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56486
1.分类准确:根据中医理论,将上火逐一分类,让读者清晰地认识自身得问题并解决问题。
2.简单实用:上火带来的种种小毛病无需大量吃药,更不用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只要找对原因和方法,在家就可以去火、降火了,可谓方便简单。
3.理论经典:理论思想来自于祖国的中医典籍。
4.名家撰稿:我们请到了一线医学专家为我们编撰稿件,内容可信,对读者负责。
上火不是大病,可是有的人却频频上火,不是嘴里长泡了,就是牙疼了,这些小毛病时不时地侵扰让人难以应付。本书针对上火这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分析,帮助读者认清问题所在,从根本上消除那些上火的小毛病。
本书向读者阐述了“火”的来源问题,针对不同体质谈不同的降火方式,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等都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另外,四季容易上火的不同原因和症状亦有阐述。让读者了解上火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为自己所用是本书的宗旨。
章 身体着“火”了,健康警报响起
身体有“火”,百病来袭
火太大,身体防御能力受损
火太旺,当心诱发尿血
糖尿病可能是“火”招来的
体内有火,会促使血压升高
第二章 该死的邪火,你到底来自何方
亲爱的,你怎么惹上了邪火
别太馋了,肉吃多了会上火
经常怒发冲冠,很容易上火
你不爱喝水,火会爱上你
吸烟酗酒,身体往往会上火
太累了,“火”也会找上你
滥用药物,火会趁机侵入
第三章 欲“降火”,先要辨清体质
气虚体质
血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阴虚体质
湿热体质
痰湿体质
血瘀体质
气郁体质
特禀体质
第四章 心火太大,烦躁不安又难眠
黑豆,活血解毒不再盗汗
猪心,以心补心强心肌
莲子,养心安神助睡眠
白茅根,清热止血的卫士
百合,清火安神除心烦
赤小豆,清除心火好帮手
金银花,清热解毒咽喉不痛
第五章 “火烧”脾胃,你吃对了吗
绿豆,对付脾火的良药
山药,滋补脾胃不上火
山楂,健胃去火不生病
红薯,治疗“火热”的佳品
黄瓜,清热去火好精神
胡萝卜,保健“小人参”
乌鸡,清热滋阴又止泻
第六章 肺火旺盛,宣肺通表好方法
鸭梨,帮你清肺热
莲藕,开胃清热肺火不来
银耳,滋阴润肺的“菌中之冠”
百合,润肺又止咳
枇杷,生津止渴降肺火
柿子,清除肺热不咯血
竹笋,肺热咳喘不用怕
鸭蛋,滋阴清肺好补品
茼蒿,清除痰热不含糊
第七章 去除“肝火”,理顺你的情绪
苦瓜,消炎退热有奇效
菊花,去火还除黑眼圈
芹菜,清热解烦疾病少
猪肝,去火补肝离不了
牡蛎,除去肝热身体好
丝瓜,凉血解毒医生也说好
第八章 肾火太盛,试试滋补小妙招
枸杞,助眠深夜不口干
鸭肉,肉质鲜嫩能虚劳
栗子,补肾强筋延缓衰老
猪腰,补肾、强腰去肾火
海参,补肾固本易康复
葡萄,小便顺畅很舒服
黑芝麻,让你不再脱发
第九章 四季“防火”,春夏秋冬各不同
春暖花开,提防“火”来袭
夏花妖娆,做好“防火”工作
秋季飒爽,“防火”依然很重要
冬季凛冽,警惕不死心的“火”
“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元气、阳气,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转的生机。但“火”又是人体健康的一把双刃剑,没有“火”不行,“火”大了也不行。
如果这种火过于旺盛,就会伤害机体,导致多种病症,如口腔溃疡、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这时我们就说是“上火”了。
中医认为,人体上火的原因就是阴阳失调,人体中的血液、津液等物质属阴,人体的功能属阳。正常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但平衡如果被打破了,身体就会上火。
说到上火,我们不会感到陌生,如果你牙痛了,医生就可能会告诉你是上火了;如果眼睛红肿、口角糜烂了,也说是上火了;而出现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时,你还可能是上火了。
一般来说,人体的阴和阳可以相互制约,此时机体处于健康状态;如果有一方失衡了,那么机体就会出现病变了,如有的人先天禀赋不足,身体虚弱,久病耗阴,就会出现阴虚证候。而阴虚后阴就不能制约阳的一面了,于是阴阳失衡,出现上火的症状。
毫不夸张地说,人体里的很多火都是吃出来的,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身体上火的关键。中医认为,合理饮食是防治上火的好方式,吃对食物,细心规划日常饮食,可以轻轻松松帮助身体“防火”、“灭火”,并且无须担心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不要一上火就吃去火药,长此以往,身体会变得越来越爱上火,调理也会越来越困难。
怎么去调和呢?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个方面是饮食要清淡。只有吃得清淡不油腻了,那些吃进去的食物才能得到顺利消化,不会造成油脂堆积,不使我们的身体成为垃圾站。第二个方面是生活要简单化。只有生活简单了,才不会整日忧心忡忡,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内心安详清净,自然也就不会上火了,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相互净化的过程。
“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元气、阳气,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转的生机。同时,“火”又是人体健康的一把双刃剑,没有“火”不行,“火”大了也不行。“火”大了会引发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不适症状,每个人几乎都曾有过这种体验。
“上火”是中医学的专用名词。中医认为,人体上火的原因就是阴阳失调,人体中的血液、津液等物质属阴,人体的功能属阳。正常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但平衡如果被打破了,身体就会上火,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导致上火的常见原因。
身体有“火”,百病来袭
“火”禀受于父母,作为生命的原动力,它对人体生命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火”以推动气化来实现,火之所以能够推动气化,在于火是人体之气的内在动力。生理之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病理之火则会耗散人的正气,是损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病邪。正火虚衰,是指生理之火虚损,脏腑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状态。它会直接侵犯人体,使脏腑功能紊乱,“过火”也会伤及机体免疫力,使人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火太大,身体防御能力受损
我们从中医学理论中可以得知,阳气能够提供给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发散时温暖和煦,散布于体表,则为人体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屏障”,利于阻挡外邪的侵袭。而人体内的阴液相较来说,则利于濡养脏腑和筋肉,与之共同构成屏障,帮助人体抵御内邪的伤害。所以,“火”对于阳气的生成和体表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确保人体的阳气,弥而不散,正常维持人体机能的同时,也要保证不能火力过旺,超出正常范围,阴液的调理功能无法达到平衡人体机能的目的,导致阳盛阴衰,阴液不足而火旺灼烧,脏腑则容易受到病邪的侵入,容易产生疾病。
譬如,患有中耳炎的病人,在患病初期通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咽喉疼痛、眼睛红肿等,这些都是“上火”的表现,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加以治疗,任由“火”蔓延,则鼻咽部的免疫力就会整体下降,致病菌容易通过咽鼓管来侵犯中耳,加重疾病,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就是“上火”后免疫力受到损伤,引发疾病的原理。由此看来,“过火”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看似平常的上火症状,还会直接地损害健康,使人体的免疫防线变得脆弱。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我们不重视“过火”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就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火太旺,当心诱发尿血
上火,就是指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认为,无论何种疾病引起的尿血,都是因为热扰血分所致。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下面主要讲一下实火和虚火引起的主要病变。
1实火
实火所导致的尿血,有两种情况:
(1)膀胱是储存尿液并使之排出体外的主要器官。倘若膀胱受湿热之邪,或体内有湿热下移膀胱,就可导致膀胱湿热症。湿热下移,“火力”过于旺盛,便可产生尿血。临床表现为:尿血,尿频,尿急,尿道灼痛,腰痛,少腹胀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2)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及其经脉也会产生尿血,湿热下注。较为严重之时,肝胆之火向下“蔓延”,便会影响肾和膀胱,从而导致尿血。临床表现为:尿血,小便短赤,兼见发热口苦,渴不欲饮,纳减腹胀,恶心欲呕,胁肋疼痛;或目黄、身黄,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2虚火
虚火表现在体弱,年老之人中更为常见。虚火也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年老多病,或者房劳等原因,会过量消耗肾脏中的阴液,使阴阳协调不甚平衡,肾阴匮乏,虚火往下烧灼,时间一长,慢慢便会有尿血产生。通常尿血的颜色不会很深,但是老年人,身体孱弱,免疫力低下,此病历时一长便会成为顽疾,很难治愈。临床表现为:尿血,反复不止,兼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虚烦不寐,舌鲜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脾虚通常会影响消化功能,食物的收纳和消化会变少,身体自然就虚了,如果同时伴有肾亏的症状,就会导致虚火内生,严重时脾脏虚火下注,和肾火一起,便会烧灼血液,产生尿血。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之中比较多见,所以到了冬季出于养生的考虑,老年人一般不要太早起来去锻炼,外出一般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平时还要注意保暖。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带血,血色淡红,反复不愈,面色萎黄,耳鸣,头晕,神疲倦怠,胃口不佳,大便稀薄,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在日常的生活中,尿血的人一定要注意饮食,切忌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咖喱等)和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另外“发物”如海鱼虾蟹也是不能吃的,它们都属于热性刺激食物,会使出血症状更为严重。
糖尿病可能是“火”招来的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演变成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在中医学中,消渴症多因肾阴不足、虚劳血热所致。而人体无端出现这些症状多和上火相关。这是因为:人在上火的时候,火热之邪会侵犯脏腑,导致体内津液因消耗过快而不足,出现形瘦肉脱、毛发枯槁、尿频喜饮等一系列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人体内尤其中焦,如果长期火邪旺盛,燥热损伤肝阴,致使肝阳上亢,伤及肺、胃之阴,就会使人出现口渴多饮、消谷善饥等一系列糖尿病症状;当体内火邪向下蔓延,导致人体下焦火热绵延时,就会严重影响肾和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火邪一旦伤及肾阴,使得肾阴阳失调——肾阴亏虚而肾阳过亢,就会出现小便频数、味甜等糖尿病症状。例如:上火容易引起牙龈炎,而慢性牙龈炎可能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像所有感染一样,牙龈炎能引起血糖升高并使糖尿病难以控制。
想要避免火旺而诱发糖尿病,平时要注意清肝益肾、饮食均衡、劳逸结合,做到规律生活,尽量不要熬夜;适当锻炼,例如晨起或傍晚时散步、慢跑、做体操等;适当吃一些清肝益肾的食物,如乌梅、枸杞子、银耳等。
体内有火,会促使血压升高
上火有时会导致人的情绪过度紧张,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血压也会随之升高。中医认为七情皆可致病。上火不但会引发高血压,任何疾病都会因上火引起,所以尽量避免上火,凡事看开些,乐观些,身体重要。反观一些传统的中医著作,虽然没有明确的关于高血压病病理的记载,但像“头风”、“头痛”、“眩晕”、“肝阳上亢”等病候,其实都或多或少地与高血压有关。其中,“肝阳上亢”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为吻合。
“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为: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肝阳上亢兼症有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的症状非常类似。中医学认为“肝阳上亢”的致病原因是: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同时,因为肝经经过胸胁部位,肝火还会沿着经络蔓延,所以往往还伴有胸闷、胸胁痛、腰痛、身体麻木等肢体病症。
为了避免由于“上火”所导致的血压升高,在日常生活中务必做好清降肝火的工作。饮食总体要低盐、低糖、多醋。少食动物油之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好戒烟戒酒。
除了要避免吃油腻、高盐的食物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吃一些能清火降压的食物,如白菜、芹菜、胡萝卜、南瓜、茄子、黄瓜等,多吃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梨、葡萄、苹果等。建议晚饭半小时后散散步,快走降血糖,慢走减脂肪。
另外,“茶疗”近几年来也非常流行,通过喝一些有降火作用的茶,可以帮助缓解和稳定血压,如决明子茶、菊花茶、槐花茶等。饮用茶不仅方便,而且天然纯净,不仅不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还能在“去火”的同时,帮助轻松降压。
第二章该死的邪火,你到底来自何方
第 二 章该死的邪火,你到底来自何方
中医认为,邪火是由于体弱引起的虚火。其实也不尽然,邪火出现的原因除了体弱,也有可能是由于天气的转变以及情绪的起伏。邪火之所以能引起身体内的病变,就是因为它能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或人心情不好时钻空子,入侵人体。
那么,身体里的邪火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是什么引起了邪火?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些小的身体病变,饮食总是值得怀疑的对象,膏粱厚味都可能导致邪火。生活习惯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年轻人本来就火气旺,如果过早穿裘帛,也可能导致邪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保持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对调节机体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本章将追根溯源,做出细致的说明。
亲爱的,你怎么惹上了邪火
邪火说白了还是人体的不平衡,由于饮食不规律、对天气变化的不适应以及情感、生活、工作的压力等易于引起邪火。中医认为,邪火产生的主要的原因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只是一种诱因。总的来说,要想压住邪火对人体的伤害,还是应该从内部调理开始。火的危害就是伤阳,所以调理中应结合搓背捏脊通畅阳气,然后再疏通各个有火的脏腑经络的郁积点。按或揉都可以,以疼为度进行调理即可。另外脏腑邪火还可根据子午流注加以判断,准确度较高,并可进行相应的调理。
具体来看,引发“邪火”的具体因素有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物和中毒、失眠等都有可能“上邪火”。所以,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注意防寒保暖,当你在熬夜加班的时候,不要吃一些油腻、刺激的食物,工作之余一定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尽量不要熬夜。
上邪火的部位不同,原因也不同,上邪火的名称也不相同。心火主要表现为:嘴苦,舌尖发红,一般脾胃也不好,有乏力、拉肚子等症状。肝火主要表现为:嘴有苦味、 眼睛干涩、视力模糊、飞蚊症、血压上升、两肋胀痛、腿抽筋等。脾火主要表现为:嘴甜而粘,舌苔很厚,中有黄苔,大便先干后软,人乏力。肺火主要表现为:脸有疖子,咳嗽,嘴有辣味。肾阴虚火旺主要表现为:耳鸣,盗汗,人酸软,头鸣,舌后根有舌苔,嘴干,大便干,手脚燥热。胃火则主要表现为:臭,也可引起大便干燥。
中医把头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在这些火中主要是:心火和肝火。其他往往是伴生传递之火,调理中以清心火、肝火为主。
中药调理对“上邪火”有着深刻的认识。西医去邪火往往治标不治本,而用中医调理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去邪火时要注意两点:首先,用药,要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中药,不盲目使用西药。用中药调理去邪火效果不比西医来得慢,甚至还更具优势,中医更能使人体阴阳趋于协调平衡,不会在身体里落下病根;其次要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不能重药物而轻调理。
那么,邪火是怎么“上”身的呢?中医学,人体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身体各个部位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比如:你光着脚丫子在冰凉的地上行走或者在炎热的夏季用凉水冲完头后在风扇下吹头发都有可能产生邪火。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医把上邪火看作炎症反应,而中医则认为,它们与人体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有关。这把“火”常会沿着人体经络上行,主要表现在头面部、口腔、咽喉等部位。
1口鼻干
上邪火很容易通过面部器官表现出来,诸如口舌生疮、嘴角溃烂、失眠多梦、尿黄刺痛、鼻干流血、咳痰黄稠等都是上邪火的表现。倘若出现上述情况就应先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改善做起,严重者应尽快去医院就诊,以中医调理。
2吃不进
在生活中人们常有食欲不振的情况,实际上跟上邪火密不可分。尤其是不思饮食、牙龈肿痛、牙根发炎、口干口渴这些问题更是打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常见问题。因此,到了春天,不少人食欲下降、牙口不好,不要简单地买点健胃消食片一吃了事,更要考虑很有可能是上邪火了。
3拉不出
上邪火会引起大便干结的现象,大便时会出现肛门灼热、疼痛的现象。上邪火那几天还会伴随急躁易怒、眼睛干痒、耳鸣头晕、声音嘶哑等症状。
4身体虚
虚火主要表现为体形消瘦、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舌红少津等。阴虚导致上火症状与此有所不同,会有心跳得不舒服,心悸,盗汗等症状。
别太馋了,肉吃多了会上火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自称是“肉食主义者”,要是一顿不吃肉,下一顿就食之无味了。当然,肉食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阶段,肉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清朝医学家章穆曾说:“大抵肉能补肉,故丰肌体、泽皮肤,又能润肠胃、生津液。”这里指出了肉类对内滋养脏腑,对外润泽肌肤的功效之外;还有利于生殖后代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肉类属于膏粱厚味的食物,尤其是动物性脂肪、蛋白质丰富的肉食,如肥猪肉、牛肉、羊肉等,以及以这些为材料的加工制品。一日三餐中适当地添加一些肉类食品是有益的,但是,过度进食这些食物对身体可是有害无益的。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有一些“肥胖症患者”,细究到他们的饮食上,这些人肯定有一段时间对肉食类食品的摄入过多,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体内积聚下那么多的脂肪。每人每天摄入动物蛋白44~45克,就已经达到合理的饮食标准了。除肉以外,这些蛋白还可以通过牛奶、蛋类来补充。每天好只吃一次肉菜,肉量以200克左右为宜。此外,在早餐或晚餐时吃点鸡蛋和牛奶,就可以完全满足一天的动物蛋白需要了。
所以,家庭的掌勺者必须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适量节制膏粱厚味食物,在膳食中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注意做到平衡饮食。这样既有利于健康,又可以防“火”于“未燃”。要知道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础,要根据身体的营养需求,调整饮食结构,注意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等几类食物之间的平衡。如果你真的对肉钟爱有加,隔几天必须要大吃一顿的话,吃肉时也一定要有讲究,要懂得怎么才能满足口腹之欲,而且还能做到不上火。
这里,给大家提供吃肉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尽量少加热,好生吃。在日本和韩国的料理中都有生牛肉这道菜,蒙古也有生羊肉这道菜,如果你不习惯生吃,也可以吃五成熟,七成熟或者三成熟。总之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尤其不要油炸,油炸容易上火。所以,首先,避免高温烹调,其次,避免刺激性调味品。
为什么吃羊肉容易上火?因为我们往往用大量的辣椒调味,调味品会引起上火,因为调味品有很多的添加剂,辣椒的上火程度就更高了。如果吃羊肉,应该吃清淡的,生吃是一个选择,另外吃涮羊肉,好蘸一点油、醋或麻酱,量不要太大,也不要放很多的味精,这样就不那么容易上火了。
韩国有吃狗肉的传统,特别是到了被称为初伏、中伏、末伏的“三伏天”,就有吃狗肉汤的风俗。为什么“三伏天”要吃狗肉汤呢?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因为天气炎热,汗流得多,人的身体变得比较虚弱,需要补充体力,因而要吃属于上等补品的狗肉。狗肉鲜嫩,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强胃健肠之功效。从中医学上看,狗肉性热,非常适合于身体寒凉、肠胃不好者,特别是可以促进恢复健康,非常适合手术后身体虚弱的人。但是热量过多的人,不宜多吃。
有句老话叫“血肉有情之品”,意思是说,某动物身上长的部位,对人身有很大的滋养之效,与人的情分很深,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什么补什么”。自古就有“血肉有情,非金石草木例也”以及“能栽培身肉之精血”的说法,也难怪人们对肉食的偏爱远远超过蔬菜和五谷。
像鸽子、公鸡、泥鳅、黄鳝、虾、狗肉、羊肉、动物肾以及生殖器、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具有很好的补阳效果;像牛奶、鸡蛋等具有很好的补阴血、益虚损的作用。
根据“血肉有情之品”的理论,中医还创立了“以脏补脏”的理论。也就是说,心功能不太好可以吃猪心,肝功能虚弱可以吃猪肝、鸡肝等,肺气肿可以吃猪肺,肾功能不好可以吃猪腰子等。在运用上,中医学往往还要联系“脏象学说”,这样效果会更好。比如:肝开窍于目,眼睛不好的人也可以多吃猪肝、鸡肝等;心主神志,失眠可以多吃猪心;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可以多吃猪血;眩晕、偏头痛、神经衰弱也可以多吃猪脑;肺主气,干咳可以吃白木耳炖猪肺;肾主水,水肿也可以吃猪肾;痔疮、肠炎可以吃猪大肠,脱肛可用川椒与猪大肠一起炖着吃;膀胱主排尿,小儿遗尿症可用猪膀胱加入车前草一起炖着吃。
因此,我们对肉的认识并不能一以概之,在吃肉之前了解更多的关于肉的药理作用,不仅能帮助你吃得更有营养,还能让你吃得更有知识。当然,这里并非鼓励你大量吃肉,因为肉吃多了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造成胃火过旺,轻则“上火”,重则生病。
经常怒发冲冠,很容易上火
人们通常用怒发冲冠来形容人在受了极大的刺激之后无法控制自己怒气的一种举动。人在发怒的时候,通常会面红耳赤,有些人在受了难以承受的刺激之后会颤抖不已,甚至会昏厥。这是因为气血上涌的缘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怒则气上,还可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另外,怒伤肝还可表现为肝失疏泄的肝气郁结,出现胸胁胀痛、善太息等症。
中医学认为人有七种情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只要在自己的情绪承受范围之内,人体本身可以平复情绪的波动,不会致病。如果因为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则会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这里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也会伤人致病,如久悲、过于思虑、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皆可积而成病,怒也不例外,怒气如果不能化解,就会变成怨恨这种的情绪,伤人伤己。
怒指暴怒或怒气太盛。我们所说的怒发冲冠可表现为:拍桌大骂、拳打脚踢、伤杀人畜、毁坏物品等。在心、肝、脾、肺、肾五脏中,肝为将军之官,主怒,所以怒首先损伤的脏器就是肝,怒火越大,肝火就会越盛。因为肝主调畅气机,怒则气上,气机逆行,血随气涌。肝经跟着受累,两胁疼痛,胀闷不舒。如:肝火上炎会导致头热、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肝火亢胜,会导致形体消瘦,烦躁不安,性急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肝火犯肺,就会导致咳嗽气逆,痰出不爽,并伴有咽喉干燥,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肝火犯胃就会导致吐血兼见心烦胸闷,善怒胁痛,口苦或口酸,多噩梦,或见唇青,或频作呃逆,舌质红,苔黄等。总之,轻者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便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位“文武筹略,雄姿英发”的将才,但好生气发怒,被诸葛亮“三气”之下,大怒不止而死。
因此,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肝火的预防办法关键在于制怒。何谓制怒?就是人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人的修养从何而来,就要看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如果你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将自己的怒气总是通过过激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人在有大的情绪波动的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