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363116
原书成书于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 ,比贵阳得名的时间隆庆三年(1569年)要早,本书是点校版。本书是现存贵州省*早的志书之一, 是整个明代贵州史仅有的四种之一。该志共十二卷,包括地图、建置沿革、郡名、风俗、土产、财赋、徭役、学校、艺文等门类。经过本次整理点校,全书计一百一十余万字,作者对当时各府的建置沿革、经济、文化记载走访和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土田、户口、财赋、徭役的记载,对贵州省各民族的风俗习尚、从明初至嘉靖时期的兵变、各民族的反抗斗争等均有珍贵史料价值。《艺文志》序类一目,所收得《安氏家传序》《续安氏传序》《贵州宋氏谱》,是迄今所见*早记载安氏、宋氏历史的汉文材料;志中对各地城池、儒学修建的叙述,时任知府或省级要员都有记文,让我们今天能较详细了解当时城镇和学校发展的情况。
凡 例
1. 上海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之第68、69集为影印明嘉靖刻本《贵州通志》,本书即以此书为底本。该本首页题为“据明嘉靖刻本影印,原书版框高二四八毫米,宽一五○毫米,卷一、卷三、卷五、卷六有缺页”。末页题为“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岁冬月吉刻,督工前卫镇抚龚梁”。但卷一、卷三实无缺页,之所以认为有缺页,是因为错简造成的误解。
2. 1982年,贵州省图书馆据云南大学借云南省图书馆传抄天一阁藏嘉靖刻本重抄本复印,云南省图书馆传抄时常有改动,本书以此为对校本,文中简称云图本。
3. 本书还借助《黔记》、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万历《贵州通志》及部分明人文集等对校。
4. 因原书目录过于简略,实在不便于阅读,故重新编定,各卷亦加上序数,以便阅读。但对原书顺序,则并无变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