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818364
内容简介
徽州古建筑是中华建筑文化之瑰宝,始于宋代,盛极于明清,在国内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作者 每年都前往徽州写生采风,循着徽州建筑文化的脉络,触摸到了徽州古村落在中国传统风水方面的 奇妙实践。其村落集合之丰富,内外空间组织之精致,绿化、水池与建筑安排之巧妙,建筑形态之 清新高雅,砖雕、石雕、木雕之精湛,均受世人称颂。本书在用优美细腻的文字展现徽州村落独特 景观的同时,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呈现出了理想的人居环境与自然和谐的山水意境。让读者在纯美的 享受中感受到徽州古村落的韵律和魅力,并且了解到数百年来它们是如何在外观整体性和美感上始 终延续典雅隽永特色的奇迹,吸引着中外游客。
目 录
目录
前言
章 徽州历史建筑 001
节 徽州历史建筑概念 002
第二节 徽州历史建筑特点 004
第二章 徽州建筑的历史成因及演变 017
节 徽州建筑的发展及演变 018
第二节 徽州建筑的形成因素 020
第三节 徽州建筑的背景 022
第四节 徽州古村落的发展 024
第五节 徽州古村落的发展概况 025
第六节 徽州民居的形成受到的不同文化的影响 028
第七节 儒文化对古村落的渗透与表现 031
第八节 徽商文化与古村落的融合 037
第九节 西方文化对古村落的影响 038
第三章 徽州历史建筑风格特色041第四章 徽州历史建筑样式053
节 民居外部造型 054
第二节 民居内部空间 064
第三节 徽州“三雕”艺术 068
第五章 徽州古村落建筑文化 095
第六章 徽州历史建筑艺术欣赏 103
前言
章 徽州历史建筑 001
节 徽州历史建筑概念 002
第二节 徽州历史建筑特点 004
第二章 徽州建筑的历史成因及演变 017
节 徽州建筑的发展及演变 018
第二节 徽州建筑的形成因素 020
第三节 徽州建筑的背景 022
第四节 徽州古村落的发展 024
第五节 徽州古村落的发展概况 025
第六节 徽州民居的形成受到的不同文化的影响 028
第七节 儒文化对古村落的渗透与表现 031
第八节 徽商文化与古村落的融合 037
第九节 西方文化对古村落的影响 038
第三章 徽州历史建筑风格特色041第四章 徽州历史建筑样式053
节 民居外部造型 054
第二节 民居内部空间 064
第三节 徽州“三雕”艺术 068
第五章 徽州古村落建筑文化 095
第六章 徽州历史建筑艺术欣赏 103
前 言
徽州文化,又称“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敦煌文化、 徽派文化、藏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政治上大 力提倡的“德治”和经济活动中讲求的“诚信”都是徽州文化的精髓。作 为徽州文化重要内容的徽派建筑,是中国有名的古建筑之一,在中国乃 至世界建筑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尊重自然,崇尚和谐人居的精神, 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并流传数百年。
作者多年从事徽派建筑的研究,数次前往安徽,从实地考察到古书翻 阅,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尽善尽美,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特点是: 图文并茂、雅俗共赏。除了建筑学专业,建筑规划和设计、建筑历史和建 筑技术、园林和室内设计等,旅游专业以及地域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的专 家学者,或者文艺爱好者都不妨读一读本书。
限于时间和作者水平,谬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 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订。
作 者
2017 年 10 月 20 日
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多年从事徽派建筑的研究,数次前往安徽,从实地考察到古书翻 阅,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尽善尽美,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特点是: 图文并茂、雅俗共赏。除了建筑学专业,建筑规划和设计、建筑历史和建 筑技术、园林和室内设计等,旅游专业以及地域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的专 家学者,或者文艺爱好者都不妨读一读本书。
限于时间和作者水平,谬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 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订。
作 者
2017 年 10 月 20 日
湖北工业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