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45241
上篇演讲篇
章演讲语言与心理3
节演讲概说4
一、 演讲的含义4
二、 演讲的历史沿革4
三、 演讲的要素6
四、 演讲的特征7
五、 演讲的作用9
第二节演讲的有声语言14
一、 有声语言的含义及作用15
二、 有声语言的特点15
三、 有声语言的训练15
四、 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23
五、 演讲者声音存在的常见问题25
第三节演讲的态势语言26
一、 态势语言的含义26
二、 态势语言运用的原则26
三、 态势语言的使用技巧27
四、 态势运作四忌33
第四节演讲心理33
一、 听众的心理特征34
二、 演讲者的心理35
三、 怯场心理及其克服38
第二章口才能力的养成42
节口才概说42
一、 口才及相关概念43
二、 口才的意义和衡量标准44三、 口才的特点44
四、 口才的基本要素45
第二节口才素质的形成46
一、 知识积累47
二、 思维能力48
三、 语言素养48
第三节口才应具有的能力49
一、 说明能力49
二、 吸引能力49
三、 说服能力49
四、 感人能力49
五、 创造能力50
六、 控制能力50
第四节口才的作用50
一、 口才艺术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51
二、 口才艺术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51
三、 口才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51
演讲与朗诵基础目录第三章演讲类型及其实际训练52
节命题演讲52
一、 命题演讲的含义52
二、 命题演讲的特点52
三、 命题演讲的准备53
四、 命题演讲的技巧54
第二节即兴演讲62
一、 即兴演讲的定义62
二、 即兴演讲的特点62
三、 即兴演讲的技巧63
四、 即兴演讲的训练方法64
五、 聚会场景即兴演讲67
第三节竞聘演讲74
一、 竞聘演讲的定义74
二、 竞聘演讲的特征74
三、 竞聘演讲的内容76
四、 竞聘演讲常见的问题77
第四节论辩演讲84
一、 论辩的内涵84
二、 论辩的类型84
三、 论辩演讲的特征85
四、 赛场论辩85
第四章演讲稿的写作90
节演讲稿的作用90
一、 演讲稿的概念及作用90
二、 演讲与演讲稿的关系91
第二节演讲稿的特点和分类92
一、 演讲稿的特点92
二、 演讲稿的种类94
第三节演讲稿的结构和写法95
一、 标题95
二、 称谓95
三、 正文96
第四节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和技巧101
一、 演讲稿的写作要求101
二、 演讲稿的写作技巧103
第五章演讲与交际112
节演讲在交际上的应用112
一、 演讲口才的作用112
二、 演讲对交际的影响113
第二节交际口才115
一、 交际口才的含义115
二、 交际口才的要求116
三、 交际口才的技巧117
下篇朗诵篇
第六章朗诵技巧入门125
节朗诵的艺术定位125
一、 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表达艺术125
二、 朗诵是再创作、 再表达的艺术活动125
三、 朗诵的特点126
第二节朗诵的感受技巧127
一、 逻辑感受的运用127
二、 形象感受的运用127
三、 情感感受的运用127
第三节朗诵的表达技巧127
一、 停连127
二、 重音130
三、 语势131
四、 节奏132
第七章朗诵的发声实训134
节呼吸控制134
一、 练习呼吸控制的目的134
二、 呼吸控制的训练134
三、 弱控制训练136
四、 强控制训练137
第二节口腔控制138
一、 口腔控制的目的138
二、 口腔控制的训练138
第三节喉部控制140
一、 如何练习喉部控制140
二、 喉部控制的训练141
第四节共鸣控制141
一、 练习共鸣控制的目的141
二、 共鸣控制的训练141
第五节声音的弹性143
一、 练习声音弹性的目的143
二、 声音弹性训练143
三、 扩展音域练习143
四、 加强声音对比练习143
第六节用嗓的注意事项149
一、 嗓音的保护149
二、 推荐练声材料150
第八章朗诵的情感表达152
节清新、 舒展情感的表达153
第二节热情、 赞美情感的表达154
第三节低沉、 悲痛情感的表达156
第四节恐惧、 愤怒情感的表达158
第五节着急、 高亢情感的表达160
第九章朗诵与演讲的区别162
节目的和功能的不同162
第二节表现方式上的不同163
第三节文本选择上的不同163
第四节受众互动上的不同164
第五节艺术化程度的区别164
第十章不同文体朗诵实训165
节朗诵文本的选用165
一、 喜爱165
二、 适合口语表达165
三、 有节奏、 有情节165
四、 有美感165
五、 因人而异166
第二节诗歌的朗诵166
一、 诗歌朗诵的基本要点167
二、 技巧运用168
第三节散文的朗诵179
一、 散文的朗诵基调179
二、 朗诵散文要注意的问题180
第四节小说的朗诵202
一、 抓住核心202
二、 塑造人物特点202
三、 把握分寸203
四、 变化语言203
第五节寓言和童话的朗诵207
一、 寓言的朗诵207
二、 童话的朗诵209
三、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213
参考文献241
后记242
社会生活离不开人际交往,交往的主要媒介是语言。在语言媒介中,口头语言又远比书面语言使用的频率高、涉及的范围广,既方便又灵活,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当今时代则更为人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应用。能够熟练地运用口头语言,善于演讲和朗诵,是现代人才的素养和才能。演讲和朗诵规范性、思想性、艺术性要求较高,这种素养和才能,不是先天而生,也不是一蹴而就、轻易获得的。它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必须依托于学习、教育和训练,特别是学生时代专业化、科学化的学习、教育和训练。这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艺术类高等院校教学的客观需要,韩斌生教授主持编写了这部专业教材。
编写出版教材,开展“演讲与朗诵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在公众场合朗诵演讲、表情达意、交流传递信息的心理素质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同时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舞台;提高学生的现场演讲和朗诵水平;指导学生掌握演讲和朗诵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应日后就业之需。
作为一本专业基础教材,本书增加了不少新构思、新元素,内容新颖丰富,形式活泼多样。针对大专院校学生,突出实训练习,具有基础性、新颖性、针对性、实用性、互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既适合作为高职院校或其他大专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热爱演讲与朗诵的社会人士特别是青年自学与实践的参考书。在强调实训性方面,本书作了较多的探索和创新,除了各章都设计了便于操作的训练项目外,还精选经典例文,并分别作了“指导”和“提示”,利于自学自练。在校大学生如果能接受这本教材的系统化学习和实训,有希望掌握演讲与朗诵的技能,提升口才能力和人文素质,具备适应社会选拔和实践创新的才干,在追求自我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同时,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