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89408
郑培凯,1948年生,山东日照人,1949年随父母赴台湾。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70年负笈美国,师从史景迁和余英时,主修中国与欧洲思想史,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台湾大学等。1998年应邀到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并担任主任。兼任香港艺术发展局顾问、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荣誉顾问、香港民政事务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博物馆文库学术委员会顾问、香港岭南大学通识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中国文化客座教授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化艺术史,涉及艺术思维、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评论与文化思维的关系和文化美学等。有著作六十余种,有各类编著“‘戏以人传’昆曲系列丛书”“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史景迁系列丛书”等数十种。
本书是著名学者郑培凯先生的文化随笔,每篇文章均在千字左右,篇幅不大,但阅读之余,除收获阅读所给予的精神上的愉悦,还能有一种获得教益的快乐。全书共分三编:甲编“都是仓颉惹的祸”,乙编“历史的我执与超越”,丙编“华洋杂处到如今”。郑培凯先生的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无无的放矢的空谈,显得厚实睿智。书中既有对常见的文史知识错误的追根溯源与辩诬订讹,也有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钩沉和随想。全书有点像古代的学者笔记,有掌故,有订讹,有衍义,有释文。文字简洁,具有可读的生动性,尤其难得的是,作者继承了儒家的敦厚,文章温和圆润,不剑拔弩张,即使持否定的态度,也多用反诘语气,以理服人,是学者散文的典范,情与理并重,辞采与学识兼具。
高尚的快乐(代序)
甲编 都是仓颉惹的祸
取名的学问
龙的传人
写推荐信
交通与交流
醍醐灌顶
谐音的吊诡
张飞也妩媚
别字连篇
释中国
再释“中”
止戈为武
每况愈下
“莫须有”与“将无同”
选贤与能
萝卜头
读书不肯为人忙
两文四语
七套《四库全书》
安贫的错误
死生有命
清蒸桂花鱼
王谢堂前
三伏送冰
必读书目
古书标点
声律启蒙
对韵手册
从对对子说起
朱元璋作对联
叠字的技巧
乙编 历史的我执与超越
人类的始祖
皮尔当人
黄帝战蚩尤
蚩尤血与蚩尤戏
蚩尤的传说
《史记》中的蚩尤
蚩尤是战神
郭店竹简
《左传》文章
晋灵公不君
翳桑的饿人
赵盾弑其君
蛇年谈蛇
闵子骞
子游的地位
霸王道杂之
汉宣帝刘询
魏晋南北朝
没有竹林的七贤
“解构”竹林七贤
迷死人的故事
《水经注》
温泉可治病
三尸虫
伟大的玄奘
李白之死
昆仑奴
刘知远
《刘知远白兔记》
欧阳修的春秋笔法
不合情理的仁慈
想当然耳
玩世疾俗
李清照跋
伊本·白图泰
变戏法
《甲行日注》
今朝有酒(苏州)
木冰
再谈木冰
青山禅寺
汉唐的屯门
唐诗中的屯门
大三巴与三巴寺
故乡珠玑巷
多古算古迹
历史地理
历史地图
新历史
未来的轨迹
谁的眼里出西施
倾国倾城
倾城的海伦
丙编
华洋杂处到如今
希腊城邦
中国无史诗
利玛窦的中文著译
北京天主堂
北京南堂
利玛窦在北京
佛学源出希腊
马神父骂佛教
异域风光
广州与巴黎
西学源出墨子
王韬到香港
非人类所居
理雅各牧师
理雅各与王韬
跳单神
牛津讲学
观察跳舞
信达雅
老佛爷不吉祥
慈禧太后大哭
慈禧太后吃鸡蛋
学问与做事
迷信名牌
康有为谈古迹保护
“康圣人”从一而终
秋瑾的《秋风曲》
奇女子秋瑾
吴昌硕
吴昌硕作品展
吴昌硕的双钩兰
吴昌硕论刻印
议员该打
太不值也
神经病
章太炎的情书
京师警察厅来函
梁启超演讲
太虚答问
六艺之道
马一浮论六艺
钱穆反对罢课
吴宓画像
金文泰上任
金文泰的手腕
港督兼校长的演讲
金文泰赴宴
金文泰掉书袋
赖际熙太史
欧基芙
开发大西部
学美国史
西部的杀手
沙溪大屠杀
北美寻金记
画家论画
花卉与荒山
心灵的故乡
写实与象征
欧基芙的东方情怀
牛津的四合院
定名与格义
国王学院的教堂
《牛津大辞典》
《山海经》的英译
译音与译义
疯牛病
没有雾的伦敦
人间四月天
高尚的快乐(代序)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是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写过很多关于艺术的著作,可惜大都散佚了。幸存的残篇里有一句话,充满了智慧:“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
什么是高尚的快乐?德谟克里特没说。或许他说过,却散佚了;或许他从未具体讨论过,因为他认为那不用多说,是人人都知道的。不管他说过没有,这段话还是充满了质朴的智慧,因为其明确指出了快乐有等差,并不是所有的快乐都高尚。
这就让我想起了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点出的关键,就是生命有限,而世上可以追求的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心力交瘁,茫然失落。把庄子所说的“知识”换成德谟克里特的“快乐”,就是:“吾生也有涯,而乐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或者也可以倒过来说:“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知识,应该只追求高尚的知识。”这么一转换,我们就发现,德谟克里特和庄子倒是不同,因为他强调的是等差,分别了高尚与卑下,不是“齐物”观。
问题还是回到:什么是高尚的快乐?也许18世纪的康德在具体分析美的艺术时,提供了解释。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把艺术分成两种:为了感官享受的“快适的艺术”与提供反省快乐的“美的艺术”。前者“单纯以享受做它的目的……叫人忘怀于时间的流逝”;后者则“是一种意境……虽然没有目的。它仍然具有促进心灵诸力的陶冶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宗白华译)
也就是说,高尚的快乐是要超乎感官享受的,绝不能只停留在康德所谓的“当前的欢娱消遣”。因此,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贪得无厌的自助餐与胡说乱闹的“还珠格格”都不是高尚的快乐。
■取名的学问
有位朋友的父亲风雅好古,给她取名为“槑”,给她妹妹取名“喆”。本来是十分风雅的,“槑”是“梅”的古字,“喆”为“哲”的古字,单从名字就可显示书香世家之风。无奈小学同学目不识丁,小学老师也粗鲁无文,不是叫她“呆”,就是用了拆字法,称呼她“呆呆”。妹妹的遭遇也好不了太多,不是叫她“吉”,就是“吉吉”,只比姐姐多了点吉利。
她们还有个小弟弟,不过名字不再古雅了,很平常的两个字,忘了是叫“恒毅”还是“其宽”了,反正不再用叠字法。我以前和她们开玩笑,说老伯应该贯彻始终的,给小儿子取个“奔”的古字“犇”,长大了一定会在华尔街大发利市,而且给小学老师制造更大的困扰。你总不好在点名的时候,叫出“王牛牛牛”或“李牛牛牛”吧?
姊妹都告诉过我,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困扰的不是老师同学,是自己。她们实在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取了这样的名字,使她们成了同学取笑的对象。小孩子懂什么风雅?只会淘气胡闹,拿别人的姓名取笑。
固然姓名是一生的事,却也不能忽视孩童成长时期对自己姓名的敏感。我有个小学同学恨透了他的名字“叢黻黼”,因为姓有十八画,名字是十七加十九画。考试时光是填写姓名,就要比别人多花两分钟。也不知道他父亲是怎么想的,也许是缅怀古代的礼仪服饰,可苦了孩子。听说这个同学后来是赞成简体字的,换了我,说不定还要鼓吹汉字拉丁化呢。
■没有竹林的七贤
魏晋时代,有一批喜好清谈的名士,时常聚会欢饮,世称“竹林七贤”。据说,他们欢宴之处是片竹林,风景优美,正好让这批不拘俗务的雅士,在微风轻拂修篁之际,发抒内心超越的志趣。因此,竹林七贤在世人的心目中,是高雅超脱的代表,而竹林的幽静深远更衬托出这批人的意趣。
唐宋人的诗中,经常出现“竹林”这个典故,如骆宾王的“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苏东坡的“诗洒暮年犹足用,竹林高会许时攀”,都是吟咏竹林七贤的名士高风。到了今天,我们一想到嵇康、阮籍这一批魏晋名士,马上就联想到竹林。甚至经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感到心旷神怡,就会联想到魏晋风范,好像那回归自然的心理也有了历史文化的传承。
然而,嵇康、阮籍等七位魏晋名士,真的在竹林聚会,培养性情吗?
史学大师陈寅恪告诉我们,没这事,都是后人附会,编出来的故事。他指出,《世说新语》中的记载,王戎与嵇康、阮籍饮于黄公酒垆,共作竹林之游,都是东晋好事者捏造出来的。“竹林”既不是地名,也不是有那么个修篁茂密的所在,而是从印度传来的佛典中借用的名称。典故来自迦兰陀竹林,是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说法的地方,世称“竹林精舍”。
有趣的是,南京附近的南朝大墓中,发现了一批以七贤为主题的砖画。其中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展现了七贤的潇洒风神。不过,人物布景有槐有柳,有银杏,似乎还有桑榆,就是没有竹林。
这么说来,中国人从东晋以来就以讹传讹,把从未在竹林聚会的七贤,硬拖到竹林里去餐风饮露了?
■“解构”竹林七贤
陈寅恪说,“竹林七贤”是个讹称,其实根本没有竹林这么个地方。嵇康等人称作“七贤”,反映了魏晋时期标榜之风,沿袭的是东汉月旦人物的传统,把俊杰之士称作“三君”“八俊”之类。“竹林”则是东晋以后编出来的传说,借用了梵典的故事,没有历史实据。余嘉锡也说,“竹林”之说于史无据,然而,《世说新语》与《晋书》却都记载了七贤有“竹林之游”,则是因为故事精彩有趣,虽与史实不符,仍然编进书中,难以割爱。
用当今流行的文化批判术语,则是“竹林七贤”应当“解构”,可以正名为“与竹林无关的七贤”。再用流行的后现代话语,则“解构”还带有“颠覆”“推翻”“消灭”的意思。那么,“竹林七贤”的“竹林”,已经被“解构掉了”,只剩下“七贤”之称。再要解构下去,“七贤”的“贤”字也岌岌可危。“七”字大概不怕,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是中性的,不怕解构专家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解构专家一般不通数理化,连“数论”是什么都搞不清,不知如何解构起。
那就说说这解构不掉的“七”吧。“七”指七个人: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向秀、山涛、王戎。前四个是不合作主义者,不愿向政权低头,最典型的就是嵇康,给套上“不仕不孝”的帽子,杀了;后两人是与当权派一路的,参与了对嵇康的迫害;向秀是动摇分子,看到嵇康被杀,吓得向权势投降,连连表态,说隐逸不对。七个人倒有三派,而且还是你死我活的,何来“七贤”?更恰确的称呼,应当是“四、二、一贤与不贤”。
读书不求甚解,有其乐趣。一求甚解,尤其是想解构的话,则“竹林七贤”居然变成“与竹林无关的四、二、一贤与不贤”,真是烦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