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748895
编辑推荐
《日本文化理解与日本学研究: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30周年纪念论文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目 录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三十周年
语言·日语教育
汉日对译词典的词义解释和词语搭配——以汉语的“出现”和日语的“现(わ))れゐ”为中心
《译书汇编》(1900—1903)与中日词汇交流
日源外来词新词构词特征
日语词典学研究现状及日语词典学概论编著设想
日语自他动词的近代研究史浅析
<上/下>不对称现象的汉日认知对比研究
汉日语关系从句的序列和位置对比研究“
言语交际中汉日礼貌表达策略的差异及原因——以道歉和拒绝言语行为为例
日语句末名词句与汉语“是”字句对比研究
大槻语法中的词类划分——兼与学校语法对比
<动作主体>デ格的语义特征分析
概述民国初期的日语教材
当今中国日语教育的点滴思考
我国青年日语教师关于“教师评价”的意识现状——基于事例分析
文学
东亚视阈中平安朝散文体叙事文学之诞生
平安朝省试诗与唐代省试诗
上田秋成对旅行的认识及其思想成因
“田舍汉”的发现——以国木田独步明治二十四、二十五年的归乡体验为中心
身体、话语与权力——《青鞜》的文化解读
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兼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去年的树》
旅行与文学文本的生成——阿部知二的中国旅行与文学叙述
浅谈川端康成的小说与绘画
试论日本现代滑稽文学
女人·食物·萤火虫——试论武田泰淳《上海之萤》
文化·社会·经济
“倭”国号论考
试论中国龙文化及在日本的传承
日本密教与大理密教之关系——通过密教文物之视角进行考察
西湖意象的海外传播——以日本庭园中的西湖表现为中心
创造性人生观与中日社会变动——基于对梁漱溟与稻毛诅风的考察
身体政治与卫生制度:日本明治社会疾病意义之考察
结社与共同体:中国与日本村落的差异
近代化与家庭变迁
安倍“积极和平主义”本质析论
中日两国非正规就业问题比较研究
“安倍经济学”之金融政策评析
中日两国的节能环保合作——“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
在日华人商业模式研究——以日本大手集团为例
日本第三部门铁路经营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利用PEST模型分析北近畿丹后铁道案例
语言·日语教育
汉日对译词典的词义解释和词语搭配——以汉语的“出现”和日语的“现(わ))れゐ”为中心
《译书汇编》(1900—1903)与中日词汇交流
日源外来词新词构词特征
日语词典学研究现状及日语词典学概论编著设想
日语自他动词的近代研究史浅析
<上/下>不对称现象的汉日认知对比研究
汉日语关系从句的序列和位置对比研究“
言语交际中汉日礼貌表达策略的差异及原因——以道歉和拒绝言语行为为例
日语句末名词句与汉语“是”字句对比研究
大槻语法中的词类划分——兼与学校语法对比
<动作主体>デ格的语义特征分析
概述民国初期的日语教材
当今中国日语教育的点滴思考
我国青年日语教师关于“教师评价”的意识现状——基于事例分析
文学
东亚视阈中平安朝散文体叙事文学之诞生
平安朝省试诗与唐代省试诗
上田秋成对旅行的认识及其思想成因
“田舍汉”的发现——以国木田独步明治二十四、二十五年的归乡体验为中心
身体、话语与权力——《青鞜》的文化解读
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兼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去年的树》
旅行与文学文本的生成——阿部知二的中国旅行与文学叙述
浅谈川端康成的小说与绘画
试论日本现代滑稽文学
女人·食物·萤火虫——试论武田泰淳《上海之萤》
文化·社会·经济
“倭”国号论考
试论中国龙文化及在日本的传承
日本密教与大理密教之关系——通过密教文物之视角进行考察
西湖意象的海外传播——以日本庭园中的西湖表现为中心
创造性人生观与中日社会变动——基于对梁漱溟与稻毛诅风的考察
身体政治与卫生制度:日本明治社会疾病意义之考察
结社与共同体:中国与日本村落的差异
近代化与家庭变迁
安倍“积极和平主义”本质析论
中日两国非正规就业问题比较研究
“安倍经济学”之金融政策评析
中日两国的节能环保合作——“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
在日华人商业模式研究——以日本大手集团为例
日本第三部门铁路经营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利用PEST模型分析北近畿丹后铁道案例
在线试读
长德三年的省试诗题《既饱以德》以《诗经》中同一首诗的后两句为韵脚,而且从《省试诗论》中记载的大江时栋的诗句看,要求“君子万年、介尔景福”八个字依次用韵,如大江匡衡所言,类同赋体。不过关于他指出“往古未闻八字之韵”,上文中提到过,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贞观四年(862)的文章生试中就出现过类似的命题,当年的考题为《连理树诗》,要求以“德化先被荒垂”六个字为韵,并指定必须依次用之,可见这种形式的命题在平安朝并非个例。另外,从《省试诗论》中所引的大江时栋的诗句看,撇开换韵这一点,其他平仄都完全符合排律要求(17)。平安朝文章生试从九世纪后半期开始在命题里加入了类似于唐省试赋文的押韵要求,这种形式在中国诗歌史上不存在,可以说是古代日本诗坛的独特产物,也是其文章生试为一味地追求诗歌形式与技巧所带来的结果。
那么,纪齐名所说的“蜂腰病”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古体诗的诗病之一,五言诗为了达到声律和谐,要求第二字与第五字不得同声,否则“两头粗中间细”,类似“蜂腰”,但平声不为病。纪齐名引用初唐·元兢的《诗髓脑》及《文章仪式》等诗学著作,认为大江时栋所作诗句“寰中唯守礼,海外都无怨”中,第二字“外”与第五字“怨”同为去声字,因而犯了蜂腰病。针对这一点,大江匡衡则根据初唐的声病说著作《诗格》《文笔式》,认为仄韵诗中下句不须避蜂腰。
那么,纪齐名所说的“蜂腰病”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古体诗的诗病之一,五言诗为了达到声律和谐,要求第二字与第五字不得同声,否则“两头粗中间细”,类似“蜂腰”,但平声不为病。纪齐名引用初唐·元兢的《诗髓脑》及《文章仪式》等诗学著作,认为大江时栋所作诗句“寰中唯守礼,海外都无怨”中,第二字“外”与第五字“怨”同为去声字,因而犯了蜂腰病。针对这一点,大江匡衡则根据初唐的声病说著作《诗格》《文笔式》,认为仄韵诗中下句不须避蜂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