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6814
编辑推荐
乡村振兴战略是*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书对城市化进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做了探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乡村衰落是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问题;二、城市化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三、城市化进程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归纳了不同乡村建设流派的理论及其对当今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全书以现代大都市上海以及内地革命老区江西广昌县作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了农民进城导致城市社区变化,以及乡籍居民回乡投资促进基层农村社区变化,从这种农民进城与市民下乡双向生产要素对流的过程,探索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的规律。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不在乡村而在城市,要在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解决乡村振兴问题的观点。
目 录
前言1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概念体系3
第三节研究框架11
第二章乡村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追溯21
第一节民国时期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21
第二节革命年代党的乡村改造理论与实践39
第三节改革开放与新农村建设48
第三章城市是乡村振兴的希望66
第一节城市的能力66
第二节城市化76
第三节逆城市化93
第四节上海松江地铁9号线之例101
第四章广昌路上:内陆县域的城市化115
第一节高虎脑:城市化之路115
第二节乡愁与现代化131
第三节县城的城市化141
第五章进城与进村162
第一节土地的牵挂162
第二节进不了的城176
第三节下不了的乡191
第六章城市化场景下的乡村振兴之路206
第一节乡村振兴的希望206
第二节乡村振兴:条件与出路222
第三节乡村振兴:宜居与宜业237
第七章结论256
前 言
2016年的清明时节,平生第一次到外祖父母的坟上扫墓,顺便探望已年过八旬的老舅和舅母。远山如黛,两株硕大的樟树撑开华盖挺立在平畴的水田之间,乡村中的水田已经犁耙耙过,即将插上稻秧,田坎小径将平如镜面的水田分割出整齐网格,网格中却间或有几个格子是长满杂草没有犁过的荒田。步入村中,多间年代久远典型赣东传统建筑风格的祖屋,以及宗祠都已倾颓,宗祠完全被爬墙草覆盖,几只小鸡在宗祠的瓦砾中找寻蜈蚣之类的小虫,祖屋前的池塘已经淤满泥沙,爬满杂草。有外地还乡的退休干部在村中心建起豪华现代化大宅,但有围墙与村子隔离,豪宅周边堆满了塑料垃圾。村中厕所依然是最原始的挖个粪坑,坑上搭两块木板,再用竹席围住,也不分男女。表弟已年过半百,刚刚建起了三层高,装修也很现代的楼房,就抛下新居,以及仍旧住在祖屋中的老舅与舅母,远赴厦门随自己的儿子在外打工,村中已难见年轻人。30年前曾经来过这里探望老舅,那时要坐长途汽车到镇上,然后在乡间田坎路上步行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到村里,自行车都不好骑,一不小心就可能摔进田里,到处可以找到山塘野钓。现在公路直接通到村中,多数山塘已经消失,往日夏天的傍晚在池塘边的家长里短已经悄然消逝,村中只留下了老人,甚至小孩都随父母搬去镇上、县城。在父母之乡正在萧条的同时,上海以及上海的郊区却因为新上海人的到来日益拥挤。我定居在上海市近郊松江新城的这个小区转眼就十年了,当初常常能够看到小区绿油油的草坪被人开垦出来种植鸡毛菜。小区里花坛的鲜花常被人清除栽上葱蒜,甚至有小区居民在地下室的自行车库养鸡,每天早晨都会被母鸡下蛋后咯咯嗒的叫声吵醒。几年后,小区的草坪和花坛总算没人种菜,车库也没人养鸡,但是宠物狗和汽车突然多了起来,糟糕的是养狗人和开车人还没完全学会如何在城市里将个人习惯置于社会公德的约束之下,从此狗吠声和汽车的鸣笛声取代了母鸡下蛋的声音。当上海规定市区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位于外环以外的松江还可以保持燃放鞭炮的乡俗。比较内地而言,松江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燃放烟花爆竹时,不会在楼道内而是到露天燃放;而我在原来内地居住时,常常在楼道内听到沉闷的爆竹爆炸时的共鸣声。但松江喜欢燃放冲天炮比内地小区楼道内鞭炮爆炸的共鸣声还糟糕,现在的小区都是多层或高层,一个不小心冲天炮就可能窜进住户的房间。十年前的松江新城还是冷冷清清,十年后的松江却是疯狂堵车,区政府附近的思贤公园,每当风和日丽的周末,常能看到操南腔北调的各色休闲男女,松江本地方言倒不常听到。2016年我在完成《农村城市化:“礼治市场”的路径依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书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本书只是从经济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城市化转型的过程,而农村城市化却意味着传统农村的衰落,因此很希望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探讨乡村如何振兴。近年来,乡愁总在那些定居于城市、脱离了乡籍的城市新居民中挥之不去。即使是城市里出生并长大的市民,也总把袅袅炊烟、市井熙攘、田园牧歌当成是理想中的乡愁图景,甚至樵夫的斧钺都会让城市市民感到一种浪漫。然而,无论是定居于城市的农村居民,还是城市出生长大的市民,其实对传统乡村都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打造,当这些享受过城市现代化便利的居民重新回到乡村的时候,他们往往又会拿城市的发达来感叹乡村的诸多不便。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乡村,乡村衰落了吗?如果乡村衰落了,乡村如何才能振兴?近10年来,我从乡村旅游的研究,持续关注乡村发展,关注城乡关系,在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旅游开发与农村社区经济”(02BJY105)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礼治传统与市场经济交互作用下旅游服务困境研究”(11YJA630037)的过程中,发现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推动了乡村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引导乡村居民的农业与非农经营日益与市场相联系。而旅游服务业汇集了许多来自乡村的服务人员,他们进入城市后,既显露出对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也保留了不少传统农村居民的习惯。在这两个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一点体会,就是认为乡村的衰落是与城市相关,乡村振兴的希望也在城市,因此,萌发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在2016年,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苏贻鸣老师进行了讨论,选定了这个选题,并列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两年多来,广泛在国内外旅行,到过许多农村,采访过不少乡村居民,但本研究更多的是将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所以调研的重点放在城市的变迁,并从城市的变迁探讨乡村的未来。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乡村正在发生“两千年来未有的变局”(梁启超,“中国史叙论”,载《饮冰室合集》606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而且城市与乡村的变化远未定型。本书稿已在2017年年底基本完成,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部署,这让我们既感到高兴,也感到了巨大压力。高兴的是,乡村振兴的选题在2016年就与出版社商定。感到压力的是需要更好地领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路,为此进行了许多新调研,并与出版社编审老师多次进行讨论、充实完善,以体现新时代城市化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新变化与新政策。本书得到华东师范大学杨勇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邹统钎教授的指导,特别是杨勇教授给出了许多卓越的修改建议,本书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了完善,当然文责自负。本书从城市化进程的视角,跳出乡村讨论乡村振兴是一次新尝试,也由于水平所限,本书错讹之处颇多,尚祈读者批评指正。非常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苏贻鸣、张晓玲、史尚华诸位老师,他们对“乡村振兴”的选题慧眼独具,在没有任何课题依托的条件下,就在2016年将我的“城市化与乡村振兴”著作选题列入出版计划,并多次商讨书稿框架、研究内容、审核、校对,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本书难以顺利出版。感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出版资助。感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会展与旅游学院的支持。感谢广昌县爱心联谊会,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谢克强先生,感谢广昌县塘坊镇华水坪村委会、广昌县赤水镇贯桥村委会、贯桥村派出所、广昌县赤水镇玖祥火龙果农业园,以及广昌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所给予的调研帮助。感谢研究生李晴雪、王虹婷、陈晴在多地农村及乡镇的辛苦调研。最后更要感谢我的家人,我太太为我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后勤支持,我儿子为我的研究翻译了不少英文资料,并帮我制作了不少图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