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39690
·本图谱依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血细胞定义,给出定义与图片。
·通过43例各具特色的临床病例,结合特征性图片,给出诊断思路。
·简洁精练的文字、精美鲜亮的图片,使本图谱兼备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实用血细胞检验图谱》以简洁精练的文字、精美鲜亮的400余幅镜下照片介绍了*的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和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血细胞定义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的做法,内容丰富,重点鲜明,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可以帮助从事临床检验尤其是各级医疗机构从事血液常规检验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使用统一规范的血细胞形态学术语并进行正确的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报告。
章 血细胞检验基本知识
1
一、血细胞生长发育规律 2 二、血涂片的制作和观察 5
第二章 血细胞的定义和图谱
9
节 红细胞系统 10 九、双形性红细胞 12
● 外周血正常红细胞 10
十、大红细胞 12
红细胞 10 十一、低色素红细胞 13
●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 10
十二、卵圆形大红细胞 13
一、原红细胞 10 十三、小红细胞 14
二、早幼红细胞 10 十四、嗜多色性红细胞 14
三、中幼红细胞 11 十五、棘形红细胞 14
四、晚幼红细胞 11 十六、咬红细胞 15
五、网织红细胞 11 十七、水泡红细胞 15
六、红细胞自身凝集 12 十八、锯齿形红细胞 15
七、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12 十九、椭圆形红细胞 15
八、红细胞大小不一 12 二十、不规则收缩红细胞 15
———————– Page
10———————–
2 实用血细胞检验图谱
二十一、异形红细胞 16 六、中性中幼粒细胞 24
二十二、卵圆形红细胞 16 七、中性晚幼粒细胞 24
二十三、裂红细胞 16 八、幼淋巴细胞 25
二十四、镰形红细胞 17 九、幼单核细胞 25
二十五、球形红细胞 17 十、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26
二十六、口形红细胞 18 十一、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26
二十七、靶形红细胞 18 十二、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26
二十八、泪滴形红细胞 18 十三、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27
二十九、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18 十四、幼浆细胞 27
三十、Howell-Jolly 小体 18 十五、浆细胞 27
三十一、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晶 18 十六、Mott 细胞 27
三十二、Pappenheimer 小体 19 十七、火焰细胞 27
十八、多颗粒中性粒细胞或中毒颗粒 28
第二节 白细胞系统 20 十九、少颗粒中性粒细胞 28
● 外周血正常白细胞 20 二十、含空泡中性粒细胞 28
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20 二十一、Döhle 小体 29
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0 二十二、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29
三、淋巴细胞 20 二十三、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少或Pelger-
四、小淋巴细胞
20 Huët 中性粒细胞 30
五、大淋巴细胞 21 二十四、May- Hegglin 异常 30
六、大颗粒淋巴细胞 21 二十五、粒细胞核固缩 30
七、单核细胞 21 二十六、淋巴细胞卫星核 30
八、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22 二十七、白血病性原粒细胞 30
九、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22 二十八、白血病性原淋巴细胞 31
十、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22 二十九、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异常
十一、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23 早幼粒 32
● 外周血异常白细胞 23 三十、Auer 小体 32
一、原粒细胞 23 三十一、毛细胞 32
二、原淋巴细胞 23 三十二、滤泡性淋巴瘤细胞 32
三、原单核细胞 24 三十三、套细胞性淋巴瘤细胞 33
四、原浆细胞 24 三十四、Burkitt 淋巴瘤细胞 33
五、早幼粒细胞 24 三十五、Sézary 综合征细胞 33
———————– Page
11———————–
目 录 3
三十六、成人T 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细胞 34 八、大血小板 38
三十七、涂抹细胞 34 九、畸形血小板 38
三十八、异常单核细胞 34 十、灰色血小板 38
三十九、发育异常细胞 34 十一、血小板聚集 39
四十、反应性淋巴细胞 35
十二、血小板卫星现象 39
四十一、异常淋巴细胞 35
第四节 其他细胞系统和寄生虫 40
第三节 血小板系统 36 ● 外周血非造血细胞 40
● 外周血正常血小板 36 一、成骨细胞 40
血小板 36 二、破骨细胞 40
● 外周血异常血小板 36 三、高雪细胞 40
一、原巨核细胞 36 四、尼曼匹克细胞 41
二、幼巨核细胞 37 ● 外周血寄生虫感染 41
三、颗粒巨核细胞 37 一、疟原虫 41
四、产血小板巨核细胞 37 二、巴贝虫 45
五、裸巨核细胞 38 三、丝虫(班氏、马来、罗阿) 46
六、小巨核细胞 38 四、弓形虫 46
七、巨大血小板 38 五、锥虫 47
第三章 典型病例血细胞图谱与诊断思路 49
病例一 缺铁性贫血 50 病例八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86
病例二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血栓性 病例九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9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5 病例十 血红蛋白病 96
病例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复发伴排异 病例十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01
反应 60 病例十二 骨髓纤维化急变 106
病例四 溶血性贫血 65 病例十三 肿瘤扩散伴肝脏多处转移 111
病例五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自身 病例十四 急性未分化白血病 118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70 病例十五 脾切除后溶血性贫血 123
病例六 难治性细胞减少伴多系障碍 76 病例十六 β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28
病例七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81 病例十七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3
———————– Page
12———————–
4 实用血细胞检验图谱
病例十八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9
病例二十九 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 194
病例十九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例三十 血红蛋白 S病合并 α
伴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99
增多症 144 病例三十一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04
病例二十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149
病例三十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
病例二十一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 小细胞性贫血 209
增多症 154 病例三十三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214
病例二十二 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59 病例三十四 血红蛋白S病 219
病例二十三 慢性失血后缺铁性贫血 165 病例三十五 双侧深静脉血栓形成 224
病例二十四 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 病例三十六 T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229
减少性紫癜、珠蛋白生成 病例三十七 多器官功能衰竭 234
障碍性贫血和缺血性 病例三十八 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 239
心脏病 169 病例三十九 血红蛋白S病合并 β
病例二十五 JAK2 V617F阳性真性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44
红细胞增多症 174 病例四十 Burkitt淋巴瘤 249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病例二十六 C/β 病例四十一 急性酒精性肝炎和肾衰竭 255
贫血 179 病例四十二 套细胞淋巴瘤 260
病例二十七 浆细胞白血病 184 病例四十三 类白血病反应 266
病例二十八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90
参考文献
272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检验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不断涌现,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正逐步走向自动化、信息化、微型化和智能化,使大多数检验速度更快、标本用量更少、检验结果更准。这同时也导致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重仪器轻形态”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然而,以形态学显微镜检查为基础的各种检验,如血液细胞形态学、体液细胞形态学、寄生虫学、病原学检验等仍然是检验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任何自动化仪器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该重视形态学检验和形态学检验人员的培养与考核。
目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以及各省市临床检验中心或检验质量监管部门对于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的考核(室间质评)内容仅限于单个细胞的识别,这种单个细胞识别的考核形式与临床实践(显微镜检查)相差甚远,以至于现在很多检验人员不会制作血涂片,不会用显微镜进行血涂片检查而只认识单个细胞,而且考核时所用的细胞名称也没有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 )统一规范的细胞命名。基于目前国内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现状,我们想通过此图谱来帮助检验同道重新学习和认识血细胞生长发育规律、血涂片制作过程和血涂片显微镜检查过程;掌握ICSH 和CAP 血细胞定义与图谱、常见寄生虫定义与图谱。以态学室间质评案例为指导,旨在帮助检验同道提高血细胞形态识别能力,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力,使用统一规范的血细胞形态学术语,正确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描述和报告,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血液分析结果。
感谢我们的团队、专家、编者在本图谱编写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感谢胡晓波、熊立凡、周道银和李泳教授在本图谱编写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并在百忙之中认真审稿,使得图谱更趋完美!
由衷感谢敬爱的金大鸣老师长期以来对临床检验工作的热爱和支持,是他于1985 年为我们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争取到了全国家参与WHO 形态学室间质评的机会,为我们学习、关注和紧跟国际一流的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模式奠定了基础。图谱中为大家呈现的病例资料全都来自于WHO 的室间质评,如果没有他的努力,我们就没有办法与大家分享世界一流的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案例和结果分析。因此,我们也谨以此书回馈金大鸣老师长期以来为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临床血液体液室作出的贡献!
尽管力求完美,但仍可能存在问题和错误,请同道及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编者
2018 年6 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