题儿童”。可是, 我的母亲并没有对我说过“赶快学习!”这类话;相反, 她却常常对我说:“即使是后进生,你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会好起来的。”我现在还记得,有时好不容易想考及格, 可学习起来却无精打采,母亲若无其事地说道:“你的标准太低了,你去学更深一点的知识吧。”我记得,当时我的斗志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马上便投入到高水准的教材学习当中。
正因为“厌学”,一个小小的契机而引发的对学习的兴趣才是极其显著的。此时,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情产生了变化:没想到学习竟如此有趣,它并不是那么令人反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母亲是我“教育的引路人”, 我想每一个认定自己孩子“厌学”的妈妈应该由此受到启发。
不仅孩子,大人也会有同样的心理倾向。碰到有趣的事干个没完,碰到没兴趣的事就会厌烦。孩子之所以热衷于电子游戏和漫画,关键是因为它们有趣,无论父母怎样施展权威都不能让孩子放弃。相反,孩子厌学是因为学习没有意思,父母再强迫他去学习,他都会置若罔闻。因此, 采取让孩子觉得学习很有趣的“做法”,如把游戏寓于学习当中,或让孩子觉得自己在不断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联想到自己,我回想起家中客厅挂轴上的那些笔画繁多的字,家里人经常谈论这些字,现在想来都是母亲的良苦用心。也许母亲是想让极度厌学的我明白,学习并不是毫无乐趣, 学习也并不局限于学校。
总而言之,我不仅摆脱了原有的厌学情绪,而且闯过了入学考试的难关,步入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研究直至今日。这一切可能都归功于母亲那些或许不甚高明的“方法”。
少年时代的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后进生,连老师对我的厌学都束手无策。后进生学习不好,所以讨厌学习,讨厌学习致使学习更加糟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家作业总借口忘了而理所当然地不做,其实是不会做。我的旷课现象十分严重,学校说我“随便逃学”。那时的我简直就是现在的母亲们听了都会为之头痛的“问题儿童”。可是, 我的母亲并没有对我说过“赶快学习!”这类话;相反, 她却常常对我说:“即使是后进生,你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会好起来的。”我现在还记得,有时好不容易想考及格, 可学习起来却无精打采,母亲若无其事地说道:“你的标准太低了,你去学更深一点的知识吧。”我记得,当时我的斗志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马上便投入到高水准的教材学习当中。
正因为“厌学”,一个小小的契机而引发的对学习的兴趣才是极其显著的。此时,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情产生了变化:没想到学习竟如此有趣,它并不是那么令人反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母亲是我“教育的引路人”, 我想每一个认定自己孩子“厌学”的妈妈应该由此受到启发。
不仅孩子,大人也会有同样的心理倾向。碰到有趣的事干个没完,碰到没兴趣的事就会厌烦。孩子之所以热衷于电子游戏和漫画,关键是因为它们有趣,无论父母怎样施展权威都不能让孩子放弃。相反,孩子厌学是因为学习没有意思,父母再强迫他去学习,他都会置若罔闻。因此, 采取让孩子觉得学习很有趣的“做法”,如把游戏寓于学习当中,或让孩子觉得自己在不断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联想到自己,我回想起家中客厅挂轴上的那些笔画繁多的字,家里人经常谈论这些字,现在想来都是母亲的良苦用心。也许母亲是想让极度厌学的我明白,学习并不是毫无乐趣, 学习也并不局限于学校。
总而言之,我不仅摆脱了原有的厌学情绪,而且闯过了入学考试的难关,步入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研究直至今日。这一切可能都归功于母亲那些或许不甚高明的“方法”。
媒体评论
巧妙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轻松而主动地学习
根治孩子的厌学毛病:让学习悄然融进日常生活,巧妙地将学习的机会提供给孩子,让孩子由厌学渐渐变为好学。
让孩子自主学习:把事情交给孩子去处理,并故意对孩子说:“以后的事情你自行安排吧。”孩子听了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大人,觉得学习不再是被迫的行为而是自主的行动。
让孩子实现目标:一次性实现大目标,让人觉得太遥远没有现实性。而设定小目标则可以使人体会到“成就感”,因为小目标就在人的眼前,能不能实现,自己心里有谱。
让金钱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 既然横竖都要给孙子零花钱,倒不如让钱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
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学习,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学习。只有大人兴致勃勃,孩子才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学习的趣味。
在线试读
首先让孩子做他“会的内容”
“不会的感觉”让孩子越来越厌学
对“人悲伤为什么会流泪”的问题,学者詹姆斯和朗格是这样回答的:“人不是因为悲伤而流泪,而是因为流泪而悲伤。” 这听起来多少有点禅学的味道,但是我们可从中窥见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根据这种说法就可以类推为:“孩子并不是因为厌学而学不好,而是因为学不好而厌学。”我再具体地阐述一下这种心理。有人在美国两所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两所小学校,一所学校的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大部分学生都考上了中学; 而另一所学校的学生经常出问题,大部分毕业生都“光顾”过少年管教所。为什么会出现后一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是孩子们认为自己经常受到训斥,今后还会受到训斥,反正早晚要进少年管教所。也就是说,抛开能力和性格的因素,孩子不学好主要是因为“反正会怎么怎么样”的“失败体验”。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根治孩子厌学的毛病,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将“我不行”的失败体验忘却,培养孩子“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因为“我能行,才会爱学习”。
常常听人说,无论一名专业棒球投手的经验多么丰富,季度比赛首场“领先”都是为关键的。只要有了“领先”的“成功体验”,其后无论击球手如何击打,投手的投球都会让人刮目相看。因为“成功”的体验使投手的精神面貌发生了180 度的转变。
“成功体验”可以说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营养剂。厌学的孩子很自卑,常常觉得自己不行,所以一旦找到了突破口,让他们有了“成功体验”,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就一定会改变的。
方法1 孩子丧失自信时,不露声色地让他做以前做过的题
当孩子说“不会” “不懂”的时候,没有一个母亲不焦急万分, 希望孩子把“不会”“不懂”的问题全都“弄会”“弄明白”。母亲们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做法却加强了孩子“不会”“不懂”的感觉,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所以需要想办法从某个地方入手,切断其恶性循环的环节。例如,在孩子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从不久前才做过的题当中,找出孩子有把握取得满分的题让孩子去做。这些题既可以是一学期前学过的完全掌握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年前记住的东西。孩子通过做这些题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会”的感觉,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快感,并通过“成功体验”来恢复自信;同时还可以加强自以为完全掌握而实际没有掌握的薄弱之处,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
我认识一个小学教师,他出题考学生光是打分就打个没完。他针对每个学生做错的地方反复去考,直到学生取得满分为止。哪怕是对差的学生他也十分耐心,或是暗示答案,或是出下策让学生看书上的答案,直到学生得了满分,他才会放他们回家。如果问学生讨厌不讨厌这种方式,他们回答这种方式能让他们回家时心情舒畅。
听到学生们这样回答我深有感触。我可以体会到学生回家时的愉悦心情。学习不行的孩子得了一百分,这一百分给了他们成功的体验。
方法2 从爱学的功课入手,有助于孩子攻克不擅长的功课
例如,多数家长在让孩子做家庭作业时,都先让孩子做他不擅长的功课,因为他爱学的功课他什么时候都会做,所以让他往后放一放。然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从一开始就被迫接受“不会” 的体验,会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初几日让孩子从他擅长的功课中挑选出他喜欢的部分去做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有“会”的体验, 这种体验会一直持续下去,让孩子乐意去做他不擅长的功课。常言道:“万事看开端。”我们经常能体会到,如果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后的事情就会很顺利。相反,如果事情一开始就磕磕绊绊, 那么即使跟上步调也要费尽周折。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方法3 学习时把精力只集中到一门功课上,让孩子体验满分的感觉
从某种体验中得到的心情后延甚至扩散到其他体验中,这在心理学上叫“泛化”。成功体验之所以具有治疗厌学毛病的效果,
这是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个孩子只要在一门功课上成绩出众,他的自信就会“泛化”到其他功课中去。因此我相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让孩子放弃别的功课,全力以赴学习一门功课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如果他哪一门功课测验取得了100 分,那么他从“满分体验”中获得的好心情也会“泛化”到别的功课中去,从而进一步燃起孩子的学习热情。这就是所谓“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构想。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它可以让孩子自己有这样一种预想:“既然在这门功课上花力气会取得好成绩,那么在其他功课上花同样力气的话,想必也能取得好成绩。”
方法4 三天不看漫画,让孩子感受学习之外的成功喜悦
高尔夫选手尾崎将司打算由专业垒球选手改行做专业高尔夫球选手时,下决心三年内通过专业考试,三年内不去见家人,并决心戒掉烟酒,这一切他都做到了。戒掉烟酒还好说,可对刚刚做爸爸的他来说,和家人分开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然而他始终信守誓言,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说过一句话:“如此痛苦的事我都能做到,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是一种自信, 如果说是这句话使尾崎活跃在球场上,一点也不过分。
无论做什么事,三年很难坚持下来。但是如果三天的话,谁都不会觉得难。能不能让孩子尝试三天不去做他喜欢的事,比如说不看漫画呢?孩子能坚持三天,是一件好事。“瞧瞧,只要做,哪能做不到呢?”如果父母让孩子亲身体会并确信自己“能做到”,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变得自信。这种自信说不定对他的学
“不会的感觉”让孩子越来越厌学
对“人悲伤为什么会流泪”的问题,学者詹姆斯和朗格是这样回答的:“人不是因为悲伤而流泪,而是因为流泪而悲伤。” 这听起来多少有点禅学的味道,但是我们可从中窥见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根据这种说法就可以类推为:“孩子并不是因为厌学而学不好,而是因为学不好而厌学。”我再具体地阐述一下这种心理。有人在美国两所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两所小学校,一所学校的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大部分学生都考上了中学; 而另一所学校的学生经常出问题,大部分毕业生都“光顾”过少年管教所。为什么会出现后一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是孩子们认为自己经常受到训斥,今后还会受到训斥,反正早晚要进少年管教所。也就是说,抛开能力和性格的因素,孩子不学好主要是因为“反正会怎么怎么样”的“失败体验”。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根治孩子厌学的毛病,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将“我不行”的失败体验忘却,培养孩子“我能行”的成功体验。因为“我能行,才会爱学习”。
常常听人说,无论一名专业棒球投手的经验多么丰富,季度比赛首场“领先”都是为关键的。只要有了“领先”的“成功体验”,其后无论击球手如何击打,投手的投球都会让人刮目相看。因为“成功”的体验使投手的精神面貌发生了180 度的转变。
“成功体验”可以说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营养剂。厌学的孩子很自卑,常常觉得自己不行,所以一旦找到了突破口,让他们有了“成功体验”,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就一定会改变的。
方法1 孩子丧失自信时,不露声色地让他做以前做过的题
当孩子说“不会” “不懂”的时候,没有一个母亲不焦急万分, 希望孩子把“不会”“不懂”的问题全都“弄会”“弄明白”。母亲们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做法却加强了孩子“不会”“不懂”的感觉,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所以需要想办法从某个地方入手,切断其恶性循环的环节。例如,在孩子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从不久前才做过的题当中,找出孩子有把握取得满分的题让孩子去做。这些题既可以是一学期前学过的完全掌握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年前记住的东西。孩子通过做这些题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会”的感觉,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快感,并通过“成功体验”来恢复自信;同时还可以加强自以为完全掌握而实际没有掌握的薄弱之处,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
我认识一个小学教师,他出题考学生光是打分就打个没完。他针对每个学生做错的地方反复去考,直到学生取得满分为止。哪怕是对差的学生他也十分耐心,或是暗示答案,或是出下策让学生看书上的答案,直到学生得了满分,他才会放他们回家。如果问学生讨厌不讨厌这种方式,他们回答这种方式能让他们回家时心情舒畅。
听到学生们这样回答我深有感触。我可以体会到学生回家时的愉悦心情。学习不行的孩子得了一百分,这一百分给了他们成功的体验。
方法2 从爱学的功课入手,有助于孩子攻克不擅长的功课
例如,多数家长在让孩子做家庭作业时,都先让孩子做他不擅长的功课,因为他爱学的功课他什么时候都会做,所以让他往后放一放。然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从一开始就被迫接受“不会” 的体验,会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初几日让孩子从他擅长的功课中挑选出他喜欢的部分去做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有“会”的体验, 这种体验会一直持续下去,让孩子乐意去做他不擅长的功课。常言道:“万事看开端。”我们经常能体会到,如果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后的事情就会很顺利。相反,如果事情一开始就磕磕绊绊, 那么即使跟上步调也要费尽周折。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方法3 学习时把精力只集中到一门功课上,让孩子体验满分的感觉
从某种体验中得到的心情后延甚至扩散到其他体验中,这在心理学上叫“泛化”。成功体验之所以具有治疗厌学毛病的效果,
这是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个孩子只要在一门功课上成绩出众,他的自信就会“泛化”到其他功课中去。因此我相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让孩子放弃别的功课,全力以赴学习一门功课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如果他哪一门功课测验取得了100 分,那么他从“满分体验”中获得的好心情也会“泛化”到别的功课中去,从而进一步燃起孩子的学习热情。这就是所谓“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构想。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它可以让孩子自己有这样一种预想:“既然在这门功课上花力气会取得好成绩,那么在其他功课上花同样力气的话,想必也能取得好成绩。”
方法4 三天不看漫画,让孩子感受学习之外的成功喜悦
高尔夫选手尾崎将司打算由专业垒球选手改行做专业高尔夫球选手时,下决心三年内通过专业考试,三年内不去见家人,并决心戒掉烟酒,这一切他都做到了。戒掉烟酒还好说,可对刚刚做爸爸的他来说,和家人分开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然而他始终信守誓言,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说过一句话:“如此痛苦的事我都能做到,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是一种自信, 如果说是这句话使尾崎活跃在球场上,一点也不过分。
无论做什么事,三年很难坚持下来。但是如果三天的话,谁都不会觉得难。能不能让孩子尝试三天不去做他喜欢的事,比如说不看漫画呢?孩子能坚持三天,是一件好事。“瞧瞧,只要做,哪能做不到呢?”如果父母让孩子亲身体会并确信自己“能做到”,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变得自信。这种自信说不定对他的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