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64503
本书将《千顷堂书目》置于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目录学史的多维视角下,通过对《千顷堂书目》采访图书的范围与途径、著录图书的内容与数量、著录体例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客观、准确地论述《千顷堂书目》的性质、体例以及与《明史·艺文志》关系等较有争议的问题。由此入手,通过比勘明代其他书目,尤其知见性书目,同时参考明代的地方志、登科录及其他史料,对《千顷堂书目》著录的图书、作者小传等内容进行考订,以求考订史料之真实准确,并以此为基础对《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的关系进行考订。从而辩证肯定《千顷堂书目》价值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千顷堂书目》的目录学价值、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
章 《千顷堂书目》成书背景
第二章 千顷堂藏书与《千顷堂书目》
第三章 《千顷堂书目》的性质
第四章 《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
第五章 《千顷堂书目》的体例和分类
第六章 《千顷堂书目》的影响及价值
在我国传统目录学史上,明朝是富有个性的时代。明代私人藏书较多,且多受前代目录学、文献学思想的影响,在承继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和创新。相较而言,明代官府藏书不足,作为中央主要藏书机构的文渊阁藏书散佚过快,终明一代没有一部像样的官修书目。而自汉代始,《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等史志书目多是以官府藏书目录为基础而编纂。明代政府藏书的不足以及对藏书整理的忽视,使得明代史志目录的编纂无所凭籍,明代艺文志的编纂也较为曲折。
万历二十二年(1594),明王朝修《国史》,焦竑分纂艺文部分,编成《国史经籍志》。《国史经籍志》虽为明王朝自修,但是著录本朝的著作仅是极少部分,所录宋辽金元明人著作不及全书三分之一;且抄录诸家书目而成,未能据目考书,错误纰漏较多。顺治五年(1648),清王朝开始撰修《明史》,初由傅维鳞承担艺文志的编修工作。傅氏仍采用纪藏书之盛的方法,力求记录明一代之藏书,但是其在具体实施中又仅据《文渊阁书目》一种,《文渊阁书目》所录几乎全是明以前书,少有明人之作,故所成《明史•艺文志》同焦氏《国史经籍志》一样,反映不了明代著作情况,因此未被采用。此后,尤侗也承担过《明史•艺文志》的编撰,但亦未有大的改观。康熙二十年(1681),黄虞稷由徐乾学荐举入明史馆,分修艺文志,改变传统纪藏书之盛的体例,采用纪一代著述的方式,广泛参阅公私藏书目录,搜罗明代著述,成《明史艺文志稿》,后又经王鸿绪、张廷玉之手,几经删削,遂成《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和《千顷堂书目》也因与《明史•艺文志》的渊源,而为历代学者所关注。
《千顷堂书目》在承继前代目录学成就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色:虽以家藏图书为基础,又不局限于此,而是采用纪明一代著作的方式,开目录学史上断代书目之先河。既体现了明代社会的特性与变化,又可以折射出历史与时代的发展。
《千顷堂书目》为黄虞稷在其父所撰《千顷斋藏书目录》六卷的基础上,广收博采,以个人之力,穷数年之功编撰而成。全书总计三十二卷,分经、史、子、集四部五十一类,每类下先列明人著作,后附南宋咸淳以来和辽金元各朝著作,收录明人著作一万五千余种,附载宋、辽、金、元著作两千四百余种。而王鸿绪删订后的《明史•艺文志》仅著录四千六百余种,从数量上来说,《千顷堂书目》约是其三倍还多,是迄今收录明人著述多的书目。此外,《千顷堂书目》著录“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内容涉及作者字号、里籍、科名、官爵、生平经历,偶述成书年代、内容要旨等。这些不仅是考察明代人物生平,也是考察历史地理、职官等史实的重要文献。它著录了明洪武元年(1368)至崇祯十七年(1644)间活动在社会大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和著作,以及宋、辽、金、元四朝的重要著述,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农学、医学等诸多方面,为研究明史的钤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千顷堂书目》在承继前代目录学成就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色:虽以家藏图书为基础,又不局限于此,而是采用纪明一代著作的方式,开目录学史上断代书目之先河。既体现了明代社会的特性与变化,又可以折射出历史与时代的发展。该书目摒弃一代藏书之盛的传统做法,采用断代著录的方式,于中国目录学史开创纪一代著述的断代书目。这既符合历史的断限,同时于目录编纂事业、目录学发展而言,则在以往历代书目的基础上补充了明代的文献,从而在能力范围内有效地保证了书目著录文献的连贯而不重复。《千顷堂书目》纪明代著述之外,又兼补宋、辽、金、元之书,开补正史艺文志之先河。《千顷堂书目》还远绍王俭《七志》的传录体形式来增补书目记载的内容,也是此目的重要特色之一。整部《千顷堂书目》小注的重点并非书籍内容、学术渊源,而侧重于立传,即对书籍作者的介绍。长期以来学界的普遍观点是,传录体目录肇始于王俭《七志》,魏晋南北朝后几无发展。王重民、姚名达等所作目录学著作虽对此特点略有提及,但均未将其视为传录体例。笔者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千顷堂书目》中作者小传进行统计、分析,将“传录体”之延续使用考订至明代。
此外,虽然《千顷堂书目》是内容、体例均具有鲜明特色的明代代表性书目之一,但是至今在成书、性质、作者等基本性问题上尚存诸多争议,有待进一步探讨。尤其是近年来某些学者甚至于将《千顷堂书目》界定为史志目录,还有学者试图由《千顷堂书目》分析黄虞稷藏书特色等。此类研究及成果的出现,究其原因多是对该书目性质、成书认识出现偏差所致。只有廓清和准确认识这些基本问题,才不至于使研究工作偏离方向,从而更好地使用该书目。
本书将《千顷堂书目》置于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目录学史的多维视角下,通过对《千顷堂书目》采访图书的范围与途径、著录图书的内容与数量、著录体例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客观、准确地论述《千顷堂书目》的性质、体例以及与《明史•艺文志》关系等较有争议的问题。由此入手,通过比勘明代其他书目,尤其知见性书目,同时参考明代的地方志、登科录及其他史料,对《千顷堂书目》著录的图书、作者小传等内容进行考订,以求考订史料之真实准确,并以此为基础对《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的关系进行考订。从而辨证肯定《千顷堂书目》价值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千顷堂书目》的目录学价值、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