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278627
2、解读一般不用学院式的文学批评术语,*限度地适合青少年阅读。如遇绕不过的术语,将在“解读”中加括号注解。
3、本书诗词共选365首,按作者所在时间先后排序,版式清晰易懂,名家、中高考试卷出题老师、重庆书作协主席李锡琴主编,紧贴初高中教学大纲,精选古诗词356首,涵盖国人所有***范围,一本书读懂*美古诗词,包含了所的国学启蒙经典诗词,是阅读、收藏、赠送友人之佳品。那些闪烁在历史长河中的优美诗词,散发着岁月的沉香。
4、本书结合编著人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诗词中人物的形象、事物的描摹及用词之经典,来书写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境界之美的认识,深入浅出,触类旁通,让人轻松掌握这些古诗词的精髓所在,自然提高自身的审美境界,避尘与世,流连忘返。
本书结合编著人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诗词中人物的形象、事物的描摹及用词之经典,来书写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境界之美的认识,深入浅出,触类旁通,让人轻松掌握这些古诗词的精髓所在,自然提高自身的审美境界,避尘与世,流连忘返。
蝉
王绩
野望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梵志
诗
寒山
杳杳寒山道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月
卢照邻
梅花落
骆宾王
咏鹅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人一绝
杜审言
渡湘江
春日京中有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苏味道
正月十五日夜
杨炯
从军行
夜送赵纵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晚春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送别杜审言
沈佺期
游少林寺
驩州南亭夜望
杂诗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春夜别友人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贺知章
咏柳
回乡偶书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十二首(其七)
望月怀远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凉州词
宴词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过故人庄
春晓
宿建德江
李颀
送魏万之京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出塞二首(其一)
闺怨
采莲曲二首(其二)
芙蓉楼送辛渐
祖咏
望蓟门
王维
渭川田家
山居秋暝
终南别业
观猎
使至塞上
鹿柴
竹里馆
鸟鸣涧
相思
山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蜀道难
将进酒
行路难三首(其一)
长干行
塞下曲六首(其一)
静夜思
秋浦歌(其十五)
峨眉山月歌
清溪行
赠汪伦
沙丘城下寄杜甫
梦游天姥吟留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登金陵凤凰台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客中作
早发白帝城
越中览古
独坐敬亭山
听蜀僧濬弹琴
春夜洛城闻笛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崔颢
黄鹤楼
王翰
凉州词
张旭
山中留客
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
高适
营州歌
别董大二首(其一)
塞上听吹笛
除夜作
张渭
早梅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馀干旅舍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长沙过贾谊宅
酬李穆见寄
杜甫
望岳
石壕吏
前出塞九首(其六)
月夜
春望
日暮
天末怀李白
月夜忆舍弟
蜀相
南邻
江村
野老
恨别
客至
春夜喜雨
江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赠花卿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堂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送路六侍御入朝
绝句二首(其一)
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四首(其三)
倦夜
旅夜书怀
宿江边阁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阁夜
孤雁
登高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李华
春行即兴
岑参
碛中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逢入京使
戏问花门酒家翁
景云
画松
刘方平
月夜
春怨
裴迪
华子岗
元结
欸乃曲五首(其二)
孟云卿
寒食
张继
枫桥夜泊
钱起
暮春归故山草堂
归雁
贾至
春思二首(其一)
凤郎士
听邻家吹笙
韩翃
寒食
司空曙
江村即事
喜外弟卢纶见宿
李端
拜新月
闺情
胡令能
咏绣障
小儿垂钓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
顾况
过山农家
韩氏
题红叶
窦叔向
夏夜宿表兄话旧
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严武
军城早秋
张潮
江南行
于良史
春山夜月
柳中庸
征人怨
戴叔伦
除夜宿石头驿
三闾庙
题稚川山水
兰溪棹歌
苏溪亭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寄李儋元锡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寒食寄京师诸弟
幽居
滁州西涧
闻雁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
晚次鄂州
送李端
李益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喜见外弟又言别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汴河曲
宫怨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春夜闻笛
上汝州郡楼
写情
孟郊
巫山曲
游子吟
登科后
于鹄
巴女谣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暮江吟
琵琶行
钱塘湖春行
观刈麦
大林寺桃花
卖炭翁
邯郸冬至夜思家
惜牡丹花
江楼月
南湖春早
宫词
问刘十九
李约
观祈雨
陈羽
从军行
杨巨源
城东早春
武元衡
春兴
赠送
刘商
画石
崔护
题都城南庄
权德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薛涛
牡丹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塞下曲四首(其一)
张籍
湘江曲
成都曲
夜到渔家
秋思
王建
夫石
新嫁娘词三首(其一)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雨过山村
十五夜望月
韩愈
春雪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
张仲素
秋夜曲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秋词二首(其一)
始闻秋风
石头城
乌衣巷
和乐天《春词》
竹枝词九首(其九)
望洞庭
李绅
悯农二首(其一)
悯农二首(其二)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
四州刺史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溪居
江雪
渔翁
李涉
再宿武关
施肩吾
望夫词
崔郊
赠婢
裴潾
裴给事宅白牡丹
元稹
行宫
菊花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离思五首(其四)
杨敬之
赠项斯
贾岛
剑客
题李凝幽居
暮过山村
寄韩潮州愈
题兴化寺园亭
寻隐者不遇
姚合
穷边词二首(其一)
项斯
山行
张祜
观魏博何相公猎
赠内人
纵游淮南
刘皂
旅次朔方
皇甫松
采莲子(其二)
韩琮
骆谷晚望
朱庆馀
闺意献张水部
李德裕
长安秋夜
登崖州城作
李贺
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
秋来
南园十三首(其一)
南园十三首(其五)
南园十三首(其六)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刘叉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徐凝
忆扬州
雍裕之
江边柳
柳絮
农家望晴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江南春
题乌江亭
赠别二首(其一)
山行
清明
温庭筠
商山早行
望江南•梳洗罢
李商隐
锦瑟
乐游原
夜雨寄北
无题
马嵬(其二)
晚晴
韦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李煜
忆江南•多少恨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林逋
点绛唇•金谷年年
张先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柳永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红窗迥•小园东
诉衷情
雨霖铃•寒蝉凄切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思远人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范仲淹
苏幕遮
渔家傲•秋思
王观
卜算子
魏夫人
定风波
王安石
南乡子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浣溪沙
定风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秦观
鹊桥仙
如梦令
黄庭坚
清平乐
李之仪
卜算子
曹组
卜算子•兰
贺铸
浣溪沙
周邦彦
苏幕遮
蝶恋花•早行
关河令
李清照
如梦令
点绛唇•蹴罢秋千
如梦令
一剪梅
声声慢
朱敦儒
相见欢
鹧鸪天•西都作
西江月
高观国
少年游•草
吕本中
采桑子
陆游
鹊桥仙•一竿风月
诉衷情
诉衷情
蝶恋花
卜算子•咏梅
范成大
菩萨蛮•客行忽到湘东驿
张孝祥
浣溪沙
念奴娇•过洞庭
李重元
忆王孙•春词
杨万里
昭君怨•咏荷上雨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清平乐•村居
青玉案•元夕
蔡伸
柳梢青
谢克家
忆君王
——朋友圈读者评论
这套书不是机械的翻译诗句,而是讲了每一首诗词背后的故事,趣味性强,比仅仅是翻译的诗词书强多了,并且作者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诗人的生平经历来谈诗词的思想内容,留给人的印象比较深,值得反复品味。
——微博读书大号推荐
凉风起天末,君子⑵意如何?
鸿雁⑶几时到,江湖⑷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⑸,魑魅⑹喜人过。
应共冤魂⑺语,投诗赠汨罗⑻。
【注释】
⑴天末:天的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二人相距甚远,杜甫因此说自己所在地为天末。
⑵君子:指李白。
⑶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⑷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⑸命:命运,时运。这句是说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⑹魑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⑺冤魂:指屈原。
⑻汨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
【解读】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时,邀李白做幕僚。李白便力劝永王努力灭贼,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因此获罪,被流放夜郎。作为他的好友,杜甫便赋诗表达对李白的关心与怀念之情。
那是秋风瑟瑟的一天,景物萧疏,风寒气冷。诗人怅然地望着寥廓的云天,想到李白在湖南,他是不是也感受到了秋意渐浓?杜甫因自己感到了天气变冷,因此想到了李白,由此及彼,这不只是一种创作艺术的需要,更是杜甫对李白的担忧与挂牵之情。当时的杜甫,困于长安,自身也沦落潦倒,窘迫无比,但还能想念着朋友的生活与处境,正如他遭秋风破茅屋,却还惦记着普天下的“寒士”的安生立命,这是杜甫一贯的高贵品质。
杜甫得知李白获赦兔之后,他希望能早早收到李白的来信,好早些知道李白被赦免后的情况。想到李白漂泊地湖南一带山高水险,虽然被赦免,但说不定还会遇到什么不测。文才出众的人总是要遭到命运的折磨,语极悲愤,有些小人就是喜欢把别人的灾祸当笑柄,为此幸灾乐祸。杜甫想象到,大诗人李白既然到了湖南,流寓江湘,一定会到汨罗江上去凭吊爱国诗人屈原,李白一定会对屈原说很多心底的话,诉说他俩共同的遭遇。不但如此,李白还会为屈原写诗,并将诗稿放于汨罗江,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位千载冤魂的同情与怀念之情。
此诗内容有虚有实,但以虚为主,实现了虚与实恰当的结合,这是这首诗突出的表现手法。句写“凉风起天末”是眼前之情,是实写,第二句却在想象李白在湖南的生活景况,这是虚写。第二联的句,写的是杜甫的期待,后一句是杜甫对李白处境的料想,也都属于虚写。第三联是议论性的语句。后一联是杜甫猜想李白会去凭吊屈原的内容,全都是虚写。主要采用虚写,更能体现杜甫对远在他乡的李白的思想与牵挂之情。
月夜忆舍弟⑴
戍鼓⑵断人行⑶,边秋⑷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⑸,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⑴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⑵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⑶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⑷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⑸露从今夜白: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
【解读】
“安史之乱”中,杜甫的几个弟弟分散在山东、河南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杳无,诗人对弟弟们的生命安危十分牵挂与担忧。《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强烈地表达了杜甫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争为百姓带来的灾难的控诉。
异乡战鼓声声,硝烟弥漫,战火四起,行人因此被阻断在路途之中。这萧索苍凉的边塞,传来一声声孤雁的悲鸣。在这中秋白露之中,诗人望着天上的那轮月亮,怎么看也不如故乡的明亮,也不如故乡的圆。一家人被战火分散在各地,信音全无,也不知彼此的生死,真让人牵挂不已。曾经给他们都写过信,可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呢,更何况,直到现在战争仍然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在战乱中生活的记录,也是他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白。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诗人的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本诗的诗题中有“月夜”,但诗人没有直接写月亮,而是写自己在“月夜”中的所闻所见与所感。他看到战火阻断了行人的前程,看到了一只孤雁在边塞哀鸣。于是,有所感慨,觉得眼前的圆月怎么也不如故乡的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的艺术表达手法,即诗人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景象不能吻合,这是情感所导致的喜好与厌恶。这清冷的月夜,自然会引起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从而自然过渡到诗人对弟弟的绵绵愁思,以及生离死别的焦虑忧伤。本诗写得肝肠寸断,令人不忍卒读。
虽然这首诗看似全写杜甫的个人情感,自家受战争之苦。但也正是一个代表,从中可以窥视千千万万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如此凄楚悲哀,沉郁顿挫之感,其实是百姓的代言。
蜀相⑴
蜀相祠堂⑵何处寻,锦官城⑶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⑷空好音。
三顾⑸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⑹老臣心。
出师未捷⑺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⑴蜀相: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今四川省成都市。
⑷黄鹂:黄莺。
⑸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顾,拜访,探望。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⑺出师未捷: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后卒于五丈原。
【解读】
杜甫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筑茅屋暂居,因此有时间与机会去探访成都的诸葛武侯祠,并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杜甫借凭吊之事,赞颂了诸葛亮对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并表达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此诗更是借凭吊之事,表达自己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沉郁心情。
汉末时期,刘备想结束战乱,匡复汉室,于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辅佐他建立蜀国。蜀国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对内抚百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后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3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本诗的诗题为“蜀相”,但下笔并不写诸葛亮,而是写“诸葛武侯祠”隐藏在幽森的柏树林中,难以找寻。何以不直接入题写所凭吊之古人,或者直接写凭吊之古物呢?这是杜甫有意而为之的,因为,他的用意不在古人也不在古物,而是自己。说诸葛武侯祠难寻,实则是羡慕诸葛亮能够得到刘备的“三顾茅庐”。而自己呢?据资料所记,杜甫在入长安寻求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时,曾被列入朝廷备用人才名单,但始终不得重用,终一事无成。因此,这里的“何处寻”明写蜀相祠堂,实写自己的仕途艰难。为了渲染自己失意的心情,杜甫借用了祠堂景物描写来烘托,写碧草是“自春色”,写黄鹂是“空好音”,一个“自”字,传达出春草自碧都无人观赏的孤寂,一个“空”字,传达出黄鹂美好的歌声也只是自作多情而已。这与其说是春草与黄鹂,不如说是杜甫自己。他曾经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入长安,可是,没有人赏识他,没有人重用他,一如“自碧”的春草,一如“自鸣”的黄鹂。
诗歌第三联追忆了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辅佐他完成匡复汉室大业的往事,也歌颂了诸葛亮辅佐了蜀国刘备与刘禅两代君主的功业。这与其说是歌颂赞赏,不如说是敬仰、羡慕,诸葛亮的一生,正是杜甫理想中的人生,可是,杜甫的理想之光从来就不曾向他闪现过。而后一联写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后为国尽忠,卒于五丈原的遗憾,却“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里的“英雄”是指所有希望为国建功立业的仁人志士,更是指杜甫自己。更进一步说,杜甫是在诸葛亮的遗憾中表达对自己仕途无望的失意与伤感。不过,这里的伤心落泪是英雄之泪、豪杰之泪,可说伤而不哀,相反,诗句中蕴藏着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