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3271丛书名: 江苏公务员考试轻松学系列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江苏公务员考试轻松学系列:行测的规律》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高效实用的解题思路和作答技巧,帮助大家*限度地利用备考时间,轻松高效备考。本书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易读——设计清新大气
本书采用裸背锁线装订工艺,实现书页180°平铺阅读,同时采用较为疏朗的行间距,减轻视觉压力。
2.易学——拒绝枯燥学习
书中加入了大量示例、图表,以具体、直观的方式呈现核心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
3.易会——解析深入浅出
本书通过详尽的解析点拨作答思路,让考生在零基础的情况下也能轻松get解题方法,大大提升学习效果。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扫码关注回复“我要上岸”,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江苏公务员考试轻松学系列:行测的规律》严格依据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及行测真题,综合中公教育多年对行测的深入研究编写而成。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两部分内容,下册包括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三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直击行测核心,囊括行测全部核心考点。每一个考点,我们都从命题趋势、考查规律、解题思路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讲解。
2.透彻分析*真题。所选例题绝大部分为2017—2018年江苏及其他地方公务员考试真题,通过真题的深入学习,可以帮助大家精准定位备考方向。书中所有真题讲解,均结合对应题型的特点展开。
3.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采用锁线装订工艺,实现书页180°平铺阅读;版式设计清新大气,采用较为疏朗的行间距,帮助大家减轻学习视觉压力;加入了大量示例、表格和图例,以具体化、直观化的方式呈现核心内容,优化阅读体验。
目 录
目录
行测的规律
01言语理解与表达
章片段阅读
节主旨观点题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
第三节推断下文题
第四节词句理解题
第五节语句排序题
第六节语句填充题
第二章选词填空
节结构分析
第二节词义辨析
第三章文章阅读
节题型介绍
第二节真题精讲
02判断推理
章图形推理
节空间折叠
第二节组合规律
第三节位置规律
第四节结构规律
第五节数量规律
第六节其他规律
第二章定义判断
节快解单定义
第二节辨析多定义
第三章类比推理
节词项间关系
第二节快解技巧
第四章逻辑判断
节规则推理
第二节削弱推理
第三节加强推理
第四节结论推理
第五节智力推理
03数量关系
章数学运算快解方法
节代入排除法
第二节数字特性
第三节设特殊值
第四节方程法
第五节十字交叉法
第二章数学运算必考题型
节几何问题
第二节工程问题
第三节行程问题
第四节利润问题
第五节统计问题
第六节值问题
第七节计算问题
第八节应用类问题
第三章数字推理
节运算数列
第二节特征数列
04资料分析
章数据定位
节统计概念
第二节阅读技巧
第二章快解方法
节首数法
第二节尾数法
第三节有效数字法
第四节特征数字法
第五节同位比较法
第六节差分法
第三章核心考点
节增长
第二节比重
第三节平均数
第四节倍数与翻番
05常识判断
章政治
节时政热点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章法律
节宪法
第二节监察法
第三节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第四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第五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三章人文与历史
节文化常识
第二节文学常识
第三节历史常识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
节科技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第五章国情与地理
节国情概况
第二节地理常识
第六章经济
第七章管理
行测的规律
01言语理解与表达
章片段阅读
节主旨观点题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
第三节推断下文题
第四节词句理解题
第五节语句排序题
第六节语句填充题
第二章选词填空
节结构分析
第二节词义辨析
第三章文章阅读
节题型介绍
第二节真题精讲
02判断推理
章图形推理
节空间折叠
第二节组合规律
第三节位置规律
第四节结构规律
第五节数量规律
第六节其他规律
第二章定义判断
节快解单定义
第二节辨析多定义
第三章类比推理
节词项间关系
第二节快解技巧
第四章逻辑判断
节规则推理
第二节削弱推理
第三节加强推理
第四节结论推理
第五节智力推理
03数量关系
章数学运算快解方法
节代入排除法
第二节数字特性
第三节设特殊值
第四节方程法
第五节十字交叉法
第二章数学运算必考题型
节几何问题
第二节工程问题
第三节行程问题
第四节利润问题
第五节统计问题
第六节值问题
第七节计算问题
第八节应用类问题
第三章数字推理
节运算数列
第二节特征数列
04资料分析
章数据定位
节统计概念
第二节阅读技巧
第二章快解方法
节首数法
第二节尾数法
第三节有效数字法
第四节特征数字法
第五节同位比较法
第六节差分法
第三章核心考点
节增长
第二节比重
第三节平均数
第四节倍数与翻番
05常识判断
章政治
节时政热点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章法律
节宪法
第二节监察法
第三节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第四节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第五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三章人文与历史
节文化常识
第二节文学常识
第三节历史常识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
节科技常识
第二节生活常识
第五章国情与地理
节国情概况
第二节地理常识
第六章经济
第七章管理
在线试读
片段阅读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既考查考生对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筛选概括甚至逻辑推断能力。片段阅读题的考点包括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语句排序、语句填充。
选词填空又名逻辑填空。此种题型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但其中缺少一个或几个词语,要求考生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填空,使得句子或文段的意思完整、语境和谐。选词填空的考点包括实词和成语。
文章阅读通常给出一段600~1200字的文章,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后面的题目要求进行作答。文章阅读的考点涵盖了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的考点,包括细节判断、主旨观点、词句理解、实词和成语填空。另外,文章阅读的考点偶尔还有标题添加等。
2016—2018年江苏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
2018年
A/B/C2017年
A/B/C2016年
A/B/C
片段阅读151515
选词填空151515
文章阅读555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上册/01言语理解与表达
行测的规律
章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是江苏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必考题型,其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中的占比超过40%,考点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语句排序、语句填充等。其中主旨观点题的占比,其次是细节判断题,其他考点的占比较小。
节主旨观点题
题型判定
提问方式中包含“意在/重在/主要/说明”“意在/主要强调”“主要介绍”等字眼。
考查目的
(1)要求考生根据文段信息,归纳、总结文段的论述主题(中心)。
(2)要求考生在归纳、总结文段论述中心的基础上,推断出文段(作者)隐含的观点。
解题思路
归纳文段的主旨观点,一般要通过以下步骤:
判定考点→分析题干→总结归纳(引申推断)→剖析选项→确定答案。
归纳文段的主旨观点,可以从文段中的关键词、行文结构等方面入手。
一、关键词
文段中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文段的结构、把握重点内容,这类词语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关联词——串联语句、勾连关系
强调词——表明态度、引出观点
高频词——强调主题、凝聚中心
1关联词
关联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判断文意的重点所在。考试中,常见的关联词类型有转折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
规律总结
转折关系
当材料中出现“虽然……但/却……”“但”“然而”“可是”等关联词时,重点关注转折后的内容。
【示例】目前游戏行业很大的瓶颈在市场选择上,中国整个游戏市场趋于饱和,但是放眼全球,游戏出海有很大的空间。——“但是”转折后的“游戏出海有很大的空间”为句子的重点内容。
【示例】《今日美国》报道,霍华德强烈有意加盟联盟实力强的金州勇士队。然而,勇士队却似乎并不想要他。——“然而”转折后的“勇士队似乎并不想要他”是新闻报道想说明的重点。
【示例】我很想帮助你摆脱困境,可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可是”转折后的“我没有这个能力”是说话人想重点说明的。
例题1[2018·江苏]人们往往下意识地认为:感到孤独意味着这个人形单影只。但实际上,人们在独处时未必感到孤独,也可能在人群拥挤时感到孤独。因为孤独来自人们“拥有的联结”与“渴望的联结”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人可能被他人围绕,却因为渴望某种联结而不可得,于是感到孤独;而独处则是一种客观状态,是“此时此刻只有我一个人”。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建立联结是避免孤独的重要途径
B人类孤独感产生的真正心理机制
C孤独感与是否独处没有必然联系
D主观感受和客观状态之间的关联
由“主要说明”可知,本题要求总结、归纳文段意在表达的主旨。
人们往往下意识地认为:感到孤独意味着这个人形单影只。【第1句引出一种把孤独等同于独处的认识】
★但实际上,人们在独处时未必感到孤独,也可能在人群拥挤时感到孤独。【第2句以“但”做转折,反驳了第1句中的观点】
因为孤独来自人们“拥有的联结”与“渴望的联结”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人可能被他人围绕,却因为渴望某种联结而不可得,于是感到孤独;而独处则是一种客观状态,是“此时此刻只有我一个人”。【第3句、第4句对第2句进行阐释】
(第1句)一种把孤独等同于独处的认识 (第2句)“但”做转折,反驳第1句中的观点 (第3句、第4句)对第2句进行阐释“但”后面的“人们在独处时未必感到孤独,也可能在人群拥挤时感到孤独”为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
A项,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孤独感和独处的关系,“避免孤独的重要途径”在文中未涉及,排除。
B项是论证文段观点的部分,非文段主旨,排除。
C项是对“但”之后主旨的同义转述,正确。
D项脱离了孤独感与独处的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C。
例题2[2018·联考]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不祥的预言:过多物质或能量集中在一处,终将导致空间坍塌,像魔术师的外套一样吞进万物,万事万物皆逃不脱。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称颠覆了黑洞——或者可能是彻底推翻了。他的方程式表明:黑洞不会永存。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但是,有一个障碍:按照霍金的估算,黑洞崩塌时散出的辐射是随机的,落入其中的万事万物的“信息”大部分将被抹掉。这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条原则:时间是可以扭转的,黑洞里发生过的事情可以重建。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霍金发现了一条可以逃出黑洞的线索
B黑洞终将“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
C霍金的研究结果彻底推翻了关于黑洞的预言
D霍金破除了黑洞永存的预言却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主旨”可知,本题要求总结、归纳文段的主要内容。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不祥的预言:过多物质或能量集中在一处,终将导致空间坍塌,像魔术师的外套一样吞进万物,万事万物皆逃不脱。【第1句介绍了爱因斯坦关于黑洞的不祥预言】
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称颠覆了黑洞——或者可能是彻底推翻了。他的方程式表明:黑洞不会永存。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第2句、第3句说明霍金颠覆了爱因斯坦关于黑洞的预言,并用方程式做了说明】
★但是,有一个障碍:按照霍金的估算,黑洞崩塌时散出的辐射是随机的,落入其中的万事万物的“信息”大部分将被抹掉。这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条原则:时间是可以扭转的,黑洞里发生过的事情可以重建。【第4句、第5句以“但是”做转折,引出霍金的研究存在的障碍】
(第1句)爱因斯坦关于黑洞的预言 (第2句、第3句)霍金对预言的颠覆和说明 (第4句、第5句)以“但是”做转折,强调霍金理论存在的障碍,即霍金的理论也提出了挑战“但是”后面的“霍金理论提出的挑战”为文段的主要内容。
A、B、C三项都是关于霍金颠覆黑洞理论的内容,未体现其理论存在的障碍,概括不全面,排除。
D项为转折结构,恰好对应了文段的转折结构,既指出霍金颠覆了黑洞永存的预言,也强调了霍金理论上存在的障碍,正确。
故本题选D。
规律总结
因果关系
①当材料中出现“因此”“因为……所以……”等关联词时,重点关注结果。
②当材料中出现“之所以……是因为……”时,重点关注原因。
【示例】美是本来的,人之所以会不美,是因为渐渐入世染尘,放弃了自己原先的品质,而渐渐蒙灰了。——“是因为”后的“渐渐蒙灰”为句子强调的重点。
【示例】因为中午没吃饭,所以我现在饿得胃疼。——“所以”后面的“胃疼”是重点。
例题3[2018·江苏]传统手工艺从来都不是完全浪漫化的存在,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而是存活在一个由生产、传播到消费的经济链条上,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手工艺职业群体和一套行业体系。脱离了消费市场的手工艺无疑很难生存下去。所以,在当代社会,对手工艺的关注和推广依然要注意挖掘其生存的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不能沉浸于对民间文化过分理想化的想象和迷恋之中。
这段文字重点说明:
A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发展
B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
C振兴传统手工艺的策略
D发展传统手工艺的误区
由“重点说明”可知,本题要求总结、归纳文段意在表达的主旨。
传统手工艺从来都不是完全浪漫化的存在,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而是存活在一个由生产、传播到消费的经济链条上,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手工艺职业群体和一套行业体系。(传统手工艺)脱离了消费市场的手工艺无疑很难生存下去。【第1句、第2句的主语均为“传统手工艺”,指出传统手工艺存活在一个经济链条上,不能脱离消费市场】
★所以,在当代社会,对手工艺的关注和推广依然要注意挖掘其生存的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不能沉浸于对民间文化过分理想化的想象和迷恋之中。【第3句由“所以”做总结引出观点,即推广手工艺要挖掘其生存的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
(第1句、第2句)传统手工艺与消费市场联系密切 (第3句)“所以”做总结,引出振兴手工艺要如何做“所以”后面的“如何做”为文段重点说明的内容。
A项未涉及“所以”后面的结论,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排除。
B项的“历史渊源”在文段中没有涉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对应“所以”后面的结论,即文段强调的重点,正确。
D项,文段强调的是对“误区”的纠正,而非“误区”,排除。
故本题选C。
选词填空又名逻辑填空。此种题型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但其中缺少一个或几个词语,要求考生选择合适的词语来填空,使得句子或文段的意思完整、语境和谐。选词填空的考点包括实词和成语。
文章阅读通常给出一段600~1200字的文章,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后面的题目要求进行作答。文章阅读的考点涵盖了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的考点,包括细节判断、主旨观点、词句理解、实词和成语填空。另外,文章阅读的考点偶尔还有标题添加等。
2016—2018年江苏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
2018年
A/B/C2017年
A/B/C2016年
A/B/C
片段阅读151515
选词填空151515
文章阅读555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上册/01言语理解与表达
行测的规律
章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是江苏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必考题型,其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中的占比超过40%,考点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语句排序、语句填充等。其中主旨观点题的占比,其次是细节判断题,其他考点的占比较小。
节主旨观点题
题型判定
提问方式中包含“意在/重在/主要/说明”“意在/主要强调”“主要介绍”等字眼。
考查目的
(1)要求考生根据文段信息,归纳、总结文段的论述主题(中心)。
(2)要求考生在归纳、总结文段论述中心的基础上,推断出文段(作者)隐含的观点。
解题思路
归纳文段的主旨观点,一般要通过以下步骤:
判定考点→分析题干→总结归纳(引申推断)→剖析选项→确定答案。
归纳文段的主旨观点,可以从文段中的关键词、行文结构等方面入手。
一、关键词
文段中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文段的结构、把握重点内容,这类词语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关联词——串联语句、勾连关系
强调词——表明态度、引出观点
高频词——强调主题、凝聚中心
1关联词
关联词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判断文意的重点所在。考试中,常见的关联词类型有转折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
规律总结
转折关系
当材料中出现“虽然……但/却……”“但”“然而”“可是”等关联词时,重点关注转折后的内容。
【示例】目前游戏行业很大的瓶颈在市场选择上,中国整个游戏市场趋于饱和,但是放眼全球,游戏出海有很大的空间。——“但是”转折后的“游戏出海有很大的空间”为句子的重点内容。
【示例】《今日美国》报道,霍华德强烈有意加盟联盟实力强的金州勇士队。然而,勇士队却似乎并不想要他。——“然而”转折后的“勇士队似乎并不想要他”是新闻报道想说明的重点。
【示例】我很想帮助你摆脱困境,可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可是”转折后的“我没有这个能力”是说话人想重点说明的。
例题1[2018·江苏]人们往往下意识地认为:感到孤独意味着这个人形单影只。但实际上,人们在独处时未必感到孤独,也可能在人群拥挤时感到孤独。因为孤独来自人们“拥有的联结”与“渴望的联结”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人可能被他人围绕,却因为渴望某种联结而不可得,于是感到孤独;而独处则是一种客观状态,是“此时此刻只有我一个人”。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建立联结是避免孤独的重要途径
B人类孤独感产生的真正心理机制
C孤独感与是否独处没有必然联系
D主观感受和客观状态之间的关联
由“主要说明”可知,本题要求总结、归纳文段意在表达的主旨。
人们往往下意识地认为:感到孤独意味着这个人形单影只。【第1句引出一种把孤独等同于独处的认识】
★但实际上,人们在独处时未必感到孤独,也可能在人群拥挤时感到孤独。【第2句以“但”做转折,反驳了第1句中的观点】
因为孤独来自人们“拥有的联结”与“渴望的联结”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人可能被他人围绕,却因为渴望某种联结而不可得,于是感到孤独;而独处则是一种客观状态,是“此时此刻只有我一个人”。【第3句、第4句对第2句进行阐释】
(第1句)一种把孤独等同于独处的认识 (第2句)“但”做转折,反驳第1句中的观点 (第3句、第4句)对第2句进行阐释“但”后面的“人们在独处时未必感到孤独,也可能在人群拥挤时感到孤独”为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
A项,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孤独感和独处的关系,“避免孤独的重要途径”在文中未涉及,排除。
B项是论证文段观点的部分,非文段主旨,排除。
C项是对“但”之后主旨的同义转述,正确。
D项脱离了孤独感与独处的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C。
例题2[2018·联考]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不祥的预言:过多物质或能量集中在一处,终将导致空间坍塌,像魔术师的外套一样吞进万物,万事万物皆逃不脱。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称颠覆了黑洞——或者可能是彻底推翻了。他的方程式表明:黑洞不会永存。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但是,有一个障碍:按照霍金的估算,黑洞崩塌时散出的辐射是随机的,落入其中的万事万物的“信息”大部分将被抹掉。这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条原则:时间是可以扭转的,黑洞里发生过的事情可以重建。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霍金发现了一条可以逃出黑洞的线索
B黑洞终将“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
C霍金的研究结果彻底推翻了关于黑洞的预言
D霍金破除了黑洞永存的预言却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主旨”可知,本题要求总结、归纳文段的主要内容。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不祥的预言:过多物质或能量集中在一处,终将导致空间坍塌,像魔术师的外套一样吞进万物,万事万物皆逃不脱。【第1句介绍了爱因斯坦关于黑洞的不祥预言】
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称颠覆了黑洞——或者可能是彻底推翻了。他的方程式表明:黑洞不会永存。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第2句、第3句说明霍金颠覆了爱因斯坦关于黑洞的预言,并用方程式做了说明】
★但是,有一个障碍:按照霍金的估算,黑洞崩塌时散出的辐射是随机的,落入其中的万事万物的“信息”大部分将被抹掉。这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条原则:时间是可以扭转的,黑洞里发生过的事情可以重建。【第4句、第5句以“但是”做转折,引出霍金的研究存在的障碍】
(第1句)爱因斯坦关于黑洞的预言 (第2句、第3句)霍金对预言的颠覆和说明 (第4句、第5句)以“但是”做转折,强调霍金理论存在的障碍,即霍金的理论也提出了挑战“但是”后面的“霍金理论提出的挑战”为文段的主要内容。
A、B、C三项都是关于霍金颠覆黑洞理论的内容,未体现其理论存在的障碍,概括不全面,排除。
D项为转折结构,恰好对应了文段的转折结构,既指出霍金颠覆了黑洞永存的预言,也强调了霍金理论上存在的障碍,正确。
故本题选D。
规律总结
因果关系
①当材料中出现“因此”“因为……所以……”等关联词时,重点关注结果。
②当材料中出现“之所以……是因为……”时,重点关注原因。
【示例】美是本来的,人之所以会不美,是因为渐渐入世染尘,放弃了自己原先的品质,而渐渐蒙灰了。——“是因为”后的“渐渐蒙灰”为句子强调的重点。
【示例】因为中午没吃饭,所以我现在饿得胃疼。——“所以”后面的“胃疼”是重点。
例题3[2018·江苏]传统手工艺从来都不是完全浪漫化的存在,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而是存活在一个由生产、传播到消费的经济链条上,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手工艺职业群体和一套行业体系。脱离了消费市场的手工艺无疑很难生存下去。所以,在当代社会,对手工艺的关注和推广依然要注意挖掘其生存的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不能沉浸于对民间文化过分理想化的想象和迷恋之中。
这段文字重点说明:
A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发展
B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
C振兴传统手工艺的策略
D发展传统手工艺的误区
由“重点说明”可知,本题要求总结、归纳文段意在表达的主旨。
传统手工艺从来都不是完全浪漫化的存在,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而是存活在一个由生产、传播到消费的经济链条上,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手工艺职业群体和一套行业体系。(传统手工艺)脱离了消费市场的手工艺无疑很难生存下去。【第1句、第2句的主语均为“传统手工艺”,指出传统手工艺存活在一个经济链条上,不能脱离消费市场】
★所以,在当代社会,对手工艺的关注和推广依然要注意挖掘其生存的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不能沉浸于对民间文化过分理想化的想象和迷恋之中。【第3句由“所以”做总结引出观点,即推广手工艺要挖掘其生存的土壤、探讨其拓展的途径】
(第1句、第2句)传统手工艺与消费市场联系密切 (第3句)“所以”做总结,引出振兴手工艺要如何做“所以”后面的“如何做”为文段重点说明的内容。
A项未涉及“所以”后面的结论,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排除。
B项的“历史渊源”在文段中没有涉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对应“所以”后面的结论,即文段强调的重点,正确。
D项,文段强调的是对“误区”的纠正,而非“误区”,排除。
故本题选C。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