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070214
章裁判方法的产生与裁判方法论的兴起 / 一、裁判方法的三维影像 / 二、裁判方法论的双向视角 / 三、裁判方法的本土资源 / 四、裁判方法的研究现状 / 五、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能动司法与审判经验
——裁判方法论的正式宣言 / 引子 / 一、凝聚审判经验的能动司法:能动司法的本体论 / 二、践行能动司法的审判经验:能动司法的方法论 / 三、挑明全文隐含的实践意蕴:能动司法的价值论 / 结论 / 上编司法能力
第三章事实解释的规则 / 引子 / 一、有限事实规则:事实解释的前置性假说 / 二、依过错分配不利事实解释规则:事实解释的功能性选择 / 三、优越利益保护规则:事实解释的统领性方略 / 结论 / 附录:植物大战僵尸 /
第四章逻辑推演的定位 / 一、问题的提示:海事审判中被遮蔽的机械适法 / 二、个案的实证研究:海事审判中逻辑合适位置的标定 / 三、问题的经验分析:海事法院法官遴选培训制度的考察 / 结论 / 附录:文字限定思维 /
第五章和谐秩序的追寻 / 引子 / 一、货代扣单行为违法性的实然探究:诚信原则的适用 / 二、货代扣单行为违法性的应然追问:法律经济学的审视 / 三、货代扣单行为损害赔偿的判定:因果关系的虚化 / 结论 / 附录:回忆 /
第六章调解行为的模式 / 引子 / 一、启发调解意愿 / 二、参与三方博弈 / 三、权衡合理方案 / 结论 / 附录: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商事案件诉讼调解行为的几点意见(征求意见稿) /
第七章裁判文书的撰写 / 引子 / 一、民事裁判文书事实部分的制作 / 二、民事裁判文书判理部分的制作 / 结论 / 附录:关于加强民事裁判文书制作工作一览表 / 下编生存智慧
第八章司法行为的漏洞及其填补规则 / 引子 / 一、发现司法行为的漏洞:阻却诉讼欺诈的前置性准备 / 二、提取漏洞填补的规则:阻却诉讼欺诈的实质性作业 / 三、司法行为漏洞的再思考:阻却诉讼欺诈的统领性方略 / 结论 / 附录:刑罚目的的落空 /
第九章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功能解构 / 一、审委会讨论在审案件:直面虚构的现实 / 二、审委会总结审判经验:冷观现实的虚构 / 三、审委会运行审判管理:开启遮蔽的现实 / 结论 / 附录:分享与回应 /
《老炮儿》中强弱对峙的四种模式(代结语) /
参考文献 /
我的法官梦及其背后的中国梦(代后记) /
学术创作与一场恋爱 本文首次发表于全国法院学术讨论组织委员会办公室编:《我与法院学术讨论会》,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97~100页;稍作修改后发表于《法官学苑》(创刊号),天津法官学院主办,第62~64页。收入本书后略有改动。(代自序)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传奇》 歌曲《传奇》,刘兵作词、李健作曲。
学术创作是件苦差事,却也让人乐在其中,历程犹如谈了一场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恋爱。学术创作首先要有好的选题,谈恋爱首先要选定追求的对象。这个对象好别属众星捧月、璀璨夺目之辈,除非你非常自信自己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当然,你大可不必自惭形秽、饥不择食,正如诗人所言,“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她要品貌端庄、性格开朗、温柔大方、善良贤淑……总之,她要具备成为贤妻良母的潜质。由此得出学术创作选题的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它不必是热点,但要有热点的温度,要有深厚的学术意蕴;其二,它不必是焦点,但要有焦点的亮度,要有较强的现实针对。简言之,它要来自你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发现,而不是来自宏大叙事下的概念推演。她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别让她因为你的愚钝而黯然神伤。相信你没有足够的幸运,未能和心仪的她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追求是必不可少的。你周围的情场高手开始向你进言献策。“情魔”说:“追女孩子一定要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你就直接向她大声疾呼,我爱你!”你将其称之为“政法法学” 苏力将我国法学研究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三个阶段的代表法学流派概括为“政法法学”、“诠释法学”和“社科法学”。详见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14页。的进路,用那些具有“超验性”正确的大词,夹杂着“时不待我、舍我其谁”的激情,试图在短的时间内“与国际接轨”。你思量后觉得这样不妥,“爱”这个字太圣洁,轻易说出的“爱”又过于轻飘。“情圣”说:“追女孩子要有耐心,要软磨硬泡、死缠烂打,慢慢地,她就习惯你了。爱是什么,爱就是一种习惯。”你将其称之为“诠释法学”的进路,对法律条文进行事无巨细的注解,对法律概念进行纯逻辑的推演,把问题归结于立法缺失,把问题的解决希冀于完善立法。你觉得“情圣”的方案至少是可行的,你开始想办法和她接近,编织种种理由和她在一起。此后,你们时常一起去自习室,时而通个电话,偶尔也在食堂一起吃个饭。然而,她从来不让你送她回宿舍,也不会告诉你她家的电话。她总是巧妙地避开你筹备多日的表白,你有点儿不知所措。你开始厌倦诠释法学的思路。诠释法学炮制出学术市场的表面繁华,架构起“看上去很美”的立法设计,也会为许多疑难案件开具灵丹妙药。你无法抑制对自我的怀疑:法律的安定性要求和立法程序的严格化运作,使得尽快完善立法更多是纸上谈兵,立法层面的研习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仍属鞭长莫及。即使你运用娴熟的法解释学技能,在注释法条时注入目的考量、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对于已然习惯判案时寻找法律明文规定的审判者,你的研究成果带给他的更多是一头雾水。更为糟糕的是,诠释法学总是在针对个案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你在一个接一个的定纷止争之间疲于奔命,你难以挖掘纠纷发生的社会根源,你无法探究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你和她越是熟悉,你就越是发现事情的进展与你的初衷背道而驰:你不仅仅是想和她成为熟人,抑或成为所谓的好朋友。你知道,诠释法学不是你想要的法学,至少不是你想要的法学的全部。你陷入深深的愁思。闲聊时,友人关于人际关系的一席话,为你打开与她的关系僵局提供了启示。友人说:“处理人际关系,关键在于良好的距离感:不能过近,太近易起纷争;亦不能过远,太远缺乏实益。与人相处,你可以努力了解对方的性格禀赋、兴趣爱好,但不可窥探对方的隐私,尤不可刺探对方的隐痛;你可以分享对方的喜怒哀乐,但不可因之迷失自我;你可以难得糊涂,但不可毫无原则地谦让;你可以与对方展开激烈的争论,但不可经常与对方发生无谓的争吵。”法学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法学研究要对自身和周围普通人的知识和经验保持敏感和开放,要对其他一切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保持敏感和开放。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自序第5页。友人并不是什么爱情高手,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一份幸福甜蜜的爱情。 法律经济学认为,能使交易成本小化的法律是适当的法律,法律应在权利界定上使社会成本化,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你知道俘获心灵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于是你更加注重和她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交谈;你试图从心灵深处进入她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和她在一起。与之并行不悖的,是你有意和她保持适当的距离。你知道过近的距离会导致经济学所称的外部不经济,你在让她对你产生依赖心理的同时,尽量克制对她的依赖。法律社会学认为,制度的发生、形成和确立都在时间流逝中完成,在无数人的历史活动中形成。 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你竭力了解案件所涉群体的社情民意,揣摩怎样的认定更符合利益相关人的常识和习惯;你试图把握案件所涉行业的发展动态,考量怎样的裁判更有利于激励引导行业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你对法官的智识修养亦进行实证分析,审视你的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尚存在着怎样的障碍;你甚至对法官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进行参与式考察,努力挖掘法官的“生存性智慧” “我所谓的‘生存性智慧’,乃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习得的、应对生活世界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参见邓正来:“‘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7页。……你把上述方略统称为“法社会学”的进路,你正在冲破诠释法学的藩篱,对法律规定和法律适用的应然状态进行追问。你聆听她讲述她的成长故事,你和她一起憧憬未来,你为她提出各种中肯的建议,你甚至可以遥控她的情绪。你无需再刻意设计浪漫的表白,你和她已然有了某种默契:你和她正在谈恋爱。某天的某个时刻,在某列开往春天的地铁,某种力量屏蔽了周围的一切,你和她有了次亲密接触……恋爱其实是个大讲堂。她教你如何用洗面奶洗脸,她为你指定牙膏的品牌;她帮你养成习惯每晚喝一杯酸奶,她让你知道海带、藕片、胡萝卜营养十分丰富;她逼你扔掉夹在指尖的香烟,她使你发现自己穿上高领衫竟然可以如此帅气……你知道,她正在有意无意地重塑你。为了实现课题研究的法社会学进路,你不再仅仅沉迷于梅仲协、史尚宽、王泽鉴、曾世雄,你开始关注霍姆斯、卡多佐、波斯纳、朱苏力;你不再为知晓某些高深理论而沾沾自喜,也不再将美国法、法国法、德国法的明文规定照单全收,你开始关注资深法官掌握的难以名状的司法技能,你更加留意普通民众的常识洞见。在学术创作的过程中,你的学识修养正在提高,你的司法能力正在增强,你的思维定式正在转型。你不再敢肆无忌惮地偷看路边的美女,偶有越矩,你也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她,“我在想,她穿的这件白色蝴蝶裙,是否适合你”。当然,她也正在被你重塑,虽然你几乎毫无察觉。她更爱美了,也更爱笑了;她更淑女了,也更宽容了。总之,她越来越有女人的味道。也许你并未预见,你透过诸多视角审视的课题,正在因你发生着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行文至此,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精神分裂。文章虽说下笔千言、一气呵成,但呈现出来的文字却早已离题万里、面目全非。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记录一次创作的心路历程,还是在讲述一场恋情的跌宕起伏。还好,你还有两点确信:,一切的一切都将继续,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好风雨兼程;第二,当你为文章点上后一个句号,你切实感到你必定是失恋了!——因为,你的心已被掏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