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16639
写作文居然也能用公式?
当然能!这儿就有。
名师用“公式”告诉你,满分作文都是套路。
我们不是让你做文豪,而是要助你从考场凯旋。
……
满分作文,谁都能写!
《七步写出好作文:作文兵法》是由全国优秀图书奖获得者、一线语文教师张若茵老师精心打造的中学生作文书,作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对学生和作文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同类书比起来,她的作品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快速有效。
备考在即,时间紧迫。老师不教你去背热点、积素材,而是带你整理资源,为你出谋划策,教你活用套路,写出阅卷老师喜欢的文章。
2.有趣。
兵法貌似晦涩,实则很简单、高明。老师将作文融入兵法,一改说教,生动讲述考场作文的致胜策略,让你享受游戏通关般的乐趣。
3.实用。
书中讲到的作文策略,都是作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亲身总结出来的,经过实践教学检验非常好用,获得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本书将写作分为七步,这七步的划分依据不是写作步骤,而是写作内容。结合兵法,七步又细化为36招,招招均可夺分。七步分为语言、材料、结构、描叙、议论、创意、应变,36招作文兵法,每一招都由“兵法解读”“致胜策略”“成功案例”“致胜奥秘揭示”“真题演练”“张老师辅导站”“实战集锦”“思路点拨”等八个层次组成。
本书通过对兵家奇谋方略的介绍,对作文常法和变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加上对致胜实例的分析、对文题的设计以及思路提示,给作为中学生的你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方式,帮你迅速提高作文应试能力。
第一步 语言
第1 招 用众之法:用语准确的策略
—作文想致胜,用语要准确 / 002
第2 招 斗乱不乱:用语严密的策略
—运用长短句,严密又有序 / 010
第3 招 动而不迷:用语得体的策略
—心中有读者,语言要得体 / 017
第4 招 兵非益多:用语简洁的策略
—废话都删去,作文靓起来 / 025
第二步 材料
第5 招 先胜后战:积累材料的策略
—广泛积累材料,让作文有话可说 / 034
第6 招 择材任势:剪裁材料的策略
—恰当选取材料,使文章增色生辉 / 042
第7 招 因变制胜:运用材料的策略
—灵活机变,一个材料多角度运用 / 049
第8 招 并敌一向:调集材料的策略
—集中材料,突出文章中心 / 057
第9 招 千里馈粮:扩充材料的策略
—发挥想象,让作文材料丰富起来 / 065
第三步 结构
第10 招 谋深计远:起承转合的策略
—快速构思,从整体上谋篇布局 / 074
第11 招 先发制人:迅速入题的策略
—不绕弯子,开篇直奔主题 / 081
第12 招 以迂为直:迂与直的策略
—迂回曲折,让文章活泼有趣 / 087
第13 招 分合为变:聚与分的策略
—分进合击,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晰 / 096
第14 招 地有不争:详与略的策略
—分清主次,详写略写要得当 / 103
第15 招 使如率然:处处照应的策略
—前呼后应,让作文结构更严密 / 111
第16 招 后发制人:卒章显旨的策略
—欧·亨利式结尾,让作文出奇制胜 / 118
第四步 描叙
第17 招 虚实相济:描写虚与实的策略
—虚实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126
第18 招 疾徐相间:叙述缓与急的策略
—张弛有度,让叙述速度推动情节的发展 / 133
第19 招 示形用佯:抑扬互用的策略
—抑扬结合,使文章形成波澜起伏之势 / 140
第20 招 使人无识:制造悬念的策略
—巧设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 / 147
第21 招 虚实互见:以虚衬实的策略
—虚实互为补充,使文章更鲜活 / 154
第22 招 天时地利:设置环境的策略
—善用环境描写,令文章锦上添花 / 162
第五步 议论
第23 招 奇正相生:辩证说理的策略
—巧用辩证法,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 170
第24 招 以正为奇:分析议论的策略
—分析论证,让说理更丰富更深刻 / 176
第25 招 顺佯敌意:批驳论点的策略
—欲擒故纵,让反驳更显力度 / 186
第26 招 夺其所爱:批驳论据的策略
—直接批驳,让议论更透彻 / 193
第六步 创意
第27 招 正合奇胜:创意高妙的策略
—正确的创意,让文章出奇制胜 / 200
第28 招 以奇胜众:创意新颖的策略
—打破常规,使作文别出心裁 / 207
第29 招 出奇无穷:创意翻新的策略
—多角度思维,让文章脱颖而出 / 214
第30 招 出奇以权:创意避害的策略
—作文要创新,但不要恶搞 / 221
第七步 应变
第31 招 相敌虚实:审察问题的策略
—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也要认真审题 / 230
第32 招 避虚就实:扬长避短的策略
—扬长避短,应试作文的取胜之道 / 238
第33 招 见可而进:随机应变的策略
—随机应变,把握考场作文的分寸 / 245
第34 招 因粮于敌:利用供料的策略
—就地取材,换得源头活水来 / 252
第35 招 兵贵神速:快速构思的策略
—“起承转合”,考场作文快速构思四字诀 / 258
第36 招 疾节结合:统筹时间的策略
—“审布文改”,考场作文时间分配四步骤 / 265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张若茵老师妙用中国传统智慧,创造性地把古代兵法的战略战术运用到作文教学之中,为广大学生整理成了一套完整的写作框架,其开拓性、创新性、包容性、实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与能力,颇有助益。
——北京四中语文教师 陈年年
张若茵老师的这套“作文兵法”简简单单,7步36招,不空谈理论,也不堆砌学生范文,而是深入浅出,把中学写作的要点简化,寥寥数语,让写作像套用公式一样简单,学生只需记住这些“套路”,就会发现写作文和吃饭穿衣一样平常自然,再也不必为此头大。
——青年作家、《盛开》《绽放》主编 黄兴
做老师的都明白,短时间里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实践和阅读的大量积累,但想快速提高考场作文成绩却是可行的。张若茵老师的这本作文指导书,创意独特,方法简单,易懂、易学,并在作者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补充完善,对即将步入考场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盏照亮未来的明灯。
——《作文原来可以这样写》作者、作文名师 小草老师(周纯)
本书作者作为从事作文教学多年的语文特级老师,熟谙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把中学作文的要点和传统兵法巧妙地结合,不仅让作文指导不再枯燥,同时又做到了脉络清晰、方法明了,可操作性很强。学生只要紧跟本书的脚步,勤加练习,写出一篇考场好作文绝非难事。
——语文一线名师、深圳市首届年度教师 王雪娟
用众之法:用语准确的策略
作文想致胜,用语要准确
兵法解读:
《孙子兵法》上说:“《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意思是说,古书《军政》上说过,由于打仗互相听不到言语,所以设置了金鼓;由于打仗互相看不到动作,所以才设置了旌旗。金鼓、旌旗用来统一军人的视听。视听一致,那么勇敢的就不能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能单独后退了。这就是指挥军队步调一致的方法。
锣鼓和旗帜是军队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会导致军事行动失调而败北。只有统一、规范、准确的鼓声和旗语,才能有效地控制军队的行动,保证军事行动的高度一致,从而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致胜策略
打仗用锣鼓、旗帜作为传递军事信息的载体,作文则依靠书面语言传达作者思想和感情。兵家的用众之法启示我们:作文语言的致胜策略首先是语言要合乎规范。其一,是不写病句,语言通顺;其二,就是合乎一般用语习惯,不生造词语和句式;其三,要用普通话作文,不能用方言。从更高层次看,作文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力求准确。议论、说明文字要严谨缜密,叙述、描写语言要爱憎分明,注意避免语言产生歧义。从不同文体来看,记叙文要特别注意动词的准确运用,议论文和说明文要特别注意限制性词语的运用,说明文字还要注意确数与约数的准确运用。当然,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只有想法正确、清晰,作文语言才有可能准确、流畅。要提高作文语言的准确性,并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还要注意提高思想修养,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丰富各方面的知识。
总之,作文语言规范,是作文成功的基本保证;提高作文语言的准确性,使行文流畅,也是作文应试致胜的策略之一。
成功案例
题目:被遗忘的角落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全文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作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被遗忘的角落
早上,我一走进教室,便觉察到了一股不太对劲的气氛。每个人的头都埋得低低的,不安分的眼神并未盯着课本,而是不时地互相交换着什么意见。王老师面色凝重地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两三页纸沉吟。我悄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胳膊肘撞了同桌:“What happen?”同桌头也不抬地指了指后面。我回头,瞧见沈嘉的座位是空的。她病了?我猜测着,同时也想,她太沉默了,每天说的话几乎不超过五句。
王老师忽然清了清喉咙,这是她要讲话的前奏。“同学们,我现在先不解释什么,我只想把沈嘉同学留下的这封信念一下,然后听听大家的想法。”
我好奇地抬起头。
“王老师,同学们,我知道我是个很让人讨厌的人,大家都不愿意理我,可我也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我只有离开……”我吃了一惊,不明白她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没人理她?噢,也许,但大家都认为是她不喜欢和别人玩呀!
“是的,我在班里扮演了一个很差劲的角色。在课堂上,每当我答错问题,心里忐忑不安,脸涨得通红,孤零零地站在座位上,看见同学们低头拼命忍住笑,却没人肯抬头给我一个鼓励的目光,那种滋味我实在难以承受……”
“老天!”同桌惊呼,“大家是怕她难堪才不看她的,谁会嘲笑她呀!”我赞同地点点头。看不出来,每次答错问题后都平静坐下的沈嘉,竟会有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
“还记得那次英语演讲吗?没人知道我鼓了多大勇气,花了多少心血,没人知道我在台上的紧张与焦虑。也许我真的很差,可我只祈求有一点掌声,然而没有,什么也没有。我就那么没用吗……”
我开始由惊讶转为不安,只是掌声而已,为什么会如此吝啬给予?谁都知道沈嘉那次的演讲出人意料的精彩,而这一切难道可以只归结为我们这个沉闷的班级并没有鼓掌的习惯吗?
我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信已到了尾声。
“今天,是我的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孤独的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向大家告别,或许我会转学,或许不会再上学了,总之,这个讨厌的身影会从大家眼前消失。”
信读完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在这寂静下又分明有一股激荡的暗流,那是每一颗心灵的震撼。
班长站了起来:“老师,我们会把她找回来,我们知道该怎样做。”
是呀,谁都知道该怎样做,可似乎谁都忘记了去做,敏感的沈嘉用她的伤口提醒了我们:每个成员都要融合到集体中,不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四川成都一考生)
致胜奥秘揭示
这篇记叙文的成功首先在于语言相当准确、流畅,尤其是对动词的运用,十分传神。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加深认识。比如,开头一段,小作者一共用了十八个动词,每个动词都可以说是相当准确、传神。仔细读第一段,“走”“觉察”“埋”“盯”“交换”“站”“拿”“沉吟”“溜”“撞”“抬”“指”“回头”“瞧见”“猜测”“想”“说”“超过”,这么多的动词,没有一个不准确,没有一个不精当,怎不令人击节赞叹、拍案叫绝呢?“每个人的头都埋得低低的,不安分的眼神并未盯着课本,而是不时地互相交换着什么意见。”一个“埋”字,一个“盯”字,一个“交换”,就把课堂上不同寻常的气氛给烘托出来了。
“我悄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胳膊肘撞了同桌……同桌头也不抬,指了指后面。”一个“溜”字,一个“撞”字,一个“抬”字,一个“指”,又准确勾勒出两位学生的心态和行动,只敢用肢体语言交流的情景跃然纸上。
不必再举例了,小作者的遣词造句功底已在动词的运用上显露无遗。相信无论哪一位评卷老师看到这样准确、流畅的语言,都会毫不犹豫地送给考生高分的。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文语言准确、流畅,确实是考场作文致胜的基本保证。
真题演练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梦想。有的想去观海,有的想去爬山;有的想去北京,有的想去火星;有的想去探索未来,有的想去拥抱世界……
请以“我想去 ”为题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全文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我想去苏城
我想去苏城,虽然我并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也不清楚它能给我带来什么,但我还是想去那儿,因为,那儿对于我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喜欢陌生的地方,虽然在这个我从小到大生长的地方已没有我的陌生之地,但我还是在尝试着穿上我的那双ANTA走出家门,去寻找陌生的地方。也许有一天我会听到身边陌生人告诉我:这儿叫苏城,我一定会兴
奋得跳起来。
我想去苏城,因为曾有一个人用他的文字告诉我,苏城一直怀着一种温润而古朴的情调,保持着安详、怡然和清淡。苏城头顶上的太阳灿烂却不毒辣,水绿不见底但绝不混浊;苏城人的日子过得清风白水但绝不单调、枯燥;苏城里的总角时光明媚但绝不张扬。现在的我竟然突然喜欢黑色,也许我的一切都在变黑,甚至包括我的人格和我的灵魂,我不知道在别人的眼里我是用什么眼光和态度对待着他们和我身边的一切,我也不知道我该用什么眼光和态度来对待他们失望的眼神和嘴里吐出的那些很尖酸的话。也许,我真的变了,我开始变脏了,很脏,所以我想去苏城,去这个陌生的城市,让那陌生的雨滴轻轻落在我的身上,彻底地吮吸着我每一个细胞中的污浊和混沌,让这温柔的雨滴帮助我淡化黑色,还原本色,也许这雨滴的爱像外婆的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那么的温暖,但那只是也许罢了,因为,我没有外婆,一切,都有我足够的想象空间去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想去苏城,也许在那儿我邂逅的每一个人都是朴实的,至少没有欺骗,只希望在这里能碰到一个知道用真心对待的朋友。目前,我希望在这美丽的地方碰到娟,也许有她的出现,苏城会更美,但或许到那时,正兑现着对她的承诺,当然,那时的我们都正享受着命运对自己的诺言,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无法相信诺言。“承诺常常很像蝴蝶,美丽地飞,盘旋然后不见……”
我想去苏城,我想亲自踏上那个在意念中很美很美的地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走你的独木桥,我唱我的夕阳调。谁的孤独,就像一把刀,杀了我的外婆桥,杀了我的念奴娇。”
(甘肃武威一考生)
张老师辅导站
这篇散文的成功首先在于语言相当准确流畅,尤其是句式的规整,语言的流畅,犹如行云流水一般。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加深认识。苏城在哪里?小作者已经说得很明白,苏城只是个想象,小作者想象出来的陌生的城市,小作者所向往的没被乌烟瘴气污染的地方。对这样的地方,本文几乎每一段都用“我想去苏城”开头,表现了小作者的无限向往,令人觉得整篇作文就像一个长长的排比句,气势非凡。而每一段里的句子,都像诗一般规整,都像诗一般富含诗意、富含哲理,简直可以说是没有分行的一首抒情诗。“我想去苏城,因为曾有一个人用他的文字告诉我,苏城一直怀着一种温润而古朴的情调,保持着安详、怡然和清淡。苏城头顶上的太阳灿烂却不毒辣;水绿不见地但绝不混浊;苏城人的日子过得清风白水但绝不单调枯燥;苏城里的总角时光明媚但绝不张扬。”试着将这段话按句式分行,像不像一节语言准确、优美的抒情诗呢?这样的行文,怎不令人击节赞叹?怎不令人拍案叫绝呢?
再看看这一节,语言准确流畅还表现在遣词造句上:“也许,我真的变了,我开始变脏了,很脏,所以我想去苏城,去这个陌生的城市,让那陌生的雨滴轻轻落在我的身上,彻底的吮吸着我每一个细胞中的污浊和混沌,让这温柔的雨滴帮助我淡化黑色,还原本色,也许这雨滴的爱像外婆的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那么的温暖,但那只是也许罢了,因为,我没有外婆,一切,都有我足够的想象空间去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落”字,一个“吮吸”,一个“淡化”,一个“还原”,就把内心渴望陌生的苏城陌生的雨滴让他灵魂得到净化,回到当初的心情给烘托出来了。
结尾虽是引用现成的诗句,但引用准确、恰到好处,尤其是“谁的孤独,就像一把刀,杀了我的外婆桥,杀了我的念奴娇”,将自己孤独的心情,童真和诗意被扼杀的悲凉心情,都准确地吐露出来。不必再举例了,小作者的遣词造句功底已在句式的表述上,动词的运用上,诗句的引用上显露无遗。作文语言准确流畅,确实是考场作文致胜的基本保证。
实战集训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有人在评价热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时说,生活就是这样,大家要齐心协力,一起向前奔跑,才是兄弟。
2.杨澜说,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不能不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但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3.在适合奔跑的时间和空间放弃奔跑,是一种遗憾。
这三则材料可以引发我们这样一些思考:奔跑的路上,团结协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种成长,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在最好的时光里尽情奔跑,切莫虚度……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思路点拨
写材料作文,先确定文体、确立观点、拟好题目,然后才按照文体的特点进行写作。按照命题要求,写夹叙夹议的作文较适合。虽然有三则材料,却只要求“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那么,就要找出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切入,进行构思立意。否则,一则材料就够用了,何必提供三则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