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23696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国际争端解决的理论框架,国际河流争端的基本问题,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机制,国际河流争端的解决机制,国际河流冲突解决的特殊问题。
目 录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
章 国际争端及其解决
节 国际争端
一、冲突与争端的概念辨析
二、国际冲突与国际争端
三、国际争端的类型
四、当代国际争端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际争端解决方法
一、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的历史演进
二、政治方法
三、国际组织方法
四、法律方法
第三节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一、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界定
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的形成
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国际环境争端及其解决
节 国际环境争端
一、环境的含义
二、国际环境争端的界定
三、国际环境争端的特殊性
第二节 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方法
一、政治方法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中的运用
二、法律方法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中的局限性
三、国际组织方法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中的优势
第三节 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机制
一、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条款的种类
二、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
第四节 国际环境领域的遵约机制
一、遵约概念的辨析
二、遵约机制的基本内容
三、遵约机制在国际环境领域日渐重要的原因
四、国际环境领域遵约机制的发展历程
五、国际环境领域中遵约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
第三章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节 国际河流概念的演变
一、“国际”河流的概念和范围
二、国际河流概念和范围的演变
三、国际水资源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
一、国际河流的数量与分布
二、国际河流开发利用的含义
三、伴随开发利用进程的国际河流开发制度
四、国际河流开发利用的类型和模式选择
五、国际河流的水资源管理机构
第三节 国际河流的保护
一、国际河流保护的含义
二、国际河流保护制度的建立
三、国际河流保护的义务主体
四、国际河流保护的义务
第四章 国际河流主权
节 国家主权的一般理论
一、主权是发展变化的概念
二、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主权权利
三、国家领土主权
四、经济主权与自然资源主权
第二节 国际河流主权
一、水权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国际河流水权概念的辨析
三、国际河流主权理论评析
四、国际河流主权是叠加的领土主权
第五章 国际河流的冲突和争端
节 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实践
一、国际河流冲突的历史和现状
二、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实践
第二节 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类型与实质
一、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划分
二、水资源利用冲突
三、水环境管理冲突
四、国际河流冲突的实质
第三节 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技术因素
四、认识因素
第六章 现有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评述
节 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渊源评述
一、国际水条约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二、国际法协会法律文件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三、国际判例对国际河流争端的逐个解决
第二节 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方法评述
一、政治方法为主
二、法律方法为辅
三、国际组织方法具有天然优势
第三节 现有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缺陷评析
一、未能明确主权问题
二、争端解决机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可能性
三、争端解决机制以权力取向为主,缺乏可预见性
四、强制性解决方法的运用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的原则
五、注重事后的争端解决机制,而忽视事前的争端避免机制建设
第七章 国际河流争端避免与解决机制之建构
节 加强水资源的国际合作机制
一、国际共存法向国际合作法的转变
二、国际河流合作的可能性
三、国际流域生态共同开发机制是国际河流合作的优选模式
四、构建可持续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第二节 建构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机制
一、国际河流争端避免机制的含义
二、国际河流争端避免机制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河流争端避免机制的启动和实施
第三节 完善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
一、解决国际河流争端的方法与程序选择
二、解决国际河流争端的机构选择
第四节 其他替代方法
一、积极开发替代水源
二、积极开展水资源贸易
三、在流域整体开发的基础上,拓展资源权属交换的渠道
第八章 国际私法性质的国际河流冲突及其解决
节 国际私法性质的国际河流冲突
一、国际私法意义上的国际河流冲突的类型
二、国际水工程承包合同及其引发的国际河流冲突
第二节 国际水工程的争议解决机制
一、国际水工程的争议解决方式
二、国际水工程争议解决机制的特点
三、国际水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法律适用
第九章 中国国际河流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思考
节 中国的国际河流开发
一、中国境内国际河流的分布和特点
二、中国境内国际河流的开发概况
三、东北地区国际河流及其开发
四、西南地区国际河流及其开发
五、西北地区国际河流及其开发
六、完善中国国际河流开发制度的建议
第二节 中国国际河流争端及其解决
一、中国国际河流争端的分布及其特点
二、中国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之评析
三、完善中国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国际水条约或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条款摘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
章 国际争端及其解决
节 国际争端
一、冲突与争端的概念辨析
二、国际冲突与国际争端
三、国际争端的类型
四、当代国际争端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际争端解决方法
一、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的历史演进
二、政治方法
三、国际组织方法
四、法律方法
第三节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一、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界定
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的形成
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国际环境争端及其解决
节 国际环境争端
一、环境的含义
二、国际环境争端的界定
三、国际环境争端的特殊性
第二节 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方法
一、政治方法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中的运用
二、法律方法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中的局限性
三、国际组织方法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中的优势
第三节 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机制
一、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条款的种类
二、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
第四节 国际环境领域的遵约机制
一、遵约概念的辨析
二、遵约机制的基本内容
三、遵约机制在国际环境领域日渐重要的原因
四、国际环境领域遵约机制的发展历程
五、国际环境领域中遵约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
第三章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节 国际河流概念的演变
一、“国际”河流的概念和范围
二、国际河流概念和范围的演变
三、国际水资源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
一、国际河流的数量与分布
二、国际河流开发利用的含义
三、伴随开发利用进程的国际河流开发制度
四、国际河流开发利用的类型和模式选择
五、国际河流的水资源管理机构
第三节 国际河流的保护
一、国际河流保护的含义
二、国际河流保护制度的建立
三、国际河流保护的义务主体
四、国际河流保护的义务
第四章 国际河流主权
节 国家主权的一般理论
一、主权是发展变化的概念
二、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主权权利
三、国家领土主权
四、经济主权与自然资源主权
第二节 国际河流主权
一、水权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国际河流水权概念的辨析
三、国际河流主权理论评析
四、国际河流主权是叠加的领土主权
第五章 国际河流的冲突和争端
节 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实践
一、国际河流冲突的历史和现状
二、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实践
第二节 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类型与实质
一、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划分
二、水资源利用冲突
三、水环境管理冲突
四、国际河流冲突的实质
第三节 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技术因素
四、认识因素
第六章 现有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评述
节 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渊源评述
一、国际水条约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二、国际法协会法律文件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三、国际判例对国际河流争端的逐个解决
第二节 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方法评述
一、政治方法为主
二、法律方法为辅
三、国际组织方法具有天然优势
第三节 现有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缺陷评析
一、未能明确主权问题
二、争端解决机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可能性
三、争端解决机制以权力取向为主,缺乏可预见性
四、强制性解决方法的运用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的原则
五、注重事后的争端解决机制,而忽视事前的争端避免机制建设
第七章 国际河流争端避免与解决机制之建构
节 加强水资源的国际合作机制
一、国际共存法向国际合作法的转变
二、国际河流合作的可能性
三、国际流域生态共同开发机制是国际河流合作的优选模式
四、构建可持续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第二节 建构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机制
一、国际河流争端避免机制的含义
二、国际河流争端避免机制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河流争端避免机制的启动和实施
第三节 完善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
一、解决国际河流争端的方法与程序选择
二、解决国际河流争端的机构选择
第四节 其他替代方法
一、积极开发替代水源
二、积极开展水资源贸易
三、在流域整体开发的基础上,拓展资源权属交换的渠道
第八章 国际私法性质的国际河流冲突及其解决
节 国际私法性质的国际河流冲突
一、国际私法意义上的国际河流冲突的类型
二、国际水工程承包合同及其引发的国际河流冲突
第二节 国际水工程的争议解决机制
一、国际水工程的争议解决方式
二、国际水工程争议解决机制的特点
三、国际水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法律适用
第九章 中国国际河流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思考
节 中国的国际河流开发
一、中国境内国际河流的分布和特点
二、中国境内国际河流的开发概况
三、东北地区国际河流及其开发
四、西南地区国际河流及其开发
五、西北地区国际河流及其开发
六、完善中国国际河流开发制度的建议
第二节 中国国际河流争端及其解决
一、中国国际河流争端的分布及其特点
二、中国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之评析
三、完善中国国际河流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国际水条约或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条款摘录
前 言
总序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两千年前儒家经典《大学》即倡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即涵蕴着彰扬学术、探索真理。而《中庸》论道“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辩之、笃行之”,则阐释了学术研究的治学精神以及达到真实无妄境界的必由之路。因此,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审视与洞察来看,社会发展、科学昌明、思想进步,从来离不开学术科研力量与成就的滋养与推动。
大学是国家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科学研究的水平则又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是一所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大学的学术气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导着学校的科研状态,而且渗透和浸润着这个大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信念。正如英国教育思想家纽曼所言,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理、探索与发展、实验与思索的高级力量,它态度自由中立,传授普遍知识,描绘理智疆域,但绝不屈服于任何一方。
大学的使命应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学术和人才。因此,大学应成为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上海政法学院是一所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学,学院注重内涵建设和综合协调发展,现已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专业。学院以“刻苦、求实、开拓、创新”为校训。这既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上海政法学院学术精神的象征。这一校训,不仅大力倡导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充分发挥个性特色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自由选择学习机会,努力使学子们于学业感悟中启迪思想、升华精神、与时俱进,而且积极提倡拓展学术创新空间,注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致力于对富有挑战性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的思考与批评,探求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与整合。《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正是在这一精神理念引领下出版问世的。
《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的出版,不仅是《上海政法学院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起跑点,而且是上海政法学院教师展示学术风采、呈现富有创造性思想成果的平台。古代大家云:“一代文章万代稀,山川赖尔亦增辉”;“惟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我相信《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的出版,不仅反映了上海政法学院的学术风格和特色,而且将体现上海政法学院教师的学术思想的精粹、气魄和境界。
法国著名史学家、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院长雅克·勒戈夫曾言,大学成员和知识分子应该在理性背后有对正义的激情,在科学背后有对真理的渴求,在批判背后有对更美好事物的憧憬。我相信《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将凝聚上政人的思想智慧,人们将从这里看到上政人奋发向上的激情和攀登思想高峰的胆识与艰辛,上政人的学术事业将从这里升华!
祝愿《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精神,薪火传承、代代相继!
金国华
(上海政法学院院长)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两千年前儒家经典《大学》即倡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即涵蕴着彰扬学术、探索真理。而《中庸》论道“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辩之、笃行之”,则阐释了学术研究的治学精神以及达到真实无妄境界的必由之路。因此,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审视与洞察来看,社会发展、科学昌明、思想进步,从来离不开学术科研力量与成就的滋养与推动。
大学是国家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科学研究的水平则又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是一所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大学的学术气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导着学校的科研状态,而且渗透和浸润着这个大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信念。正如英国教育思想家纽曼所言,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理、探索与发展、实验与思索的高级力量,它态度自由中立,传授普遍知识,描绘理智疆域,但绝不屈服于任何一方。
大学的使命应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学术和人才。因此,大学应成为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上海政法学院是一所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学,学院注重内涵建设和综合协调发展,现已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专业。学院以“刻苦、求实、开拓、创新”为校训。这既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上海政法学院学术精神的象征。这一校训,不仅大力倡导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充分发挥个性特色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自由选择学习机会,努力使学子们于学业感悟中启迪思想、升华精神、与时俱进,而且积极提倡拓展学术创新空间,注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致力于对富有挑战性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的思考与批评,探求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与整合。《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正是在这一精神理念引领下出版问世的。
《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的出版,不仅是《上海政法学院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起跑点,而且是上海政法学院教师展示学术风采、呈现富有创造性思想成果的平台。古代大家云:“一代文章万代稀,山川赖尔亦增辉”;“惟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我相信《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的出版,不仅反映了上海政法学院的学术风格和特色,而且将体现上海政法学院教师的学术思想的精粹、气魄和境界。
法国著名史学家、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院长雅克·勒戈夫曾言,大学成员和知识分子应该在理性背后有对正义的激情,在科学背后有对真理的渴求,在批判背后有对更美好事物的憧憬。我相信《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将凝聚上政人的思想智慧,人们将从这里看到上政人奋发向上的激情和攀登思想高峰的胆识与艰辛,上政人的学术事业将从这里升华!
祝愿《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精神,薪火传承、代代相继!
金国华
(上海政法学院院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