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76817
卷
章 我与荒石园
第二章 我的学校
第三章 童年的回忆
第四章 登上万杜山
第五章 美丽的水塘
第二卷
章 睿智的红蚂蚁
第二章 绿色蝈蝈儿的故事
第三章 蟋蟀的歌唱和交配
第四章 蝗虫的角色和发音器
第五章 迷人的大孔雀蝶
第六章 小阔条纹蝶
第三卷
章 蜘蛛的迁徙
第二章 蟹蛛的世界
第三章 我的邻居圆网蛛
第四章 圆网蛛的电报线
第五章 蛛网的几何学
第六章 圆网蛛的交配与捕猎
第七章 不凡的迷宫漏斗蛛
第八章 “恶毒女神”克罗多蛛
第四卷
章 螳螂捕食
第二章 螳螂的爱情
第三章 螳螂窝的建造
第四章 螳螂卵的孵化
第五章 圣甲虫的习性
第六章 圣甲虫的造型术
第七章 圣甲虫的幼虫
第八章 赛西蜣螂父亲的本能
第九章 西班牙粪蜣螂的母爱
第五卷
章 昆虫的着色
第二章 昆虫的毒素
第三章 昆虫与蘑菇
第四章 昆虫心理学
第五章 昆虫的反常
第六章 矮个的昆虫
第七章 昆虫的几何学
第八章 昆虫的植物性本能
第九章 昆虫的催眠与自杀
第六卷
章 黄足飞蝗泥蜂的生活
第二章 黄足飞蝗泥蜂的进攻
第三章 黄足飞蝗泥蜂的幼虫
第四章 飞蝗泥蜂的无知本能
第五章 泥蜂的返程能力
第六章 砂泥蜂的故事
第七章 毛刺砂泥蜂的故事
第八章 毛刺砂泥蜂的迁徙
第七卷
章 长腹蜂的本领
第二章 黑蛛蜂与长腹蜂的食物
第三章 艰险的进食技能
第四章 土蜂的捕猎方法
第五章 树蜂的问题
第六章 蜂类的毒液
第七章 隧蜂与寄生蜂
第八章 隧蜂的守护者
第九章 树莓桩中的居民
第十章 另一种“钻探者”
第十一章 母亲支配卵的性别
第十二章 本能与鉴别力
第八卷
章 负葬甲
第二章 大头黑步甲
第三章 假死的黑步甲
第四章 金步甲的食物
第五章 金步甲的婚俗
第六章 锯角叶甲
第九卷
章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第二章 蒂菲粪金龟的道德
第三章 蒂菲粪金龟的洞穴
第四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栖息所
第五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婚恋
第六章 朗格多克蝎子的家庭
第七章 老朋友绿蝇
第八章 死尸分解者麻蝇
第十卷
章 蝉和蚂蚁的寓言
第二章 蝉的动人歌唱
第三章 松毛虫的窝和社会
第四章 松毛虫的气象台
第五章 豌豆象的产卵
第六章 豌豆象的幼虫
第七章 椿象的美感
第八章 笃蓐香树蚜虫的迁徙
第九章 吃蚜虫的昆虫
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法国,一本集自然科学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昆虫百科全书——《昆虫记》出版了。全书共10 卷,长达二三百万字。在《昆虫记》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特征和日常生活习性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该书一出版便立即成为畅销书,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被人们冠以“昆虫世界的荷马史诗”之美称,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界的荷马”“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等桂冠,并因此书于19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法国20 世纪初的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称赞道,“他观察之热情耐心、细致入微,令我钦佩,他的书堪称艺术杰作”。
法布尔数十年间,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选取了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昆虫,如蚂蚁、蟋蟀、蜘蛛、圣甲虫、大孔雀蝶、蝉等,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鸿篇巨制,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1923 年,《昆虫记》由周作人介绍到中国,近90 年来一直受到国人的广泛好评,长销不衰。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读书界再度掀起“法布尔热”,目前,《昆虫记》已被列入,并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鼎力,成为上千万青少年的成长书。本书译者本着优中选优,独立成篇的原则,精心编就此书,融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于一炉,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全书叙述生动,插图优美,保留了原著的语言风格,并进行了通俗易懂的演绎,向读者奉上宝贵的精神盛宴。
但书中引人注意的还是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关怀。法布尔并没有把昆虫当作实验室的标本来研究,而是把它们当作活生生的生命来看待。他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使文章自然亲切,妙趣横生,读者也好像真的进入了栩栩如生的昆虫世界。昆虫世界的生老病死不再是科学论文中呆板的数据,而是一出出生动活泼的戏剧。在这个世界里,昆虫遵循着不同于人类社会的法则,它们勤劳,勇敢,无所畏惧地承担着自然赋予它们的责任。它们为了争取配偶,繁衍生息而在种群中展开生存斗争,同时它们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却是那么无私奉献。在常人看来昆虫世界无意识的行为,在法布尔的笔下往往具有人性的色彩。
更值得一提的是,《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人类的社会与人生。书中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而且法布尔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然后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个人的体验与思考,得出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读完本书,可以让我们去思考很多问题,如该如何面对自己短暂的人生,如何让一个渺小的生命在奋斗中得以升华。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今天,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为珍贵的启示。
第四章
圆网蛛的电报线
在炎热的夏日阳光下,田野里一片欢声笑语。蝗虫比任何时候都跳得高兴,蜻蜓比任何时候都飞得轻捷。但是,在我观察的六种圆网蛛中,只有彩带蛛和丝蛛能够忍受夏日的灼热,始终停留在网上。其他的蜘蛛在白天完全不见踪影,它们跑到离网不远的灌木丛中躲起来,并用几片叶子构成了一个简单的隐蔽所。它们白天通常一动不动,直到夜幕降临才会露面。
蜘蛛织好捕虫网以后,便静静等待猎物自投罗网。但是对于不小心黏上蛛网的冒失鬼,身在远处的蜘蛛会知道意外的收获吗?它会立即赶过来享受美餐吗?其实,我们根本不必为它担心。
我曾经在彩带蛛的黏胶网上,放上了一只刚刚因硫化碳而中毒窒息的蝗虫。我故意把死蝗虫摆在守在网中心的蜘蛛附近,可是它居然丝毫不理会我的好意。过了许久,它依旧无动于衷。我有点不耐烦了,用一根长长的麦秸稍稍地拨动一下死蝗虫。这一下,彩带蛛和丝蛛立刻从中心区跑过来,别的蜘蛛也从树叶中下来,全部奔向蝗虫,像对待活猎物似的,齐心协力用丝把它捆起来。可见,只有网发生震动,才会使蜘蛛发起进攻。
但是,我想,会不会是因为蝗虫的外衣灰灰的,蜘蛛看不清楚才不采取行动的呢?于是,我用红色又做了一次实验,因为红色对我们视网膜以及可能的蜘蛛的视网膜而言是鲜艳的。由于蜘蛛吃的野味中没有穿鲜艳的红衣服的,我便用红毛线做了一个小包裹,一个像蝗虫大小的诱饵粘在网上。可是蜘蛛依旧一动不动,只有当我用麦秸拨动这个小包裹时,它才会急急忙忙地跑过来。
有一些狡猾的蜘蛛,匆匆地奔向红毛线诱饵,用触肢和步足探了探,立即发现这小东西没有价值,不值得浪费它们的丝去做无用的捆扎,扭头就走了。还有一些蜘蛛,头脑很简单,像对待一般猎物一样,用丝把这个没有发出其他信息的包裹捆起来。它们甚至咬了咬这个诱饵,为的是在享受美餐之前先让猎物中毒。直到这个时候,它才发现上当了,失望地走开了。直到我把欺诈的道具扔掉很久以后,它们才会回来。
不管狡猾的还是幼稚的,毕竟所有的蜘蛛都仿佛听见了集结的命令似的,从设在枝丫的埋伏地跑出来。它们是近视的,因为这个无生命的东西就躺在它们的眼皮底下,蜘蛛还是会用脚抓住,再咬一咬才会觉察到自己的错误。在很多情况下,它是在漆黑的夜间捕食,就算有再好的视力也没有用。既然它们不是靠视力得到消息的,那么,需要从远处侦查猎物时,该如何是好!
我试图找出这种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仪器。我随便找了一只白天躲在隐蔽处的圆网蛛,在它编织的网后面注意观察,一根丝从网的中心拉出来,以斜线往上拉到网的平面之外,直到蜘蛛白天所待的埋伏地。除了中心点,这根丝同网的其他部分没有任何关系,跟框架的线也没有任何交叉。这条线毫无阻碍地从网中心直通到埋伏地,平均长度为一肘。角形蛛高踞在网上,它的线长度有两三米。这根斜丝是一座丝桥,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蜘蛛能够急忙来到网上,巡查结束后又能够返回驻地,这就是它来回行走的路。
如果这只是一条连接隐蔽所和网之间的快速通道,那么把丝桥搭在网的上部边缘就行了,这样减少路程,斜坡也不那么陡。可是,为什么这根线总是以黏性网的中心为起点,而从来不会在别处呢?
来看看我的实验是怎么阐述这个原因的吧。我放了一只蝗虫在网上,被粘住的昆虫难受地挣扎;蜘蛛立即兴致勃勃地跑出住所,爬过丝桥,奔向猎物,用线把它捆绑起来施行手术。稍后它用一根丝把蝗虫固定在纺丝器上,一路拖回了自己的隐蔽处,慢慢地享用。这过程像往常一样,没有任何新情况发生。
过了几天,我轻轻地用剪刀把信号线剪断了,然后把另一只蝗虫放到网上。猎物拼命地挣扎,晃动了网,可蜘蛛却一动不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有些人可能以为,丝桥断了,蜘蛛跑不过来,所以只能待在原地干着急。实际上,网有许多丝系在枝丫上,蜘蛛有百十条路可以通向它该到的场所。可是,圆网蛛哪条路都不走,安静地待在家里。
让我来解释一下吧。网的中心点是辐射丝的汇聚处,是一切震动的中心点。网上任何部分发生的震动都会被传送到这里。因此,从中心点拉出一条线,就可以把猎物在网上挣扎的地点信息输送到远处。蜘蛛拥有的不只是一座丝桥,更是个信号器,是根电报线。
当蜘蛛的电报线被我剪断以后,它根本就没有得到远处猎物颤动的信息。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它聚精会神地守候在家中,而我一直在旁边观察。圆网蛛终于警觉起来,它感觉到脚下的信号线不再绷得紧紧的,便动身过来了解情况。它随便搭着框架上的一根丝,轻松地进入网中。然后它发现了蝗虫,立即把它捆起来,还重新架设了信号线来取代我刚才剪断的那一根。通过这条路,蜘蛛拖着猎物返回了家。
我的邻居粗壮的角形蛛,有一条三米长的电报线,更好地给我保留了要观察的情况。早上我发现它的网上什么都没有,也毫无损坏的痕迹,说明昨夜捕猎的情况不好,蜘蛛一定饥肠辘辘了。用一只猎物作为诱饵,能不能让它从高高的隐蔽所下来呢?
我把一只蜻蜓粘在网上,这对蜘蛛来说,是非常优质的猎物。绝望的蜻蜓挣扎着,使网晃动个不停。躲在高处的蜘蛛立即跑出柏树叶中的隐蔽所,顺着它的电报线飞快来到蜻蜓那里,捆绑完毕以后立即带着俘虏原路返回,那可怜的俘虏在它的脚后跟上晃动。它回到绿色的休息地安安静静地美餐了一顿。
几天之后,我同样事先把警报线剪断,然后放上了一只粗壮的蜻蜓,不论它怎么激烈挣扎,蜘蛛都没露面;我耐心地等了一天,还是没见蜘蛛下来。它并不是无视猎物,而是根本不知道有猎物在那里。因为它的电报线断了,它无法获知树下三米处发生的事。夜深人静的时候,它离开家,来到已成废墟的网上,准备修葺丝网的时候终于发现了蜻蜓,于是迫不及待地就地把蜻蜓吃掉了。
漏斗圆网蛛也有这种信息线的基本机制,却大大加以简化。它生长在春季,特别擅长在迷迭香花朵上捕捉蜜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