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68434丛书名: 无
本书于1887 年首次印刷,1912 年再版,至 1935 年重印达八次之多。这本书使滕尼斯获得了很大的声誉。其在社会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使用二分法的概念,从人类的现实中,抽象地概括出共同体与社会这两种类型。本书的基本思想和概念,至今对于社会学仍然有很深刻的影响,是社会学的经典文献。
《共同体与社会》如同标题明确呈现的那样,本书*鲜明的特征莫过于它采取了二元对立的结构、围绕着“共同体”(Gemeinschaft)与“社会”(Gesellschaft)这对彼此相对的概念展开讨论。本书的主体部分由三卷组成,依次是“关于主要概念的一般规定”(共同体的理论与社会的理论)、“本质意志与抉择意志” 、“自然法的社会学基础” ,它们分别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共同体”与“社会”之间对立的意涵:*卷在社会学的层面上刻画了两种人类结合的关系形态以及它们各自形成的共同生活秩序;第二卷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对应上述两种共同生活类型的个体心理事实与原理;第三卷则透过法学和政治哲学的视野解读了两种关系类型背后的规范以及共同生活的法权基础,其中又包含了双重的自然法脉络:*重是私法层面的“共同体”或“社会”内部的人与人(“人法”)、人与财产(“物权法”)之关系的诸规范;第二重则是公法层面的、作为整体的共同体与社会为了维持自身所形成的法权秩序(“公社”与“国家”)。
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四版和第五版前言(附第三版前言摘录)
第六版和第七版前言
第八版前言
卷 关于主要概念的一般规定
主题
1,2.有机的与机械的形态—一般性的定义一辩护与命名
章 共同体的理论
1.共同体的胚胎形式
2.胚胎形式的统一与完善
3.享受与劳动的交互关系
4.过度与抵消
5.威严—长者威严—强力威严—智慧威严温情和敬畏
6.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友谊
7.父亲的威严—王侯的威严—师傅的威严审判者的功能—公爵的功能—教士的功能
8.作为共同体之表现的威严和服务不平等的界限
9.作为共同体意志的共同领会—自然法—语言—母语—默认一致或家庭精神
10.自然统一体的划分与重组民族—部族—氏族乡村—行政区—村庄城镇—行会—社团
11.相互占有与享受—对共同财产的占有与享受农田与家园
12.共同体的普遍倾向发展的模式首领与成员后的统一体家
13.家内生活—三个层次—家内生活中的仆役
14.家政—灶火和餐桌—对交换的陌生
15.孤立的家—农民之家—城镇之家—对城镇和乡村的补充—交换的形式
16.家的类比—村庄—村庄和边区中的领主庄园—财产的关系
17.乡村社团和公共地作为家政的社团—经济的、共产主义的组织
18.城镇作为共同体式的有机体—作为艺术的手工业—艺术与宗教—宗教的发展—宗教与艺术在城镇中的功能—城镇与商业
第二章 社会的理论
……
第二卷 本质意志与抉择意志
第三卷 自然法的社会学基础
附录 结论与展望
《共同体与社会》不仅是滕尼斯思想和行动的灵魂,而且深远地影响了同时代以及未来的社会思潮,反过来说,它也在剧烈动荡的时代浪潮下经历着命运浮沉。尽管在版面世时,它并没有引起广泛的(general)重视,然而当时几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已经注意到它,并从各自的角度做了批判性的回应,其中就包括了新康德主义者泡尔生(Friedrich Paulsen)、生命哲学家奥伊肯(Rudolf Eucken)、历史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法学领域的执牛耳者施莫勒(Gustav Schmoller),甚至德语知识圈以外的学者,如英国哲学史家罗伯逊(George Robertson)、丹麦哲学心理学家霍夫丁(Harald Høffding)、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无论对本书的态度是褒还是贬,他们皆肯定滕尼斯在德国哲学和新生的社会科学之间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桥梁,他所呈现的古今世界观的对立意识为反思时局乃至现代性提供了有力武器。长久的沉寂之后,随着俾斯麦集权体制的瓦解以及世纪末日益凸显的工业文明的全面危机,首谈“共同体”与“社会”对立的《共同体与社会》越来越被大众广泛地接受,甚至说“狂热追捧”都不为过,它成了席卷全德的青年运动的圣经,青年人高喊着回归浪漫的共同体、对抗理性的社会;尤其当1914年德意志帝国投入欧洲战争,同英法诸国展开殊死较量,“日耳曼文化同盎格鲁-撒克逊文明间的斗争,,发酵成德国学界持续、热烈讨论的议题,《共同体与社会》理所当然被视作发声之源,达到了它声名的;此后德意志帝国的败落,新生的魏玛共和国经历着持续的政治、社会动荡,纳粹党宣传家利用《共同体与社会》里的“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的口号为其政权的合法性造势;而二战后的局面则迅速彻底颠倒过来,直到今天,政治的自由主义、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学术和教育的美国化构成了欧洲主流的意识形态,《共同体与社会》不仅被抛入历史的故纸堆,而且多少成为思想的“禁区”。
或许正是因为滕尼斯同他的这部名著(更准确地说是“标题”)太敏锐地触动了时代的神经中枢,故而它们被意识形态的各种潮流裹挟利用,书中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探讨被曲解乃至直接无视。相反,回到历史的语境,追溯本书在同时代的学者共同体那儿产生的真正影响,也许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它对于当今的价值。不可否认,作为一位明确以“社会学”作为自我学术定位的学者,滕尼斯创作《共同体与社会》为欧洲现代社会学奠定了基础。经典的社会学大家也无不从本书获取给养、进而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回应本书的内容:首先,在现代社会科学诞生前夜,本书植根于近代自然法的理论土壤、结合历史法学对于历史事实的要求,将社会置于核心位置,明确提出了社会学的根本关切所在,即“共同生活”或广义的“社会”(das Sozial)的事实及其规范性基础的问题,如早期涂尔干便在此受到滕尼斯启发,他同滕尼斯关于“社会”本性的争论证实了这一点;其次,它将解释的脉络扩展到个体心理、经济生活、政治秩序等诸领域,将“社会”构筑为一个总体的世界图景,如韦伯对个体的社会行动的阐释、桑巴特对传统经济模式与现代资本主义的比较研究都离不开同滕尼斯的对话;后,它是对现代性与文明格局的价值探索,如特洛尔奇调和信仰与现代性的进路,同滕尼斯寻求克服理性主义与历史主义世界观之对立的努力紧密相关。
当然,《共同体与社会》的意义也并非局限于社会学或社会科学的视域内部,它的内容涵盖了西方思想史的诸多关键论题。作为一位涉猎广博的哲学史家,滕尼斯对古希腊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斯多葛学派)、霍布斯与斯宾诺莎的早期近代形而上学、康德与黑格尔的德国唯心主义思想、歌德与席勒的魏玛古典主义精神、叔本华与尼采的悲观主义的意志学说都曾做过精深的研究,在本书里,他细致地回应了这些思想脉络,形成复杂的从心理到社会行动的理论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身处近代德语世界思想传统中的知识分子,滕尼斯对贯穿德国19世纪的唯心主义、浪漫主义、历史主义诸理论思潮及其内含的伦理和法权思想做了全面的反思,重新奠定了一套从个体心灵、社会生活直到政治国家的总体的、带有辩证色彩的伦理秩序。
不仅如此,在本书中,滕尼斯为我们勾勒了理解欧洲普遍历史进程的双重理论谱系:一方面,“共同体”概念囊括了从古希腊城邦、罗马父权制国家直到中世纪日耳曼封建制帝国与自由市镇并轨的历史,而“社会”概念则涵盖了近代市民社会与民主制国家的进程,滕尼斯对“共同体”向“社会”的转变进程的讨论既展现了他同梅因、巴霍芬、库朗热、摩尔根等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关于西方早期文明形态的对话,展现了他如何在洛贝尔图斯、施莫勒、瓦格纳、基尔克等德意志史家的启迪下重构日耳曼祖先的历史,也展现了他同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等政治经济学家关于现代商业社会和国家秩序的论争;另一方面,滕尼斯对“社会”的危机以及“共同体”在欧洲重新繁荣的预见,充分反映了他对世纪末普遍弥漫的悲观主义情调、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反思,也奏响了20世纪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批判理论的先声。
……
古代力量与现代力量的对立、它们的发展与它们之间的斗争是两个文化总体及其群众阶层共同面对的东西。对此,我们自信已拥有极为丰富的认识一方面是较早的、南欧的古代文化,它的生命在雅典到达了,在罗马陨落了 ;另一方面是较晚的、北欧的现代文化,它紧接着前者,并从前者那里汲取了许多内容、转而 促进了自身发展,这就是北欧的现代文化不同于南欧的古代文化的地方。在各种事实与条件极不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仍能发现一致的发展进程,在这个普遍的、合乎规律的进程里,所有要素都为之做出了贡献,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有隐蔽的、专属于自身的历史,每个要素的历史部分地由整体的发展进程引起,部分地通过它自身的缘由实现,它参与到整体的发展进程中,或者阻碍或者促进了整体的发展进程。
借助前述的概念和认识,我们希望理解从上个世纪直到现时代以来的各种潮流与斗争,并且超越现在,进一步地思考未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思索着日耳曼文化的整体发展。作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它从罗马帝国的废墟里成长起来,伴随着不断形成的对基督教的普遍信仰,日耳曼文化在教会的推动力下兴起,这个 过程既可被理解成不断的进步,也可被理解成持续的衰退,正是在这个地方,日耳曼文化进程中产生出的这些对立,构成了我们研究的焦点。此外,同所有从往昔深处演绎出来的历史相反,我们将抓住当前的时刻,将当前时刻视作我们考察的真正的、甚至必要的岀发点,就此来说,当前的观察者掌握了无可替代的优势,他们用自己观察经验的眼睛去审视正在发生的(geschehend)各种运动,即使被捆绑在时代的岩柱上,他们也能感受到正在走近的大洋(俄刻阿诺斯)之女们的声音和芳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