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258543
内容简介
中外人文交流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的第三大支柱,然而其意义尚未被充分认识。同时,在当前中外人文交流的布局中,周边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本书聚焦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的现状与渊源,从国际关系、历史、文化等多学科角度对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周边的探讨也推进了人文交流基础理论的研究,本书专辟一部分对传统文化与人文交流的复杂关系,人文交流内涵的泛化与误释,人文交流路径与内容的去单一化,人文交流在多边框架中的功能发挥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考。
目 录
丛书总序
前 言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基础研究
专 论
国家形象是一种软实力
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成果、挑战与建议
人文交流理论
何以人文: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何以交流:中外人文交流的路径与源流
何以化天下:对约瑟夫·奈“软权力”论的反思
论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
“缘”:中国“周边人文交流”新视角
——以中日韩为例
人文交流在新型多边合作机制中的定位与作用
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
中日人文交流: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中国与日本人文交流:试论“大禹下东洋”的启示
从斯宾塞进化论的翻译看近代中国
对日译经典的吸收与抵抗
“汉学”与中韩人文交流
中韩人文交流的传统与特点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对韩国的影响
韩国人的“中国观”:特征与变化
中印人文交流:背景、内容与挑战
印度的佛教外交:态势、动机与前景
努力夯实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前 言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基础研究
专 论
国家形象是一种软实力
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成果、挑战与建议
人文交流理论
何以人文: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何以交流:中外人文交流的路径与源流
何以化天下:对约瑟夫·奈“软权力”论的反思
论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
“缘”:中国“周边人文交流”新视角
——以中日韩为例
人文交流在新型多边合作机制中的定位与作用
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
中日人文交流: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中国与日本人文交流:试论“大禹下东洋”的启示
从斯宾塞进化论的翻译看近代中国
对日译经典的吸收与抵抗
“汉学”与中韩人文交流
中韩人文交流的传统与特点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对韩国的影响
韩国人的“中国观”:特征与变化
中印人文交流:背景、内容与挑战
印度的佛教外交:态势、动机与前景
努力夯实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前 言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基础研究
张 骥
邢丽菊
中外之间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乃至文明对
话是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中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中外之间有关“人”和“文”的互动也随着政治经济因素、历史地理条件
的变迁,特别是国运之兴衰而此起彼伏。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外人文交流在
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先后与世界主要大国(地区
组织)建立起八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双、多边关系中,人文交流也越来越被作为重要内容。在中
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人文交流成为
主要维度和政策重点。人文交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政
治、经济支柱之外的第三大支柱。
人文交流作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主题在新时代中国外交中的兴起,其意
义尚未被充分认识。“中外人文交流”这一概念和实践的形成,本身就难
以运用现成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予以解释,诸如“公共外
交”“民间外交”“文化外交”“价值观外交”“软权力”a
等等,即便具有中
国实践含义的“人民外交”b“对外宣传”等概念也不能概括甚至等同于“人
文交流”。这些概念和理论,未能从本质上捕捉到中国这一不断成长的行
为体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中国实践所具有的创新性,以及中国人对国
际关系的独特认知。同时,中外人文交流尽管有历史传统可循,但其当代
意义又并非是历史上中华与外部文化关系的简单映射。“人文”一词尽管充
满了中国传统的表征,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巨大变迁使得当代中外人文交
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正如俞新天研究员在本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当代
中外人文交流的时代性,体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大国,世界各国对
中国的国际交流和沟通有新的更高期待,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
有的变化。a
实践走在了理论前面。我们既不能懈怠于完全套用现有的“公共外
交”“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等理论来解释人文交流,这在实际上消解掉
了人文交流对国际关系的创造性;同时也不能故步自封于中国话语和概念
的自我解释与自我实现,而必须探寻人文交流所具有的普遍实践价值和理
论意义,使得人文交流这一概念和相关理论能够进行国际学术对话。我们
也不能满足于“历史—文化”路径的单一归纳,仅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
阐释当代的人文交流。忽视人文交流的政治经济基础,忽视人文交流中政
府的角色与夸大人文交流的意识形态色彩,夸大人文交流的纯民间属性一
样,都不能客观、准确和立体地把握当代人文交流所具有的时代特征。这
既对理论研究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早在2013年起,复旦大学积极对接国家对外战略的新需求,在国内
率先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学术和咨政研究。复旦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
势,依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科,在吸纳哲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
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培育和打造了一支由优势学科支撑、多学
科参与的科研咨政团队,开展中外人文交流理论研究,服务国家相关战略
和政策的制订与推进,并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事业。2014
年9月,复旦
大学召开了“人文外交与中国的战略”研讨会,并于12月发布了《人文外
交: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制度与实践》b 研究报告。2015 年1
月7 日,《光
明日报》“理论周刊”整版发布了报告摘要。c
这份报告从文化基础、战略
选择、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国际经验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对中外人文交流
(当时还初步定义为“人文外交”)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较为理论化的界定,a
并初步提出了中国发展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和制度设计,是国内该领域较
早的一份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政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几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相继建立和持续运转,复旦大学的相
关研究转向对国别机制的深入研究,并充分动员国内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
相关国别研究的优势力量,形成了更加宽深的研究队伍,于2015
年7月发
布了《构建人文外交新格局:中外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研究》b
专题报告,并
在2015年底获得《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布局与运行机制研究》教育
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同时,复旦大学还进一步深
化对中外人文交流宏观政策设计和理论构建的研究,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开
展了紧密的对接和合作,产生了大量有影响的政策咨询成果。复旦大学已
逐渐成为我国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智库和研究基地。2017年*在全国
设立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其中一家综合性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及中
美、中俄、中欧、中英四家国别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设在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相关研究议程的发展演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外人文交流
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不断向理论研究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
要求,而理论的研究也总在不断检视过往的实践。在当前中外人文交流的
布局中,周边仍然是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区域。为此,我们于2017
年10
月组织召开了“中国文化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学术研讨会。本书即是在
会议论文和会议研讨基础上经过作者精心修改完善形成的,是我们的
研究成果,也反映了我们对中外人文交流的思考。
个启示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应该在新的时代条件和
国际环境下创新发展。周边之于中国外交的重要,无需赘言。中国与周边
国家的人文交流古来有之,也从未间断过。然而今天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
文交流并非一帆风顺,也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对东北亚地区而言,人
文交流的发展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而恰恰是这样的状
态,更加凸显了人文交流对于稳定国家间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的重要性和
迫切性。对于南亚、东南亚地区而言,传统的文化纽带如何转化为今天构
建“亲诚惠容”周边关系的动力与手段,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
周边的探索,对于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好“民心相通”具有重要
的示范意义。
再一个更为重要的启示在于,我们发展同欧美国家人文交流的方式并
不能简单地照搬于周边。同样,发端于传统发达国家间关系或者传统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公共外交”“文化外交”“价值观外交”“宗教外
交”等的理论与实践也不能简单套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我们
必须基于不同的国家特性、文化特性和双(多)边关系特性去构建和发展
具体的人文交流路径与内容。
当然,基于周边的这些思考也促使我们继续深化人文交流基础理论的
研究,我们在本书中专辟一部分进行讨论。对于传统文化与人文交流的复
杂关系,人文交流内涵的泛化与误释,人文交流路径与内容的去单一化,
人文交流在多边框架中的功能发挥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
2017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
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党和国家首次就中外人文
交流工作制定专门文件,进一步凸显了中外人文交流工作重要性的提升。
《意见》在总结中外人文交流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下一步加强
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方向和举措。这对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研究提
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我们迫切
需要从理论上回应当代中外人文交流实践中尚未解决,以及不断涌现的问
题。当然,理论创新更需要我们基于自身的当代实践、文化传承与思想渊
源去构筑当代人文交流的理论基石,这一任务仍远未完成。
2018年5
月31 日
张 骥
邢丽菊
中外之间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乃至文明对
话是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中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中外之间有关“人”和“文”的互动也随着政治经济因素、历史地理条件
的变迁,特别是国运之兴衰而此起彼伏。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外人文交流在
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先后与世界主要大国(地区
组织)建立起八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双、多边关系中,人文交流也越来越被作为重要内容。在中
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人文交流成为
主要维度和政策重点。人文交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政
治、经济支柱之外的第三大支柱。
人文交流作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主题在新时代中国外交中的兴起,其意
义尚未被充分认识。“中外人文交流”这一概念和实践的形成,本身就难
以运用现成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予以解释,诸如“公共外
交”“民间外交”“文化外交”“价值观外交”“软权力”a
等等,即便具有中
国实践含义的“人民外交”b“对外宣传”等概念也不能概括甚至等同于“人
文交流”。这些概念和理论,未能从本质上捕捉到中国这一不断成长的行
为体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中国实践所具有的创新性,以及中国人对国
际关系的独特认知。同时,中外人文交流尽管有历史传统可循,但其当代
意义又并非是历史上中华与外部文化关系的简单映射。“人文”一词尽管充
满了中国传统的表征,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巨大变迁使得当代中外人文交
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正如俞新天研究员在本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当代
中外人文交流的时代性,体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大国,世界各国对
中国的国际交流和沟通有新的更高期待,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
有的变化。a
实践走在了理论前面。我们既不能懈怠于完全套用现有的“公共外
交”“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等理论来解释人文交流,这在实际上消解掉
了人文交流对国际关系的创造性;同时也不能故步自封于中国话语和概念
的自我解释与自我实现,而必须探寻人文交流所具有的普遍实践价值和理
论意义,使得人文交流这一概念和相关理论能够进行国际学术对话。我们
也不能满足于“历史—文化”路径的单一归纳,仅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
阐释当代的人文交流。忽视人文交流的政治经济基础,忽视人文交流中政
府的角色与夸大人文交流的意识形态色彩,夸大人文交流的纯民间属性一
样,都不能客观、准确和立体地把握当代人文交流所具有的时代特征。这
既对理论研究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早在2013年起,复旦大学积极对接国家对外战略的新需求,在国内
率先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学术和咨政研究。复旦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
势,依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科,在吸纳哲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
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培育和打造了一支由优势学科支撑、多学
科参与的科研咨政团队,开展中外人文交流理论研究,服务国家相关战略
和政策的制订与推进,并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事业。2014
年9月,复旦
大学召开了“人文外交与中国的战略”研讨会,并于12月发布了《人文外
交: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制度与实践》b 研究报告。2015 年1
月7 日,《光
明日报》“理论周刊”整版发布了报告摘要。c
这份报告从文化基础、战略
选择、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国际经验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对中外人文交流
(当时还初步定义为“人文外交”)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较为理论化的界定,a
并初步提出了中国发展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和制度设计,是国内该领域较
早的一份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政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几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相继建立和持续运转,复旦大学的相
关研究转向对国别机制的深入研究,并充分动员国内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
相关国别研究的优势力量,形成了更加宽深的研究队伍,于2015
年7月发
布了《构建人文外交新格局:中外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研究》b
专题报告,并
在2015年底获得《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布局与运行机制研究》教育
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同时,复旦大学还进一步深
化对中外人文交流宏观政策设计和理论构建的研究,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开
展了紧密的对接和合作,产生了大量有影响的政策咨询成果。复旦大学已
逐渐成为我国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智库和研究基地。2017年*在全国
设立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其中一家综合性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及中
美、中俄、中欧、中英四家国别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设在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相关研究议程的发展演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外人文交流
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不断向理论研究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
要求,而理论的研究也总在不断检视过往的实践。在当前中外人文交流的
布局中,周边仍然是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区域。为此,我们于2017
年10
月组织召开了“中国文化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学术研讨会。本书即是在
会议论文和会议研讨基础上经过作者精心修改完善形成的,是我们的
研究成果,也反映了我们对中外人文交流的思考。
个启示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应该在新的时代条件和
国际环境下创新发展。周边之于中国外交的重要,无需赘言。中国与周边
国家的人文交流古来有之,也从未间断过。然而今天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
文交流并非一帆风顺,也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对东北亚地区而言,人
文交流的发展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而恰恰是这样的状
态,更加凸显了人文交流对于稳定国家间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的重要性和
迫切性。对于南亚、东南亚地区而言,传统的文化纽带如何转化为今天构
建“亲诚惠容”周边关系的动力与手段,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
周边的探索,对于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好“民心相通”具有重要
的示范意义。
再一个更为重要的启示在于,我们发展同欧美国家人文交流的方式并
不能简单地照搬于周边。同样,发端于传统发达国家间关系或者传统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公共外交”“文化外交”“价值观外交”“宗教外
交”等的理论与实践也不能简单套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我们
必须基于不同的国家特性、文化特性和双(多)边关系特性去构建和发展
具体的人文交流路径与内容。
当然,基于周边的这些思考也促使我们继续深化人文交流基础理论的
研究,我们在本书中专辟一部分进行讨论。对于传统文化与人文交流的复
杂关系,人文交流内涵的泛化与误释,人文交流路径与内容的去单一化,
人文交流在多边框架中的功能发挥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
2017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
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党和国家首次就中外人文
交流工作制定专门文件,进一步凸显了中外人文交流工作重要性的提升。
《意见》在总结中外人文交流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下一步加强
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方向和举措。这对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研究提
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我们迫切
需要从理论上回应当代中外人文交流实践中尚未解决,以及不断涌现的问
题。当然,理论创新更需要我们基于自身的当代实践、文化传承与思想渊
源去构筑当代人文交流的理论基石,这一任务仍远未完成。
2018年5
月31 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