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10580
编辑推荐
绮丽曼妙的山光水色,激发起人们多少美妙遐思
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又留下了多少动人的传说
这养育着我们的土地,是我们生命的巢,灵魂的巢
于这灵性之巢沉淀千载的民间故事,流淌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血液和记忆
如是简单,我们学会了兄弟姐妹互亲互爱,了解了善恶,知道了学艺要努力……
如今,尘世喧嚣中为梦想忐忑奔行的亲爱的人儿啊
你慌忙而磕绊的脚步,多需要放缓,走进故事,闻一闻乡土气息,重拾遗失的美好
那优美宝贵的故事,又多需要你的参与,一辈辈讲说流传,伴梦飞翔
——————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曾记否,夏日阴阴,竹木清凉,我们团坐树下,枕着迷人的月光,睁大渴求的眼睛,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们讲那些古老的故事。牛郎织女过天河,梁山伯与祝英台,沉香华山救母,刘海戏金蟾……
曾记否,我们在故事中睡去,吮吸着梦中的美好甜蜜……
————— 岁月砥砺 口耳相传 弥久珍藏 —————
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又留下了多少动人的传说
这养育着我们的土地,是我们生命的巢,灵魂的巢
于这灵性之巢沉淀千载的民间故事,流淌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血液和记忆
如是简单,我们学会了兄弟姐妹互亲互爱,了解了善恶,知道了学艺要努力……
如今,尘世喧嚣中为梦想忐忑奔行的亲爱的人儿啊
你慌忙而磕绊的脚步,多需要放缓,走进故事,闻一闻乡土气息,重拾遗失的美好
那优美宝贵的故事,又多需要你的参与,一辈辈讲说流传,伴梦飞翔
——————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曾记否,夏日阴阴,竹木清凉,我们团坐树下,枕着迷人的月光,睁大渴求的眼睛,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们讲那些古老的故事。牛郎织女过天河,梁山伯与祝英台,沉香华山救母,刘海戏金蟾……
曾记否,我们在故事中睡去,吮吸着梦中的美好甜蜜……
————— 岁月砥砺 口耳相传 弥久珍藏 —————
内容简介
这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
☆对中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对日益流失的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
☆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启迪性,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与北京、辽宁、内蒙古、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省市毗邻,流传在承德当地的口传文学极其丰富。《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卷》历时多年完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全套共8卷本,分为承德市区卷、承德县卷、隆化卷、滦平卷、围场卷、平泉卷、兴隆卷、丰宁卷,从历史、文化、人物、风土等各个角度,用情节生动、内容深广的民间故事,全方位记述了这片山河丰富的根脉和浓郁的文化风情,引领读者从远古到现代,从高原到海滨,了解承德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梦想,在增广见闻的同时受到启迪。
兴隆,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山脉主峰,海拔2118米的雾灵山脚下。境内多奇山异石,秀水草木,名胜古迹,风景独特。清朝时兴隆山一带被列入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封禁254年,更是古木参天,山水风景秀丽。历史上有刘伯温、戚继光、李自成、乾隆、窦尔墩等许多人物在兴隆驻足,人杰地灵,是人文兴旺之地,风物隆盛之区。在县域内广大地区,承传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对中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对日益流失的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
☆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启迪性,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与北京、辽宁、内蒙古、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省市毗邻,流传在承德当地的口传文学极其丰富。《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卷》历时多年完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全套共8卷本,分为承德市区卷、承德县卷、隆化卷、滦平卷、围场卷、平泉卷、兴隆卷、丰宁卷,从历史、文化、人物、风土等各个角度,用情节生动、内容深广的民间故事,全方位记述了这片山河丰富的根脉和浓郁的文化风情,引领读者从远古到现代,从高原到海滨,了解承德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梦想,在增广见闻的同时受到启迪。
兴隆,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山脉主峰,海拔2118米的雾灵山脚下。境内多奇山异石,秀水草木,名胜古迹,风景独特。清朝时兴隆山一带被列入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封禁254年,更是古木参天,山水风景秀丽。历史上有刘伯温、戚继光、李自成、乾隆、窦尔墩等许多人物在兴隆驻足,人杰地灵,是人文兴旺之地,风物隆盛之区。在县域内广大地区,承传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目 录
神话二郎神扁传说人物传说苏东坡审扇苏东坡盛暑借物苏小妹寺院题诗解缙联句一锭金秦始皇的传说 千斤鼠与秦始皇 戴眼镜 麻姑 秦鳇鱼回战表刘伯温成仙刘伯温与雾灵山八卦石崇祯为啥上吊自缢李自成的传说 李自成为啥率众造反 闯王称帝十八天窦尔墩的传说 连环套 盗御马 金头坟 挖地穴乾隆与樵夫对吟袁世凯的传说张作霖的传说 张作霖当兽医 提倡办学堂冯玉祥的传说 埋铜钱 爱树木 拜缎鞋 抢馍头少林女杰风物传说兴隆的来历雾灵山的传说清凉界仙人塔无头石人七眼井字石江米峪沟老虎头佛爷来驴叫达子沟白马川大好地八仙沟的来历南天门冷嘴头寿王坟思家岭安营寨八品叶小子庄“黄酒馆”是怎么来的“夹马石”是怎么来的“挂兰峪”是怎么来的雾灵山与清东陵渊源的传说安营寨与官楼黄花坟和鸡冠砬子龙潭的传说为啥没有头道河王八房子与龙门山的传说妙水回春金石潭钟馗与蝙蝠山“九缸十八锅”的传说燕山主峰为啥两个名“气不忿儿”山的传说尸骨的忏悔定海神针与镇海神龟鸡冠砬子与刚烈女寺庙传说红梅寺耙和尚的传说迷子地的由来舍身台的传说白云寺与莲花洞八仙庙洞庙河石佛寺王小庙长城传说烽火怨神鞭雁门关与凤凰楼凤凰楼将军帽山修长城的山头为啥向南倾将军关蜘蛛挂线五虎水门的传说黑虎关动物传说贞洁鸟的传说糊馍鸟的传说蛇为什么用肚子走路小麻雀为什么只会跳不会走鸭子的嘴为什么是扁的癞蛤蟆的传说王刚哥故事机智人物故事赶考人投店出丑秀才抓药考媳妇我婆母使什么呢放猪娃巧治狠财主金丝猫与龙凤瓢农夫巧难狂秀才巧巧嫂聪明的伙计抽烟大盗与小偷农夫讲故事姑娘看瓜聊天架鬼狐精怪故事蛇女献宝苦根的故事一件皮袄老耗子精贪心不足人变狐藏金洞的故事三败俱亡癞蛤蟆告状谭香女哭瓜狼心狗肺容忍变成金讽刺故事翻跟头吝啬鬼充阔气 抹嘴肉 肥腿裤 下饭馆 买酸醋懒人的故事 懒人田 懒人饼 懒人床两个懒汉管“闲事”吝啬鬼的故事生活故事单柳叶儿的故事仨姑爷作诗一堆金子一饭之恩蟒宝之劫断舌奇案笑话打喷嚏干哥仨铁公鸡挂牌牌傻姑爷附录后记
前 言
承德元素的历史与文化
一
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与北京、辽宁、内蒙古、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省市毗邻。现为京津冀经济圈、京承秦旅游金三角内具有独特区位优势、资源特色和开发潜力的地区。全市辖8个县、3个区、133个乡、77个镇,总面积为39548平方公里,人口364万。
同中国的许多区域一样,承德的历史悠久远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辽河流域和承德丰宁地区发现的距今约1.3亿年的生物化石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被美国地质学家命名为“热河生物群”。其中,一种带翅膀会飞的龙,学术界称之为“热河翼龙”;平泉老獾洞古人类遗址和鹰手营子四方洞古人类遗址让我们看到了5万年前承德原始人群的活动身影;在承德围场、赤峰翁牛特旗出土的用玉石雕刻的龙,被称为“玉龙”或“玉猪龙”,是五六千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产物,可谓最早的中华龙图腾。这里还曾经出土新石器时代鸱枭纹石牌饰,战国青铜短剑、刀币石铸范,秦权,辽代契丹符牌、金银牌、编钟,金代官印,清代鎏金铜佛,等等。这里有燕北长城、燕秦长城、明长城以及在全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清代皇家园林、猎苑和诸多行宫遗址等,展现了承德历史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灵性与精魂。
承德古为幽州外域;春秋时期属北燕;东晋十六国时先为代国、前燕、前秦幽州,后为魏渔阳郡、北燕右北平郡地;五代十国时属契丹民族势力;这以后又历属北安州、松山州、北平府、直隶州;1733年设承德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几千年来一直成为北方各少数民族如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厍莫奚、契丹、女真、蒙古等生息繁衍融合的区域。其中有两个民族抑或两个历史时期,在这块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一为三千万人突然在地平线上消失而留下千古之谜的契丹族。地处承德东北部的平泉,历史上曾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在其北部山野,耸立着一座巍峨蓬勃的大山,它就是七老图山脉主峰马盂山。中国七大河系之一的辽河即发源于此。更重要的,这里是契丹族的发祥地。传说,“契丹始祖”白马神人即降身于此,并且“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在木叶山遇青牛天女后繁衍发展才有了契丹八部。而契丹贵族强大以后,始建辽代。辽代存在了200余年,平泉一直是它的统辖区和重要活动区域。所以平泉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契丹民族的足迹:古奥的契丹文字,简朴淡雅的契丹壁画,意蕴迷人的辽瓷,辽代王公贵族墓葬及众多辽代珍贵出土文物,带有契丹符号的地名及沿袭下来的民俗风情……但非常奇怪的是,这里存留下那么多物质的契丹符号,却没有留下一则真正的契丹人的口传文学。我相信他们是有口传文学的,它的遗失或者是被多民族的融合所淹没,或者是被那些突然消失的契丹人带走了,成为千古之谜。
二为最终让这块土地闻名于世的、有过康乾盛世的清王朝。应该说,当初还是因了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康熙停下脚步有了一番思考。
历史上,承德所处的滦河、伊逊河流域是华北通向蒙古草原的水路干线。清初,古北口、热河、木兰围场一线是京师通向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黑龙江和沙俄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的交通要道。康熙年间,皇帝派往漠北、东北和沙俄的使臣,大都出古北口,经热河和围场分赴使所。康熙皇帝北巡56次,出古北口经热河40余次;著名的乌兰布通之战,清军主力就是经这条线路进的围场。正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才让康熙皇帝有了“肄武绥远”的战略思想:一方面,通过“巡幸”“秋狝”“年班”等方式,处理好与蒙古各部的关系,进而遏制沙俄与蒙古分裂分子相勾结的边疆作乱,阻止沙俄对中国疆域的入侵与蚕食;另一方面,为已疏于“弓马骑射”的满族后代重寻八旗剽悍找到一处练武之所,因此才有了木兰围场的设立。
或者是有了木兰围场的成功经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的建立,成为康乾两位皇帝实施其政治策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又因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的存在,承德成为清王朝鼎盛时期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今天,也因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的存在,一顶顶桂冠纷至沓来:中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四十四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
承德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和隽美的自然风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果把旖旎的名胜风光和文物遗存视为这座名城的血液和骨骼的话,那么积淀着的历史文化则是其最具生命力的灵性和精魂。从传承至今、风雨沧桑的台榭楼阁,到集南秀北雄于一体,融古代造园艺术、建筑艺术、宗教艺术于一身的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再到由此派生的佛像艺术、碑刻艺术、诗词艺术、雕塑艺术、书画艺术,以及恢宏细腻的宫廷宴乐文化、风情万种的民俗民间文化,处处都体现了承德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承德民间口传文学正是承德历史文化精魂的一部分。
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民间文学在其内容、形式及艺术表现上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而它在内容上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就是较多地受其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直截了当地反映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由于各个区域历史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其民间口头文学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如果说,承德地区流传的民间口传文学是边塞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组歌,那么,清代历史传说则是这组歌的主旋律。
在这支边塞民族历史发展的组歌中,那些记述少数民族风情、民俗、历史的篇章应该说是这一区域口头文学中的瑰宝。遗憾的是,那些远古时代少数民族的生活篇章,我们迄今挖掘到的还不多,只散见于那些记述古代沙场鏖战的篇章中。而为我们展现较多生活画卷的则是近古时期的满族、蒙古族及回族。但由于长久民族杂居而带来的民族间的融合与同化,加之现代语言的渗入,一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点已不那么显著。满族传说故事尤其明显。以承德地区流传的满族民间叙事作品与满族人发祥地白山黑水间流传的作品相比较,便不难看出它们的区别所在。由于两区域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两地间流布的满族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内容、风格上,还是在作品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质、心理结构、民俗风情及审美情趣上,都较少有相同之处,更多的是别如霄壤。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如白山黑水是满民族的发祥地,因此那里流传有天神创世神话、自然神话、族源神话、祖先创业神话、图腾崇拜神话及保存在萨满神谕中的萨满教女神神话等;而承德是清朝建立后满族新兴的迁徙地,一些满族原始神话、祖先创业神话在这里可以说一篇也找不到。又比如同为满族历史人物传说,东北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以阿骨打、努尔哈赤、萨布素、红罗女组成的著名四大传说,而承德区域内几乎是康乾二帝的天下。因为承德自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及文化中心后,康乾二帝每年都在这里颐养或处理朝政,许多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诸多王公大臣、名太监、文化名人等也屡屡来承伴君,因此,康乾二帝的传说成为承德传说的最大亮点。
是否可以这样说,承德地区流传的满族民间叙事作品介于满族与汉族作品之间,在长期的流变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
特色之一,承德清代传说普遍带有较强的政治性。承德是清康熙皇帝以“肄武绥远”取代修筑长城策略的实施地,由此木兰秋狝制度的实施及在避暑山庄外围建构的呈众星捧月态势的寺庙群便有了较强的政治色彩。为了多民族的统一和疆土的巩固,康熙皇帝利用藏传佛教笼络各少数民族上层,而处于京畿之地的承德与木兰围场便成为“诸藩来觐,瞻礼亦便”的理想之地。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政治背景,这一时期产生的清代传说便也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比如承德流传的一些讲述满蒙联姻的传说,这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这一特点还可以在与东北满族围猎故事的比较中显现出来。围猎故事在东北及承德区域内都有,但内容却不同。东北区域内的围猎故事多以平民猎手为主人公,讲述他们凭借多年围猎经验对付棕熊、降服恶虎或捕鹿射貂。承德也有以射熊、殪虎、围鹿为内容的围猎故事,但这里的主人公不是平民而是皇帝及外藩王公等。因为这里的围猎地已不再是族人的生息地,而是清朝政府抚慰团结各少数民族首领的政治舞台。又比如东北的四大人物传说以歌颂为主,康乾二帝的传说则是功过参半。因为康乾二帝虽然创建了康乾盛世,但他们的文治武功是劳动人民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的砖瓦中堆积着无数劳动人民的尸骨,每一座建筑都充斥着人民的怨声。清朝政府与劳动人民的阶级对抗在口传文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特色之二,“宫廷文化”对承德清代传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说东北区域内的清前史时期的满族传说突出体现的是满民族的尚武精神,那么承德区域内的清代传说则突出体现了满民族的尚文精神。满民族是一个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民族。清入关后,作为统治阶级的满民族积极吸收汉民族的雅文化,“清朝三百年间,满族下层末吏小官至上层皇亲贵胄间,兴起诗词唱和,写文作赋之风气,王公大臣乃至七品县令以争先出版自己的诗文集而引以为荣,康乾二帝更是身先事卒,堪称此风之楷模”。此风气也影响到了民间,这一时期流传出许多君臣之间、君民之间作诗联对的传说,成为清代传说中的特殊类别,而且这类传说唯承德最多。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清代共十帝,但此类传说只限于康乾二帝。究其原因,除了上面说到的康乾二帝身先事卒学习汉文化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乾二帝本身学识渊博,写下大量诗文,并喜欢到处题诗做对。其实,君臣联对中的“臣”也只限于刘墉父子、纪晓岚、和珅四个人。为什么他们四个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这一类传说中?因为这四个人都官至大学士,学识渊博,并常在乾隆帝身边走动,纪晓岚还曾在避暑山庄“文津阁”编纂《四库全书》。
另外,承德流传的这一类联对传说可谓雅俗共赏,其中不泛佳作,如“热河泉畔看热河,始知热河泉中出”,“烟雨楼头观烟雨,顿觉烟雨楼边生”;又如“蛙鼓萤灯蚯蚓笛,荒村夜夜元宵”,“莺歌蝶舞鹧鹕词,香陌年年上巳”,等等。这些联对从内容上看,产生地是承德无疑,但真正的作者是谁已无从考证。也许真的就出自乾隆君臣之口,后又从宫中流至民间。也有可能是一些读书人或下层末吏小官的唱和,后流传开去,成为口传文学的一部分。这或者也可以印证,口传文学的创作者不仅仅是普通劳动人民,也有知识分子。
特色之三,承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表现在长城传说故事中。悠久的长城文化千百年来影响着这伟大巨龙跨越的十六个省市、自治区。承德地区长城遗存较多,全区八县便有五县留有长城遗址。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独具特色,尤为壮观,近年来更被开发为旅游胜地。而流传于承德区域内的长城传说故事在其内容上较其他区域也宽泛、丰富得多。除有与全国流传较广的“孟姜女寻夫”类同篇外,更多的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作品,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其一,为驻守边关的爱国将士树下千古传唱的口碑;其二,通过再现长城建筑工艺之精华,歌颂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其三,倾诉修城将士及人民的劳役之苦。这些传承下来的长城传说故事弥足珍贵,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长城历史文化图景。
总之,流传在承德这块土地上的口传文学是极其丰富的。这些神话、故事、传说、笑话,从政治、文化、人物、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这片土地丰富的根脉和浓郁的文化风情。并教育和感染着一代代人,通过口头传承的源流,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一
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与北京、辽宁、内蒙古、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省市毗邻。现为京津冀经济圈、京承秦旅游金三角内具有独特区位优势、资源特色和开发潜力的地区。全市辖8个县、3个区、133个乡、77个镇,总面积为39548平方公里,人口364万。
同中国的许多区域一样,承德的历史悠久远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辽河流域和承德丰宁地区发现的距今约1.3亿年的生物化石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被美国地质学家命名为“热河生物群”。其中,一种带翅膀会飞的龙,学术界称之为“热河翼龙”;平泉老獾洞古人类遗址和鹰手营子四方洞古人类遗址让我们看到了5万年前承德原始人群的活动身影;在承德围场、赤峰翁牛特旗出土的用玉石雕刻的龙,被称为“玉龙”或“玉猪龙”,是五六千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产物,可谓最早的中华龙图腾。这里还曾经出土新石器时代鸱枭纹石牌饰,战国青铜短剑、刀币石铸范,秦权,辽代契丹符牌、金银牌、编钟,金代官印,清代鎏金铜佛,等等。这里有燕北长城、燕秦长城、明长城以及在全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清代皇家园林、猎苑和诸多行宫遗址等,展现了承德历史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灵性与精魂。
承德古为幽州外域;春秋时期属北燕;东晋十六国时先为代国、前燕、前秦幽州,后为魏渔阳郡、北燕右北平郡地;五代十国时属契丹民族势力;这以后又历属北安州、松山州、北平府、直隶州;1733年设承德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几千年来一直成为北方各少数民族如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厍莫奚、契丹、女真、蒙古等生息繁衍融合的区域。其中有两个民族抑或两个历史时期,在这块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一为三千万人突然在地平线上消失而留下千古之谜的契丹族。地处承德东北部的平泉,历史上曾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在其北部山野,耸立着一座巍峨蓬勃的大山,它就是七老图山脉主峰马盂山。中国七大河系之一的辽河即发源于此。更重要的,这里是契丹族的发祥地。传说,“契丹始祖”白马神人即降身于此,并且“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在木叶山遇青牛天女后繁衍发展才有了契丹八部。而契丹贵族强大以后,始建辽代。辽代存在了200余年,平泉一直是它的统辖区和重要活动区域。所以平泉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契丹民族的足迹:古奥的契丹文字,简朴淡雅的契丹壁画,意蕴迷人的辽瓷,辽代王公贵族墓葬及众多辽代珍贵出土文物,带有契丹符号的地名及沿袭下来的民俗风情……但非常奇怪的是,这里存留下那么多物质的契丹符号,却没有留下一则真正的契丹人的口传文学。我相信他们是有口传文学的,它的遗失或者是被多民族的融合所淹没,或者是被那些突然消失的契丹人带走了,成为千古之谜。
二为最终让这块土地闻名于世的、有过康乾盛世的清王朝。应该说,当初还是因了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康熙停下脚步有了一番思考。
历史上,承德所处的滦河、伊逊河流域是华北通向蒙古草原的水路干线。清初,古北口、热河、木兰围场一线是京师通向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黑龙江和沙俄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的交通要道。康熙年间,皇帝派往漠北、东北和沙俄的使臣,大都出古北口,经热河和围场分赴使所。康熙皇帝北巡56次,出古北口经热河40余次;著名的乌兰布通之战,清军主力就是经这条线路进的围场。正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才让康熙皇帝有了“肄武绥远”的战略思想:一方面,通过“巡幸”“秋狝”“年班”等方式,处理好与蒙古各部的关系,进而遏制沙俄与蒙古分裂分子相勾结的边疆作乱,阻止沙俄对中国疆域的入侵与蚕食;另一方面,为已疏于“弓马骑射”的满族后代重寻八旗剽悍找到一处练武之所,因此才有了木兰围场的设立。
或者是有了木兰围场的成功经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的建立,成为康乾两位皇帝实施其政治策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又因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的存在,承德成为清王朝鼎盛时期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今天,也因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的存在,一顶顶桂冠纷至沓来:中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四十四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
承德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和隽美的自然风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果把旖旎的名胜风光和文物遗存视为这座名城的血液和骨骼的话,那么积淀着的历史文化则是其最具生命力的灵性和精魂。从传承至今、风雨沧桑的台榭楼阁,到集南秀北雄于一体,融古代造园艺术、建筑艺术、宗教艺术于一身的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再到由此派生的佛像艺术、碑刻艺术、诗词艺术、雕塑艺术、书画艺术,以及恢宏细腻的宫廷宴乐文化、风情万种的民俗民间文化,处处都体现了承德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承德民间口传文学正是承德历史文化精魂的一部分。
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民间文学在其内容、形式及艺术表现上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而它在内容上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就是较多地受其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直截了当地反映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由于各个区域历史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其民间口头文学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如果说,承德地区流传的民间口传文学是边塞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组歌,那么,清代历史传说则是这组歌的主旋律。
在这支边塞民族历史发展的组歌中,那些记述少数民族风情、民俗、历史的篇章应该说是这一区域口头文学中的瑰宝。遗憾的是,那些远古时代少数民族的生活篇章,我们迄今挖掘到的还不多,只散见于那些记述古代沙场鏖战的篇章中。而为我们展现较多生活画卷的则是近古时期的满族、蒙古族及回族。但由于长久民族杂居而带来的民族间的融合与同化,加之现代语言的渗入,一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点已不那么显著。满族传说故事尤其明显。以承德地区流传的满族民间叙事作品与满族人发祥地白山黑水间流传的作品相比较,便不难看出它们的区别所在。由于两区域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两地间流布的满族民间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内容、风格上,还是在作品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质、心理结构、民俗风情及审美情趣上,都较少有相同之处,更多的是别如霄壤。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如白山黑水是满民族的发祥地,因此那里流传有天神创世神话、自然神话、族源神话、祖先创业神话、图腾崇拜神话及保存在萨满神谕中的萨满教女神神话等;而承德是清朝建立后满族新兴的迁徙地,一些满族原始神话、祖先创业神话在这里可以说一篇也找不到。又比如同为满族历史人物传说,东北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以阿骨打、努尔哈赤、萨布素、红罗女组成的著名四大传说,而承德区域内几乎是康乾二帝的天下。因为承德自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及文化中心后,康乾二帝每年都在这里颐养或处理朝政,许多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诸多王公大臣、名太监、文化名人等也屡屡来承伴君,因此,康乾二帝的传说成为承德传说的最大亮点。
是否可以这样说,承德地区流传的满族民间叙事作品介于满族与汉族作品之间,在长期的流变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
特色之一,承德清代传说普遍带有较强的政治性。承德是清康熙皇帝以“肄武绥远”取代修筑长城策略的实施地,由此木兰秋狝制度的实施及在避暑山庄外围建构的呈众星捧月态势的寺庙群便有了较强的政治色彩。为了多民族的统一和疆土的巩固,康熙皇帝利用藏传佛教笼络各少数民族上层,而处于京畿之地的承德与木兰围场便成为“诸藩来觐,瞻礼亦便”的理想之地。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政治背景,这一时期产生的清代传说便也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比如承德流传的一些讲述满蒙联姻的传说,这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这一特点还可以在与东北满族围猎故事的比较中显现出来。围猎故事在东北及承德区域内都有,但内容却不同。东北区域内的围猎故事多以平民猎手为主人公,讲述他们凭借多年围猎经验对付棕熊、降服恶虎或捕鹿射貂。承德也有以射熊、殪虎、围鹿为内容的围猎故事,但这里的主人公不是平民而是皇帝及外藩王公等。因为这里的围猎地已不再是族人的生息地,而是清朝政府抚慰团结各少数民族首领的政治舞台。又比如东北的四大人物传说以歌颂为主,康乾二帝的传说则是功过参半。因为康乾二帝虽然创建了康乾盛世,但他们的文治武功是劳动人民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的砖瓦中堆积着无数劳动人民的尸骨,每一座建筑都充斥着人民的怨声。清朝政府与劳动人民的阶级对抗在口传文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特色之二,“宫廷文化”对承德清代传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说东北区域内的清前史时期的满族传说突出体现的是满民族的尚武精神,那么承德区域内的清代传说则突出体现了满民族的尚文精神。满民族是一个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民族。清入关后,作为统治阶级的满民族积极吸收汉民族的雅文化,“清朝三百年间,满族下层末吏小官至上层皇亲贵胄间,兴起诗词唱和,写文作赋之风气,王公大臣乃至七品县令以争先出版自己的诗文集而引以为荣,康乾二帝更是身先事卒,堪称此风之楷模”。此风气也影响到了民间,这一时期流传出许多君臣之间、君民之间作诗联对的传说,成为清代传说中的特殊类别,而且这类传说唯承德最多。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清代共十帝,但此类传说只限于康乾二帝。究其原因,除了上面说到的康乾二帝身先事卒学习汉文化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乾二帝本身学识渊博,写下大量诗文,并喜欢到处题诗做对。其实,君臣联对中的“臣”也只限于刘墉父子、纪晓岚、和珅四个人。为什么他们四个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这一类传说中?因为这四个人都官至大学士,学识渊博,并常在乾隆帝身边走动,纪晓岚还曾在避暑山庄“文津阁”编纂《四库全书》。
另外,承德流传的这一类联对传说可谓雅俗共赏,其中不泛佳作,如“热河泉畔看热河,始知热河泉中出”,“烟雨楼头观烟雨,顿觉烟雨楼边生”;又如“蛙鼓萤灯蚯蚓笛,荒村夜夜元宵”,“莺歌蝶舞鹧鹕词,香陌年年上巳”,等等。这些联对从内容上看,产生地是承德无疑,但真正的作者是谁已无从考证。也许真的就出自乾隆君臣之口,后又从宫中流至民间。也有可能是一些读书人或下层末吏小官的唱和,后流传开去,成为口传文学的一部分。这或者也可以印证,口传文学的创作者不仅仅是普通劳动人民,也有知识分子。
特色之三,承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表现在长城传说故事中。悠久的长城文化千百年来影响着这伟大巨龙跨越的十六个省市、自治区。承德地区长城遗存较多,全区八县便有五县留有长城遗址。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独具特色,尤为壮观,近年来更被开发为旅游胜地。而流传于承德区域内的长城传说故事在其内容上较其他区域也宽泛、丰富得多。除有与全国流传较广的“孟姜女寻夫”类同篇外,更多的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作品,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其一,为驻守边关的爱国将士树下千古传唱的口碑;其二,通过再现长城建筑工艺之精华,歌颂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其三,倾诉修城将士及人民的劳役之苦。这些传承下来的长城传说故事弥足珍贵,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长城历史文化图景。
总之,流传在承德这块土地上的口传文学是极其丰富的。这些神话、故事、传说、笑话,从政治、文化、人物、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这片土地丰富的根脉和浓郁的文化风情。并教育和感染着一代代人,通过口头传承的源流,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在线试读
◎刘伯温成仙
采录:杨惠临
采录于潘家口水库
燕山的最高峰叫雾灵山,这山早先叫五龙山,是刘伯温给改的名儿。
刘伯温是大明朝的开国军师,他保着太祖皇帝朱元璋争得天下。后来,皇上无道,庆功楼滥杀老臣,刘伯温就好言进谏。这一来,朱元璋恼火了,当刘伯温请求封他为神的时候,朱元璋高低不吐口。刘伯温一算计,皇上到哪儿,他就跑到前头候着,还爬上树巅支锅做饭,想等皇上说句:“这人可‘神’了!”好借天子的金口成神。谁料,朱元璋挺鬼,偏不那么说,反而说道:“这不是跑头子刘基嘛,上树顶捣什么鬼呀!”嘿,刘伯温不但成不得神,差点变成“鬼”了!刘伯温气得脸儿都白了,一发狠:“哼,你不封我为‘神’,我自己去修‘仙’……”一口气跑到了五龙山。
五龙山,山嘴外有个小庄,紫雾腾腾的。刘伯温掐指一算,糟了,这庄要出一位娘娘,天下又得大乱。
刘伯温四下打量,见沟里有个大石砬子,听了听,砬子后边哗哗水响。他用拂尘一甩,“轰”的一声,砬子裂成两半,一股急流直冲下来,那庄的紫气不见了,再出不了娘娘了。后来,人们便管这个地方叫“大沟”,被刘伯温劈开的两半山成了大沟的沟门。
刘伯温继续往山里走,只见山连山,山套山,山清水秀,草绿花红,景致十分好看。刘伯温就找个山洞,钻进去修行。
刘伯温进山修行,一晃几十年。这时,朱元璋早死了,他儿子燕王当了永乐皇帝,还在修建北京城。五龙山原有五条龙,都顺着海眼钻到北京跟永乐皇帝捣乱来了。刘伯温一直惦着大明江山的安危,就出山帮着永乐皇帝建城。他降服了三条恶龙,剩下两条逃回五龙山,刘伯温也追了回来。有条黑龙藏进后山的龙潭,另一条白龙钻进前山的沟里,那里有个海眼。黑龙不敢再作孽了,白龙却不老实。它用尾巴甩出三个深潭,惦记发水淹北京。刘伯温拔了根石橛子,喊声“变!”石橛子变成一座十来丈高的石塔,腾空飞去,罩在海眼上,白龙终于被镇住了。后人把这山沟叫“仙塔沟”,那镇海眼的“仙塔石”,至今还立在沟里,一股水泉从塔下流出,成为雾灵山有名的景致。
刘伯温在这住久了,琢磨这一带再叫“五龙山”很不妥当,就想改个名字。有天,他在后山转悠,走进一条沟,清风阵阵,十分凉快。沟边有个又光又大的砬石,一团白雾从砬顶升起。过了会儿,黑云满天,大雨倾盆。刘伯温跑上砬子一看,砬顶是凹的,心儿是空的。原来每逢快下雨时,这砬石先起雾,百灵百验。刘伯温一乐,这回有山名了!他一挥手,飞来一块十来丈高,卵圆形的石头,立在光砬子面前,又招来一块云彩,把这石头遮住。一连七七四十九天,打柴的,放羊的,打猎的,采药的,老听见这沟里叮叮东东地响,可就是见不着人。直到云开雾散,人们才发现这里多了个卵圆形的立石,上面刻着“雾灵山清凉界”六个大字。于是,人们把那吐雾的砬子叫做“清凉界”,把这方圆百里的五龙山改名叫“雾灵山”了。
人们还说,刘伯温成了半仙之体,神出鬼没,时而在北京城,时而在雾灵山,保护着这两个地方的老百姓。
◎“气不忿儿”山的传说
讲述:钱胜珍
记录:刘凤云
采录于兴隆县北水泉乡大沟村
“气不忿儿”的本意是看到不平的事,心中不服气。在燕山山脉的主峰——雾灵山北侧两百米处屹立着一座高峰,海拔约一千九百米,与主峰歪桃峰山脉相连犹如兄弟,这就是周围八百里众所周知的“气不忿儿”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燕山山脉主峰——歪桃峰(幼名)与“气不忿儿”同时拔地而起,共同向着长空九霄的目标前进,由于天近黄昏,夜幕降临,行至途中的歪桃峰提出歇息几个时辰,并与“气不忿儿”达成协议,随即它俩在途中停歇下来,因为歪桃峰总想着尽快赶路,提早到达目的地,待夜半三更就起床上路了,可“气不忿儿”却睡得正香,仍在那里鼾声如雷,当它一觉醒来,日头已是一竿子高了。它睁开睡眼一看,哟嗬!原来歪桃峰早已直插云霄,到达目的地了,使它望尘莫及,此刻不知是嫉妒还是懊悔,反正心中坚决不服气,暗自恼羞成怒,痛恨自己无能。实质上,与周围兄弟山脉相比,它已经很出类拔萃、首屈一指了,歪桃峰是老大,它理应是老二,而且单独欣赏“气不忿儿”,可谓气质不凡,山周围被成树绿丛掩映着,脚下悬崖百丈高,许多无名小山只能立于足下,但它不满足,不服气,偏偏要与最高的山峰相比竞争,但愿有朝一日,决心要超过歪桃峰。然而,由于自尊心过强,心理压力过大,心中难平火气过盛,时隔不久便成为固体,再不能动了,故此而得名“气不忿儿”,从此它的故事也就延续至今。自从歪桃峰超过“气不忿儿”的那一天起,“气不忿儿”山总有一种不服输的潜意识存在。
单就两座山而论,人们对“气不忿儿”根本不理解,甚至许多成分是曲解,总认为“气不忿儿”心胸狭窄不能面对现实不知满足等,似乎是命中注定,不该有过高要求,认为山本来就是天生地造,上帝安排的,不服气也是枉然,真是可笑,意思是命运本该如此,努力也是白费,故此而经常取笑于它。
倘若“气不忿儿”山有灵性,那么一旦条件允许,它也许会赶上甚至超过雾灵山最高峰……
采录:杨惠临
采录于潘家口水库
燕山的最高峰叫雾灵山,这山早先叫五龙山,是刘伯温给改的名儿。
刘伯温是大明朝的开国军师,他保着太祖皇帝朱元璋争得天下。后来,皇上无道,庆功楼滥杀老臣,刘伯温就好言进谏。这一来,朱元璋恼火了,当刘伯温请求封他为神的时候,朱元璋高低不吐口。刘伯温一算计,皇上到哪儿,他就跑到前头候着,还爬上树巅支锅做饭,想等皇上说句:“这人可‘神’了!”好借天子的金口成神。谁料,朱元璋挺鬼,偏不那么说,反而说道:“这不是跑头子刘基嘛,上树顶捣什么鬼呀!”嘿,刘伯温不但成不得神,差点变成“鬼”了!刘伯温气得脸儿都白了,一发狠:“哼,你不封我为‘神’,我自己去修‘仙’……”一口气跑到了五龙山。
五龙山,山嘴外有个小庄,紫雾腾腾的。刘伯温掐指一算,糟了,这庄要出一位娘娘,天下又得大乱。
刘伯温四下打量,见沟里有个大石砬子,听了听,砬子后边哗哗水响。他用拂尘一甩,“轰”的一声,砬子裂成两半,一股急流直冲下来,那庄的紫气不见了,再出不了娘娘了。后来,人们便管这个地方叫“大沟”,被刘伯温劈开的两半山成了大沟的沟门。
刘伯温继续往山里走,只见山连山,山套山,山清水秀,草绿花红,景致十分好看。刘伯温就找个山洞,钻进去修行。
刘伯温进山修行,一晃几十年。这时,朱元璋早死了,他儿子燕王当了永乐皇帝,还在修建北京城。五龙山原有五条龙,都顺着海眼钻到北京跟永乐皇帝捣乱来了。刘伯温一直惦着大明江山的安危,就出山帮着永乐皇帝建城。他降服了三条恶龙,剩下两条逃回五龙山,刘伯温也追了回来。有条黑龙藏进后山的龙潭,另一条白龙钻进前山的沟里,那里有个海眼。黑龙不敢再作孽了,白龙却不老实。它用尾巴甩出三个深潭,惦记发水淹北京。刘伯温拔了根石橛子,喊声“变!”石橛子变成一座十来丈高的石塔,腾空飞去,罩在海眼上,白龙终于被镇住了。后人把这山沟叫“仙塔沟”,那镇海眼的“仙塔石”,至今还立在沟里,一股水泉从塔下流出,成为雾灵山有名的景致。
刘伯温在这住久了,琢磨这一带再叫“五龙山”很不妥当,就想改个名字。有天,他在后山转悠,走进一条沟,清风阵阵,十分凉快。沟边有个又光又大的砬石,一团白雾从砬顶升起。过了会儿,黑云满天,大雨倾盆。刘伯温跑上砬子一看,砬顶是凹的,心儿是空的。原来每逢快下雨时,这砬石先起雾,百灵百验。刘伯温一乐,这回有山名了!他一挥手,飞来一块十来丈高,卵圆形的石头,立在光砬子面前,又招来一块云彩,把这石头遮住。一连七七四十九天,打柴的,放羊的,打猎的,采药的,老听见这沟里叮叮东东地响,可就是见不着人。直到云开雾散,人们才发现这里多了个卵圆形的立石,上面刻着“雾灵山清凉界”六个大字。于是,人们把那吐雾的砬子叫做“清凉界”,把这方圆百里的五龙山改名叫“雾灵山”了。
人们还说,刘伯温成了半仙之体,神出鬼没,时而在北京城,时而在雾灵山,保护着这两个地方的老百姓。
◎“气不忿儿”山的传说
讲述:钱胜珍
记录:刘凤云
采录于兴隆县北水泉乡大沟村
“气不忿儿”的本意是看到不平的事,心中不服气。在燕山山脉的主峰——雾灵山北侧两百米处屹立着一座高峰,海拔约一千九百米,与主峰歪桃峰山脉相连犹如兄弟,这就是周围八百里众所周知的“气不忿儿”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燕山山脉主峰——歪桃峰(幼名)与“气不忿儿”同时拔地而起,共同向着长空九霄的目标前进,由于天近黄昏,夜幕降临,行至途中的歪桃峰提出歇息几个时辰,并与“气不忿儿”达成协议,随即它俩在途中停歇下来,因为歪桃峰总想着尽快赶路,提早到达目的地,待夜半三更就起床上路了,可“气不忿儿”却睡得正香,仍在那里鼾声如雷,当它一觉醒来,日头已是一竿子高了。它睁开睡眼一看,哟嗬!原来歪桃峰早已直插云霄,到达目的地了,使它望尘莫及,此刻不知是嫉妒还是懊悔,反正心中坚决不服气,暗自恼羞成怒,痛恨自己无能。实质上,与周围兄弟山脉相比,它已经很出类拔萃、首屈一指了,歪桃峰是老大,它理应是老二,而且单独欣赏“气不忿儿”,可谓气质不凡,山周围被成树绿丛掩映着,脚下悬崖百丈高,许多无名小山只能立于足下,但它不满足,不服气,偏偏要与最高的山峰相比竞争,但愿有朝一日,决心要超过歪桃峰。然而,由于自尊心过强,心理压力过大,心中难平火气过盛,时隔不久便成为固体,再不能动了,故此而得名“气不忿儿”,从此它的故事也就延续至今。自从歪桃峰超过“气不忿儿”的那一天起,“气不忿儿”山总有一种不服输的潜意识存在。
单就两座山而论,人们对“气不忿儿”根本不理解,甚至许多成分是曲解,总认为“气不忿儿”心胸狭窄不能面对现实不知满足等,似乎是命中注定,不该有过高要求,认为山本来就是天生地造,上帝安排的,不服气也是枉然,真是可笑,意思是命运本该如此,努力也是白费,故此而经常取笑于它。
倘若“气不忿儿”山有灵性,那么一旦条件允许,它也许会赶上甚至超过雾灵山最高峰……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