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4162丛书名: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学科综合知识语文》汇集中公教育陕西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全面整合历年考点,细致剖析考试重难点,严格按照真题的考查内容和重点编写,帮助考生适应复习相关知识,掌握历年真题考查重点,从容应对考试。
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学科综合知识语文》共设以下四部分: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对考点进行了细致梳理,语句精简,重点、难点突出。
考题再现:版块选用历年真题,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形式,把握高频考点。
知识拓展:版块对主体内容进行了补充,帮助考生深化理解。
牛刀小试:版块配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旨在帮助考生查漏补缺,强化知识要点。
目 录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
牛刀小试
第二章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一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牛刀小试
第三章外国文学
第一节外国文学现象及文学流派
第二节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牛刀小试
第四章现代汉语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第二节汉语拼音
第三节汉字
第四节词语
第五节句子
第六节常见病句
第七节标点符号
第八节常用辞格
牛刀小试
第五章古代汉语
第一节古代汉语概述
第二节古代汉语基本原理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修辞表达方式
第四节古诗词曲知识
牛刀小试
第六章写作
第一节写作基础知识
第二节常用写作体裁分析
第三节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易考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
牛刀小试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 全国分部一览表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
牛刀小试
第二章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一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牛刀小试
第三章外国文学
第一节外国文学现象及文学流派
第二节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牛刀小试
第四章现代汉语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第二节汉语拼音
第三节汉字
第四节词语
第五节句子
第六节常见病句
第七节标点符号
第八节常用辞格
牛刀小试
第五章古代汉语
第一节古代汉语概述
第二节古代汉语基本原理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修辞表达方式
第四节古诗词曲知识
牛刀小试
第六章写作
第一节写作基础知识
第二节常用写作体裁分析
第三节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易考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
牛刀小试
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 全国分部一览表
免费在线读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
一、远古神话
我国远古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等典籍中,其中保存神话最多的是《山海经》。《山海经》现存“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十八卷。
二、楚辞
楚辞以加工后的楚国民歌形式为基础,大量引用楚地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融合了屈原的个性精神与南方的楚文化,其思想深沉,风格绚丽浪漫。
广义上,楚辞是指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狭义上,楚辞专指刘向所编录的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诗集。汉代时,刘向将屈原的作品以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是继《诗经》之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
三、汉赋
汉赋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形式上“铺采摛文”,内容上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五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赋这一文体大致分为骚赋、古赋、六朝赋(俳赋)、律赋、文赋五种。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贾谊、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人。
汉赋名家及其名作
1.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2.枚乘:《七发》(楚辞体)、《柳赋》《梁王菟园赋》
3.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
4.扬雄:《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
5.王褒:《洞箫赋》
6.班婕妤:《自悼赋》
7.刘向:《九叹》
8.刘歆:《遂初赋》
9.班固:《两都赋》
10.班彪:《北征赋》
11.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12.张衡:《二京赋》
四、汉乐府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诗经》亦是现实主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中的代表作品有《十五从军征》《战城南》《妇病行》《孤儿行》《饮马长城窟行》《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芜》《陌上桑》《长歌行》《江南》《孔雀东南飞》等。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了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艺术上,汉乐府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性,诗中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情节和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作者或以第三人称的方式铺陈故事,或通过主人公的自述表现生活场面的情节,或在人物对话中体现人物特点,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作者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其性情,注重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作者具有深切的生活体验,叙事抒情信口而出,不假文饰,但又情景逼真,很能感人。
汉代乐府诗的形式灵活自由,篇章句式变化多样,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创造了包括四言、五言和杂言的丰富的诗歌体裁,便于容纳更多的内容,更为自由地抒情。汉乐府民歌是由《诗经》的四言体向五、七言诗过渡的重要阶段。自此以后,五言诗就在诗坛占据了重要地位,七言诗也逐渐走向成熟。
汉乐府诗大大继承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优良传统,它大胆反映现实的精神在诗歌史上影响深远。汉乐府诗大大发展了我国的叙事诗,它的以事成篇、即事见义的表现方式和叙事写人的技巧都被后代作家继承和借鉴,成为乐府诗的共同特征。
两汉乐府今存不足百篇,大部分保留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汉乐府诗歌中内容最丰富、最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当属采自各地的作品。这些作品“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些作品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十五从军行》。有些作品则直接表现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如《妇病行》。汉乐府中还有一些表现爱情和婚姻的作品,如《上邪》《白头吟》《孔雀东南飞》。
五、“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融的成就主要在散文,其文辞藻华丽,多用骈句。诗歌成就最高者为王粲、刘桢,其中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刘桢的诗品如人品,“贞骨凌霜,高风跨俗”,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徐干诗文兼善。陈琳、阮瑀在章、表、书、记方面的成就比其诗歌创作要高。应玚赋作很多,但多为奉和应命之作,其诗歌中《别诗》二首却颇有雅致。
“建安七子”前期作品往往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后期往往表达对曹氏政权的拥护,表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通过游宴、赠答的形式表现出来。
六、“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代七位名士的合称,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他们成名年代比“建安七子”晚一些,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是“正始体”的代表作家。
七、永明体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遵照“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
八、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时期,政治上长期对峙,经济、文化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局面,再加上双方在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传统上面的巨大差异,南北朝民歌的风貌也迥然不同。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以对爱情生活的表现为核心主题。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粗犷豪放,对社会生活有较为全面的反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堪称南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
(一)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是表现男女恋情的情歌。代表作主要有《子夜吴歌》《子夜四时歌》。
(二)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也有一小部分。北朝民歌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风光景色,如《敕勒歌》等。
(2)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和粗犷豪迈的个性,如《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等。
(3)反映战争、徭役及生活的苦难,如《木兰诗》《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等。
(4)反映婚姻爱情生活,如《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捉搦歌》(谁家女子能行步)等。
九、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
(一)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中的“志人”,是鲁迅由“志怪”推衍而来的,于《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所立,同“志怪”相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笔记体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趣事和玄言清淡,注重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的不同,语言简洁生动、隽永传神,叙事能抓住关键。《世说新语》中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口语,还提炼出许多含义隽永的文学语言,如“拾人牙慧”“一往情深”“标新立异”“登峰造极”“别无长物”“楚楚可怜”“才疏志大”“大家闺秀”“东床坦腹”“栋梁之材”“管中窥豹”“鹤立鸡群”“口若悬河”“琳琅满目”“望梅止渴”“身无长物”“小时了了”等。
一、远古神话
我国远古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等典籍中,其中保存神话最多的是《山海经》。《山海经》现存“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十八卷。
二、楚辞
楚辞以加工后的楚国民歌形式为基础,大量引用楚地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融合了屈原的个性精神与南方的楚文化,其思想深沉,风格绚丽浪漫。
广义上,楚辞是指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狭义上,楚辞专指刘向所编录的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诗集。汉代时,刘向将屈原的作品以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是继《诗经》之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
三、汉赋
汉赋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形式上“铺采摛文”,内容上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五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赋这一文体大致分为骚赋、古赋、六朝赋(俳赋)、律赋、文赋五种。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贾谊、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人。
汉赋名家及其名作
1.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2.枚乘:《七发》(楚辞体)、《柳赋》《梁王菟园赋》
3.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
4.扬雄:《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
5.王褒:《洞箫赋》
6.班婕妤:《自悼赋》
7.刘向:《九叹》
8.刘歆:《遂初赋》
9.班固:《两都赋》
10.班彪:《北征赋》
11.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12.张衡:《二京赋》
四、汉乐府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诗经》亦是现实主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中的代表作品有《十五从军征》《战城南》《妇病行》《孤儿行》《饮马长城窟行》《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芜》《陌上桑》《长歌行》《江南》《孔雀东南飞》等。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了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艺术上,汉乐府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性,诗中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情节和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作者或以第三人称的方式铺陈故事,或通过主人公的自述表现生活场面的情节,或在人物对话中体现人物特点,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作者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其性情,注重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作者具有深切的生活体验,叙事抒情信口而出,不假文饰,但又情景逼真,很能感人。
汉代乐府诗的形式灵活自由,篇章句式变化多样,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创造了包括四言、五言和杂言的丰富的诗歌体裁,便于容纳更多的内容,更为自由地抒情。汉乐府民歌是由《诗经》的四言体向五、七言诗过渡的重要阶段。自此以后,五言诗就在诗坛占据了重要地位,七言诗也逐渐走向成熟。
汉乐府诗大大继承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优良传统,它大胆反映现实的精神在诗歌史上影响深远。汉乐府诗大大发展了我国的叙事诗,它的以事成篇、即事见义的表现方式和叙事写人的技巧都被后代作家继承和借鉴,成为乐府诗的共同特征。
两汉乐府今存不足百篇,大部分保留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汉乐府诗歌中内容最丰富、最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当属采自各地的作品。这些作品“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些作品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十五从军行》。有些作品则直接表现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如《妇病行》。汉乐府中还有一些表现爱情和婚姻的作品,如《上邪》《白头吟》《孔雀东南飞》。
五、“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融的成就主要在散文,其文辞藻华丽,多用骈句。诗歌成就最高者为王粲、刘桢,其中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刘桢的诗品如人品,“贞骨凌霜,高风跨俗”,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徐干诗文兼善。陈琳、阮瑀在章、表、书、记方面的成就比其诗歌创作要高。应玚赋作很多,但多为奉和应命之作,其诗歌中《别诗》二首却颇有雅致。
“建安七子”前期作品往往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后期往往表达对曹氏政权的拥护,表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通过游宴、赠答的形式表现出来。
六、“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代七位名士的合称,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他们成名年代比“建安七子”晚一些,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是“正始体”的代表作家。
七、永明体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遵照“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
八、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时期,政治上长期对峙,经济、文化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局面,再加上双方在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传统上面的巨大差异,南北朝民歌的风貌也迥然不同。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以对爱情生活的表现为核心主题。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粗犷豪放,对社会生活有较为全面的反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堪称南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
(一)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是表现男女恋情的情歌。代表作主要有《子夜吴歌》《子夜四时歌》。
(二)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也有一小部分。北朝民歌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风光景色,如《敕勒歌》等。
(2)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和粗犷豪迈的个性,如《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等。
(3)反映战争、徭役及生活的苦难,如《木兰诗》《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等。
(4)反映婚姻爱情生活,如《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捉搦歌》(谁家女子能行步)等。
九、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
(一)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中的“志人”,是鲁迅由“志怪”推衍而来的,于《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所立,同“志怪”相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笔记体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趣事和玄言清淡,注重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的不同,语言简洁生动、隽永传神,叙事能抓住关键。《世说新语》中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口语,还提炼出许多含义隽永的文学语言,如“拾人牙慧”“一往情深”“标新立异”“登峰造极”“别无长物”“楚楚可怜”“才疏志大”“大家闺秀”“东床坦腹”“栋梁之材”“管中窥豹”“鹤立鸡群”“口若悬河”“琳琅满目”“望梅止渴”“身无长物”“小时了了”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