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78724
《融资融券交易担保法律制度研究》是对融资融券交易所涉概念、原理与制度进行梳理并有所突破的学术著作,作者通过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担保机制的现状、制度、理论,以及展望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探析,尝试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担保机制的法律构造,以丰富和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理论和实践。立足高远,逻辑清晰,文字流畅,是融资融券交易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之作。
绪论
章融资融券交易担保概述
节融资融券交易
一、融资融券交易的含义
二、融资融券交易的特点
三、融资融券交易的账户体系
四、融资融券交易的法律关系
五、融资融券交易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融资融券交易担保
一、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担保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融资融券交易担保的管理
第二章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担保机制的现状分析
节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现行担保机制的运行概述
一、法律框架
二、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担保品的种类及管理
第二节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现行担保机制的法律困境
一、融资融券担保机制自身设计缺陷
二、与我国《民法通则》《物权法》的冲突
三、与我国《担保法》的冲突
四、与我国《信托法》的冲突
第三节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现行担保机制的实践障碍
一、投资者破产情形的实践障碍
二、证券公司破产情形的实践障碍
三、证券公司行使股东权的实践障碍
四、投资者行使股东权的实践障碍
第三章域外融资融券交易担保制度研究
节美国融资融券交易担保制度
一、美国融资融券交易模式
二、美国融资融券法律框架
三、美国融资融券担保机制
第二节日本融资融券交易担保制度
一、日本融资融券交易模式
二、日本融资融券的法律框架
三、日本融资融券担保机制
第三节我国台湾地区融资融券交易担保制度
一、我国台湾地区融资融券交易模式
二、我国台湾地区融资融券法律框架
三、我国台湾地区融资融券担保机制
第四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融资融券交易担保制度
一、香港融资融券交易模式
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融资融券的法律框架
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融资融券担保机制
第五节域外融资融券交易担保机制比较分析
第四章融资融券交易担保制度的理论选择
节融资融券交易担保的让与担保构造
一、理论基础的检视
二、让与担保机制的法律思考
第二节融资融券交易担保的信托构造
一、理论基础的检视
二、信托担保机制的法律思考
第三节融资融券交易担保的质押担保构造
一、理论基础检视
二、质押担保机制的法律思考
第四节融资融券交易担保的账户质押构造
一、基础理论检视
二、账户质押机制的法律思考
第五节融资融券交易担保的额质押构造
一、基础理论检视
二、额质押机制的法律思考
第五章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担保机制的出路
节额质押概述
一、额质押的含义
二、额质押的特性
第二节额质押与其他几种担保制度的比较
一、融资融券中额质押与让与担保制度
二、融资融券中额质押与信托制度
三、融资融券中额质押与质押担保制度
四、融资融券中额质押与账户质押
五、额质押担保机制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第三节融资融券额质押担保的设定
一、质押协议
二、担保物及担保范围的确定
三、担保的期限
四、担保的登记和公示
第四节担保双方的权利义务
一、证券权的引入
二、担保物的使用
三、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出质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节额质押担保下的融资融券交易流程
一、交易流程
二、客户条件
三、客户征信调查
四、信用评级
结语
附录融资融券额质押范本合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
融资融券是一项重要的证券交易制度,从世界范围来看,融资融券交易也是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立法并没有承认此种交易,但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我国开始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并逐步予以放开,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即将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融资融券交易作为一种信用交易,其快速发展有赖于完善的担保法律制度,而我国现行立法所规定的各种担保机制并不能很好地运用于融资融券交易,这可能影响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有序发展。因此,如何在控制资本市场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担保方式的创新,成为推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发展的一大难题。本书以融资融券担保制度为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有效契合了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推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于如何解决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中的担保难题,笔者在比较分析让与担保构造、信托法构造、质押担保构造以及账户质押构造等多种担保方式的基础上,主张额质押构造是适合当下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需要的担保制度,这为完善我国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书在内容上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注重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在本书中,作者仔细剖析了我国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以我国现行立法为分析对象,深入阐释了各种担保方式运用于融资融券交易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困境的具体出路。本书的整体结构和具体内容都体现了明确的问题意识,即以解决我国融资融券担保的现实难题为中心。二是注重借鉴比较法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比较法上看,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其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可以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笔者在本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融资融券交易模式、法律框架以及担保机制,为读者了解比较法上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完善我国的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提供了更多的理论选择和参考。三是注重与我国现行立法的契合性。在完善本国法律制度过程中,忽略本国既有法律制度而盲目照搬、照抄他国法律规则,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作者在书中十分注重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规则的深入分析,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很好地契合了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
廖焕国同志是我指导的博士后,他长期潜心学术研究,近几年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看到他的新作出版,我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法学研究既需要关注比较法的发展趋势,更应当密切关注我国的立法、司法和学理现状,以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为依归。本书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希望焕国能够在学术的道路上勤奋钻研,取得更大的进步!
是为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