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73543丛书名: 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内容简介
豫剧是中原文化的瑰宝,堪称当今中国*的地方戏剧种。本书从戏曲文化发展的角度,对豫剧的渊源流变、分支流派、演员剧团、剧目生产、影响流布以及豫剧艺术的美学品格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论述。本书以科学的框架、精心的选材、准确的提炼、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豫剧的精粹与华彩,尤其对豫剧发展中的一些跨越性变革所作的理论性阐述,更富有现实意义。
目 录
序
一 大中原出了“土梆戏”
二 豫剧的分支与流派
1.豫剧的地域分支
2.豫剧的流派
三 豫剧的三次改革
1. 20世纪20~30年代的改良
2. 20世纪50年代的“三改”
3.改革开放后的“创新”
四 丰厚的家产
1.豫剧传统剧目
2.豫剧新编古代戏
3.豫剧现代戏
五 豫剧的美学品格
1.注重伦理政治的审美判断
2.激昂豪放的阳刚美
3.通俗自然的质朴美
4.强烈鲜明的节奏美
六 豫剧在全国
1.河南省外影响较大的豫剧院(团)
2.豫剧在河南省外重点流布地域的发展概况
七 新世纪的跨越
1.精品剧目引领时代风骚
2.领军人物展示卓越风采
3.唱响亚洲、唱响世界
参考文献
前 言
序
豫剧是中原文化的一张名牌,是河南人的骄傲!
它于清代乾隆年间出生于河南开封一带,吮吸着中原文化的乳汁,迅速成长壮大,到了清代末年,已经占据了整个河南的腹心地区,班社林立,名角如云,形成了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不同的地域分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交通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不同的地域分支增多了交流,开始了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之后,一些豫剧名家更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彰显于世。当时,冯玉祥主持豫政,大力倡导社会改良,移风易俗,加之豫剧于民国初年进入城市剧院后面对的观众出现变化,使它既处于倡导改革的社会环境,又有了改革的内在需求。20世纪初豫剧改良迈出了步,及至30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樊粹庭、王振南、陈素真、常香玉等人卓有成效的改革,将豫剧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为豫剧占领城市和快速传播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戏曲“三改”,使豫剧的人才建设、剧团体制、剧目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6~1957年,豫剧的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攀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峰,全国近20个省区都拥有扎根于当地的豫剧演出团体,豫剧成为全国瞩目的大剧种。
豫剧自清末以来,百余年间雄踞中原艺坛,而且能够“风风火火闯九州”,是因为它由中原文化孕育而成。中原是中华民族活动较早的地域,因而中原文化根深底厚。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河南在约3000年的时间里是“国都”所在地。“国都”作为文化的集散地,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中原文化得以丰富积累并具有广收博采的品质。这样的文化,必然具有包容性和辐射力。由中原文化孕育出的豫剧继承了母体的文化基因,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艺术语汇,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它的丰富性转化为强大的辐射力,因而赢得了庞大的观众群体。此外,豫剧质朴通俗、激越明快、大气磅礴的风格特点,也是它拥有众多观众并能吸引当代观众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加之“全球化”的冲击,传统艺术门类大都生存艰难。豫剧虽然也遭遇了困境,但广大民众仍然对它怀有深情。不论城镇还是乡村,豫剧举行广场演出时,观众总是人山人海;自从剧院的演出不大景气之后,郑州市区很快出现了以演唱豫剧为主的“戏曲茶座”,每天都吸引数千观众,各市、县也都出现了这种演出形式;河南电视台创办的《梨园春》是以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栏目,不仅吸引了河南及周边数省的观众,而且在新疆、青海等边远省份也有不少戏迷;河南电台、郑州电台和大量市、县电台的戏曲栏目也都办得红红火火;很多让人感动的戏迷、票友,自由结伴,随意设场,以演唱豫剧自娱,以传播豫剧为乐。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在当今,豫剧的传播仍然是传承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有效渠道,仍然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认同、增强信任和团结的平台,豫剧园地仍然是广大民众的精神家园。
当然,豫剧也与其他许多传统艺术种类一样遭遇了危机,尽管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呵护,需要人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对其予以传承和传播。创建剧团进行演出是传承和传播,兴办学校延师传艺是传承和传播,而著书立说向人们介绍豫剧的历史、讲述豫剧的美学风格和艺术手段等,同样是一种传承和传播。谭静波女士撰写的《豫剧史话》一书,以科学的构架、精心的选材、准确的提炼、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豫剧的产生、发展,评述了豫剧的美学风格,介绍了有关的剧目、流派和演员,为想了解豫剧的朋友提供了一个概括全貌、突出重点、便于阅读、易于把握的文本。不论是豫剧的学习者、爱好者,还是研究者,一定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有益的启示。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刘景亮
豫剧是中原文化的一张名牌,是河南人的骄傲!
它于清代乾隆年间出生于河南开封一带,吮吸着中原文化的乳汁,迅速成长壮大,到了清代末年,已经占据了整个河南的腹心地区,班社林立,名角如云,形成了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不同的地域分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交通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不同的地域分支增多了交流,开始了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之后,一些豫剧名家更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彰显于世。当时,冯玉祥主持豫政,大力倡导社会改良,移风易俗,加之豫剧于民国初年进入城市剧院后面对的观众出现变化,使它既处于倡导改革的社会环境,又有了改革的内在需求。20世纪初豫剧改良迈出了步,及至30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樊粹庭、王振南、陈素真、常香玉等人卓有成效的改革,将豫剧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为豫剧占领城市和快速传播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戏曲“三改”,使豫剧的人才建设、剧团体制、剧目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6~1957年,豫剧的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攀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峰,全国近20个省区都拥有扎根于当地的豫剧演出团体,豫剧成为全国瞩目的大剧种。
豫剧自清末以来,百余年间雄踞中原艺坛,而且能够“风风火火闯九州”,是因为它由中原文化孕育而成。中原是中华民族活动较早的地域,因而中原文化根深底厚。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河南在约3000年的时间里是“国都”所在地。“国都”作为文化的集散地,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中原文化得以丰富积累并具有广收博采的品质。这样的文化,必然具有包容性和辐射力。由中原文化孕育出的豫剧继承了母体的文化基因,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其他剧种的艺术语汇,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它的丰富性转化为强大的辐射力,因而赢得了庞大的观众群体。此外,豫剧质朴通俗、激越明快、大气磅礴的风格特点,也是它拥有众多观众并能吸引当代观众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加之“全球化”的冲击,传统艺术门类大都生存艰难。豫剧虽然也遭遇了困境,但广大民众仍然对它怀有深情。不论城镇还是乡村,豫剧举行广场演出时,观众总是人山人海;自从剧院的演出不大景气之后,郑州市区很快出现了以演唱豫剧为主的“戏曲茶座”,每天都吸引数千观众,各市、县也都出现了这种演出形式;河南电视台创办的《梨园春》是以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栏目,不仅吸引了河南及周边数省的观众,而且在新疆、青海等边远省份也有不少戏迷;河南电台、郑州电台和大量市、县电台的戏曲栏目也都办得红红火火;很多让人感动的戏迷、票友,自由结伴,随意设场,以演唱豫剧自娱,以传播豫剧为乐。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在当今,豫剧的传播仍然是传承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有效渠道,仍然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认同、增强信任和团结的平台,豫剧园地仍然是广大民众的精神家园。
当然,豫剧也与其他许多传统艺术种类一样遭遇了危机,尽管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呵护,需要人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对其予以传承和传播。创建剧团进行演出是传承和传播,兴办学校延师传艺是传承和传播,而著书立说向人们介绍豫剧的历史、讲述豫剧的美学风格和艺术手段等,同样是一种传承和传播。谭静波女士撰写的《豫剧史话》一书,以科学的构架、精心的选材、准确的提炼、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豫剧的产生、发展,评述了豫剧的美学风格,介绍了有关的剧目、流派和演员,为想了解豫剧的朋友提供了一个概括全貌、突出重点、便于阅读、易于把握的文本。不论是豫剧的学习者、爱好者,还是研究者,一定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有益的启示。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刘景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