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7197169
内容简介
《江西进士/江西方志文化丛书》记述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江西行政区划内唐朝至清朝进士科登第情况。重点介绍状元39人,其中文状元33人、武状元6人;榜眼41人,其中文榜眼39人、武榜眼2人;探花43人,其中文探花41人、武探花2人;会元(省元)23人,其中文会元21人、武会元2人。为保证全书的完整性,还附有“江西历代进士名录”。
目 录
概述
状元
南昌市
王一夔
舒芬
张神武
九江市
马适
汪鸣相
文武
秦藩信
景德镇市
徐衡
汪道诚
新余市
卢肇
赣州市
郑獬
戴衢亨
宜春市
易重
姚勉
上饶市
刘辉
彭汝砺
汪应辰
徐元杰
费宏
张鸿翥
吉安市
何昌言
文天祥
胡广
曾柴
萧时中
陈循
曾鹤龄
刘俨
彭时
彭教
罗伦
曾彦
罗洪先
刘同升
刘绎
刘福姚
抚州市
张渊微
吴伯宗
张升
榜眼
南昌市
路万里
傅冠
涂逢震
曹联桂
九江市
曹履泰
李盛铎
张大鹏
景德镇市
王刚中
汪守和
萍乡市
文廷式
新余市
萧贯
张春
鹰潭市
黄初
宜春市
刘敞
郑秉恬
上饶市
周执羔
李伯玉
方台
吉安市
刘沆
邹斑
练子宁
尹昌隆
王艮
周述
陈文
刘升
刘震
刘戬
徐穆
罗埕
刘减
姚颐
抚州市
董德元
罗点
曾渐
吴裕
曾坚
徐琼
吴道南
饶学曙
谢阶树
探花
南昌市
陈栋
邓以澈
胡家玉
黄腾龙
九江市
余松
赵师尹
景德镇市
金达
邹家燮
萍乡市
刘凤诰
新余市
李谘
黎立武
黄子澄
赣州市
董越
宜春市
黄颇
胡用庄
雷宜中
孙曰恭
吴山
帅方蔚
上饶市
张焘
徐容
费懋中
姜金和
张协忠
吉安市
郭孝友
张槐应
胡幼黄
曾翰
李贯
周孟简
刘素
邓珍
钟复
刘定之
罗碌
曾追
罗钦顺
邹守益
欧阳衢
刘应秋
抚州市
陈孺
陈宗礼
陈希曾
会元
南昌市
张圣武
刘天驷
九江市
黄庠
景德镇市
马廷鸾
程楷
新余市
章颖
吴汇
赣州市
何其睿
上饶市
汪俊
吉安市
欧阳修
孔武仲
彭方迥
刘梦荐
宋琮
杨相
朱缙
刘哲
彭华
夏积
张贞生
抚州市
裴煜
汪革
吴溥
江西历代进士名录
江两进士名录·文进士
唐代
五代十国·吴
南唐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江西进士名录·武进士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编后记
状元
南昌市
王一夔
舒芬
张神武
九江市
马适
汪鸣相
文武
秦藩信
景德镇市
徐衡
汪道诚
新余市
卢肇
赣州市
郑獬
戴衢亨
宜春市
易重
姚勉
上饶市
刘辉
彭汝砺
汪应辰
徐元杰
费宏
张鸿翥
吉安市
何昌言
文天祥
胡广
曾柴
萧时中
陈循
曾鹤龄
刘俨
彭时
彭教
罗伦
曾彦
罗洪先
刘同升
刘绎
刘福姚
抚州市
张渊微
吴伯宗
张升
榜眼
南昌市
路万里
傅冠
涂逢震
曹联桂
九江市
曹履泰
李盛铎
张大鹏
景德镇市
王刚中
汪守和
萍乡市
文廷式
新余市
萧贯
张春
鹰潭市
黄初
宜春市
刘敞
郑秉恬
上饶市
周执羔
李伯玉
方台
吉安市
刘沆
邹斑
练子宁
尹昌隆
王艮
周述
陈文
刘升
刘震
刘戬
徐穆
罗埕
刘减
姚颐
抚州市
董德元
罗点
曾渐
吴裕
曾坚
徐琼
吴道南
饶学曙
谢阶树
探花
南昌市
陈栋
邓以澈
胡家玉
黄腾龙
九江市
余松
赵师尹
景德镇市
金达
邹家燮
萍乡市
刘凤诰
新余市
李谘
黎立武
黄子澄
赣州市
董越
宜春市
黄颇
胡用庄
雷宜中
孙曰恭
吴山
帅方蔚
上饶市
张焘
徐容
费懋中
姜金和
张协忠
吉安市
郭孝友
张槐应
胡幼黄
曾翰
李贯
周孟简
刘素
邓珍
钟复
刘定之
罗碌
曾追
罗钦顺
邹守益
欧阳衢
刘应秋
抚州市
陈孺
陈宗礼
陈希曾
会元
南昌市
张圣武
刘天驷
九江市
黄庠
景德镇市
马廷鸾
程楷
新余市
章颖
吴汇
赣州市
何其睿
上饶市
汪俊
吉安市
欧阳修
孔武仲
彭方迥
刘梦荐
宋琮
杨相
朱缙
刘哲
彭华
夏积
张贞生
抚州市
裴煜
汪革
吴溥
江西历代进士名录
江两进士名录·文进士
唐代
五代十国·吴
南唐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江西进士名录·武进士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编后记
在线试读
《江西进士/江西方志文化丛书》:
费宏(1468—1535),字子充,号湖东、健斋,亦号鹅湖,人称钟石先生。明朝广信府铅山县(今上饶市铅山县)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状元。
费宏的大伯父费碹,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弘治时为兵部员外郎,迁贵州参议以终。受伯父影响,费宏自幼聪慧好学,13岁中广信府童子试“文元”,16岁中江西乡试“解元”,成化二十三年,费宏在明宪宗当皇帝的后一年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一甲名的好成绩,这一年费宏20岁。中状元后,在孝宗、武宗、世宗三朝为官。孝宗弘治年间,先后任左赞善、东宫直讲、左谕德。武宗正德年问,先后任太常少卿,兼任侍讲,并参加《孝宗实录》的编写,同时充任皇上的日讲官。历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世宗嘉靖年问,加官少保,入内阁,成为内阁首辅,民间称“费宰相”。
武宗正德年间,朱宸濠为造反做准备,打算先恢复护卫军和屯田。暗中与朱宸濠勾结的宦官钱宁深受武宗信任,他和兵部尚书陆完企图用数万两白银贿赂京城权贵帮朱宸濠达成目的,费宏拒不接受贿赂。等到奏本送到内阁,费宏极力劝阻,但武宗后还是允准了朱宸濠的请求。钱宁伺机报复,他利用御史弹劾费宏堂弟费朋之机,促使朝廷下令让费宏、费朋一起退休。在费宏回乡途经临清时,还派人烧掉费宏的乘船、行李。费宏回到家乡,闭门谢客,拒不与朱宸濠结交。朱宸濠怀恨在心,暗中指使与费宏族人打官司的李镇谋害费宏。李镇趁机发动叛乱,在没找到费宏情况下,抓住并肢解了那些和他打官司的费家人,挖了费家祖坟,毁了费宏的家,并在远乡近村进行抢掠,叛乱人数发展到三千。费宏派人到朝廷告状,朝廷下令江西巡抚孙燧调查,情况清楚后派兵将之消灭。
朱宸濠谋反之事败亡后,谏官们争着上书请求召用费宏。世宗即位以后,召费宏入朝,加官少保,入内阁与杨廷和、蒋冕、毛纪辅佐朝政。当时朝廷发生“大礼仪”之争。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朱厚照驾崩,因武宗无子,当朝宰相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请立武宗堂弟兴献王15岁的长子朱厚熄继位,得到皇太后准许,由其拟发“武宗遗诏”,在朱厚熄从安陆(今湖北应山县)抵京的一月里,杨廷和借“武宗遗诏”实行新政,迅速革除武宗朝所留弊政。嘉靖初期,杨廷和奏准颁发拟定的新政纲领,继续精兵简政,减免税赋,清理盐政、漕运等。当世宗加封自己生父皇帝尊号之时,杨廷和希望世宗尊武宗之父孝宗为皇考,此想法与世宗想法不合,在朝廷中引起“大礼仪”之争,终杨廷和受到排斥,世宗皇帝获胜,如愿为其父加封,并强行确定新帝系,重新培植亲信,进而打击阁臣,废除“新政”。武宗时弊开始重新出现。在“大礼仪”争议中,费宏没有单独进行过劝谏,只是在大家的联名上书中签过名,加上费宏办事稳重,识大体,世宗心里还是很喜欢他的。等到杨廷和去任后,费宏就成为明朝首辅大臣。他不怕支持世宗的礼仪新贵的攻讦,不计同僚的误解,苦心斡旋,积极引导世宗革除武宗朝的弊政,继续推行新政,使“大礼仪”的风波渐趋平息。
在内阁辅佐朝政时,费宏持儒家的亲民思想,主张以仁义待民众,以民生为根本,竭力解决民生问题,希望从根本上稳定社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主张实行“损于上而后益于下”的理财之道,他率先垂范,大幅削减自己及所属衙门的费用,并建议世宗“凡百冗费,痛加裁抑”。在处置救灾、减赋、治河、漕运、江南设造宫室营建等重大朝政问题上,十分重视从解决民生问题人手而使社会稳定。一次,在户部讨论征收正德年间拖欠的田赋时,费宏和其他同僚上书请求断自正德十年(1515)以后,世宗听从了。不久,世宗因为各地出现的灾异,指示群臣修身反省。费宏等上书说:“希望皇帝也要自我反省。因为皇帝的用度不加节制,工役没完没了,导致京畿内的田地有一半变成了皇庄,内库的收入超过以前的一倍。太仓里没有三年所需的积蓄,可是宫廷闲杂人员一天天增多。京营的兵额不足十万,还不停地调派去做工役。正直的大臣被问罪,得不到原谅;谏官做本分的工作,却遭诘问;按律该杀的人几经审判得不到正法,罪行已定的恶人也能得到圣旨的赦免。尽管皇帝想求得天地和顺却招来鬼神埋怨。”世宗称赞了他,自行引咎,但终究没采用这些意见。嘉靖三年(1524),大同巡抚张文锦为加强战备,命镇卒戍守城北五堡,参将贾鉴催督甚急,激起众怒。镇卒郭鉴、柳忠等起而暴动,击杀张文锦、贾鉴。大同发生兵变,皇帝宠臣张璁请示讨伐,费宏坚持认为十兵“变出于激,不叛者固多”,反对一味镇压,主张用招抚的方法解决,说:“讨伐能得胜时,玉石俱焚;如果不能取胜,叛兵就会踞城自守,那时将大大损害朝廷的声威。不如静观事态的改变,慢慢地规划此事。”朝廷任命蔡天佑为大同巡抚,桂勇为总兵官,前往安抚。不久事情果然得以平息。
嘉靖十四年(1535)十月,费宏无疾而终。世宗皇帝闻讯,念费宏是位有功老臣,赐费宏为太保,辍朝一日,亲自拟谕三道祭文,率三品以上官员至费府悼念,并派宰相夏言护送灵柩返归故里,按九千岁礼仪敕葬。
费宏勤于笔耕,著作颇丰,见于史志及书目的有:《武庙初所见事》《宸章集录》《湖东集》《遗德录》《太保费文宪公摘稿》等,其中《太保费文宪公摘稿》20卷本为《四库全书》录入存目,台北文海出版社已录入《明人文集丛刊》集影印出皈,《续修四库全书》亦已录入出版。
……
费宏(1468—1535),字子充,号湖东、健斋,亦号鹅湖,人称钟石先生。明朝广信府铅山县(今上饶市铅山县)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状元。
费宏的大伯父费碹,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弘治时为兵部员外郎,迁贵州参议以终。受伯父影响,费宏自幼聪慧好学,13岁中广信府童子试“文元”,16岁中江西乡试“解元”,成化二十三年,费宏在明宪宗当皇帝的后一年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一甲名的好成绩,这一年费宏20岁。中状元后,在孝宗、武宗、世宗三朝为官。孝宗弘治年间,先后任左赞善、东宫直讲、左谕德。武宗正德年问,先后任太常少卿,兼任侍讲,并参加《孝宗实录》的编写,同时充任皇上的日讲官。历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世宗嘉靖年问,加官少保,入内阁,成为内阁首辅,民间称“费宰相”。
武宗正德年间,朱宸濠为造反做准备,打算先恢复护卫军和屯田。暗中与朱宸濠勾结的宦官钱宁深受武宗信任,他和兵部尚书陆完企图用数万两白银贿赂京城权贵帮朱宸濠达成目的,费宏拒不接受贿赂。等到奏本送到内阁,费宏极力劝阻,但武宗后还是允准了朱宸濠的请求。钱宁伺机报复,他利用御史弹劾费宏堂弟费朋之机,促使朝廷下令让费宏、费朋一起退休。在费宏回乡途经临清时,还派人烧掉费宏的乘船、行李。费宏回到家乡,闭门谢客,拒不与朱宸濠结交。朱宸濠怀恨在心,暗中指使与费宏族人打官司的李镇谋害费宏。李镇趁机发动叛乱,在没找到费宏情况下,抓住并肢解了那些和他打官司的费家人,挖了费家祖坟,毁了费宏的家,并在远乡近村进行抢掠,叛乱人数发展到三千。费宏派人到朝廷告状,朝廷下令江西巡抚孙燧调查,情况清楚后派兵将之消灭。
朱宸濠谋反之事败亡后,谏官们争着上书请求召用费宏。世宗即位以后,召费宏入朝,加官少保,入内阁与杨廷和、蒋冕、毛纪辅佐朝政。当时朝廷发生“大礼仪”之争。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朱厚照驾崩,因武宗无子,当朝宰相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请立武宗堂弟兴献王15岁的长子朱厚熄继位,得到皇太后准许,由其拟发“武宗遗诏”,在朱厚熄从安陆(今湖北应山县)抵京的一月里,杨廷和借“武宗遗诏”实行新政,迅速革除武宗朝所留弊政。嘉靖初期,杨廷和奏准颁发拟定的新政纲领,继续精兵简政,减免税赋,清理盐政、漕运等。当世宗加封自己生父皇帝尊号之时,杨廷和希望世宗尊武宗之父孝宗为皇考,此想法与世宗想法不合,在朝廷中引起“大礼仪”之争,终杨廷和受到排斥,世宗皇帝获胜,如愿为其父加封,并强行确定新帝系,重新培植亲信,进而打击阁臣,废除“新政”。武宗时弊开始重新出现。在“大礼仪”争议中,费宏没有单独进行过劝谏,只是在大家的联名上书中签过名,加上费宏办事稳重,识大体,世宗心里还是很喜欢他的。等到杨廷和去任后,费宏就成为明朝首辅大臣。他不怕支持世宗的礼仪新贵的攻讦,不计同僚的误解,苦心斡旋,积极引导世宗革除武宗朝的弊政,继续推行新政,使“大礼仪”的风波渐趋平息。
在内阁辅佐朝政时,费宏持儒家的亲民思想,主张以仁义待民众,以民生为根本,竭力解决民生问题,希望从根本上稳定社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主张实行“损于上而后益于下”的理财之道,他率先垂范,大幅削减自己及所属衙门的费用,并建议世宗“凡百冗费,痛加裁抑”。在处置救灾、减赋、治河、漕运、江南设造宫室营建等重大朝政问题上,十分重视从解决民生问题人手而使社会稳定。一次,在户部讨论征收正德年间拖欠的田赋时,费宏和其他同僚上书请求断自正德十年(1515)以后,世宗听从了。不久,世宗因为各地出现的灾异,指示群臣修身反省。费宏等上书说:“希望皇帝也要自我反省。因为皇帝的用度不加节制,工役没完没了,导致京畿内的田地有一半变成了皇庄,内库的收入超过以前的一倍。太仓里没有三年所需的积蓄,可是宫廷闲杂人员一天天增多。京营的兵额不足十万,还不停地调派去做工役。正直的大臣被问罪,得不到原谅;谏官做本分的工作,却遭诘问;按律该杀的人几经审判得不到正法,罪行已定的恶人也能得到圣旨的赦免。尽管皇帝想求得天地和顺却招来鬼神埋怨。”世宗称赞了他,自行引咎,但终究没采用这些意见。嘉靖三年(1524),大同巡抚张文锦为加强战备,命镇卒戍守城北五堡,参将贾鉴催督甚急,激起众怒。镇卒郭鉴、柳忠等起而暴动,击杀张文锦、贾鉴。大同发生兵变,皇帝宠臣张璁请示讨伐,费宏坚持认为十兵“变出于激,不叛者固多”,反对一味镇压,主张用招抚的方法解决,说:“讨伐能得胜时,玉石俱焚;如果不能取胜,叛兵就会踞城自守,那时将大大损害朝廷的声威。不如静观事态的改变,慢慢地规划此事。”朝廷任命蔡天佑为大同巡抚,桂勇为总兵官,前往安抚。不久事情果然得以平息。
嘉靖十四年(1535)十月,费宏无疾而终。世宗皇帝闻讯,念费宏是位有功老臣,赐费宏为太保,辍朝一日,亲自拟谕三道祭文,率三品以上官员至费府悼念,并派宰相夏言护送灵柩返归故里,按九千岁礼仪敕葬。
费宏勤于笔耕,著作颇丰,见于史志及书目的有:《武庙初所见事》《宸章集录》《湖东集》《遗德录》《太保费文宪公摘稿》等,其中《太保费文宪公摘稿》20卷本为《四库全书》录入存目,台北文海出版社已录入《明人文集丛刊》集影印出皈,《续修四库全书》亦已录入出版。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