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74298丛书名: 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序
一 遥远的遗响——秦腔源流概说
1.秦腔形成的历史条件
2.从民间走向庙堂——秦腔的出现与盛行
二 越敲越响的梆子——秦腔的表演个性与唱腔特点
1.秦腔的演唱音乐
2.秦腔的声腔特色
3.秦腔的剧本结构
4.秦腔的剧目传承
5.秦腔的行当角色
6.秦腔各行当的独门绝技
7.秦腔的节奏与乐队形制
三 不胜枚举的秦腔班社和灿若繁星的秦腔名家
——秦腔的发展与繁荣
1.驰名三秦陇上的三意社
2.“百年老店”易俗社
3.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4.风雨沧桑尚友社
5.西安市五一剧团
6.咸阳市人民剧团
7.宝鸡市人民剧团
8.渭南市秦剧团
9.甘肃省秦剧团
10.兰州市秦剧团
11.天水市秦剧团
12.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
13.银川市秦剧团
四 春风拂过满眼绿
——秦腔学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剧目创作和音乐改革成就
1.陕西省戏曲研究院17年群英谱
2.“十年动乱”中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3.名家辈出的30年——改革开放后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五 21世纪秦腔的辉煌
1.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代表的秦腔现代戏创作团队
2.秦腔艺术的现状与前途
序
秦腔是个大剧种,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秦腔流行的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举凡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甚至包括晋东南,秦腔当之无愧是方言区内人民的文化血脉。近些年,在陕西出版了许多秦腔史研究专著,但是大多数属于关于秦腔起源的探索,属于行业内的学问。因为秦腔年代久远,又属草根文化,文字资料匮乏,很难有人能说清秦腔究竟具体起于何时,成于何地。其实这个问题在没有得到可靠的手资料之前,任何说法也都只能是一家之言。但有一点则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秦腔大致产生的年代应该在明代中叶。现在能得到的证据就是在浙江绍兴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手抄本《万福莲》中曾有“西秦腔二犯”字样。一个剧种能在万历年间传播到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足以证明其在本土流行时间之长、流行范围之广。
16世纪的中国,是农耕文明的社会。当时一种艺术的传播,首先必须在本土蔚然成风,甚或成为本土民众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成为本土文化的一种根系,才能成为维系漂泊于外地之游子的情感纽带,才有可能成为在外经商的人群对本土文化依恋的精神附着。作为草根艺术,官府不可能利用官方驿道和话语权对一种流行于民间的文化样式张扬传播,因此,草根艺术只能依靠民间的方式向外扩展,于是就有了“商路即戏路”的说法。靠着商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靠着盐商、茶商、布商的肩挑、背驮、车载、船运,流行到东南沿海的绍兴,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恐怕是办不到的。今天依然遍布全国各地的西秦会馆,就是秦腔流播区域的明证。
史话类的丛书不同于专题研究,不过分追求治学的严谨、史料的翔实、考证的精密,只要求在简单明了的叙述中交代来龙去脉。因此这本《秦腔史话》也就只能就秦腔的发生、发展、流播、历史脉络和现实发展状况做一概述。这一点,《秦腔史话》应该说做到了。作者尽可能地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基本上将秦腔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称许为一时风流的当红演员,杰出的编剧、导演等,尽数囊括,对秦腔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也做出了简要的评介,这无疑是给那些曾经在秦腔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树碑立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秦腔,了解秦腔这个梆子腔鼻祖的前世今生,让秦腔的研究走向大众,让许许多多的前辈名家和当世艺术家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便是这本史话的目的所在。特别是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在秦腔发展史上卓有成就的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以及西北各省区的秦腔表演团体的叙述,对这些秦腔班社所产生的剧作家作品的分析以及表演艺术家表演特点和唱腔艺术个性的欣赏,或许能帮助人们比较全面准确地认识秦腔,让大众对秦腔产生更加广泛的认知。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秦腔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理论评论家,在陕西区域文化史、秦腔史、戏曲理论诸方面造诣颇深,多有建树。因此,他的这本《秦腔史话》,应该能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和广大读者的认同。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我们祖先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钢筋的丛林和水泥的蛛网道路中濒临灭绝的险境。可以说,保存地方文化活化石——中国地方戏曲,延续我们赖以证明自身的文化基因,保存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文化根系,就是《秦腔史话》出版的深远意义。
是为序。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丁科民
癸巳年腊月初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