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17141
编辑推荐
谢阁兰,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汉学家和考古学家,其一生与中国密不可分。作为一名法国海军军医,他曾长期旅居和多次游历中国,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体察和丰富的感知,并以此为灵感创作出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他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中国酝酿或完成的,被称为“法国的中国诗人” 。《谢阁兰与中国百年》收录了中法多位学者和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从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和诠释了谢阁兰的生命旅程与文学创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位百年前来到中国的法国诗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谢阁兰(1878—1919),一个在帝国残照中穿越华夏大地的旅人,一个在中国文化中汲取不竭灵感的诗人,一个将“异域感知”提升为人生美学的思想者。“从中华帝国到自我帝国”是现实中国到作品中国的转移,也是经由他者返归自我的道路。本书分为四部分:帝国之旅、异域之诗、他我之思、艺术回声。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在此解读谢阁兰;他们与谢阁兰的相遇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中国与百年前的谢阁兰之间种种可能的碰撞。同时有来自诗书画王国的艺术家诠释或应和谢氏的创作,在向其致敬的同时,亦充分展示出自我的艺术个性。
目 录
前言
帝国之旅
帝国之旅
谢阁兰——中国印迹 冯 达
谢阁兰:一位考古诗人在中国 包世潭
谢阁兰:永远的异乡人 黄 蓓
景与井:从谢阁兰的中国摄影谈起 西 黄
为了帝国的完成 芬 雷
异域之诗
《碑》, 向书致敬 秦海鹰
谢阁兰的《碑》汉语证源 车槿山
略论谢阁兰笔下友人与爱人的象征意义 邵 南
谢阁兰的“中国的幻象”的中国式解读 邵毅平
出征与回归——谢阁兰异域写作中的“真实”与“想象” 孙 敏
《碑》诗品析
《碑》序 谢阁兰
一万年 邵毅平
出发 马诸又
丧葬诏书 邵 南
五种关系 田嘉伟
给旅人的忠告 杜丽逸
庸匠 车槿山
迷失日常的方向 张寅德
隐藏的名称 柯慕兰
他我之思
谢阁兰与异域性 路 东
谢阁兰与异域感知 冯 冬
“多异”与“侨易”——谢阁兰“异域学”建构的侨易学视域 叶 隽
我们,都是谢阁兰 芬 雷
谢阁兰与自我追寻 沈秀臻
艺术回声
程抱一诗作
终极之旅 程抱一
谢阁兰最后的布景 吉尔?蒙松
在诗的国度中旅行 胥 弋
庞培诗作
谢阁兰中国书简 庞 培
后记 庞 培
树才诗作
无字之碑—— 致谢阁兰 树 才
为什么“无字之碑” 树 才
杨小健书作
四幅作品 杨小健
谢阁兰家乡之旅 杨小健
林琴心书作
四幅作品 林琴心
一个西方人与中国书法的不解之缘 林琴心
叶欣画作
四幅作品 叶 欣
画谢阁兰的《紫禁城》 叶 欣
笨笃画作
四幅作品 笨 笃
追随自由的风 笨 笃
前 言
他来自于遥远的欧洲大陆,前来探索紫禁城的秘密。
他跋涉于广袤的中国腹地,用脚步触摸它的肤肌。
他目睹了一个帝国的消亡,而让另一个帝国在作品中崛起。
他的中文名字是谢阁兰(Victor Segalen, 1878—1919),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大西洋海岸的布列塔尼半岛。他初到中国的那一年是1909年。一年之前,慈禧与光绪相继离世;两年之后,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帝制。在残阳夕照的华夏,他行经西部,走险蜀道,漂流长江。在风云多变的乱世,他寻找永恒的中国之魂。走,看,写,构成他异域生活的全部。1912年,他以《碑》为名,于北平出版了一部以中国碑文化为灵感的诗集。1913年,以“紫禁城”为象征的小说《勒内?莱斯》初稿形成。1914年,第二次历时数月的南北大穿越使之得以完成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考察。1916年,回到法国,以中国古画为题材的散文诗集《画》问世。1917年,他重返中国,在南京附近进行南朝古墓考察。1919年,一战结束前夜,在家乡的密林乌埃尔瓜特,孤寂的生命随着整整一个时代悄然而逝。
有人因其在中国的考古活动而视之为汉学家。有人因其在黄土地上的跋涉而称之为探险者。有人将其中国写作奉为一个西方人在古老东方进行的精神源头之追寻。有人语焉不详地冠之以中法文化交流使者之名。他自己则宣称: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诗,自始至终,是“中华帝国到自我帝国的转移”。
从中华帝国到自我帝国,这是一场文字的行旅。历史结束了千年帝国,亦粉碎了东方神话。从此,需要一种新的异域书写。不再是观光笔记。不再是殖民猎奇。是隐喻,是诗。华夏时空化为文字中的自我时空;取道现实,想象变得何其丰沛有力。
从中华帝国到自我帝国,亦是一场精神的行旅。“异域情调不是平庸的游客或观光者的万花筒,而是个性鲜明的个体遭遇到某客体时,感受到彼此距离并为之陶然,从而内心被激起的一种强烈的异样的反应。”谢阁兰为“异域情调”重新定义,去其俗媚,还其鲜活,追求陌异中的世界感知与美的感知,更在他我往返之间发现自我、更新自我、创造自我。他说:“一如既往,我们走向远方,其实只是走向内心深处。”
1913年,谢阁兰三十五岁。羁旅中国的他在《异域情调论——一种多异美学》中写下了对世界的忧虑:“我三十五岁了,生命只走了一半,却已看到与世隔绝的极地有了人的足迹;还将看到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塔希提岛靠向世界的中心……”世界缩小,异域趋近,随之而来的,是“异”的淡化。而“异”之感知,在谢氏眼中,恰是生命活力的重要源头。来中国,谢阁兰寻找的不是猎奇,而是一种新的观看:面对世界的“多异”观看。他以尼采激情阅读道家智慧,在 “上帝死了”的时代,在东方,寻找生命潜能。他本愿以漫长人生追寻这生命之强力,却过早地,在一战的硝烟中,在布列塔尼的家乡,与古老的东方帝国与古老的欧洲大陆共同消陨。
他没有看到历史新的出发。但历史记住了他。百年前时代嬗变之痛,百年后余波尤存。百年前,谢阁兰从中国文明与大地中获得异域的精神养分与创作灵感,百年后,在21世纪的中国,如何面对谢阁兰,如何在其思想与创作中——我们的“异域”——获得属于我们时代的启示,是此部文集的缘起。
本文集分为四部分:帝国之旅、异域之诗、他我之思、艺术回声。“帝国之旅”从不同角度,勾勒了谢阁兰于特殊年代在中国的行走与笔耕。“异域之诗”聚焦于谢阁兰的若干文本,揭示其深入中国文化灵魂而返归自我的创造性书写方式。“他我之思”荟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对谢氏的异域思想与自我追寻的思考与回应。 “艺术回声”属于创作部分:来自诗、书、画王国的艺术家,一如当年的谢阁兰,长期游走于中法之间,浸淫于东西文化;他们诠释或应和谢氏的创作,向谢氏致敬的同时,亦展示出自我的艺术个性。
法国驻华大使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12年携手举办的《谢阁兰〈碑〉1912-2012》展览是本书构想的起点。展览图册主编、原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冯达(Marc Fantana)先生为本文集提供了不遗余力的资料帮助,在此致以由衷的谢意。特别致谢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先生,同意将其多年前吟咏的一首献给谢阁兰的长诗录入此书,为文集殊添异彩。感谢多米尼克?勒隆(Dominique Lelong)女士、法国吉美博物馆和东方IC图片公司提供相关图片资料。我们的深深谢意也朝向参与本文集形成的每一位作者与艺术家:他们无不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其中;他们与谢阁兰的相遇、他们对谢阁兰的诠释,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中国与百年前的谢阁兰之间种种可能的碰撞。来自法国的几位作者与艺术家亦以其参与传递了来自法兰西的友情。
我们力求在此书中以多元视角展现谢阁兰的世界,以时代敏感阅读之,挖掘之,与之对话,与之同行。最终,从谢阁兰出发而回归自我,丰富与创造属于每一独特个体的开放式的“自我帝国”。
他跋涉于广袤的中国腹地,用脚步触摸它的肤肌。
他目睹了一个帝国的消亡,而让另一个帝国在作品中崛起。
他的中文名字是谢阁兰(Victor Segalen, 1878—1919),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大西洋海岸的布列塔尼半岛。他初到中国的那一年是1909年。一年之前,慈禧与光绪相继离世;两年之后,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帝制。在残阳夕照的华夏,他行经西部,走险蜀道,漂流长江。在风云多变的乱世,他寻找永恒的中国之魂。走,看,写,构成他异域生活的全部。1912年,他以《碑》为名,于北平出版了一部以中国碑文化为灵感的诗集。1913年,以“紫禁城”为象征的小说《勒内?莱斯》初稿形成。1914年,第二次历时数月的南北大穿越使之得以完成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考察。1916年,回到法国,以中国古画为题材的散文诗集《画》问世。1917年,他重返中国,在南京附近进行南朝古墓考察。1919年,一战结束前夜,在家乡的密林乌埃尔瓜特,孤寂的生命随着整整一个时代悄然而逝。
有人因其在中国的考古活动而视之为汉学家。有人因其在黄土地上的跋涉而称之为探险者。有人将其中国写作奉为一个西方人在古老东方进行的精神源头之追寻。有人语焉不详地冠之以中法文化交流使者之名。他自己则宣称: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诗,自始至终,是“中华帝国到自我帝国的转移”。
从中华帝国到自我帝国,这是一场文字的行旅。历史结束了千年帝国,亦粉碎了东方神话。从此,需要一种新的异域书写。不再是观光笔记。不再是殖民猎奇。是隐喻,是诗。华夏时空化为文字中的自我时空;取道现实,想象变得何其丰沛有力。
从中华帝国到自我帝国,亦是一场精神的行旅。“异域情调不是平庸的游客或观光者的万花筒,而是个性鲜明的个体遭遇到某客体时,感受到彼此距离并为之陶然,从而内心被激起的一种强烈的异样的反应。”谢阁兰为“异域情调”重新定义,去其俗媚,还其鲜活,追求陌异中的世界感知与美的感知,更在他我往返之间发现自我、更新自我、创造自我。他说:“一如既往,我们走向远方,其实只是走向内心深处。”
1913年,谢阁兰三十五岁。羁旅中国的他在《异域情调论——一种多异美学》中写下了对世界的忧虑:“我三十五岁了,生命只走了一半,却已看到与世隔绝的极地有了人的足迹;还将看到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塔希提岛靠向世界的中心……”世界缩小,异域趋近,随之而来的,是“异”的淡化。而“异”之感知,在谢氏眼中,恰是生命活力的重要源头。来中国,谢阁兰寻找的不是猎奇,而是一种新的观看:面对世界的“多异”观看。他以尼采激情阅读道家智慧,在 “上帝死了”的时代,在东方,寻找生命潜能。他本愿以漫长人生追寻这生命之强力,却过早地,在一战的硝烟中,在布列塔尼的家乡,与古老的东方帝国与古老的欧洲大陆共同消陨。
他没有看到历史新的出发。但历史记住了他。百年前时代嬗变之痛,百年后余波尤存。百年前,谢阁兰从中国文明与大地中获得异域的精神养分与创作灵感,百年后,在21世纪的中国,如何面对谢阁兰,如何在其思想与创作中——我们的“异域”——获得属于我们时代的启示,是此部文集的缘起。
本文集分为四部分:帝国之旅、异域之诗、他我之思、艺术回声。“帝国之旅”从不同角度,勾勒了谢阁兰于特殊年代在中国的行走与笔耕。“异域之诗”聚焦于谢阁兰的若干文本,揭示其深入中国文化灵魂而返归自我的创造性书写方式。“他我之思”荟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对谢氏的异域思想与自我追寻的思考与回应。 “艺术回声”属于创作部分:来自诗、书、画王国的艺术家,一如当年的谢阁兰,长期游走于中法之间,浸淫于东西文化;他们诠释或应和谢氏的创作,向谢氏致敬的同时,亦展示出自我的艺术个性。
法国驻华大使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12年携手举办的《谢阁兰〈碑〉1912-2012》展览是本书构想的起点。展览图册主编、原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冯达(Marc Fantana)先生为本文集提供了不遗余力的资料帮助,在此致以由衷的谢意。特别致谢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先生,同意将其多年前吟咏的一首献给谢阁兰的长诗录入此书,为文集殊添异彩。感谢多米尼克?勒隆(Dominique Lelong)女士、法国吉美博物馆和东方IC图片公司提供相关图片资料。我们的深深谢意也朝向参与本文集形成的每一位作者与艺术家:他们无不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其中;他们与谢阁兰的相遇、他们对谢阁兰的诠释,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中国与百年前的谢阁兰之间种种可能的碰撞。来自法国的几位作者与艺术家亦以其参与传递了来自法兰西的友情。
我们力求在此书中以多元视角展现谢阁兰的世界,以时代敏感阅读之,挖掘之,与之对话,与之同行。最终,从谢阁兰出发而回归自我,丰富与创造属于每一独特个体的开放式的“自我帝国”。
在线试读
谢阁兰:一位考古诗人在中国 包世潭(Philippe Posted 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在中国进行 过三次考古探 险。1909年,他以驻华见习译员的身份与友人奥古斯 都·吉尔 贝·德·瓦赞(Augusto Gilbert de Voisins)一同 出行:那是一次 由北京至四川的私人旅行,沿长江返程。1914年,仍 然是和瓦 赞一起,谢阁兰携同伴让·拉蒂格(Jean Lartigue) 完成了一次官 派的考古任务,成果丰厚。由于法国一战期间在华征 工,1917 年,他得以旅居南京附近地区,完成了最后一次考察 。新近再版 的《中国——伟大的雕塑艺术》一书①便是这一考古 阅历的文学 成果。但我们会看到,中国的雕塑艺术实际贯穿了谢 阁兰的全 部作品,尤其是《碑》。
为了呈现其对伟大雕塑艺术的探险,我向诸位提 议一场漫 步,其间的七次驻足对应着谢阁兰与中国传统雕塑相 遇的七个 关键日期。
1909年5月28日:徐家汇 第一个日期是他踏上中国大陆的日子。1909年5 月28 日,谢阁兰抵达上海。他并没有参观考古遗址,而是 去了耶稣会 建立的教会区;距市区不远,位于徐家汇集镇(当时 据上海方言 拼写为Zi-ka-wei)。自19世纪中叶起,耶稣会在此地 营造了一 处建筑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徐家汇观象台,亦有藏 书楼一座。
1909年,谢阁兰多半并未在藏书楼中进行过工作。但 1917年4 月他曾重来此地,据他所写,是为了“探寻《汉学杂 编》(Varietes sinologiques)”①,他所参阅的乃是徐家汇耶稣会 的传教士自19 世纪末以来完成的一系列科学出版物。
谢阁兰与中国的首次接触,具有双重象征意义。
这是他准 备旅行的时刻,即《出征》(Equipee)中所说的那间 “瓷室”(cham bre aux porcelaines);他借此表明这是一种在开 始“踏足旅途”之 前的想象域内的研究。或许可以说,在考古旅行之前 的这段时 光更为勤勉,作家强制自己对书面资料进行研究,以 备下一步的 “查勘”(expertise)。
这个日子的第二重含义,谢阁兰未曾明言,即他 受惠于耶稣 会士完成的科学文献,尤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部 分;尽管 自旅居塔希提岛之后,他已疏离了童年时期的天主教 。不过,谢 阁兰开始旅行之前,不仅仅研习了耶稣会的文献。给 他以指引 的,除了耶稣会士之外,另有两个杰出的人物需要提 及:他的恩 师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以及高 延(Johann Ja cob Maria de Groot,1854—1921)。后者所著的题 为《中国宗教 制度》(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1892— 1910)的概论,亦启 发了谢阁兰对于中国雕塑的“观看”。
1909年6月3日:洪武帝之明孝陵 第二个被记住的日期,1909年6月3日,标志着谢 阁兰首 次踏访中国古迹。所去处为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洪 武帝(薨于 1399年)之陵墓,位于南京附近。之后,谢阁兰曾两 次重访明孝 陵,先是于1910年1月25日,第一次考察之旅期间, 他发觉“优 美的动物雕像”已被“关进笼子”①:其时为保护石 像,确曾围起 高高的护栏,妨碍了人们的视线;再次来访则是1917 年3月16 日,距他最终离开中国仅有几月。这几次寻访形成了 一本从未 出版的作品《洪武陵》(Monument de Hong Wou)。
如他为明孝陵 绘制的鸟瞰图中所呈现的一般,谢阁兰那时已掌握了 中国陵墓 的结构性排布。这种被他命名为“宏伟 性”(monumentalite)的 结构排布保证了陵墓的“功能性”特征。
漫步于明孝陵,谢阁兰领会到又一种核心美学特 征,在他 看来,正是这一美学统辖着守墓的石像:他发觉,过 于靠近石 像时,其力量竟会减弱,于是自问:“岂不是应该始 终正视前方 么?”①从而领悟到,访客只有沿神道步行前进,才 能赋予石像 动态,令它们臻于美学的完满。由是,他发展出“合 奏性”(or- chestique)的概念,借此定义一种动态的艺术,一种 石像所投身 的舞蹈,以访客与其相遇时前进的步履为节奏,而访 客才是真 正的领队。碑体诗《行进的命令》(Ordre de Marche)赞颂了这 一合奏性。
在他看来,这动态的艺术中,唯有一个元素代表 着稳态:这 便是碑。
1909年9月12日:华阴庙碑林 1909年9月12日,谢阁兰初次寻访了一处碑林, 在华阴 市附近的寺庙内。1914年,他重访此庙。
……P24-27
为了呈现其对伟大雕塑艺术的探险,我向诸位提 议一场漫 步,其间的七次驻足对应着谢阁兰与中国传统雕塑相 遇的七个 关键日期。
1909年5月28日:徐家汇 第一个日期是他踏上中国大陆的日子。1909年5 月28 日,谢阁兰抵达上海。他并没有参观考古遗址,而是 去了耶稣会 建立的教会区;距市区不远,位于徐家汇集镇(当时 据上海方言 拼写为Zi-ka-wei)。自19世纪中叶起,耶稣会在此地 营造了一 处建筑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徐家汇观象台,亦有藏 书楼一座。
1909年,谢阁兰多半并未在藏书楼中进行过工作。但 1917年4 月他曾重来此地,据他所写,是为了“探寻《汉学杂 编》(Varietes sinologiques)”①,他所参阅的乃是徐家汇耶稣会 的传教士自19 世纪末以来完成的一系列科学出版物。
谢阁兰与中国的首次接触,具有双重象征意义。
这是他准 备旅行的时刻,即《出征》(Equipee)中所说的那间 “瓷室”(cham bre aux porcelaines);他借此表明这是一种在开 始“踏足旅途”之 前的想象域内的研究。或许可以说,在考古旅行之前 的这段时 光更为勤勉,作家强制自己对书面资料进行研究,以 备下一步的 “查勘”(expertise)。
这个日子的第二重含义,谢阁兰未曾明言,即他 受惠于耶稣 会士完成的科学文献,尤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部 分;尽管 自旅居塔希提岛之后,他已疏离了童年时期的天主教 。不过,谢 阁兰开始旅行之前,不仅仅研习了耶稣会的文献。给 他以指引 的,除了耶稣会士之外,另有两个杰出的人物需要提 及:他的恩 师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以及高 延(Johann Ja cob Maria de Groot,1854—1921)。后者所著的题 为《中国宗教 制度》(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1892— 1910)的概论,亦启 发了谢阁兰对于中国雕塑的“观看”。
1909年6月3日:洪武帝之明孝陵 第二个被记住的日期,1909年6月3日,标志着谢 阁兰首 次踏访中国古迹。所去处为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洪 武帝(薨于 1399年)之陵墓,位于南京附近。之后,谢阁兰曾两 次重访明孝 陵,先是于1910年1月25日,第一次考察之旅期间, 他发觉“优 美的动物雕像”已被“关进笼子”①:其时为保护石 像,确曾围起 高高的护栏,妨碍了人们的视线;再次来访则是1917 年3月16 日,距他最终离开中国仅有几月。这几次寻访形成了 一本从未 出版的作品《洪武陵》(Monument de Hong Wou)。
如他为明孝陵 绘制的鸟瞰图中所呈现的一般,谢阁兰那时已掌握了 中国陵墓 的结构性排布。这种被他命名为“宏伟 性”(monumentalite)的 结构排布保证了陵墓的“功能性”特征。
漫步于明孝陵,谢阁兰领会到又一种核心美学特 征,在他 看来,正是这一美学统辖着守墓的石像:他发觉,过 于靠近石 像时,其力量竟会减弱,于是自问:“岂不是应该始 终正视前方 么?”①从而领悟到,访客只有沿神道步行前进,才 能赋予石像 动态,令它们臻于美学的完满。由是,他发展出“合 奏性”(or- chestique)的概念,借此定义一种动态的艺术,一种 石像所投身 的舞蹈,以访客与其相遇时前进的步履为节奏,而访 客才是真 正的领队。碑体诗《行进的命令》(Ordre de Marche)赞颂了这 一合奏性。
在他看来,这动态的艺术中,唯有一个元素代表 着稳态:这 便是碑。
1909年9月12日:华阴庙碑林 1909年9月12日,谢阁兰初次寻访了一处碑林, 在华阴 市附近的寺庙内。1914年,他重访此庙。
……P24-2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