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940180
杨式太极拳为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先生所创,是当今世界流传广、习者多的拳种。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经杨氏三代宗师研习、修润而定型,其风格舒展飘逸、宁静大气、柔和缓慢、含蓄优雅,它以独特的练功方法和强身健体、治疗疾病、延年益寿、陶冶情操的作用而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然而,当年杨家传拳内外有别。世传仅是一套108式或后来衍生出来的传统88式、85式和83式养生拳架。在杨氏子弟内部传承却另有一套体系,这个内传太极拳体系有三套拳,套108式、第二套加(家)手、第三套小快式。这三套拳的风格各异,招式、手法变化颇多,动作新颖别致,内容极为丰富。三套拳架,层层进阶,各练一层功效。这个完整体系,由张文炳先生所传,先生是杨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先生和杨少侯先生哥俩合传的登堂入室弟子,是内传弟子中极少数的外姓弟子。
这套杨式内传太极拳108式,是杨澄甫先生l928年以前在北京传授的早期拳架,与后期经杨澄甫先生修定的大架,从拳架结构上看基本相同,从招式手法变化的细节上看,不尽相同。早期拳架内外开合皆适中,更接近于杨健侯先生的中架,其拳路构思细腻、结构合理、科学实用,是技击、保健、疗病三者的自然结合。同时在处理一般动作与高难动作的协调安排上,都显得非常适当,使习练者自始至终都感舒适、轻松愉悦。
一、一代宗师张文炳与杨式内传太极拳
二、杨式太极拳基本拳理与拳法
(一)杨式太极拳基本要领
(二)杨式太极拳总体要求
(三)杨式太极拳运动方法
(四)杨式太极拳十三势
三、杨式内传太极拳108式(正路子)拳谱
四、杨式内传太极拳108式(正路子)动作图解
五、太极拳古谱、传承简谱与古典拳论解读
(一)武当太极拳与《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
(二)武当太极拳历史上的集大成者——张三丰
(三)武当太极拳源流传承简谱
(四)太极拳古典拳论解读
谈起杨式太极拳,许多人都知道,在国内练习太极拳以健身者普见于街头公园,男女老少,打拳舞剑,如痴如醉。随着中国迅速崛起,太极拳对外的传播更为广泛,使西方许多国家兴起学练太极拳热。但是谈杨式内传太极拳,不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就是国内著名的“太极拳家”也没有几位见过。因为杨式内传太极拳架原本只在杨氏子弟和极少人室弟子中传承。
杨澄甫先生的弟子汪永泉先生在《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中这样写到:
“从历史来看,杨式太极拳的前辈初到北京时,除了教练旗军,主要是在王府教贵族子弟练拳,这些养尊处优的人不能刻苦习武,因此,教授的只是由陈式太极拳发展成的杨式太极拳养生架子。目前流传于世并广泛习练的就是这套养生拳架,单练这个套路是不能技击的,需要补充揉手技法。杨式太极拳的技击架子只传给了自家子弟和部分门徒。”尤可见世传的只是一套养生拳架,杨式内传太极拳另有一套体系。
当代杨式太极拳传人傅钟文先生说:
“总共只有这么一套大功架,没有第二套拳。”
(见《精武》1998年第八期《杨式太极长拳》一文),这说明杨澄甫先生于l928年应弟子陈微明先生之邀赴上海授拳后,傅钟文在上海向杨氏学拳时,杨澄甫先生已不传快拳了。杨氏1936年去世时,除长子杨守中二十多岁外,另外三个儿子年龄都在10岁上下,同傅钟文一样,他们没有得到快拳的传授,
“只得到这么一套大功架”,即汪永泉先生所说的“这套养生架子”。傅钟文先生讲“没有第二套拳”,这说明杨式内传太极拳体系,在杨氏子弟中未能传承下来。傅钟文先生及杨氏后人都不否认,欲全面掌握太极拳技术,一些快速练习仍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杨式快拳传世不多,所以现在流传的一些快练,也只不过是把慢练的架子进行快练而已。在河北省永年县杨式太极拳的故乡,有传统老架,它与后期杨澄甫先生所修定的大架基本相同,对杨式内传太极拳体系中的拳架也无人得授。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