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35634
少数民族汉字族名用字考察【李运富 牛 振】
接触文字学视域下的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关系浅探【王世友】
边地民众的识字率与国家认同【张颖慧】
关于湘西州民族地区字用规范化传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龙仕平】
壮语地名常见对音汉字的规范字推介研究【覃凤余】
秦代“书同文”与滇东北次方言苗文通用文字统一使用比较研究【叶洪平 汪 倩】
试论俗字在中国京族地区的发展及影响【刘正印】
《各省土字录》跋【邓章应】
桂馥《札朴》所载云南方言字词研究【孙雅芬】
《续黔书》中的“俗字”“川字”“字”【苌丽娟】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称和标志【黄亚平 伍 淳】
浅谈甲骨文、圣书字中人体字符构形的异同【蔡 蓉】
甲骨文与圣书字动物字构形比较研究【郑丽娜】
日本使用汉字过程中对常用汉字数量的处理【刘海燕】
“跨文化汉字研究”视域下的八思巴字【苏天运】
西夏文字中的否定会意构字法【段玉泉】
十年来古壮字研究简评【张青松】
哥巴文经书《大祭风·迎请精如神·卷首》校译研究【李晓兰】
“御”字职用及相关用字研究【张素凤】
从《说文》看许慎的“俗字”观念【宋丹丹】
《说文·女部》字的文化意蕴探析【何 清】
楚简中的“丨”字补说【俞绍宏 白雯雯】
后 记
“汉字文明研究”成果系列出版前言
东汉时河南人许慎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里的“文字”后来称“汉字”。汉字是传承发展到当代的中华优秀文化之一。作为内涵丰富的符号系统,汉字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民族智慧;作为交流思想信息的重要工具,汉字也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中央号召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汉字举足轻重。
河南是汉字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原始材料和悠久的研究传统。可以说,批汉字材料,部汉字学著作,本汉字教科书,位汉字学家,位书法家,位汉字教育家,位汉字规范专家,都出自河南。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极具创造性和影响力,应该成为河南得天独厚的优势品牌。“汉字文明”的传承发扬需要“许慎文化园”“中国文字博物馆”之类的物质工程,也需要学术研究及学术成果,还需要汉字教育和传播。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的学府,责无旁贷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发展汉字文明的历史使命。该校领导眼光宏大,志向高远,批准成立了“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并在规划和实施“中原历史文化”一流学科建设中,把“汉字文明”定为研究方向之一。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学界同仁的支持鼓励下发展顺利。现已由专职和兼职(客座)人员共同组建起研究团队,并已陆续产生成果。为了及时推出中心成员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中心拟陆续编辑出版“汉字文明研究”成果系列。“汉字文明研究”范围极广,包括而不限于汉字本体(形体、结构、职用)的理论研究,汉字史研究,汉字学术史研究,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研究,汉字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研究,汉字与泛文化关系研究,跨文化汉字研究(汉字传播、域外汉字、外来文化对汉字系统的影响、汉字与异文字比较等),汉字教学与汉字规范研究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成果如果按照内容分类编辑出版,命名将十分繁杂,且不易各自延续。因此,……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