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625365
序 言 一
凡 例 一
後 梁
001 山可球造像記 開平二年(九〇八)九月十五日三
002 鄭璩墓誌 開平三年(九〇九)八月四日五
003 高継蟾墓誌 開平三年(九〇九)九月二十二日八
004 石彦辤墓誌 開平四年(九一〇)九月四日一一
005 穆君弘及妻張氏合祔墓誌 開平四年(九一〇)十月十七日一八
006 紀豊及妻牛氏合葬誌 開平四年(九一〇)十一月四日二二
007 鍾公墓誌 開平五年(九一一)四月十九日二六
008 盧真啓墓誌 乾化二年(九一二)三月五日二九
009 孫公贍墓誌 乾化二年(九一二)十一月四日三二
010 韓仲舉妻王氏墓誌 乾化三年(九一三)十月二日三五
011 韓恭妻李氏墓誌 乾化三年(九一三)十月二日三七
012 張荷墓誌 乾化四年(九一四)正月十八日三九
013 李琮造像記 乾化五年(九一五)六月三日四一
014 國礹誌銘 乾化五年(九一五)七月二十五日四三
015 惠光和尚舍利塔銘 乾化五年(九一五)十二月四五
016 賈邠墓誌 貞明元年(九一五)五月十二日四七
017 張濛墓誌 貞明二年(九一六)二月十七日四九
018 姜氏墓誌 貞明二年(九一六)七月二十三日五一
019 葛從周神道碑 貞明二年(九一六)十月十二日五四
020 新修南溪池亭及九龍廟等記 貞明三年(九一七)三月二十七日五七
021 宋鐸墓誌 貞明四年(九一八)七月二十六日六二
022 鄭琪墓銘 貞明四年(九一八)九月十四日六六
023 張珍墓誌 貞明五年(九一九)三月四日六八
024 程紫霄墓誌 貞明六年(九二〇)七月二十三日七〇
025 謝彦璋墓誌 貞明六年(九二〇)十月十五日七二
026 秦君墓誌 貞明七年(九二一)正月二十二日七五
027 崔建昌等造像幢 貞明七年(九二一)四月八日七七
028 雷景從墓誌 龍德元年(九二一)十一月二十一日七九
029 牛知業板築新子州牆記 龍德二年(九二二)二月三日八三
030 崔柅妻李珩墓誌 龍德二年(九二二)十一月二十日八七
031 崔崇素墓誌 龍德二年(九二二)十一月二十日九〇
032 蕭符墓誌 龍德三年(九二三)八月一日九二
後 唐
033 神福山寺靈跡記 天祐四年(九〇七)五月十四日九九
034 李克用墓誌 天祐六年(九〇九)二月十八日一〇二
035 邢汴及妻周氏合葬誌 天祐十年(九一三)十月二十二日一〇六
036 張宗諫墓誌 天祐十三年(九一六)四月一日一一〇
037 北嶽廟碑 丙子(九一六)十月三日一一三
038 郭君妻李氏墓誌 天祐十四年(九一七)二月二十三日一一七
039 元璋墓誌 天祐十六年(九一九)十月廿七日一一九
040 孟■敏及妻李氏合葬誌 天祐十八年(九二一)二月十五日一二一
041 竇真及妻張氏墓誌 天祐十八年(九二一)十一月四日一二六
042 重修法門寺塔廟記 天祐十九年(九二二)二月二十六日一二八
043 唐君及妻墓誌 天祐十九年(九二二)十月二十四日一三二
044 王處直墓誌 同光二年(九二四)二月五日一三四
045 盧文度墓誌 同光二年(九二四)二月十一日一三九
046 薛昭序墓誌 同光二年(九二四)十月二十五日一四二
047 李存進碑 同光二年(九二四)十一月八日一四四
048 王璠墓誌 同光二年(九二四)十一月二十六日一五〇
049 左環墓誌 同光二年(九二四)十一月二十六日一五三
050 吴君妻曹氏墓誌 同光三年(九二五)正月二十二日一五七
051 張継業墓誌 同光三年(九二五)二月二十一日一六〇
052 李仁釗墓誌 同光三年(九二五)八月三十日一六五
053 崔協妻盧氏墓誌 同光三年(九二五)十一月十三日一六八
054 李茂貞墓誌 同光三年(九二五)十二月二十五日一七〇
055 行鈞大德塔銘 同光四年(九二六)三月十六日一七四
056 康贊羑墓誌 天成元年(九二六)七月十四日一七七
057 孔謙及妻劉氏王氏合祔誌 天成二年(九二七)二月十五日一八〇
058 孫拙墓誌 天成二年(九二七)二月十五日一八四
059 任元貞墓誌 天成二年(九二七)十一月二十五日一八八
060 張稹墓誌 天成二年(九二七)十一月一九一
061 許仁傑墓誌銘 天成三年(九二八)正月二十五日一九四
062 常庭訓建尊勝陀羅尼經幢 天成三年(九二八)四月五日一九八
063 張居翰墓誌 天成三年(九二八)八月十日二〇〇
064 王言妻張氏墓誌 天成三年(九二八)十一月十三日二〇五
065 崔詹墓誌 天成三年(九二八)二〇八
066 韓漢臣墓誌 天成四年(九二九)十月十五日二一一
067 西方鄴墓誌 天成四年(九二九)十月十八日二一三
068 錢氏買地券 天成四年(九二九)十一月五日二一六
069 崔協墓誌 天成五年(九三〇)正月二十九日二一八
070 李仁寶妻破丑夫人墓誌 長興元年(九三〇)十月十九日二二一
071 毛璋墓誌 長興元年(九三〇)十一月七日二二三
072 秦進舉墓誌 長興元年(九三〇)十一月七日二二六
073 嚴二銖墓誌 長興元年(九三〇)十一月十三日二二八
074 李君妻聶慕閏墓誌 長興元年(九三〇)十一月十九日二三〇
075 程光遠等造像讚 長興元年(九三〇)十二月二十九日二三五
076 張唐及李氏合祔誌 長興二年(九三一)三月二日二三七
077 王素墓誌 長興二年(九三一)三月十四日二三九
078 李繼墓誌 長興二年(九三一)十月十九日二四二
079 李德休墓誌 長興三年(九三二)正月三日二四四
080 懷州豎立生臺記并經幢 長興三年(九三二)正月二十五日二四九
081 張思録造佛頂尊勝陀羅尼幢 長興三年(九三二)二月二十二日二五三
082 明惠大師銘記 長興三年(九三二)六月二五九
083 淨土寺陀羅尼經幢 長興三年(九三二)八月二十二日二六一
084 福慶長公主墓誌 長興三年(九三二)十一月二十四日二六六
085 高暉墓誌 長興三年(九三二)十一月二十八日二七一
086 毛璋妻李氏墓誌 長興四年(九三三)八月十日二七五
087 王禹墓誌 長興四年(九三三)十一月十八日二七八
088 張文寶權厝記 長興四年(九三三)十一月三十日二八一
089 顧德昇墓誌 應順元年(九三四)正月二十日二八六
090 朱弘昭建陀羅尼經幢 應順元年(九三四)閏正月二十三日二八九
091 李重吉墓誌 清泰元年(九三四)十二月十九日二九一
092 商在吉墓誌 清泰二年(九三五)三月二十日二九五
093 戴思遠墓誌 清泰三年(九三六)二月七日二九八
094 僧行□移立尊勝幢記 清泰三年(九三六)二月十二日三〇三
095 張季澄墓誌 清泰三年(九三六)二月十三日三〇五
096 張珽墓誌 清泰三年(九三六)四月二日三一〇
097 張滌妻高氏墓誌 清泰三年(九三六)九月四日三一四
098 趙漼墓誌 後唐某年(九二三—九三六)八月四日三一七
後 晉
099 路君及夫人郭氏墓誌 天福元年(九三六)□□月二十二日三二一
100 百巖寺功德邑衆造七佛記 天福二年(九三七)四月八日三二三
101 王氏小娘子墓誌 天福二年(九三七)四月十八日三二五
102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天福二年(九三七)八月二十八日三二八
103 羅周敬墓誌 天福二年(九三七)十月六日三三二
104 牛崇墓誌 天福二年(九三七)十月十七日三三七
105 宋廷浩墓誌 天福二年(九三七)十月二十三日三三九
106 安万金墓誌 天福二年(九三七)十一月十七日三四二
107 杜光乂墓誌 天福二年(九三七)十一月二十三日三四四
108 申鄂墓誌 天福二年(九三七)十二月十二日三四六
109 花敬遷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天福三年(九三八)二月九日三四九
110 十力世尊經殘石 天福三年(九三八)三五一
111 郭斌墓誌 天福四年(九三九)二月三十日三五三
112 造觀音殿記 天福四年(九三九)三月二十五日三五五
113 郭洪鐸墓誌 天福四年(九三九)八月四日三五七
114 安万金妻何氏墓誌 天福四年(九三九)八月四日三六一
115 □日寺功德碑 天福四年(九三九)九月三六三
116 何君政及妻安氏墓誌 天福四年(九三九)十一月十七日三六五
117 張継昇墓誌 天福四年(九三九)十二月二十五日三六七
118 斛律光廟記 天福五年(九四〇)二月十日三七〇
119 郭彦瓊墓誌 天福五年(九四〇)二月十一日三七三
120 梁瓌及妻王氏墓誌 天福五年(九四〇)三月十八日三七六
121 李寔及妻栗氏連氏馬氏合祔墓誌 天福五年(九四〇)四月一日三七九
122 支謨墓誌 天福五年(九四〇)七月十五日三八一
123 忠湛大師碑銘 天福五年(九四〇)七月十八日三八五
124 相里金神道碑 天福五年(九四〇)十月十七日三八八
125 孫思暢及妻劉氏墓誌 天福五年(九四〇)十一月十一日三九三
126 封凖墓誌 天福五年(九四〇)十二月二十九日三九五
127 馬文操神道碑 天福六年(九四一)五月二十五日三九七
128 權君妻崔氏墓誌 天福六年(九四一)十一月十六日四〇三
129 周令武墓誌 天福七年(九四二)八月九日四〇七
130 毛汶墓誌 天福七年(九四二)九月九日四一二
131 吴藹妻李氏墓誌 天福七年(九四二)十一月二十五日四一六
132 蔡府君墓誌 天福八年(九四三)正月十一日四一八
133 何德璘墓誌 天福八年(九四三)四月二十五日四二一
134 劉敬瑭墓誌 天福八年(九四三)七月十四日四二五
135 劉氏墓誌 天福八年(九四三)十月四日四二九
136 梁漢顒墓誌 天福八年(九四三)十月九日四三二
137 王行寶墓誌 天福八年(九四三)十一月十日四三七
138 郭昌嗣建香幢記 開運二年(九四五)正月一日四三九
139 趙重進裝修摩騰大師真身及金剛一對等記
開運二年(九四五)一月十五日四四一
140 王廷胤墓誌 開運二年(九四五)四月十四日四四三
141 尊勝陀羅尼經幢 開運二年(九四五)六月二十一日四四七
142 李茂貞夫人劉氏墓誌 開運二年(九四五)十一月二十七日四五二
143 移文宣王廟記 開運三年(九四六)正月十五日四五八
144 李仁寶墓誌銘 開運三年(九四六)二月五日四六〇
145 楊珙楊遷造像記 開運三年(九四六)五月二十二日四六四
146 李真墓誌 開運三年(九四六)九月三日四六九
147 李俊墓誌 開運三年(九四六)十二月四日四七二
148 李繼忠墓誌 開運三年(九四六)十二月四日四七七
149 李行恭及妻陳氏墓誌 開運三年(九四六)十二月二十三日四八〇
150 王君妻關氏墓誌 後晉某年八月二十二日四八三
後 漢
151 劉衡墓誌 天福十二年(九四七)十一月二十二日四八九
152 龐令圖墓誌 乾祐元年(九四八)正月二十二日四九三
153 夏光遜墓誌 乾祐元年(九四八)二月十日四九七
154 張逢望墓誌 乾祐元年(九四八)二月二十二日五〇〇
155 楊敬千及夫人李氏合祔墓誌 乾祐元年(九四八)三月十一日五〇二
156 羅周輔墓誌 乾祐元年(九四八)八月十四日五〇六
157 鄭吉墓誌 乾祐元年(九四八)十月十六日五〇八
158 潘庸及妻王氏合葬墓誌 乾祐元年(九四八)十一月十五日五一〇
159 韓悅以墓誌 乾祐元年(九四八)□月十六日五一三
160 張備墓誌 乾祐二年(九四九)四月十二日五一七
161 王君妻田氏墓誌 乾祐二年(九四九)七月十一日五二一
162 祭瀆記 乾祐二年(九四九)十月九日五二六
163 王買墓誌 乾祐二年(九四九)十一月二十一日五二八
164 郭張造像記 乾祐三年(九五〇)三月二十一日五三一
165 邢德昭墓誌 乾祐三年(九五〇)四月十八日五三三
166 岱嶽祠碑 乾祐三年(九五〇)七月十五日五三六
167 王匡時墓誌 乾祐三年(九五〇)八月二十五日五三九
168 高洪謹墓誌 乾祐三年(九五〇)十一月九日五四二
169 王玗妻張氏墓誌 乾祐四年(九五一)十一月二十一日五四四
170 韓傳以墓誌 後汉年间(九四七—九五一)五四七
後 周
171 □殷墓誌銘 廣順元年(九五一)七月廿五日五五一
172 王進威墓誌 廣順元年(九五一)九月十三日五五四
173 張鄴及妻劉氏合祔墓誌 廣順元年(九五一)十月十二日五五七
174 馬從徽墓誌 廣順二年(九五二)八月二日五六〇
175 劉琪及妻杨氏墓誌 廣順二年(九五二)十月十四日五六四
176 關欽裕墓誌 广顺二年(九五二)十月二十日五六七
177 薄可扶墓誌 廣順二年(九五二)十月二十六日五七一
178 馬府君墓誌 廣順二年(九五二)十一月二十日五七三
179 王行實墓誌 廣順二年(九五二)十二月二日五七五
180 殷遇造陁羅尼經幢 廣順三年(九五三)四月二十一日五七七
181 雲門山大雲寺重粧修壁龕功德記 廣順三年(九五三)十月十八日五八〇
182 劉彦融墓誌 顯德元年(九五四)四月二十九日五八二
183 張真墓誌 顯德元年(九五四)十月二十九日五八五
184 安重遇墓誌 顯德元年(九五四)十一月八日五八八
185 秦思温墓誌 顯德元年(九五四)十一月二十日五九一
186 劉秘墓誌 顯德元年(九五四)十一月二十六日五九四
187 劉光贊墓誌 顯德元年(九五四)十一月二十六日五九七
188 萬佛溝採石記 顯德元年(九五四)十二月六〇〇
189 李重直墓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正月二十七日六〇二
190 趙鳳墓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二月四日六〇五
191 石金俊妻元氏合祔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三月三日六〇九
192 王柔墓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五月三日六一三
193 郭進屏盗碑 顯德二年(九五五)五月十一日六一六
194 蘇逢吉墓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八月一日六一九
195 韓通妻董氏墓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九月七日六二四
196 任公屏盗碑 顯德二年(九五五)閏九月一日六二七
197 廣慈禪院記 顯德二年(九五五)十月六三〇
198 裴簡墓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十一月八日六三二
199 劉厶乙買地券 顯德二年(九五五)十二月二日六三六
200 李行思墓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十二月二日六三八
201 田仁訓及妻王氏合葬誌 顯德二年(九五五)十二月三日六四一
202 妙樂寺重修真身舍利塔碑 顯德二年(九五五)六四五
203 袁彦進墓誌 顯德三年(九五六)七月十三日六五一
204 蕭處仁墓誌 顯德三年(九五六)七月二十四日六五四
205 張公墓誌 顯德三年(九五六)十一月十四日六五七
206 景範墓碑 顯德三年(九五六)十二月十日六六〇
207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刻經記 顯德三年(九五六)十二月十五日六六四
208 王弘實及妻许氏墓誌 顯德四年(九五七)二月十四日六六六
209 太原夫人王氏墓誌 顯德四年(九五七)九月二日六六八
210 連思本墓誌 顯德四年(九五七)十一月八日六七二
211 李公妻朱氏墓誌 顯德五年(九五八)正月六七四
212 顔弘德經幢記 顯德五年(九五八)二月三日六七八
213 董池聖母廟碑記 顯德五年(九五八)四月十五日六八九
214 馮暉墓誌 顯德五年(九五八)六九二
215 ■留啓母少姨廟碑 顯德五年(九五八)七月十二日六九七
216 索萬進墓誌 顯德五年(九五八)九月二十二日七〇〇
217 宋彦筠墓誌 顯德五年(九五八)十月十一日七〇三
218 趙瑩墓誌 顯德五年(九五八)十月十七日七〇六
219 段延勳墓誌 顯德五年(九五八)十二月十八日七一二
220 盧價墓誌 顯德六年(九五九)正月十四日七一五
221 黎陽大岯山寺准■不停廢記 顯德六年(九五九)七月末旬七一九
222 栖巖寺修舍利殿記 顯德六年(九五九)九月九日七二二
223 曹智堅塔記 顯德七年(九六〇)二月九日七二四
224 二聖廟碑 後周年间(九五一—九五九)七二六
吴
225 孟璠墓誌 天祐十二年(九一五)閏二月五日七三三
226 張康墓誌 天祐十二年(九一五)三月十九日七三五
227 孫彦思墓誌 天祐十三年(九一六)十月二十七日七三七
228 陳贇墓誌 武義二年(九二〇)閏六月十四日七四〇
229 李濤及妻汪氏墓誌 順義四年(九二五)十二月七四二
230 李贊買地券 大和三年(九三一)七月二十四日七四四
231 趙思虔夫人王氏墓誌 大和五年(九三三)九月二十九日七四七
232 汲府君買地券 大和六年(九三四)九月十六日七四九
233 王仁遇墓誌 大和七年(九三五)八月十日七五二
234 趙氏娘子買地券 天祚三年(九三七)正月二十五日七五八
閩
235 任内明墓誌 貞明四年(九一八)八月二十日七六三
236 王審知墓誌 同光四年(九二六)三月四日七六九
237 王延鈞妻劉華墓誌 長興元年(九三〇)八月七日七七五
238 林■等造義井記 通文三年(九三八)三月十八日七七九
239 堅牢塔記 永隆年間(九三九—九四四)七八一
吴 越
240 熊允韜墓誌 開平二年(九〇八)二月十八日七八五
241 崇福侯廟記 開平二年(九〇八)七八七
242 王彦回墓誌 乾化五年(九一五)閏二月二十九日七九〇
243 璩氏墓誌 寶大元年(九二四)八月十八日七九二
244 錢鏐投龍玉簡 寶正三年(九二八)三月二十六日七九五
245 風山靈德王廟記 寶正六年(九三一)七月二十三日七九八
246 化度院陀羅尼經幢並記 長興四年(九三三)三月二十六日八〇一
247 李章墓誌 天福八年(九四三)二月十八日八〇九
248 李章妻彭城金夫人墓誌 天福八年(九四三)二月十八日八一一
249 瑞像保安禪院記 天福九年(九四四)七月十七日八一三
250 何承渥造羅漢像記 甲辰(九四四)十月十日八一五
251 吴實造羅漢像記 甲辰(九四四)十一月十一日八一七
252 法□造羅漢像記 天福九年(九四四)十一月二十四日八一九
253 汪仁勝造羅漢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二一
254 李七娘造羅漢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二三
255 金珂造羅漢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二五
256 孫十娘造羅漢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二七
257 孫郃□造羅漢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二九
258 徐安造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三一
259 沈璉造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三三
260 沈八娘造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三五
261 符三娘造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三七
262 智寶造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三九
263 潘彦□並妻陳十二娘造羅漢記 甲辰(九四四)八四一
264 張宗造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四三
265 陸一娘造像記 甲辰(九四四)八四五
266 金君德造像記 開運年間(九四四—九四六)八四七
267 顧亭林法雲寺感夢伽藍記 開運二年(九四五)正月二十一日八四九
268 郭令威造羅漢像記 乙巳(九四五)三月二日八五一
269 朱四娘造像記 開運二年(九四五)三月八五三
270 張敬安等造像記 開運二年(九四五)四月八五五
271 壽存古造羅漢像記 乙巳(九四五)六月一日八五七
272 錢義妻殷氏夫人墓誌 開運二年(九四五)六月二十日八五九
273 馬珞并妻金一娘造弥陁佛像記 開運二年(九四五)九月八六一
274 王二十娘造羅漢像記 乙巳(九四五)十月八六三
275 袁文鉉造羅漢像記 乙巳(九四五)十月八六五
276 袁從章墓誌 開運三年(九四六)十二月二十八日八六七
277 西方三聖造像題記 廣順元年(九五一)四月三日八六九
278 曹德馴造羅漢像記 壬子(九五二)九月十二日八七一
279 羊蟾墓誌 廣順三年(九五三)十一月八日八七三
280 陸氏墓誌 廣順三年(九五三)十一月十四日八七六
281 夏保威造羅漢像記 丙辰(九五六)三月二日八七八
282 崇化寺西塔基記 顯德五年(九五八)七月二十八日八八〇
283 王林並妻何四娘造舍利塔磚記 顯德五年(九五八)十月八八二
284 高四娘造像記 戊午(九五八)十一月八八六
285 梁文誼造像記 顯德六年(九五九)十一月八八八
286 張万進造像記 顯德六年(九五九)十一月八九〇
287 志從造像記 吴越年间(九五一—九五九)八九二
288 金匡藝造像記 吴越年间(九五一—九五九)八九四
289 張仁裕造像記 吴越年间(九五一—九五九)八九六
290 張福造像記 吴越年间(九五一—九五九)八九八
291 翁松造像記 吴越年间(九五一—九五九)九〇〇
前 蜀
292 王公造弥勒殿記 武成元年(九〇八)四月十三日九〇五
293 王常鍵造三聖龕記 武成元年(九〇八)五月十五日九〇七
294 种審能造像記 永平五年(九一五)七月六日九〇九
295 王君妻李氏墓誌 天漢元年(九一七)五月五日九一二
296 王建哀册文 光天元年(九一八)十一月三日九一五
297 王建謚册文 光天元年(九一八)十一月三日九二七
298 李會墓誌銘 乾德元年(九一九)十月十五日九三八
299 許璠墓誌銘 乾德四年(九二二)六月二十三日九四一
300 王宗侃妻張氏墓誌 乾德五年(九二三)二月二十五日九四三
301 王宗侃墓誌 乾德五年(九二三)十一月六日九四八
302 晉暉墓誌 乾德五年(九二三)十二月三日九五四
303 四十二娘造像記 乾德六年(九二四)七月十五日九六〇
304 王公墓誌銘 前蜀某年(九〇七—九二五)一月十五日九六二
305 樊德隣墓誌銘 前蜀年间(九〇七—九二五)九六五
後 蜀
306 楊潯求買地券 明德四年(九三七)七月二十二日九六九
307 張虔釗墓誌銘 廣政十一年(九四八)九月十五日九七一
308 張虔釗買地券 廣政十一年(九四八)九月十五日九七六
309 徐鐸墓誌 廣政十五年(九五二)四月一日九七八
310 徐鐸買地券 廣政十五年(九五二)四月一日九八二
311 袁氏解伏連 廣政十三年(九五〇)五月二十九日九八四
312 劉恭造藥師琉璃淨土變鐫記 廣政十七年(九五四)二月十一日九八六
313 譙氏買地券 廣政十八年(九五五)九月二十五日九八八
314 孫漢韶墓誌 廣政十八年(九五五)十二月六日九九〇
315 宋琳買地券 廣政十八年(九五五)十二月二十日九九四
316 佚名買地券 廣政二十年(九五七)四月七日九九六
317 陳氏買地券 廣政二十二年(九五九)四月十日九九八
318 則天皇后武氏新廟記 廣政二十二年(九五九)九月六日一〇〇〇
319 王彦昭造尊勝幢記 廣政二十四年(九六一)八月十五日一〇〇四
320 佚名買地券 廣政二十四年(九六一)某月二十七日一〇〇六
321 李才買地券 廣政二十五年(九六二)十二月十八日一〇〇八
322 張匡翊等題名 廣政二十六年(九六三)二月十日一〇一〇
323 蜀報國院西方並大悲龕記 廣政二十六年(九六三)五月十五日一〇一二
324 徐延買地券 廣政二十七年(九六四)六月丙申日一〇一四
325 王啓仲造阿彌陀佛龕記 前後蜀年間一〇一六
南 唐
326 姚嗣駢墓誌 昇元六年(九四二)五月二十三日一〇二一
327 李昪哀册文 保大元年(九四三)十一月二十八日一〇二五
328 王氏墓誌 保大四年(九四六)正月十四日一〇三八
329 湯氏縣君買地券 保大四年(九四六)四月十二日一〇四二
330 謙公安公構造殘碑記 保大四年(九四六)十月二十八日一〇四五
331 盧文進改葬記 保大九年(九五一)七月一〇四七
332 陳氏十一娘買地券 保大十年(九五二)正月一〇四九
333 周一娘地券文契 保大十二年(九五四)十月二十日一〇五二
334 徐延佳墓誌 保大十三年(九五五)仲春一〇五四
335 王繼勳墓誌 保大十四年(九五六)八月二十五日一〇五七
336 本業寺碑 乾德五年(九六七)七月十九日一〇六四
南 漢
337 吴存鍔墓誌 貞明三年(九一七)十一月九日一〇六九
338 張瑞鳩墓誌 乾亨三年(九一九)十一月八日一〇七二
339 龔一清題詩 大有元年(九二八)七月一〇七五
340 劉■哀册文碑 光天元年(九四二)九月二十一日一〇七七
341 五百阿羅漢記並序 乾和四年(九四六)八月十五日一〇八〇
342 新開宴石山記 大寶二年(九五九)九月二十四日一〇八三
343 馬二十四娘買地券 大寶五年(九六二)十月一日一〇八六
北 漢
344 石暎墓誌 天會八年(九六四)四月二十四日一〇九一
345 王太惠妃墓誌 天會十五年(九七一)七月二十八日一〇九四
大 理
346 石城碑 明政三年(九七一)一一一一
遼
347 宋暉造像題記 會同十年(九四七)四月八日一一一五
348 感化寺智辛禪師塔記 應曆二年(九五二)十月二十五日一一一七
349 趙德鈞妻种氏墓誌 應曆八年(九五八)四月十九日一一二〇
350 駙馬贈衛國王墓誌 應曆九年(九五九)七月五日一一二四
參考文獻一一二九
五代石刻文献目录提要一一三七
後 記 一二六九
目 録
八
八
五代石刻校注
一
唐王朝經歷‘安史之亂’以後,原有的盛唐氣象被無情摧垮,社會生産力和上層建築受到殘酷的踐踏,中央集權制度遭到嚴重破
壞。在大地主豪強勢力的支持下,地方藩鎮擁兵割據,獨霸一方,不聽中央號令,皇權受到極大的挑戰。直到唐朝末年,黄巢農民起義既嚴重摧毁了唐王朝,也沉重
打擊了舊的藩鎮割據勢力。不幸的是黄巢起義並没有贏得後的勝利,而以慘烈的失敗告終。一批在鎮壓起義過程中形成的軍閥擁兵自重,成了新的割據勢力。他們
爲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不斷地製造流血衝突,甚至發動大規模相互吞併的戰爭。經過幾十年的戰亂,唐王朝終於滅亡。新的割據勢力相互攻擊,獨霸一方。經過
殘酷的兼併戰爭,中原地區先後相繼更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個小王朝。同時其他地方軍閥紛紛擁兵自重,在長江以南和中下游以及兩廣和四川等地
分别建立起吴、楚、闽、吴越、前蜀、后蜀、南唐、南漢、南平等割据政權。這段血腥分裂的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時期,是一個‘禮義日以廢,
恩愛日以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廟、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的喪亂之世,也是中國歷黑暗、凋敗的時期之一。歐陽修撰修《五代
史》時,曾發出‘五代之亂極矣’的感嘆。中原地區,武人專政,君主多好戰嗜殺,戰亂頻繁相擾,社會動蕩不安,賦役繁重,民生凋敝,百姓生活朝不保夕。割據
勢力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輕視文治,崇尚武功,軍將跋扈,兵匪横行,形成‘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爲之’的政治局勢。朱温掌握宣武镇的兵力,完全依靠軍事力量搶
奪到皇帝寶座。繼後的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郭威等人,莫不如法炮製。爲爭奪帝王寶座,父子兄弟之間也不惜骨肉相殘,甚至勾結外援以殘害内親。有殺死父
親朱温,奪取帝位的朱友珪;有與兵變者聯合,奪取李克用親子李存勖帝位的李克用養子李嗣源;有奪取了李嗣源親子李從厚帝位的李嗣源養子李從珂;有借契丹兵
力奪取了李從珂帝位的李嗣源女婿石敬瑭。諸如此類,失敗者政權不保,身家毁滅;成功者彈冠相慶,而終究曇花一現。五十三年(九〇七—九六〇)之間,易五姓
十三君,而亡國被弑者八,出現‘置君猶易吏,變國若傳舍’的可悲政局。這一切自然會致使五代國祚短促,長的後梁也僅十六年而亡,短的後漢只掙扎了短短
四年。
至於十國統治者,更是各據一隅,苦心經營小政權,與中原政權相抗衡。爲鞏固統治,發展經濟,統治者們大多能够實行與民休息、保疆安民的策
略,相對説來在一定程度上還促進了生産力的發展。各個小國根據自己的具體國情,進行了相關政治、經濟的改革,在混亂的大環境中保持相對穩定的局勢,逐漸成
爲全國經濟的先進地區。其結果便是經濟重心由北方移至南方。與北方重武輕文相較,南方君臣多能禮待文士儒生,積極提倡文教,吸引中原世家大族南遷,文教較
北方爲盛,逐漸成爲全國的文化重心。然而,這種穩定發展也是相對的,十國統治者雖已貴爲帝王,但大多仍然保持着方鎮軍閥習氣,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例如吴
越初期對外、對内的戰事就十分頻繁,一直持續到與吴國和解(吴越天寶十二年,九一九)爲止,前後征戰長達二十多年。南漢雖爲海隅之國,但其侵伐仍然無虚
日,内亂成積習。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萼與馬希廣爭位奪權,希萼憑武力殺死希廣;希萼弟希崇又與希萼爭位,二人卻求助於南唐,南唐乘機滅掉馬氏的楚王國。閩國
王审知之子延翰與延鈞之間,延羲與延政之間,也因爭奪權位而相互殘殺,結果是南唐又乘機滅掉王氏的閩王國。由於割據政權的互相篡奪攻伐,統治集團内部骨肉
相殘,階級矛盾日益尖鋭,終导致十國的滅亡。
二
由於五代時期改朝换代頻繁,割據勢力地理區劃上占山爲王,行政上各自爲政,各行
其是,政局動蕩不安,因此,不可能出現政治、思想、文化的統一。爲了適應戰爭和割據的需要,職官的設置,偏重武職,甚至某些文職也兼管軍事。五代十國的社
會環境,當然不可能爲歷史文化的保存和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在五代時期雖然版刻開始興起,寫卷也很盛行,但是由於社會動蕩,戰火不息,造成大
量書卷焚毁,簡牘散亡。儘管五代繼盛唐以後私人藏書之風仍然盛行不衰,但因個人素養有異,書籍命運各不相同。如後唐時定州王都,‘好聚圖書,自常山始破,
梁國初平,令人廣將金帛收市,以得爲務,不責貴賤,書至三萬卷,名畫樂器各數百,皆四方之精妙者,萃於其府’。然而,王都本人對文墨並不精通,僅僅視圖書
名畫爲古董,以至於與契丹連兵叛亂失敗之後,立即‘奔馬歸於府第,縱火焚之,府庫妻孥,一夕俱盡’。自然,圖書名畫也毁於其間。正是天災人禍,致使典籍散
失十分嚴重。
割據政權不尚文治,輕棄文化,即使是朝廷所設的史館,也依然存在館藏圖書典籍極其匱乏的困境。後晉監修國史的趙瑩對‘自李朝喪亂,迨
五十年,四海沸騰,兩都淪覆,今之書府百無二三’的現狀,扼腕感慨。史館收藏圖籍和檔案甚少,直接影響史書的編撰。後唐長興二年(九三一),史館進奏説
‘當館昨爲大中以來,迄於天祐,四朝實録,尚未纂修’,因爲無籍可參,故奏請朝廷下令購募。然而,敕命雖頒下數月,圖書卻未貢一編。一方面因中原地區‘久
罹兵火,遂成滅絶,難可訪求’;另一方面則是‘歲月漸深,耳目不接,長爲闕典’。爲了彌補圖籍的不足,北方各小朝廷擴大搜羅範圍,南方诸國割據勢力所轄典
籍也在採集之中。蓋因南方局勢相對穩定,加之統治者重視文教,典籍保存較爲完好,‘富有群書’,故成爲北方搜書者的青睞之地。然而,畢竟國家不統一,政令
不暢通,書籍的收採仍然十分有限。
各割據政權忙於以武力保衛、占據大片疆土,不遺餘力地擴充自己的地盤,制度的設置、官吏的任免屢次更易,史官亦
不例外。由於史官任職期限短暫,遷轉變化十分頻繁,一些人便因循度日,不求進取,懈怠著述,‘爲弊滋多’,許多史實没有正確或完整地加以記載。另一方面,
由於統治者不重視典章制度的建設,相應的史料和檔案保存制度没有健全,執行力度不够,有的甚至形同虚設,加上遭遇多事之秋,致使歷史實録多有亡佚。有的典
籍雖聞撰述,未見流傳。如後梁乾化壬申至梁亡十二年間就没有實録,後周時雖有所議而没有所成,蓋因簡牘散亡嚴重,史料缺乏的緣故。
南方诸國局勢雖
相對穩定,經濟文化較爲發達,各國統治者仍然不重視修史之事。有些小國(如荆南、吴越、楚等國)一直奉中原王朝之正朔,自然不會再置史館纂修史籍;有些統
治者(如吴、閩、北漢等國)稱帝較晚,制度草創,無暇顧及健全修史制度;有的政權(如南漢)文化落後,加之統治者殘暴荒淫,志驕意滿,將修史之事棄置一
邊。諸國之中,只有南唐與後蜀建立了比較健全的修史制度。
與官方修史態度相較,十國時期私人修史之風則頗爲盛行。一批有識的封建文人不滿於文化的
凋敝,奮起著述,編纂了一批反映各國史事的書籍,數量頗爲豐富。可惜的是書出民間,不受後人重視,除了極少數能夠流傳下來,還有部分只能在《通鑑考異》或
《太平廣記》中見到隻言片段,其餘的私家撰述,均早已散佚無聞,令人甚是遺憾。
正是上述種種原因,導致五代十國典籍缺乏,史書内容單薄,漏輯問題
十分嚴重,許多歷史内容都於文獻無徵,難以考索。很有影響的《舊五代史》原書已佚,是二十四史中的輯逸書,現在通行本是清代乾隆年間邵晉涵在修《四庫
全書》期間從《永樂大典》《册府元龜》等書中輯出,諸志多闕失簡略。《新五代史》雖流傳甚廣,但内容與《舊五代史》多有重合,且不考制度,制度僅‘司天’
‘職方’兩考而已。《五代會要》雖可稽考制度,然亦只是詔令、奏議及若干紀事,並無講述,且只限於五代而不及十國。記十國者如馬令、陸游兩《南唐書》又不
及制度。史料的欠缺,文獻的無徵,無疑影響了五代十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進程,當然也就使之成了中國古代史研究領域中的薄弱環節。
三
所
幸的是,在慨嘆五代十國典籍缺乏,歷史文化研究成果薄弱的時候,人們的目光開始注意到金石材料,特别是近百餘年來大量碑誌、買地券紛紛出土,爲研究五代十
國歷史文化提供了十分難得的文獻資料。五代十國石刻文獻是指在九〇七年至九七九年(北漢滅亡)期間刻寫在石質材料上的各類銘文,包括墓誌、摩崖、碑銘、塔
銘、造像記、功德碑、買地券等各類文獻。作爲該時期的重要文獻之一,自宋代歐陽修《集古録》以來,歷代都有著録、整理與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著名者如
清王昶《金石萃編》、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或摹録原銘文,或楷書迻録原文,並以跋尾的形式對銘文所涉史事進行簡要考證,對疑難字詞進行個案考釋。已
出拓片圖録有《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隋唐五代墓誌滙編》等等。還出版了既有拓片圖録,又附録文如《新中國出土墓誌》等。楷書録文者有《陶
齋藏石記》《芒洛冢墓遺文》等。按地域收録碑刻有《兩浙金石志》《中州金石記》等。碑刻目録有《寰宇訪碑録》《蒿里遺文目録》等。也有對碑刻文字的收録、
整理和辨析,如邢澍《金石文字辨異》、羅振玉《增訂碑别字》、秦公《廣碑别字》等。
儘管如此,由於五代歷史短暫,所存石刻仍然十分零散,見存於各
類論著、文集、期刊和各級文博單位之中,有的實物或拓本獲取十分困難,加之學界重視不够,目前還没有見到對該時期石刻進行全面、系統搜集和整理的研究成果
問世。因此,五代石刻到底有多少,學界説法不一。趙超先生認爲,‘五代時期由於戰亂,留存的石刻很少。現常見於著録的有碑、誌、造像題記、經幢等數十
種’。誠如趙先生所言,五代石刻歷經戰亂破壞,損毁嚴重,但是其數量一定遠不止數十種。經過我們多年的努力,已搜集到五代十國石刻八百餘種,其中有拓片者
三百餘種。隨着考古事業的大發展,相信還會陸續出土一些新的石刻材料,數量也將繼續增加。
根據收藏、整理與發布的情況考察,刊布的五代十國石刻文獻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幾類:
(一)只公布拓片圖録,未作釋録
此
類形式對著録、保存五代碑刻文獻發揮過重要作用。有的著作還對石刻拓片的鐫刻時間、出土時地、來源、撰書者、書體、形制大小及現藏情況進行簡要介紹,並附
首題,以便利用和鑒别。其優點是材料相對比較真實,只要排除僞刻,其内容便十分可靠,可放心使用。但所收拓片品質良莠不齊,且多重複,偶雜僞刻,運用
時需謹慎辨别。且材料原始,未經釋讀,不便利用。主要著作有《千唐誌齋新藏墓誌》《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隋唐五代墓誌滙編》《洛陽出土歷
代墓誌輯繩》《中國歷代墓誌大觀》《河洛墓刻拾零》《洛陽新獲墓誌續編》《邙洛碑誌三百種》《中國西南地區歷代石刻彙編》等。此外,各种文物考古類期刊、
書法與史學類期刊也陸續公布了一些五代石刻拓片。國家文化局、圖書館、博物館和各省市考古文博文化單位、高校博物館也收藏了一些五代石刻實物或拓片。
(二)只有釋文,没有拓本或實物
金
石有毁有泐,賴拓本以存之,但拓本亦易於毁損散佚,故大多賴文本著録得以保存。五代碑刻有許多目前尚未找到原石或拓片,但依賴前人集録或著述,以文本的形
式保存下來,使我們今天得以窺探其基本面貌。主要著作有:《金石萃編》《八瓊室金石補正》《全唐文》《唐文續拾》《唐文拾遺》《芒洛冢墓遺文》《東都冢墓
遺文》《匋齋藏石記》《兩浙金石志》《山右石刻叢編》《山左金石志》《隋唐五代石刻史料彙編》《全唐文補編》《舊五代史新輯會證》《全唐文補遺》《濟南歷
代墓誌銘》《中國歷代契約彙編考釋》等,以及各種期刊、方志、文集中對石刻文獻文本的著録。其缺陷主要是釋文品質參差不齊,文獻可靠性要打折扣。
(三)拓片與釋文對照類
碑
刻著録比較科學的體例是石刻圖版與釋文並存,極便於對其作進一步的整理與研究。五代碑刻圖文並存者主要有:《新中國出土墓誌》《洛陽新獲墓誌》《西安碑林
博物館新藏墓誌彙編》《榆林碑石》《山西碑碣》《四川歷代碑刻》《畫像磚石刻墓誌研究》《南京歷代碑刻集成》《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金銀玉石卷》《大足石刻
銘文録》,發掘報告類論著如《五代王處直墓》《五代馮暉墓》《南唐二陵發掘報告》《五代李茂貞夫婦墓》《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等。还有些散见於相关期刊、
文集等。
(四)石刻目録類
清代人孫星衍、邢澍所撰《寰宇訪碑録》是比較大型的石刻目録,可惜所收五代石刻目録並不多。近年來,一
些學者開始對各時期出土的墓誌進行編目,並作簡要介紹,以著録形式予以發布。這些目録類著作對於資料的查詢、瞭解,無疑提供了很大便利。其中收録五代十國
石刻的主要目録著作有:《歷代墓誌銘拓片目録》、《四十年出土墓誌目録》(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北京圖書館藏墓誌拓片目録》、《洛陽出土石刻時地
記》、《洛陽出土墓誌目録》、《洛陽出土墓誌卒葬地資料彙編》等。此外,各種考古學年鑒也有石刻目録的登載。目録類石刻著録只能提供查訪石刻的綫索,不能
提供直接文獻,收集之功可以肯定,但其應用價值是比較低的。
四
中國古代史書,大都由後一代史家根據前代遺留的史料或檔案
等進行撰寫,加上史家觀念不同,史書體例、内容所限,其中不免剪裁、遺漏之處,對歷史文化的深入研究不無阻碍。石刻文獻不僅保存了大量重要的歷史事件、歷
史人物、歷史時間、歷史地理等信息,還對歷代政治制度、职官制度有比較詳細的記載。這些記載與傳世文獻相較,其真實可靠度更高。宋代金石學家趙明誠對二者
有過比較,他指出‘史牒出於後人,不能無失。刻詞當時所立,可信無疑’。清末金石學家葉昌熾對石刻的史料價值進行了詳細評價,認爲石刻‘撰書題額結銜可以
考官爵,碑陰姓氏亦往往書官於上,斗筲之禄,史或不言,則更可以之補缺’。清代錢大昕也認爲:‘竹帛之文,久而易壞;手鈔板刻,輾轉失真。獨金石銘勒,出
於千百載以前,猶見古人真面目,其文其事,信而有徵,故可寶也。’鄒柏森評介金石之功用時,認爲金石雖爲小學,卻‘可以補史傳之闕,可以證志乘之誤,有裨
於文獻者亦非淺鮮’。毛遠明老師在《碑刻文獻學通論》中總結了石刻文獻的優點,指出‘我國各種文章樣式在碑刻中基本齊備,而以墓碑、贊頌碑、祠廟碑、墓誌
銘、造像記爲主,内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歷代職官、古代地理、民族融合、人口遷移、姓氏名號、世系譜諜、典章制度、風俗習
慣、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天文曆法等廣泛領域。尤其是很多材料其他文獻没有記載,如幽埋冢墓石刻、造像題記、經幢等,就更加珍貴。内容的豐富、廣泛,爲利
用石刻從事科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研究者可以根據需要,從不同分支學科、不同角度切入,進行斷代、分域、分項、分專題研究,其研究前境十分廣闊’。由
於石刻材料具備記述真實、時地具體、數量豐富、内容廣泛等諸多優點,因此具有考經證經、補史正史以及語言文字研究等多方面的價值。
五代十國時期的
史學著作,對一些繁瑣的歷史事件、職官制度、行政區劃、歷史人物等没有完全記載,有的記載不確定,彼此矛盾,有的甚至完全付之闕如。史料的不足,給清理和
研究此段歷史帶來極大的困難。後世学者不滿足於這種現狀,對五代史作了一些輯補,充分利用了金石材料。其中石刻材料顯得尤其重要,是重新認識和研究五代史
重要的材料,前賢時哲多用以考證、補訂史傳。范質作《五代通録》時,以‘自乾化壬申至梁亡十二年間,簡牘散亡’,亦‘採當時制敕碑碣,以補其闕’。清輯
本《舊五代史》已採及當時所見‘五代碑碣’,填補五代史内容的闕略,並訂正其中的訛誤。陳尚君先生所輯纂的《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也是充分搜集和利用了已
出土的五代石刻材料,既極大地豐富了五代史史料,也使一些歷史闕漏紕謬得到補正。
下面我們從補史正史的角度,通過具體例證略談五代石刻的史學研究價值。
(一)補史之闕略
就
五代而言,其史書内容本來就不豐富,對人物之職官履歷,記載尤多闕略。又因五代時期天下分裂,割據政權各行己政,不相統率;戰爭頻繁,重武輕文,官制、官
司、官品特殊性強;各割據政權忙於以武力保衛、占據疆土,不遺餘力地擴充地盤,對歷史文化事業無暇顧及,許多官制現象不傳於後世,致使許多歷史内容於文獻
無徵,難以考索。可喜的是,出土石刻文獻所列人物官銜,極爲詳細、完整而具體,多可用以補史書之闕略。我們將傳世史書與石刻語料進行比照,便昭然顯示。
《舊五代史》卷六○《李德休傳》:
(李德休)登進士第,歷鹽鐵官、渭南尉、右補闕、侍御史。……徵爲御史中丞,轉兵部、吏部侍郎,權知左丞,以禮部尚書致仕……贈太子少保。
後唐長興三年(九三二)正月三日《李德休墓誌》:
(李
德休)登進士第,昇甲科。丞相判鹽鐵,辟爲巡官,試秘挍,改京兆府渭南尉,拜監察御史,轉右補■、殿中侍御史,稍■侍御史,勲柱國。……奏充觀察判官,捡
挍金部員外。尋加禮部郎中,賜緋。又改吏部郎中兼中丞,■左常侍兼大夫、上柱國、賜紫。……拜太中大夫,守御史中丞。……兼判吏部侍郎,改正議大夫,兵部
侍郎,賛皇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復除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判左右丞事……詔有司贈太子少保。
比照以上二則材料,顯然誌詳於史。誌文不僅詳載李德休之職事官,還記述其散官(‘太中大夫’‘正議大夫’)、試銜、檢校官、兼官、勳官(‘柱國’、‘上柱國’)、賞賜、爵位(‘賛皇縣開國男’)和食邑等,而正史文獻中都没有載録。
五代石刻文獻中出現的某些歷史人物,在當時所處地位甚爲顯赫,可是史家並没有爲其立傳,只是散布於史書中的零星記載,人物生平履歷闕漏甚多,很不利於歷史研究。以五代後梁宋鐸之職官履歷爲例,《舊五代史·梁書·太祖本紀》載:
丙午,至相州,賞左親騎指揮使張仙、右雲騎指揮使宋鐸,嘗身先陷陣,各賜帛。
後梁貞明四年(九一八)七月二十六日《宋鐸墓誌》:
君
(宋鐸)自乹寧元年六月廿日,在梁王充馬隨身廳子左一都。至光化三年十一月内,煞蕃戎獲功,轉充右控弦弟二都散将。當年十二月,又加同十将。至天復二年四
月内,煞鳳翔軍得功,加衙前虞候。當年七月,加討擊副使。當年十一月内,抽充亲從右突陣軍将押直。至天祐元年閏四月内,加六軍討擊使,充右神武馬軍都頭。
至天祐四年二月内,捉到人馬,加散兵馬使、工部尚書。至開平元年五月内,抽充開封府散兵馬使、充右耀德軍将都頭。當年六月内,加衙前兵馬使。至開平二年八
月内,抽充護國軍衙前兵马使。當年十一月内,加吏部尚書。至開平三年十月内,補充□州左肋馬軍指揮使。至四年九月内,轉充左先登馬軍指揮使。當年十二月
内,抽充天雄軍押衙,充右雄勇軍■指揮使。开平五年三月内,魏府牆南連夜斫起蕃軍寨。四月内,加□□指揮使、户部尚書。至乹化元年十月内,抽管右匡衛苐二
指揮使。至二年七月内,轉充苐□□指揮使。八月内,補充六軍押衙,管左匡衛苐二指揮使、加兵部尚書。至乹化三年五月内,襲趂逆臣劉重遇,至淮口捉得,加左
■射。當年十二月内,轉充左匡衛苐一指揮使。至乹化四年十二月内,抽充滑州左先鋒马軍都指揮使,兼左開化軍■指揮使、銀青光禄大夫、撿挍司空兼御史大夫、
上柱國。
遍檢傳世史料,没有宋鐸傳記,於史傳僅得‘右雲騎指揮使’之武職。此職誌文雖未載,但誌文對宋鐸其他歷官的記載卻十分詳細,其發跡及屢次升遷的具體時間、原由、職任等,都一一陳述,對五代歷史及官制的研究,無疑是一份十分寶貴的史料。
更有五代石刻文獻所涉部分人物本來很重要,但史書卻隻字未記。以《馮暉墓誌》爲例,誌文載其子共八人,即:
曰
継勲,癸丑年沽洗月亡,朔方軍衙内都部署使、金紫光禄大夫、撿挍司徒、榮州刾使……仲曰継朗……朔方軍莭院使、銀青光禄大夫、撿挍工部尚書……季曰継
玉……朔方軍莭院使、銀青光禄大夫、撿挍左散騎常侍……次曰継洪……攝朔方軍莭度推官……次曰継昭,朔方軍子城使、銀青光禄大夫、撿挍國子祭酒。……男継
遠,朔方軍衙内都部署使、銀青光禄大夫、撿挍刑部尚書。……男於休……推誠翊戴功臣、朔方軍莭度靈環等州觀察處置管内營田押蕃落度支温池搉稅等使、金紫光
禄大夫、捡挍太傅、兼御史大夫、上柱國、陳留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次男說,銀青光禄大夫、撿挍太子■客。
馮暉的八個兒子都
帶官銜,而且地位算得上顯貴,但史書僅載繼業(即於休)一人,且職官履歷亦極爲簡略,其餘均付闕如。另外,馮暉孫馮美、外侄王令豐、堂弟馮延塞及其職官,
史書都没有記載,誌文正好可以補史之闕。此種情況,於五代石刻極爲常見,如石彦辭、裴殷裕、鄭璩、高繼蟾、盛延玉、胡裳吉、紀豊、孫公贍、韓仲舉等歷史人
物,以及這些人物所職任的官銜,所經歷的事件等,都可以借石刻文獻得到彌補。
五代石刻所涉官制,其中有一部分於史書無徵。如後晉的禁軍,史籍中只
見‘威和’‘興順’等軍之名,五代碑刻文獻不僅説明‘威和’‘興順’兩軍有左右之分,還反映出左右威和軍至少各轄五指揮,左興順軍至少轄九指揮,後來的興
順軍不僅分左右,而且至少下轄、第二軍,左興順第二軍至少轄四指揮。《晉暉墓誌》中的‘忠義苐一軍使’‘忠義苐二軍使’‘左雄勝苐四軍使’‘右龍捷苐
二軍使’‘左領軍衛大将軍’‘左神武苐三軍使’‘右雲騎軍使’等官職的記載,均不見於史書及其職官表。而這些史料卻是研究唐末五代時期中下層職官情況的極
其寶貴的史料。
(二)正史傳之訛謬
史傳編撰本身可能存在各種失誤,毋庸諱言。而傳世典籍又屢經後人整理,輾轉傳抄翻刻,已經不大
可能保持原貌,尤其是文字的改動更大。只要將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進行比勘,傳世文獻的錯訛和被改動者隨處可見。傳世典籍所提供的研究材料的可靠性成問題,
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大打折扣。
1後梁貞明六年(九二〇)十月十五日《謝彦璋墓誌》:‘公諱彦璋,字光遠,許州舞陽縣人耶。’
按:誌主姓名,新舊《五代史》皆作‘謝彦章’,與誌文不合,且闕其字,誌文當時所刻,可靠性強,可據以補正之。
2後唐長興三年(九三二)十一月二十四日《福慶長公主墓誌》:‘福慶長公主李氏,即後唐太祖武皇帝之長女,光聖神閔孝皇帝廟號荘宗之長姉,母曰貞簡皇后。’
按:
根據誌文的記載,孟知祥妻福慶長公主李氏當是李克用之女,而傳世文獻卻記載稱是李克讓之女。《新五代史·後蜀世家》載:‘及知祥壯,晉王以其弟克讓女妻
之。’《資治通鑑》乾化二年(九一二)三月條載,‘知祥,遷之弟子,李克讓之壻也’。《通曆》卷一五載:‘知祥自幼温厚,知書樂善,武皇甚器之,以其弟克
讓之女妻之。’《蜀檮杌》與《十國春秋》亦認爲孟知祥之妻是李克用之弟李克讓之女,與誌文的記載不相符合。據《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傳》載:‘太祖正室劉
氏,代北人也,其次妃曹氏,太原人也。後生子,是謂莊宗。……莊宗即位,册尊曹氏爲皇太后,而以嫡母劉氏爲皇太妃。……同光三年五月,太妃薨。七月,太后
薨,諡曰貞簡,葬於坤陵。’《舊五代史》中的記載亦與此相同。由此可見,貞簡皇后乃李克用之側室,李存勖之生母,而李存勖又與福慶長公主爲同母所生。所
以,史書認爲福慶長公主爲李克讓之女的説法是錯誤的,當據墓誌内容改之。
3後唐長興三年(九三二)十一月二十四日《福慶長公主墓誌》:‘今上睠言碩德,継有渥恩,旌賢别舉其徽章,下詔顯開於湯沐。是以同光三年十一月,封瓊華長公主。’
按:誌文載孟知祥妻李氏‘封瓊華長公主’,而《册府元龜》卷三○○載‘明宗即位,封瓊華公主’,與誌文異,當據誌正之。
4前蜀乾德五年(九二三)十二月三日《晉暉墓誌》:‘公竟以乹德五年,歲次癸未,六月四日,薨于在京成都縣碧雞坊之私苐,亨年七十有九。」
按:誌主卒年,《十國春秋·前蜀本紀》載:‘(通正元年)三月,弘農郡王晉暉薨。’與誌文的記載不合,當以誌文爲准。
5後晉開運二年(九四五)十一月二十七日《李茂貞夫人劉氏墓誌》載:‘母以子貴,何其盛歟!故忠武軍節度使從昶、前邠州行軍司馬從昭、前鳳翔衙内都指揮使継暐,皆子也。’
按:《舊五代史·李茂貞傳》載李茂貞長子名李從曮,次子李從昶,再次子李從照。經過比勘,一則誌主之子排序與誌文不合,二則‘李從昭’誤作‘李從照’,雖‘昭’‘照’同源,但畢竟不同義,均可據誌文内容正之。
五
五
代十國石刻題材廣泛,内容豐富,形式多樣;其文獻真實性強,時代確定,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語料價值和學術價值。但由於地面碑石保護較差,磨蝕嚴重,釋讀
相當困難。地下材料近年來因爲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考古的發掘及其他種種原因,石刻文獻,尤其是墓誌出土較多。但是這些石刻散見各地,十分散碎、混雜、原
始,有的是期刊公布,有的是著作集中公布,有的則未加公布,訪碑獲拓非常困難,因此材料的搜集整理並不好,且搜集的材料彼此重複,至今還没有一部全面搜
集、系統整理這部分石刻文獻的專著。已有的部分著録數量很少,而且或只是著録碑目,或只是拓片圖録,或只是録文,未附圖版,難以核實釋讀的正誤。已有録
文,我們通過與原拓或原石的比對,發現還存在許多錯誤,而一些研究文章散布於各類書籍、雜志中,搜尋十分困難。材料查檢極不方便,搜尋極不易得,嚴重影響
了對該類文獻的有效利用,遠遠不能滿足相關學科研究的急需。爲了能使這份寶貴的文獻材料得到充分的發掘和正確的利用,我們嘗試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搜集材料
利
用各種途徑對五代十國時期的石刻文獻進行全面搜集。我們的做法是,首先盡可能地窮盡查檢各種著作、期刊雜志公布的石刻拓片;同時進行田野實地調查,搜訪古
碑;我們還走訪調查各地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文博考古單位,搜訪各地藏石藏拓。此外,我們還盡可能地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流失海外的相關資料,將搜集的材
料製成圖録。於每通碑目下,簡介石刻形制、體式、書體、行款;出土時間地點、保存、流傳、闕泐毁損、研究情況;碑誌主在史傳中是否有記載等相關信息。
(二)正確釋讀、校勘
將
搜集到的五代十國時期的石刻銘文,包括原石、拓片、照片、摩録的碑碣、摩崖、墓誌、表銘、經幢、買地券、造像記、刻經記等,進行認真鑒别,剔除僞品。没有
釋文者,首先仔細釋讀考證文字,迻録原文,並加上新式標點。根據碑文内容適當分段,凡銘辭一律提行,以便醒目。根據原刻,在每行末尾用斜綫標識,以示行
次。文中的古體字、俗體字、假借字、訛誤字,盡可能地照舊迻録。已有釋文者,核對石刻實物、各本舊拓、圖録、照片以及部分摹録,參考已有諸家録文、跋尾、
考辨、碑别字以及相關專項研究的成果,精心校勘,參以己意,寫出簡要的校勘記。
(三)全面注釋
自宋代歐陽修《集古録》以來,考釋石刻的學者很多,清代尤著,其成果大都保存在跋尾、筆記、雜録中,價值很大,但成果卻又很零散,解釋亦顯隨意。今廣採各家考釋、舊注以及碑刻形義字典,對碑刻中的生字、難詞、名物典章、史事故實等進行全面注解,以方便研究者採用。
(四)編纂目録提要
對所有五代十國石刻進行全面清理,編製《五代石刻文献目録提要》。遍查歷代金石著作和其他文獻典籍,以列表的形式,將本項目著録和没有著録而他書有記載的所有五代十國石刻全面搜集起來,提要介紹,附於書後,爲研究者提供尋碑綫索。
此
項工作歷時九年,我們希望盡可能提供一部全面搜集、系統整理和精心校勘的著作,自以爲工作是認真負責的。可是限於多種原因,如有的石刻明知藏地,但藏家奉
爲奇珍,秘而不宣,仍有部分五代十國石刻拓片資料没有得到,只能付諸闕如,留待今後繼續搜訪。由於水準和條件所限,搜集整理研究中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包括文字釋讀、史實考證,疑難詞語、名物典章的注釋等,錯誤之處一定不少。真誠歡迎學界時賢和廣大讀者正之,在此謹致謝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