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79248丛书名: 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一 湘剧的渊源与声腔/1
1.湘剧的本土渊源/3
2.本土艺术与外来声腔的融合/10
3.四种声腔的此消彼长/21
4.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湘剧艺术/25
二 湘剧剧目/35
1.湘剧传统剧目概况/35
2.创作(包括整理、改编)剧目/41
3.湘剧经典与具有历史意义的剧目选例/44
三 湘剧的表演艺术及“流派”艺术7/1
1.名老艺人的精湛表演与绝招绝活/71
2.湘剧“流派”艺术创始人/87
四 湘剧艺术的审美价值/123
1.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123
2.闪烁着湖湘文化中的“湖南人精神”/126
3.生活气息浓郁、地方色彩鲜明/127
主要参考文献/136
后 记/138
《湘剧史话》是中国史话·文化系列之一种,篇幅不大。本书先从剧种、剧目、表演艺术等几个方面约略地勾画出湘剧历史发展的面貌,然后把笔墨着重地放在演员和表演艺术方面,形成了“结构单纯,重点突出”的特点。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和叙述方法的好处有:对非研究人员的读者来说,易读好记,饶有兴趣;对作者来说,因繁简相错、疏密相成,留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学识才华;符合全书“有原则,无框架”的较自由的写作原则。
作者的这种写作构思不是经验的、技术的,而是隐含着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从演员唱、做艺术的衍变中反映出剧种“推陈出新”发展的总趋势。一个剧种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时代变革所引起的一系列复杂变化的总结果。但无论是生活的,还是思想的、审美的种种变化,都要以继承发展的方式,落实到艺术创新上,只有这样,“推陈出新”的趋势才能显现到剧种上面,何况中国戏曲是一种“以歌舞演故事”、以演员为中心的戏剧艺术。但是我想作者所考虑的,并不止于此,还有一层更重要的现实原因。我国半个多世纪的戏曲改革,由于种种原因,在价值取向上重思想、轻艺术,使剧种发展不够突出,甚至使人怀疑戏曲能否赶上时代。作者一生从事戏曲创作、研究实践,在这方面的感受自然会更深刻、更迫切。
在本书中,作者热情地介绍了历代湘剧名老艺人、艺术家们的艺术及其人格、创新精神,特别是流派代表人物如吴绍芝、徐绍清、彭俐侬、刘春泉。很可惜,我没有来得及赶上看吴绍芝的演出,但徐绍清、彭俐侬、刘春泉,还有许多名老艺人的戏我都看过,他(她)们确实为新中国的湘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读《湘剧史话》时,每读到他们的名字,总会引起我对看戏时的回忆,引发对现实的联想。举个例子来说,我读到名老艺人杨福鹏和彭俐侬表演的《打雁回窑》中,夫妻间因洗脸等生活细节引起的一段表演时,其风趣、诙谐的“默剧”表演,使我想起曾看过的湖南许多优秀的现代戏,如《三里湾》《补锅》《八品官》《牛多喜坐轿》等,也想起了其他地方戏的现代戏,它们时代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联想呢?其原因在于新旧戏曲存在艺术上的联系。在《打雁回窑》中,柳迎春以青衣应工,也有花旦的表演成分,还看得到湘剧独有的“大脚婆旦”那种爽朗、豪放的影子。这种行当体制的突破和融合,与现代戏人物行当宽泛,没有系统、严格的表演程式规范,但可以依据人物在规定情景中吸收、融化本行当或其他行当的表演,甚至创造新程式的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说,传统戏曲中行当的发展、突破,已预示着现代戏表演的端倪。在传统戏中,行当突破、融合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发展现代戏可资借鉴的空间也是很大的。
《湘剧史话》中类似的、有启迪意义的地方很多,这里不必多说。在感谢作者的同时,我还要对作者做简略的介绍:范正明同志一生从事湘剧工作,作为一个作家,他写了大量的湘剧剧本和其他形式的剧本,为戏剧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进入晚年,遇上湘剧又很不景气,他把眼光转到湘剧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方面,短短几年,出版了包括《湘剧史话》在内的七部著作,近300万字。他希望湘剧史料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并继续发扬湘剧的优秀传统,其苦心孤诣、拳拳之情是值得我们感谢和学习的。
郭汉城
2012年7月25日
(郭汉城:著名戏剧理论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与张庚共同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通论》。有四卷本《郭汉城文集》问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