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267553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本集记载了祝谌予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发奋刻苦 登堂入室
历尽艰辛 春风化雨
心系农民 老树新花
医德医术 薪火传承
感激报恩 竭尽全力
坚持辨证论治 倡导中西医结合
创活血化瘀新方法治疗糖尿病
古方今用 独具匠心
深研金匮 活用经方
祝谌予(1914—1999),北京市人。著名中医教育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家。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咨询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55年卫生部为培养国家高级中医人才,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担任教学工作。后调任卫生部直属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务长,兼任金匮要略教研组组长。1971~1975年借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主持开办了10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5年任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带教研究生,代培进修生。业余在家诊病时,以师带徒方式带教学生数十名。其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现皆已成为中医界的骨干力量,可谓桃李满天下。
祝谌予自1933年拜入施今墨门下学习中医,直到1999年逝世,临床实践和中医教学达65年。他被聘为中央保健局特约保健医,常为国家领导人出诊,也曾受政府委派出国为朝鲜领导人诊治;到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讲学时也常为当地政要人物诊病。仅1970~1989年,夜晚在家义务诊病就达5万多人次。 1984~1999年利用业余时间,在其学生薛福玉开办的顺义国医院诊治患者无计其数。全国和北京市政协历次会议、外出讲学旅途等公务中都没有停止过诊病,甚至自己卧病在床,探望者也会要求诊脉。大量的临床,使得祝谌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疑难怪病,经他诊治都能应手而愈。一位患少见的“肝糖原蓄积症”的女患者,经祝谌予治疗,康复后出国留学;有一位几乎对所有粮食都过敏的特殊患者,经治疗恢复正常生活;令医生棘手的肝硬化腹水、帕金森症,经过祝谌予的治疗,也取得良好疗效。祝谌予在协和医院首创的中医糖尿病专科门诊,以及“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为众多的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与西医糖尿病专家共同研究制订的“糖尿病分型和治疗方案”,更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祝谌予的学术思想概而言之是坚持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结合。在祝谌予随施今墨学习时期,就开始用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编写《祝选施今墨医案》;中医出师后又留学日本攻读西医,立志要革新中医和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在祝谌予讲授《金匮要略》课程时,将自己对《金匮要略》的理解以及通过临床的验证,写成《金匮要略》讲稿,体现出他的革新思维及古方今用的端倪。祝谌予1976年1月在协和医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开始讲授“古方今用”,在此之前尚无此提法,以后才见诸报刊、杂志,所以古方今用是可以和施氏药对相媲美的学术贡献。祝谌予重视活血化瘀,对唐容川、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理论有所感悟,结合西医的化验手段,对活血化瘀法能够灵活运用,并率先运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祝谌予的学术思想是施今墨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一脉相承。学习研究祝谌予的学术思想,可以对学习和研究施今墨学术思想起到登堂入室的作用。他们倡导中西医结合,主张革新和发展中医理论,使中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祝谌予在讲课、带教中,都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全盘托出,使得后学受益匪浅,深刻感受到祝谌予的一片丹心。
祝谌予在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领导时,正值北京市医务人员短缺,医疗水平亟待提高,他与农工民主党内医务界同仁及市委的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组织“医学讲座”100讲,对恢复和提高医疗水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提出《发展首都医药卫生事业的对策》,对北京市医药卫生工作提出了多项建议,起到了参政议政的作用。就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时,他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我对北京中医中药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多项提案和建议,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具体落实,推动了北京市中医药工作的发展,并对全国中医药工作的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