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54338
大师作品推荐↓↓↓↓↓:
在这部万众期待的《建筑细部》中,爱德华·R·福特教授采用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方式,围绕“什么是节点”这一中心主题,辅以详细的设计节点图、细部图纸,以及详尽的设计说明及理论分析,从人们对“建筑细部”这一术语所作出的五种被广泛接受却又截然不同的定义出发,将建筑细部的建筑学定义娓娓道来,并通过对建筑史的全面调查,*终为读者展现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建筑细部定义与设计方法,呈现了建筑设计中那些不能忽视的细部处理和节点设计,极具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建筑细部》细部是理解一座建筑的基础,而非附属品。这并不是说细部包含着整座建筑的概念;这本书其实是要论证与之相反的观点,对整座建筑的理解不能脱离对细部的理解,而且细部的角色并不仅仅是要创造自然的影射与联系。深刻的细部远远超出构造本身,但是它们源自于构造。建筑,在我看来,是建造的艺术,如果它要传达出某种深刻的意义,就会通过构造来表达。构造并非仅仅意味着建造,也不仅仅是对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通过我们的诠释、我们的理解被视作为科技的展现,被视为会引起我们的直觉反应的事物,也被视为我们所知的历史的一部分。我坚信建筑会表达出很多信息,但无法仅仅通过影射来做到这一点,或者说无法仅仅通过影射就能实现很好的表达。
如果建筑想表达某种空间概念,它会通过尺度来表达。如果它要表达某种精神,它会通过重量来表现。如果它想表达社会理念,它会通过节点来表达。如果它想表达某种超出它自身,与它自身相区别,甚至相矛盾的的事物,它的表达将会始于自身的构造。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细部?
第二章
定义1:
世上本无细部
第三章
定义2:
作为母题的细部
第四章
定义3:
作为构造表达的细部
第五章
定义4:
作为节点的细部
第六章
定义5:
自主的细部
第七章
什么是细部设计?
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表
参考文献选摘
插图来源
图片版权
索引
译后记:不谈建筑细部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们见到了不少大屠杀纪念碑的建设,而它们中的大多数本质上都是抽象的。而其中一个例外,它具有一些具象性,是詹姆斯·英戈·弗里德(Jame Ingo Freed)设计的,位于华盛顿的大屠杀纪念博物馆(1993)。而具象性又是许多人批评它的原因。在主前厅中,两组砖构的子结构相互交叉对应,一组由砖与钢构组成,另一组由砖与混凝土组成。砖与钢构组成的构造是为了能使人想到奥斯维辛中那由钢铁加固的烤箱,然而钢构还有功能上的角色,它辅助支撑开口处周围的砖(图8)。而出于不那么明显的原因,混凝土的构造在表面上让人想起路易斯·康(Louis Kahn) 的印度管理学院(1974)。这两组构造都是自为支撑的,它们都不是结构的主体;结构主体是一个隐藏的混凝土框架。尽管这个案例并不是一个构造系统,而是一个建造系统。它扮演着唤起历史,甚至是象征性的角色。这或许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它是源远流长的传统的一部分。
弗里德是密斯的学生,而密斯是弗里德在建筑中使用的这种结构表达手法的祖师——至少在现代主义是如此。密斯的许多早期芝加哥建筑,例如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校友纪念馆(1946),就是混凝土防火层包裹的钢构建筑,然后在外层再包以钢构以展示其所隐藏的部分。而外层的这个相对应的构造尽管不是结构性的,也有着次要的目的,如支撑窗体或加固砖墙。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则只能被解释为是象征性的构造,人们也是如此接受的。
芝加哥湖滨路860 号到880 号的建筑(1951)中,外层被覆以钢构以表现其内层的钢构。临近它的同为密斯设计的湖滨大道公寓(1955) 看起来与它相似,但却是混凝土的无梁楼盖架构,其表层覆以铝制幕墙;它的外轮廓与湖滨路建筑那钢构的窗框相似。其结果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它开始是作为结构的象征,却很快就丧失了表面与被覆盖的构造之间的关系。把用钢构的幕墙覆盖钢构这种做法称之为“表现”是一回事;然而把铝制幕墙做成钢构的形式并用来覆盖混凝土结构,还称为“表现”,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描述了构造系统之来龙去脉的是覆面的手法,而不是被覆盖于内的构造。在密斯的晚期作品中,表现性的构造鲜有与被其覆盖的真实构造是相符的。此种设计秩序,可以接受的偏差范围则不明确。
密斯的另一位追随者彼得·史密森(Peter Smithson)以他自己的方式尝试整理这些秩序。在1962 年的标题为《平行秩序》(A Parallel of theOrders )的文章中,他论证道,这是建筑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构造系统变为秩序,然后则变为装饰。…… ize:10.5pt;font-family: 宋体;mso-bidi-font-family:宋体’>自主的细部
第七章
什么是细部设计?
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表
参考文献选摘
插图来源
图片版权
索引
译后记:不谈建筑细部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