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08174
编辑推荐
◎国内第1部自剖式性格教养书,让*好的父母与孩子相遇
◎教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过程
◎透过孩子的眼,走进孩子的心
孩子将显现出意想不到的能力和处事方式,如果父母设法阻拦儿童自然的开展,孩子将不会成功,仅会成为扭曲的人或神经病患者。父母必须观察儿童的类型,并且以儿童所属型号的**发展来与他相处,而不是意图去改变他们。——世界九型人格大师 海伦?帕尔默
◎教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完善的过程
◎透过孩子的眼,走进孩子的心
孩子将显现出意想不到的能力和处事方式,如果父母设法阻拦儿童自然的开展,孩子将不会成功,仅会成为扭曲的人或神经病患者。父母必须观察儿童的类型,并且以儿童所属型号的**发展来与他相处,而不是意图去改变他们。——世界九型人格大师 海伦?帕尔默
内容简介
作者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从教三十年,又系统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她教学中听到了太多“你不理解我,我不明白你”的亲子故事,最令人遗憾的是,她发现当家庭教育或亲子关系出现不和谐时,绝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往往追根寻源后发现,至少80%以上是家长的原因。如果说家长是树根,孩子是花朵的话,那么花朵出现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因为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问题的内在投射。这也是作者创作这本书的初衷。
本书运用九型人格理论,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九型人格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按照“九型人格”的类型分为九型,每型会详细介绍此类型性格的特征、家长的教养特征、常出现的问题、孩子的性格特点、适合孩子的教养方式等。第三部分在态度、方法为家长提供反思和指导,让家长对照反省,并通过分析建议,使家长能够主动自觉地规避自己性格中的劣势,帮助孩子发挥他们性格中的优势、长处,成为一个真正懂孩子、会教育的合格家长。
本书运用九型人格理论,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九型人格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按照“九型人格”的类型分为九型,每型会详细介绍此类型性格的特征、家长的教养特征、常出现的问题、孩子的性格特点、适合孩子的教养方式等。第三部分在态度、方法为家长提供反思和指导,让家长对照反省,并通过分析建议,使家长能够主动自觉地规避自己性格中的劣势,帮助孩子发挥他们性格中的优势、长处,成为一个真正懂孩子、会教育的合格家长。
目 录
九型人格测量表
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吗?你知道孩子的性格属于哪一型吗?在阅读本书前,请你与孩子一同完成这36条题目,在每题中选择你们认为最恰当或最接近描述自己的性格行为的句子(A或B)。在全部作答后,在答案纸上圈出,垂直计数,得分最高的三项很可能是你和孩子的基本性格型态。
1?服务他人、回应他人的需求,对我而言是重要的。A
寻求看待事物和做事的各种方法,对我而言是重要的。B
2?面对困扰时,我会陷在里面。A
面对困扰时,我会想办法放轻松。B
3?我向来认为自己是个平静的、随和的人。A
我向来认为自己是个严肃的、自律的人。B
4?我喜欢社交生活且喜欢结识各样的朋友。A
我对社交生活不感兴趣,而且怕与人交往。B
5?做决定对我而言通常很困难。A
做决定对我而言很少有困难。B
6?我向来是愿意支持他人、为他人付出、喜欢有人为伴的。A
我向来是严肃的、克制的、喜欢讨论问题的。B
7?面对全新的经验时,我通常会自问这是否精彩、有用。A
面对全新的经验时,我通常会自问这是否好玩、有趣。B
8?我主要的长处之一是主导各种情况的能力。A
我主要的长处之一是描述内在状态的能力。B
9?大体而言,我太开放、天真。A
大体而言,我太机警、谨慎。B
10?我认为做事的方法有很多种。A
我认为做事的方法只有一种。B
性格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什么是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
——家长洞察真实自己与真实孩子的“滤镜”
对照你和孩子的性格类型
——九型人格列表九型人格分析
1号完美型——我有我的标准
1号家长
1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1号家长
孩子希望1号家长这样做
不要总是对孩子心怀不满
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过分挑剔
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别总是唠叨孩子
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1号孩子
1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1号孩子
1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1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1号孩子,顺势而教
——完美型孩子的背后
不要苛求孩子
牵引孩子放松心情
批评孩子要有艺术
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
学习上给孩子解压而不是施压2号助人型——我要帮助每一个人
2号家长
2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2号家长
孩子希望2号家长这样做
不能一切都围着孩子转
对孩子不要过度关怀和保护
孩子的事情叫他自己做
父母的进取心才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动力
和孩子同步成长2号孩子
2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2号孩子
2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2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2号孩子,顺势而教
——助人型孩子也有苦恼
不要泯灭孩子善良的天性
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原则
及时向孩子表达爱意
指导孩子学习掌握拒绝的技巧
告诉孩子你需要他的意见
让孩子通过写作面对真实的自我
3号成就型——我要比他人成功
3号家长
3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3号家长
孩子希望3号家长这样做
不能只顾忙于自己的事业
别做“工作狂”
眼睛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
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每天至少拥抱孩子一次3号孩子
3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3号孩子
3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3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3号孩子,顺势而教
——成就型孩子往往争强好胜
告诉孩子,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肯定孩子的自信心、高效率及无尽的能量
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表扬要发自内心,批评要注意方式
培养孩子公平竞争的意识
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学习成绩的暂时落后
4号浪漫型——我是独一无二的
4号家长
4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4号家长
孩子希望4号家长这样做
让心灵感受心灵
及时控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情感
别让波动的情绪影响孩子4号孩子
4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4号孩子
4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4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4号孩子,顺势而教
——浪漫型孩子多愁善感
欣赏并鼓励孩子的创意、观察力及有深度的感情
引导孩子关注现实,走出自我封闭
尊重孩子的感觉,不触及他们的底线
接受孩子与自己性格迥异
切忌漫不经心地敷衍孩子
提醒孩子学习不要偏科
5号思考型——我需要对世界有所了解
5号家长
5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5号家长
孩子希望5号家长这样做
学会表达自己,倾听孩子
不要包办代替,要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
对孩子多些热情
平等对待孩子
在细节上表示你对孩子的关心
与孩子多增加身体接触5号孩子
5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5号孩子
5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5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5号孩子,顺势而教
——思考型孩子不善与人交往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注重行动
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
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强行为他们做主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
爱孩子就直言相告
赞美孩子的创造性
6号忠诚型——我会小心面对每件事情
6号家长
6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6号家长
孩子希望6号家长这样做
不能总是凭空想象预测坏结果
放开握紧孩子的手
信任孩子能走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多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成长空间
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6号孩子
6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6号孩子
6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6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6号孩子,顺势而教
——忠诚型孩子有时容易焦虑
欣赏孩子的忠诚、智慧
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不安情绪,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教会孩子应对焦虑、恐惧等情绪
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
教导孩子学会相信别人,肯定别人的优点
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症
7号乐观型——我是快乐并喜欢新事物的
7号家长
7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7号家长
孩子希望7号家长这样做
不要光图自己玩得开心
注重修养内涵,做孩子的榜样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长性
多关注孩子言行体貌的变化
静心听孩子倾诉,与之交流7号孩子
7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7号孩子
7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7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7号孩子,顺势而教
——乐观型孩子很淘气,或是个小马虎
夯实孩子的创新基石
帮助孩子克服虎头蛇尾
寓教育于娱乐
减少不必要的束缚
帮助孩子用“错题集”克服学习上“马虎”
让孩子全权支配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8号领袖型——我是不屈不挠的
8号家长
8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8号家长
孩子希望8号家长这样做
学会控制自己的粗暴情绪
将要发怒的时候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允许孩子分辩
孩子犯了错误不能打
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
主动承认错误,真诚道歉8号孩子
8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8号孩子
8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8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8号孩子,顺势而教
——领袖型孩子有时爱发脾气
放手让孩子体验成长
对孩子要保持忍耐,切忌“硬碰硬”
采用良好的沟通方式
通过锻炼,培养孩子刚柔并济的个性
给予孩子无声的支持
9号和平型——我宁愿息事宁人
9号家长
9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9号家长
孩子希望9号家长这样做
当断则断,勿求“万全之策”
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和威信
变一味迁就为正确引导
说了“不”就要坚持到底9号孩子
9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9号孩子
9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9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训练孩子的自主意识
引导孩子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避免孩子依照他人的日程安排来生活
让孩子学会说“不”
允许孩子跟你顶嘴
帮助孩子制订目标与时间表
阅读本书之后,家长可以收获
学习九型人格,发现自己的“心灵地图”
理想的孩子不存在——接受你的孩子
家长要学会恰当期待
性格无好坏,成长各有优势
尊重孩子的成长
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对待他
性格教育重于知识教育
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吗?你知道孩子的性格属于哪一型吗?在阅读本书前,请你与孩子一同完成这36条题目,在每题中选择你们认为最恰当或最接近描述自己的性格行为的句子(A或B)。在全部作答后,在答案纸上圈出,垂直计数,得分最高的三项很可能是你和孩子的基本性格型态。
1?服务他人、回应他人的需求,对我而言是重要的。A
寻求看待事物和做事的各种方法,对我而言是重要的。B
2?面对困扰时,我会陷在里面。A
面对困扰时,我会想办法放轻松。B
3?我向来认为自己是个平静的、随和的人。A
我向来认为自己是个严肃的、自律的人。B
4?我喜欢社交生活且喜欢结识各样的朋友。A
我对社交生活不感兴趣,而且怕与人交往。B
5?做决定对我而言通常很困难。A
做决定对我而言很少有困难。B
6?我向来是愿意支持他人、为他人付出、喜欢有人为伴的。A
我向来是严肃的、克制的、喜欢讨论问题的。B
7?面对全新的经验时,我通常会自问这是否精彩、有用。A
面对全新的经验时,我通常会自问这是否好玩、有趣。B
8?我主要的长处之一是主导各种情况的能力。A
我主要的长处之一是描述内在状态的能力。B
9?大体而言,我太开放、天真。A
大体而言,我太机警、谨慎。B
10?我认为做事的方法有很多种。A
我认为做事的方法只有一种。B
性格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什么是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
——家长洞察真实自己与真实孩子的“滤镜”
对照你和孩子的性格类型
——九型人格列表九型人格分析
1号完美型——我有我的标准
1号家长
1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1号家长
孩子希望1号家长这样做
不要总是对孩子心怀不满
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过分挑剔
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别总是唠叨孩子
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1号孩子
1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1号孩子
1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1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1号孩子,顺势而教
——完美型孩子的背后
不要苛求孩子
牵引孩子放松心情
批评孩子要有艺术
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
学习上给孩子解压而不是施压2号助人型——我要帮助每一个人
2号家长
2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2号家长
孩子希望2号家长这样做
不能一切都围着孩子转
对孩子不要过度关怀和保护
孩子的事情叫他自己做
父母的进取心才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动力
和孩子同步成长2号孩子
2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2号孩子
2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2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2号孩子,顺势而教
——助人型孩子也有苦恼
不要泯灭孩子善良的天性
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原则
及时向孩子表达爱意
指导孩子学习掌握拒绝的技巧
告诉孩子你需要他的意见
让孩子通过写作面对真实的自我
3号成就型——我要比他人成功
3号家长
3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3号家长
孩子希望3号家长这样做
不能只顾忙于自己的事业
别做“工作狂”
眼睛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
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每天至少拥抱孩子一次3号孩子
3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3号孩子
3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3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3号孩子,顺势而教
——成就型孩子往往争强好胜
告诉孩子,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肯定孩子的自信心、高效率及无尽的能量
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表扬要发自内心,批评要注意方式
培养孩子公平竞争的意识
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学习成绩的暂时落后
4号浪漫型——我是独一无二的
4号家长
4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4号家长
孩子希望4号家长这样做
让心灵感受心灵
及时控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情感
别让波动的情绪影响孩子4号孩子
4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4号孩子
4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4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4号孩子,顺势而教
——浪漫型孩子多愁善感
欣赏并鼓励孩子的创意、观察力及有深度的感情
引导孩子关注现实,走出自我封闭
尊重孩子的感觉,不触及他们的底线
接受孩子与自己性格迥异
切忌漫不经心地敷衍孩子
提醒孩子学习不要偏科
5号思考型——我需要对世界有所了解
5号家长
5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5号家长
孩子希望5号家长这样做
学会表达自己,倾听孩子
不要包办代替,要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
对孩子多些热情
平等对待孩子
在细节上表示你对孩子的关心
与孩子多增加身体接触5号孩子
5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5号孩子
5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5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5号孩子,顺势而教
——思考型孩子不善与人交往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注重行动
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
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强行为他们做主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
爱孩子就直言相告
赞美孩子的创造性
6号忠诚型——我会小心面对每件事情
6号家长
6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6号家长
孩子希望6号家长这样做
不能总是凭空想象预测坏结果
放开握紧孩子的手
信任孩子能走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多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成长空间
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6号孩子
6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6号孩子
6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6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6号孩子,顺势而教
——忠诚型孩子有时容易焦虑
欣赏孩子的忠诚、智慧
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不安情绪,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教会孩子应对焦虑、恐惧等情绪
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
教导孩子学会相信别人,肯定别人的优点
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症
7号乐观型——我是快乐并喜欢新事物的
7号家长
7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7号家长
孩子希望7号家长这样做
不要光图自己玩得开心
注重修养内涵,做孩子的榜样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长性
多关注孩子言行体貌的变化
静心听孩子倾诉,与之交流7号孩子
7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7号孩子
7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7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7号孩子,顺势而教
——乐观型孩子很淘气,或是个小马虎
夯实孩子的创新基石
帮助孩子克服虎头蛇尾
寓教育于娱乐
减少不必要的束缚
帮助孩子用“错题集”克服学习上“马虎”
让孩子全权支配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8号领袖型——我是不屈不挠的
8号家长
8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8号家长
孩子希望8号家长这样做
学会控制自己的粗暴情绪
将要发怒的时候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允许孩子分辩
孩子犯了错误不能打
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
主动承认错误,真诚道歉8号孩子
8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8号孩子
8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8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8号孩子,顺势而教
——领袖型孩子有时爱发脾气
放手让孩子体验成长
对孩子要保持忍耐,切忌“硬碰硬”
采用良好的沟通方式
通过锻炼,培养孩子刚柔并济的个性
给予孩子无声的支持
9号和平型——我宁愿息事宁人
9号家长
9号家长自画像
孩子眼中的9号家长
孩子希望9号家长这样做
当断则断,勿求“万全之策”
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和威信
变一味迁就为正确引导
说了“不”就要坚持到底9号孩子
9号孩子自画像
家长眼中的9号孩子
9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9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训练孩子的自主意识
引导孩子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避免孩子依照他人的日程安排来生活
让孩子学会说“不”
允许孩子跟你顶嘴
帮助孩子制订目标与时间表
阅读本书之后,家长可以收获
学习九型人格,发现自己的“心灵地图”
理想的孩子不存在——接受你的孩子
家长要学会恰当期待
性格无好坏,成长各有优势
尊重孩子的成长
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对待他
性格教育重于知识教育
在线试读
九型人格分析
1号完美型:我有我的标准
1号家长
1号家长自画像
◎我追求完美、要求严格,不能让自己有一点点的不完美,对周遭的人也不例外。当我达不到标准时,我不满意自己;而别人达不到标准时,我更加生气,变得看每件事都不顺眼。
◎我不愿意听到孩子说“这样差不多就可以了”之类的话,我知道家人跟我在一起会感觉压力好大,但我却不愿接受不能克服的事。
◎我的世界是非有准、黑白分明,不允许有灰色地带。我每天生活在奋斗和挣扎中,我也明白要达到完美的标准非常困难,有时是我过分要求完美了。
◎我干什么事情都要按部就班。当我发现别人擅自“出位”时,或者不依规则行事时,我便几乎无法压抑愤怒,一定要斥责他一番。
◎我非常留意自己的情绪,也总是想使不良情绪抽离,以免影响家人。所以,我不但要对抗自己的怒气,还要经常想办法去控制它。
◎在家人批评我时,我会仔细地检讨自己。即使是家人误解了我,我也总是觉得自己有责任。我努力使自己进行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观察,避免做事有欠缺。
孩子眼中的1号家长
●我感觉爸爸很爱面子,常常很生气而不表达,所以脸部表情僵硬。他的思想古板,不懂幽默。我最不喜欢他对我说话总是用说教、指责的语气。
●我妈妈表情严肃,衣着整齐、干净,做事总是一丝不茍,对我也过分苛刻。她不懂体谅别人,对别人的热情、亲热也很难接受。
●我妈妈总是让家里保持干净、有秩序,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放在固定的地方,也要求我和爸爸遵守规定。比如,鞋必须放在鞋架上,而且都要头朝里。
●我妈妈从来不会说甜言蜜语,倒是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她常批评我和爸爸,好像家里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令她满意的。
●我爸爸对别人总是不放心,他心很细,注重小节,所以整天忙碌。我爸爸炒菜时,如果出了“差错”,会扔掉重新再做一次。
●我妈妈就像屁股上长了钉子,很难坐下来休息,总想着有事要做。有时,她会一面收拾屋子,一面唠叨不停。她每天把自己搞得很累,也把别人搞得很累。
●我妈妈特别喜欢纠正我和爸爸说话时用错的词,看电视的时候,还会给主持人挑错。
孩子希望1号家长这样做
有些完美型的家长,因为设立了超高标准,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跌入吹毛求疵的性格陷阱中。给这些家长提个醒,你的这些情绪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害,必须积极处理。
不要总是对孩子心怀不满
有位1号完美型家长,曾经这样向我倾诉烦恼:前两天,孩子的成绩出来了,在初一上学期的期末统考中,他考了班级总分第三名,尤其是语数外成绩突出,分别为95?5分、98分、97分。不过,我并不满意,因为他总是在一些简单问题上丢分,仍然缺乏良好的考试技巧,犯的都是低级错误。这位家长,不是在做作,更不是在炫耀,而是真的对孩子取得的良好成绩仍然心存不满。她继续说道:分析孩子这学期的试卷,毋庸置疑,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但还是有骄傲、自负、轻敌、大意的问题。月考后开家长会,语数外老师都和我说了一句同样的话“你儿子学习没有问题,就是比较粗心”。粗心是老师客气的说法,背后的含意就是孩子不够紧张,不够严谨和细致。当我指着试卷问他为什么会错这么简单的问题时,他那句“太简单了”把我气得七窍生烟。
虽然孩子考了第三名,但我没有表扬他,反而针对他这学期以来表现突出的毛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过分追求完美的家长们,你是不是也需要反思一下,你怎么总是对孩子不满意?也许你会说那是严格要求;也许你会说那是含蓄表达,担心表扬后孩子会翘起尾巴;也许你会说只有盯着孩子的问题,他们才能改过来……可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板着脸的样子真的先把孩子吓到了。孩子取得好成绩后的那种自豪感,早已被家长的严格要求吹到九霄云外去了。
想一想,你为什么总是对孩子不满意呢?也许你会理直气壮地说:“我盯着孩子的问题,他改了不就好了吗?”但要明白,孩子改正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讲究方法。你盯着孩子的问题,可能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已经给孩子增加了不少的压力,让他泄气了。
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过分挑剔
家长过分要求孩子自控、规则,并且总是缺乏鼓励,孩子往往会长成一个“小大人”,而且可能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成长阴影。
一位孩子在周记里抒发了对妈妈无可奈何的心情:妈妈,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虽然我装得满不在乎,可我真的很想努力做好,我真的很害怕,我不愿看到你因为愤怒而扭曲的脸庞,我怎样才能让你重新成为我的天使妈妈?常常是我努力过后,你依然会发火,因为你需要我完美,完美得就像那画中的孩子,可他只是挂在墙上。我也想像鸽子一样在外面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飞翔,可我一直在笼子里,无法舒展翅膀。你的呵斥,让我丧失信心,丧失勇气,丧失尝试的欲望!一个孩子小学学习不错,但是初中的一次考试考了年级的中游。妈妈接孩子回来,心中很失落,竟然一路上没有搭理孩子。孩子感到很难过,压力很大。若干年后与孩子说起此事,这件自己早已忘却的事,孩子过了好多年还有深刻的记忆。妈妈才知道孩子仍然耿耿于怀,才意识到因自己要求过高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久远。
也许你会振振有词地说,“法乎其上,取乎其中”嘛。我对孩子要求高一些,即使他达不到,也会取得中间的结果啊,这样不是挺好吗?事实是这样吗?如果孩子真的无法达到你的高要求,你是不是会表现得一脸不满,甚至一脸的狰狞相?当孩子总是处于就是再“向上蹦”也达不到你的高要求状态时,他的信心何在,快乐何在?孩子要承受家长的恼怒情绪,的确不容易,这也会造成他的心理压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很容易导致对孩子过分挑剔。具体表现为:不善于表扬,经常批评指正,最后使双方都感到不愉悦。
追求完美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良好愿望,但从古至今,又有几个完美的人呢?所以,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完美,就注定了自己与孩子永远处在失败的心态中。你也可以反思一下,孩子都没要求自己的父母完美,父母自己也没这样要求自己,自己干嘛非要跟孩子过不去呢?
所以,家长应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的进步表示欣赏和赞美,而不能总是眼睛盯着孩子的不足。因为当你真心地觉得你的孩子是个优点多的好孩子时,他就可能变成你心目中的那个好孩子;当你觉得他是个缺点多的坏孩子时,他就可能真的变成那样的坏孩子;当你觉得他是不值得信任的时,他就可能会变得不值得信任。也就是说,你心目中的形象会不知不觉对孩子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其实,有时家长过度追求完美,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让自己生活在不快乐中。
再来听听一位追求完美的妈妈的自述,看看她是如何被无谓的烦恼包围着的:一大早,我心情就不好,做好早饭,还要嚷着叫儿子动作快点儿,提醒老公不要忘记带东西。
等到爷俩总算都上班上学走了,我紧张的心情刚觉得可以放松一下,才发现:天啊,怎么面包屑掉了一地,真烦,家里永远整理不干净。我心想:等他们回家,我可要提出严重警告!
老公和孩子都讨厌我,说我一天到晚唠叨,总是给他们压力。我反省自己,也知道自己好像真的从早到晚嘴就不停,因为我看见的每件事都让我生气。其实,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忍着不说了,我自己也不停地拼命去做,我总是在想自己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你觉得这位妈妈活得累不累啊?一个人要学会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世界。一件事,设计再完美,因评价标准不同,总有美中不足之处。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行走在苍茫世间,当你努力让自己完美并同样以此要求别人时,更多的结果是,留下种种感受不完美的遗憾。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可不要做这样过分追求完美、整日吹毛求疵的人噢!要学会放慢生活的节奏,从内心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幸福。因为如果你可以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你可以放弃自己对孩子的种种成见,就可以减少很多亲子间的争吵;最主要的是,如果你可以使自己的生活节奏慢半拍,让自己静半刻,在孩子面前低半头,你就可以一直微笑了。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学习上,该怎样对孩子适度要求呢?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无论自己做得好与差,学习成绩高与低,始终能得到家长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否则,孩子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妈妈,你对我的要求真的好高啊!我考了第五名你要第四名,考了第四名你要第三名……我到底该怎么做?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名你就说我,说我浪费了你的钱,又说你赚钱多辛苦。唉!你说说,我读书难道就不辛苦吗?这样的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分数只能代表孩子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无法决定孩子的一生。父母应该多多欣赏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有缺点的。其实,正确的引导加上你的微笑和鼓励,才是孩子安心学习和探索的助力。
在这里,也要提醒那些对孩子有过高要求的家长,你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家长更重视的其实是自己呢?当你重视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时候,是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当你重视孩子的成长、要求孩子成为钢琴家、医生的时候,是不是为了圆自己的梦想?当你要求孩子“听话”“守规矩”的时候,是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
别总是唠叨孩子
1号家长们,你们知道,孩子对你们的过分追求完美,有着怎样的看法吗?在一次“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的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对家长的怨言、对家长的真诚希望写了下来。其中,这些孩子的话,是对追求完美的爸爸妈妈说的:——妈妈,我已经上初中了,好多话你说一遍我就能记住,所以,以后你只说一遍好吗?比如,说让我吃饭快一点儿,让我写字的时候头抬高一点儿……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提醒我想让我养成好习惯,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我还是想让你一次只说一遍。
——爸爸,以后你可不可以不再说“听着”这个词了。因为只要一听到这个词,我就感觉你又生气了,口气硬邦邦的,让我很害怕,也让我不知所措,所以,我希望你以后不再说这个词了。
——妈妈,我不希望你一边唠叨着,一边整理我的房间。我也看着自己的房间有点儿乱,但是我喜欢这样。放什么东西的时候很方便,不用想着放到哪里看着整齐。最主要的是,找的时候,我也能一下就找到。在我心血来潮的时候,也会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间,虽然收拾房间很麻烦,但我会尽量保持房间整洁。当你要扔我的“破烂”的时候,请先问问我还需不需要,好吗?有的家长说了:“我唠叨孩子,我对他提出要求,还不是为他好,关心他呀!”其实,接受他人的关心有两个心理前提:
第一,每个个体都希望自己被当作一个健全的、完整的人对待。你那居高临下的唠叨,是关心孩子吗?
第二,孩子都希望可以自己作出选择。因此,在你向孩子提供关心的同时,也要给他“什么时候接受”“怎么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的选择自由。
否则,就使得关怀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不恰当的关怀就等于伤害。
试想想,你整日唠叨个没完,时时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总在说:“你别光玩。”“你怎么还不赶快做功课?”“快要考试了,你要好好用功,别又考砸了,惹我生气。”……孩子天天听着这些不断重复的话,味同嚼蜡。时间久了,你的唠叨不但毫无教育效果,而且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不良的习惯——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根本听不进去。
从心理学角度看,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若家长是正面讲解,孩子会产生内疚感;而多次指责、批评则会使孩子不耐烦,甚至产生反感、讨厌、逆反,最终产生非暴力不合作或暴力倾向。
如果家长不改变自己因过分追求完美,而总是唠唠叨叨的习惯,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容易引起亲子关系生疏。
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不要总是揪住孩子的一点儿小错误不放,即使孩子做得不那么完美,你的一句鼓励和赞赏也会使他十分感动的。父母的鼓励与称赞对于培育孩子的积极性有重大作用。父母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关心孩子,在孩子不小心犯了错误时,给予原谅和鼓励,能成为他改正错误的最大动力。爸爸,你说过“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可是在你眼中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你会因为我的一个小错误就认为我不是好孩子,你连改正的机会都不会给我,你老是往我伤口上撒盐!
爸爸,其实我不喜欢你特别严肃的样子,对谁都像是审犯人,我没有几次能让你满意。跟你说话,我要特别小心才不会挨批,所以我很少跟你谈话。你还说咱们家民主,可是我从来就没感觉民主过,我说的意见你都能挑出毛病,所以我干脆不对你说我想的是什么了。如果你急于找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良方,不妨换种方式,把对孩子的叮嘱、期望和批评、建议等写成小纸条!有位聪明的家长,每天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有时他把这些小纸条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写字台上,甚至贴在冰箱门上、镜子上,放在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他希望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孩子一份惊喜,也让孩子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这样做,首先抓住了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当他发现了一张小纸条的时候,他一定会迫切地想知道那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这样,他对家长的提醒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也会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也会主动迅速。
1号孩子
1号孩子自画像
◎我从懂事起就是一个做事认真、听大人话的好孩子。我上学从不迟到,因为一旦违反了纪律,我就会觉得是巨大的耻辱,好长时间都会自责。
◎我必须考试得第一名,如果是第二名,我就会感到内疚。有一次,我因为差0.5分没有成为第一名而号啕大哭。
◎我放学回家要先写作业。检查完没有问题了,我才会轻松地出去玩儿。
◎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学习好、听话、懂事,我懂得尊重师长,知道自律。
◎我很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我刷牙时,挤牙膏总是从最下端开始挤。
◎我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身边的人也是如此。周围的同学朋友中,有谁违反了纪律,我也很看不惯,常常会批评他们。
家长眼中的1号孩子
●我儿子每天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利利索索,把书桌书橱整理得井井有条,就连抽屉里的东西他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什么物件放在哪里,他心里都清清楚楚的。他还总是提醒我不要乱动他的东西。
●我儿子很守时,早晨总是自己定闹钟起床,从来不用我催促他。他也很遵守秩序,过红绿灯时,一定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走。
●我女儿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她做事很让我放心。她学习努力,甚至对自己有些苛刻,做事总是追求尽善尽美。因为追求完美,注意细节,她有时写作业很慢,可能一张纸上写了一个错别字就撕掉重写。
●我女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回到家做完作业后才去玩儿。
●我儿子诚实正直,责任心强,很有正义感,他在学校担任班级纪律委员,经常批评那些不遵守纪律或不好好做值日的同学。
●我儿子有时过于严肃,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天真烂漫,他一点儿都不喜欢与人开玩笑。当他自己不小心犯了错误时,就会深深自责,甚至手足无措。但他也有点儿自以为是和自怨自艾。
●我女儿有时太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了,她总是担心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甚至有时不敢正视师长的眼睛。
1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1号孩子通常有苛求或极爱吹毛求疵的父母、对他们影响重大的长者。有些孩子甚至会在违犯规则时,饱受皮肉之苦或严苛斥责。他们会依稀记得自己发誓再也不犯某件错误或任何错误的情景。他们总是害怕受到别人的谴责,常常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使别人没话可讲。做别人满意的事,说别人满意的话,以表现得无懈可击,避免遭到非难、指责。
有些孩子在小时候对父母的严厉批评或惩罚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认为人是不可以犯错误的,如果犯错误,就会被处罚。他们因为担心犯错误,而焦虑、力求完美、避免错误。
有很多1号孩子生长在军人或医生家庭,他们经常被家长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使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按标准办,比较严谨。
有些孩子生长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比如,父母体弱多病,从小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所以他们做事谨小慎微,害怕做错事情,因而表现得早熟。
有些孩子从小得不到别人的鼓励和赞美,所以在极度渴求下,转而要求自己要做得尽善尽美。同时,他们还会注意其他人的错误,对他人不完美的地方感到无法忍受,从小爱打小报告。
有些孩子的父母总是对他们说“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当这些外在的要求被强化之后,他们逐渐变成审判自己的法官。他们会压抑自己人性中非理想的部分,怒而不宣。这使他们外表看起来温和开朗,但内心其实正在强忍着紧张、愤怒。
1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1号孩子,顺势而教——完美型孩子的背后
完美型孩子会设置一个较高的目标,并持之以恒朝目标努力。他们会想:假使我能再努力一些,遵循这些规则,保持井然有序、严守纪律就好了!那么家长和老师便会注意到我,并奖励我。然而,随着年龄渐长,他们开始注意到正式规则并未如预期般地发挥功效,他们开始感到羞辱,因为他们觉得将自己托付给了一个错误的希望。于是忿恨之情骤然而生,他们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感到愤怒。即使如此,他们依然佯装品行优良。
从许多心理咨询案例中可以看到,对各种有心理疾患的求助者,特别是很多青春期的求助者会有这样的描述: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案例:初二年级1班学生小雁,热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因为在小学学习就很优秀,上初中后,她仍然对自己规定了门门功课必须在90分以上的“指标”,这对初中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另外,父母对她的业余爱好也抓得很紧,希望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从小学开始,他们请人教小雁学电子琴;又托人安排她到少年宫参加少儿书画培训,把女儿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上了初中,小雁又参加了“奥数”班。渐渐地,她感到表些力不从心。
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小雁觉得越来越疲惫不堪,有时一拿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要冒金星,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紧、发胀,不舒服,晚上睡觉时则常有失眠现象发生。1号完美型孩子通常是严肃、努力不懈而乖巧的。他们的心理年龄常常比实际年龄更加成熟,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将自己的麻烦、需求搁置一旁。他们会选择认同一套方针,摒弃自我感情,而有时他们会干脆认同作为施压者的家长。他们常常想:“假使我能再努力一些,遵循这些规则,保持井然有序、严守纪律就好了!”所以,他们喜欢规律、秩序,建立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常觉得:我若不完美,就没有人会爱我。
1号完美型:我有我的标准
1号家长
1号家长自画像
◎我追求完美、要求严格,不能让自己有一点点的不完美,对周遭的人也不例外。当我达不到标准时,我不满意自己;而别人达不到标准时,我更加生气,变得看每件事都不顺眼。
◎我不愿意听到孩子说“这样差不多就可以了”之类的话,我知道家人跟我在一起会感觉压力好大,但我却不愿接受不能克服的事。
◎我的世界是非有准、黑白分明,不允许有灰色地带。我每天生活在奋斗和挣扎中,我也明白要达到完美的标准非常困难,有时是我过分要求完美了。
◎我干什么事情都要按部就班。当我发现别人擅自“出位”时,或者不依规则行事时,我便几乎无法压抑愤怒,一定要斥责他一番。
◎我非常留意自己的情绪,也总是想使不良情绪抽离,以免影响家人。所以,我不但要对抗自己的怒气,还要经常想办法去控制它。
◎在家人批评我时,我会仔细地检讨自己。即使是家人误解了我,我也总是觉得自己有责任。我努力使自己进行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观察,避免做事有欠缺。
孩子眼中的1号家长
●我感觉爸爸很爱面子,常常很生气而不表达,所以脸部表情僵硬。他的思想古板,不懂幽默。我最不喜欢他对我说话总是用说教、指责的语气。
●我妈妈表情严肃,衣着整齐、干净,做事总是一丝不茍,对我也过分苛刻。她不懂体谅别人,对别人的热情、亲热也很难接受。
●我妈妈总是让家里保持干净、有秩序,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放在固定的地方,也要求我和爸爸遵守规定。比如,鞋必须放在鞋架上,而且都要头朝里。
●我妈妈从来不会说甜言蜜语,倒是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她常批评我和爸爸,好像家里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令她满意的。
●我爸爸对别人总是不放心,他心很细,注重小节,所以整天忙碌。我爸爸炒菜时,如果出了“差错”,会扔掉重新再做一次。
●我妈妈就像屁股上长了钉子,很难坐下来休息,总想着有事要做。有时,她会一面收拾屋子,一面唠叨不停。她每天把自己搞得很累,也把别人搞得很累。
●我妈妈特别喜欢纠正我和爸爸说话时用错的词,看电视的时候,还会给主持人挑错。
孩子希望1号家长这样做
有些完美型的家长,因为设立了超高标准,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会不自觉地跌入吹毛求疵的性格陷阱中。给这些家长提个醒,你的这些情绪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害,必须积极处理。
不要总是对孩子心怀不满
有位1号完美型家长,曾经这样向我倾诉烦恼:前两天,孩子的成绩出来了,在初一上学期的期末统考中,他考了班级总分第三名,尤其是语数外成绩突出,分别为95?5分、98分、97分。不过,我并不满意,因为他总是在一些简单问题上丢分,仍然缺乏良好的考试技巧,犯的都是低级错误。这位家长,不是在做作,更不是在炫耀,而是真的对孩子取得的良好成绩仍然心存不满。她继续说道:分析孩子这学期的试卷,毋庸置疑,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但还是有骄傲、自负、轻敌、大意的问题。月考后开家长会,语数外老师都和我说了一句同样的话“你儿子学习没有问题,就是比较粗心”。粗心是老师客气的说法,背后的含意就是孩子不够紧张,不够严谨和细致。当我指着试卷问他为什么会错这么简单的问题时,他那句“太简单了”把我气得七窍生烟。
虽然孩子考了第三名,但我没有表扬他,反而针对他这学期以来表现突出的毛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过分追求完美的家长们,你是不是也需要反思一下,你怎么总是对孩子不满意?也许你会说那是严格要求;也许你会说那是含蓄表达,担心表扬后孩子会翘起尾巴;也许你会说只有盯着孩子的问题,他们才能改过来……可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板着脸的样子真的先把孩子吓到了。孩子取得好成绩后的那种自豪感,早已被家长的严格要求吹到九霄云外去了。
想一想,你为什么总是对孩子不满意呢?也许你会理直气壮地说:“我盯着孩子的问题,他改了不就好了吗?”但要明白,孩子改正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讲究方法。你盯着孩子的问题,可能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已经给孩子增加了不少的压力,让他泄气了。
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过分挑剔
家长过分要求孩子自控、规则,并且总是缺乏鼓励,孩子往往会长成一个“小大人”,而且可能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成长阴影。
一位孩子在周记里抒发了对妈妈无可奈何的心情:妈妈,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虽然我装得满不在乎,可我真的很想努力做好,我真的很害怕,我不愿看到你因为愤怒而扭曲的脸庞,我怎样才能让你重新成为我的天使妈妈?常常是我努力过后,你依然会发火,因为你需要我完美,完美得就像那画中的孩子,可他只是挂在墙上。我也想像鸽子一样在外面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飞翔,可我一直在笼子里,无法舒展翅膀。你的呵斥,让我丧失信心,丧失勇气,丧失尝试的欲望!一个孩子小学学习不错,但是初中的一次考试考了年级的中游。妈妈接孩子回来,心中很失落,竟然一路上没有搭理孩子。孩子感到很难过,压力很大。若干年后与孩子说起此事,这件自己早已忘却的事,孩子过了好多年还有深刻的记忆。妈妈才知道孩子仍然耿耿于怀,才意识到因自己要求过高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久远。
也许你会振振有词地说,“法乎其上,取乎其中”嘛。我对孩子要求高一些,即使他达不到,也会取得中间的结果啊,这样不是挺好吗?事实是这样吗?如果孩子真的无法达到你的高要求,你是不是会表现得一脸不满,甚至一脸的狰狞相?当孩子总是处于就是再“向上蹦”也达不到你的高要求状态时,他的信心何在,快乐何在?孩子要承受家长的恼怒情绪,的确不容易,这也会造成他的心理压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很容易导致对孩子过分挑剔。具体表现为:不善于表扬,经常批评指正,最后使双方都感到不愉悦。
追求完美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良好愿望,但从古至今,又有几个完美的人呢?所以,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完美,就注定了自己与孩子永远处在失败的心态中。你也可以反思一下,孩子都没要求自己的父母完美,父母自己也没这样要求自己,自己干嘛非要跟孩子过不去呢?
所以,家长应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的进步表示欣赏和赞美,而不能总是眼睛盯着孩子的不足。因为当你真心地觉得你的孩子是个优点多的好孩子时,他就可能变成你心目中的那个好孩子;当你觉得他是个缺点多的坏孩子时,他就可能真的变成那样的坏孩子;当你觉得他是不值得信任的时,他就可能会变得不值得信任。也就是说,你心目中的形象会不知不觉对孩子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其实,有时家长过度追求完美,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让自己生活在不快乐中。
再来听听一位追求完美的妈妈的自述,看看她是如何被无谓的烦恼包围着的:一大早,我心情就不好,做好早饭,还要嚷着叫儿子动作快点儿,提醒老公不要忘记带东西。
等到爷俩总算都上班上学走了,我紧张的心情刚觉得可以放松一下,才发现:天啊,怎么面包屑掉了一地,真烦,家里永远整理不干净。我心想:等他们回家,我可要提出严重警告!
老公和孩子都讨厌我,说我一天到晚唠叨,总是给他们压力。我反省自己,也知道自己好像真的从早到晚嘴就不停,因为我看见的每件事都让我生气。其实,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忍着不说了,我自己也不停地拼命去做,我总是在想自己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你觉得这位妈妈活得累不累啊?一个人要学会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世界。一件事,设计再完美,因评价标准不同,总有美中不足之处。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行走在苍茫世间,当你努力让自己完美并同样以此要求别人时,更多的结果是,留下种种感受不完美的遗憾。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可不要做这样过分追求完美、整日吹毛求疵的人噢!要学会放慢生活的节奏,从内心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幸福。因为如果你可以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你可以放弃自己对孩子的种种成见,就可以减少很多亲子间的争吵;最主要的是,如果你可以使自己的生活节奏慢半拍,让自己静半刻,在孩子面前低半头,你就可以一直微笑了。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学习上,该怎样对孩子适度要求呢?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无论自己做得好与差,学习成绩高与低,始终能得到家长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否则,孩子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妈妈,你对我的要求真的好高啊!我考了第五名你要第四名,考了第四名你要第三名……我到底该怎么做?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名你就说我,说我浪费了你的钱,又说你赚钱多辛苦。唉!你说说,我读书难道就不辛苦吗?这样的家长要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分数只能代表孩子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无法决定孩子的一生。父母应该多多欣赏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有缺点的。其实,正确的引导加上你的微笑和鼓励,才是孩子安心学习和探索的助力。
在这里,也要提醒那些对孩子有过高要求的家长,你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家长更重视的其实是自己呢?当你重视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时候,是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当你重视孩子的成长、要求孩子成为钢琴家、医生的时候,是不是为了圆自己的梦想?当你要求孩子“听话”“守规矩”的时候,是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
别总是唠叨孩子
1号家长们,你们知道,孩子对你们的过分追求完美,有着怎样的看法吗?在一次“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的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对家长的怨言、对家长的真诚希望写了下来。其中,这些孩子的话,是对追求完美的爸爸妈妈说的:——妈妈,我已经上初中了,好多话你说一遍我就能记住,所以,以后你只说一遍好吗?比如,说让我吃饭快一点儿,让我写字的时候头抬高一点儿……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提醒我想让我养成好习惯,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我还是想让你一次只说一遍。
——爸爸,以后你可不可以不再说“听着”这个词了。因为只要一听到这个词,我就感觉你又生气了,口气硬邦邦的,让我很害怕,也让我不知所措,所以,我希望你以后不再说这个词了。
——妈妈,我不希望你一边唠叨着,一边整理我的房间。我也看着自己的房间有点儿乱,但是我喜欢这样。放什么东西的时候很方便,不用想着放到哪里看着整齐。最主要的是,找的时候,我也能一下就找到。在我心血来潮的时候,也会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间,虽然收拾房间很麻烦,但我会尽量保持房间整洁。当你要扔我的“破烂”的时候,请先问问我还需不需要,好吗?有的家长说了:“我唠叨孩子,我对他提出要求,还不是为他好,关心他呀!”其实,接受他人的关心有两个心理前提:
第一,每个个体都希望自己被当作一个健全的、完整的人对待。你那居高临下的唠叨,是关心孩子吗?
第二,孩子都希望可以自己作出选择。因此,在你向孩子提供关心的同时,也要给他“什么时候接受”“怎么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的选择自由。
否则,就使得关怀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不恰当的关怀就等于伤害。
试想想,你整日唠叨个没完,时时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总在说:“你别光玩。”“你怎么还不赶快做功课?”“快要考试了,你要好好用功,别又考砸了,惹我生气。”……孩子天天听着这些不断重复的话,味同嚼蜡。时间久了,你的唠叨不但毫无教育效果,而且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不良的习惯——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根本听不进去。
从心理学角度看,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若家长是正面讲解,孩子会产生内疚感;而多次指责、批评则会使孩子不耐烦,甚至产生反感、讨厌、逆反,最终产生非暴力不合作或暴力倾向。
如果家长不改变自己因过分追求完美,而总是唠唠叨叨的习惯,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容易引起亲子关系生疏。
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不要总是揪住孩子的一点儿小错误不放,即使孩子做得不那么完美,你的一句鼓励和赞赏也会使他十分感动的。父母的鼓励与称赞对于培育孩子的积极性有重大作用。父母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关心孩子,在孩子不小心犯了错误时,给予原谅和鼓励,能成为他改正错误的最大动力。爸爸,你说过“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可是在你眼中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你会因为我的一个小错误就认为我不是好孩子,你连改正的机会都不会给我,你老是往我伤口上撒盐!
爸爸,其实我不喜欢你特别严肃的样子,对谁都像是审犯人,我没有几次能让你满意。跟你说话,我要特别小心才不会挨批,所以我很少跟你谈话。你还说咱们家民主,可是我从来就没感觉民主过,我说的意见你都能挑出毛病,所以我干脆不对你说我想的是什么了。如果你急于找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良方,不妨换种方式,把对孩子的叮嘱、期望和批评、建议等写成小纸条!有位聪明的家长,每天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有时他把这些小纸条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写字台上,甚至贴在冰箱门上、镜子上,放在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他希望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孩子一份惊喜,也让孩子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这样做,首先抓住了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当他发现了一张小纸条的时候,他一定会迫切地想知道那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这样,他对家长的提醒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也会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也会主动迅速。
1号孩子
1号孩子自画像
◎我从懂事起就是一个做事认真、听大人话的好孩子。我上学从不迟到,因为一旦违反了纪律,我就会觉得是巨大的耻辱,好长时间都会自责。
◎我必须考试得第一名,如果是第二名,我就会感到内疚。有一次,我因为差0.5分没有成为第一名而号啕大哭。
◎我放学回家要先写作业。检查完没有问题了,我才会轻松地出去玩儿。
◎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学习好、听话、懂事,我懂得尊重师长,知道自律。
◎我很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我刷牙时,挤牙膏总是从最下端开始挤。
◎我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身边的人也是如此。周围的同学朋友中,有谁违反了纪律,我也很看不惯,常常会批评他们。
家长眼中的1号孩子
●我儿子每天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利利索索,把书桌书橱整理得井井有条,就连抽屉里的东西他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什么物件放在哪里,他心里都清清楚楚的。他还总是提醒我不要乱动他的东西。
●我儿子很守时,早晨总是自己定闹钟起床,从来不用我催促他。他也很遵守秩序,过红绿灯时,一定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走。
●我女儿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她做事很让我放心。她学习努力,甚至对自己有些苛刻,做事总是追求尽善尽美。因为追求完美,注意细节,她有时写作业很慢,可能一张纸上写了一个错别字就撕掉重写。
●我女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回到家做完作业后才去玩儿。
●我儿子诚实正直,责任心强,很有正义感,他在学校担任班级纪律委员,经常批评那些不遵守纪律或不好好做值日的同学。
●我儿子有时过于严肃,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天真烂漫,他一点儿都不喜欢与人开玩笑。当他自己不小心犯了错误时,就会深深自责,甚至手足无措。但他也有点儿自以为是和自怨自艾。
●我女儿有时太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了,她总是担心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甚至有时不敢正视师长的眼睛。
1号孩子的成长经历
1号孩子通常有苛求或极爱吹毛求疵的父母、对他们影响重大的长者。有些孩子甚至会在违犯规则时,饱受皮肉之苦或严苛斥责。他们会依稀记得自己发誓再也不犯某件错误或任何错误的情景。他们总是害怕受到别人的谴责,常常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使别人没话可讲。做别人满意的事,说别人满意的话,以表现得无懈可击,避免遭到非难、指责。
有些孩子在小时候对父母的严厉批评或惩罚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认为人是不可以犯错误的,如果犯错误,就会被处罚。他们因为担心犯错误,而焦虑、力求完美、避免错误。
有很多1号孩子生长在军人或医生家庭,他们经常被家长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使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按标准办,比较严谨。
有些孩子生长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比如,父母体弱多病,从小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所以他们做事谨小慎微,害怕做错事情,因而表现得早熟。
有些孩子从小得不到别人的鼓励和赞美,所以在极度渴求下,转而要求自己要做得尽善尽美。同时,他们还会注意其他人的错误,对他人不完美的地方感到无法忍受,从小爱打小报告。
有些孩子的父母总是对他们说“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当这些外在的要求被强化之后,他们逐渐变成审判自己的法官。他们会压抑自己人性中非理想的部分,怒而不宣。这使他们外表看起来温和开朗,但内心其实正在强忍着紧张、愤怒。
1号孩子希望家长这样做
了解1号孩子,顺势而教——完美型孩子的背后
完美型孩子会设置一个较高的目标,并持之以恒朝目标努力。他们会想:假使我能再努力一些,遵循这些规则,保持井然有序、严守纪律就好了!那么家长和老师便会注意到我,并奖励我。然而,随着年龄渐长,他们开始注意到正式规则并未如预期般地发挥功效,他们开始感到羞辱,因为他们觉得将自己托付给了一个错误的希望。于是忿恨之情骤然而生,他们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感到愤怒。即使如此,他们依然佯装品行优良。
从许多心理咨询案例中可以看到,对各种有心理疾患的求助者,特别是很多青春期的求助者会有这样的描述: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案例:初二年级1班学生小雁,热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因为在小学学习就很优秀,上初中后,她仍然对自己规定了门门功课必须在90分以上的“指标”,这对初中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另外,父母对她的业余爱好也抓得很紧,希望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从小学开始,他们请人教小雁学电子琴;又托人安排她到少年宫参加少儿书画培训,把女儿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上了初中,小雁又参加了“奥数”班。渐渐地,她感到表些力不从心。
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小雁觉得越来越疲惫不堪,有时一拿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要冒金星,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紧、发胀,不舒服,晚上睡觉时则常有失眠现象发生。1号完美型孩子通常是严肃、努力不懈而乖巧的。他们的心理年龄常常比实际年龄更加成熟,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将自己的麻烦、需求搁置一旁。他们会选择认同一套方针,摒弃自我感情,而有时他们会干脆认同作为施压者的家长。他们常常想:“假使我能再努力一些,遵循这些规则,保持井然有序、严守纪律就好了!”所以,他们喜欢规律、秩序,建立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常觉得:我若不完美,就没有人会爱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