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84274
编辑推荐
经济系统在空间维度上的集聚和时间维度上的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基本特征,陶永亮著的《空间集聚与动态效率从理论到实践》以此为切入点,构建新经济地理动态分析框架,并结合区域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着重探讨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条件,然后采用中国近10多年的数据对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本书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在实施的一些重大发展战略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目 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第四节 基本结构和框架
第二章 集聚与增长研究评述
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
第二节 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两区域静态模型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的产业集聚与分散
第四节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
第五节 公共政策与区域协调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的空间集聚与国际比较
节 有关中国经济集聚的几个核心问题
第二节 中国经济集聚趋势及国际比较
第三节 经济集聚的影响:增长与差距
第四节 区域政策实践探索: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实施区域援助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维度区域一体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
节 动态效率与区域差距的权衡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两区域动态模型
第四节 多重市场均衡及条件
第五节 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第六节 不同地区福利影响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重开放、产业的区位分布与经济增长
节 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第二节 两国三区域动态模型
第三节 多重市场与多地区的均衡
第四节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位分布
第五节 二重开放与经济增长
第六节 二重开放对不同地区居民福利的影响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节 威廉姆森假说及其机制
第二节 理论假说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中国城市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在全球新一轮开放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战略
节 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政策演变
第二节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调整及其影响
第三节 当前中国主要区域发展战略
第四节 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家战略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对策略——以浙江省为例
节 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国家战略实施对浙江空间发展影响分析
第三节 政策主导下的集聚与增长逻辑
第四节 浙江空间发展策略的若干思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第四节 基本结构和框架
第二章 集聚与增长研究评述
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
第二节 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两区域静态模型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的产业集聚与分散
第四节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
第五节 公共政策与区域协调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的空间集聚与国际比较
节 有关中国经济集聚的几个核心问题
第二节 中国经济集聚趋势及国际比较
第三节 经济集聚的影响:增长与差距
第四节 区域政策实践探索: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与实施区域援助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维度区域一体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
节 动态效率与区域差距的权衡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两区域动态模型
第四节 多重市场均衡及条件
第五节 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第六节 不同地区福利影响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重开放、产业的区位分布与经济增长
节 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第二节 两国三区域动态模型
第三节 多重市场与多地区的均衡
第四节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位分布
第五节 二重开放与经济增长
第六节 二重开放对不同地区居民福利的影响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节 威廉姆森假说及其机制
第二节 理论假说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中国城市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在全球新一轮开放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战略
节 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政策演变
第二节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调整及其影响
第三节 当前中国主要区域发展战略
第四节 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家战略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对策略——以浙江省为例
节 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国家战略实施对浙江空间发展影响分析
第三节 政策主导下的集聚与增长逻辑
第四节 浙江空间发展策略的若干思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