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2674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卷(初级中学)》适用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数学学科冲刺阶段的备考,为方便广大考生在备考中能够找准考试突破点,梳理考点,把握考查趋势,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应考能力,中公教师资格考试图书研发团队精心编制了本套试卷。本套试题具有以下特色:
(1)紧扣真题,代表性高
本试卷在严格依照大纲的基础上,在题型、难度、考点的选取上契合真题的试题,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精心编写,直击考点
针对教师资格考试的历年考查趋势和真题中的细微变化,中公教师资格考试图书研发团队对命题趋势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将研发成果融入本书中,帮助考生明确考试方向,直击考试要点。
(3)深度解析,实用性佳
本试卷提炼核心考点,明析解题思路,冲刺试题的答案部分,每一道题都设置了知识点、答案和详尽的解析,帮助考生准确把握考查的知识点,通过深度解析提高考生应考能力,增强实用性。
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始终如一的支持,本书还设有“教师题库”助力考生备考——扫码进入教师考试题库,每日一练 专项练习 线上模考。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卷(初级中学)》结合教师资格证历年出题特点、考试真题以及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精编了5套考前冲刺试卷,帮助考生找准考试切入点。本试卷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图书研发团队根据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真题精心编写。从基本寻常的题目出发,深入浅出地做了详尽的解析。分析考试趋势,使考生能透彻地理解教师资格考试之精华,从而使考生在*后冲刺阶段能有效的提高实战能力。
目 录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一)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二)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三)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四)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五)(23)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二)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三)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四)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试卷(五)(23)
在线试读
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考前冲刺试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1.an=,则an的值为()。
A.2B.3C.4D.5
2.关于二次曲面x2 y2=z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锥面B.它是一个球面
C.它是一个鞍面D.它是一个柱面
3.假设n(n≥2)阶矩阵A为非奇异矩阵,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A*)*=│A│n-2·AB.(A*)*=│A│n-1·A
C.(A*)*=│A│n 1·AD.(A*)*=│A│n 2·A
4.半圆形闸门半径为R,将其垂直放入水中,且直径与水面齐,设水密度ρ=1,重力加速度g=10。若坐标原点取在圆心,x轴正向朝下,则闸门所受压力P为()。
A.10dxB.20dx
C.20xdxD.10(R-x)dx
5.设α1,α2,α3为三维向量,则对任意常数k,l,向量组α1+kα3,α2+lα3线性无关是向量组α1,α2,α3线性无关的()。
A.必要非充分条件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6.已知事件A的概率P(A)=0.6,则A的对立事件的概率P()等于()。
A.0.3B.0.4C.0.6D.0.7
7.解决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并对一笔画问题进行了阐述的数学家是()。
A.高斯B.莱布尼兹
C.欧拉D.费马
8.()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鼓励下,通过类比、归纳、质疑和反思等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
A.发现式教学法B.讲解式教学法
C.自学辅导法D.讨论式教学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求直线x y z-1=0,x y 2z 1=0和直线2x y 1=0,y 3z 2=0夹角的余弦值。
10.已知矩阵A=01111-1011,求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求-=1绕y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曲面方程。
1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4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什么?
13.什么是数学探究?组织数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14.设A是一个m×n矩阵,证明:矩阵A的行空间维数等于它的列空间维数。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15.在一些初中数学教材中,“函数”内容被安排于方程、不等式等内容之后集中学习。谈谈你对这种设计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6.案例:阅读下列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片段。
(多媒体展示)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设两人合作需要x天完成,根据题意列方程:
x=1
解方程,得x=2.4。
答:师徒两人合作需要2.4天完成任务。
师:同学们对本题还有疑问么?
生:没有了!
(情境拓展)
师:真没有了?同学们想不想试着提出其他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呢?如果想,请把问题写下来。
教师的话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稍后,教师在整理学生们的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按照教科书的提示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1)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一人先做一天再和另一人合作,需几天完成?
生1:这个问题简单,把一人先做的量从总量中扣掉不就行了。
师:你的想法很好!
生2(迫切地举手):老师,这道题出错了!问题说“一人先做”,可是没说哪个人先做啊。
生3:对,可能是师傅先做,也可能是徒弟。所以我们得分两种情况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3的回答赢得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解答过程略。)
师: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略加改动,还有信心挑战吗?
生(齐声):有!
(多媒体展示)
考前冲刺试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1.an=,则an的值为()。
A.2B.3C.4D.5
2.关于二次曲面x2 y2=z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锥面B.它是一个球面
C.它是一个鞍面D.它是一个柱面
3.假设n(n≥2)阶矩阵A为非奇异矩阵,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A*)*=│A│n-2·AB.(A*)*=│A│n-1·A
C.(A*)*=│A│n 1·AD.(A*)*=│A│n 2·A
4.半圆形闸门半径为R,将其垂直放入水中,且直径与水面齐,设水密度ρ=1,重力加速度g=10。若坐标原点取在圆心,x轴正向朝下,则闸门所受压力P为()。
A.10dxB.20dx
C.20xdxD.10(R-x)dx
5.设α1,α2,α3为三维向量,则对任意常数k,l,向量组α1+kα3,α2+lα3线性无关是向量组α1,α2,α3线性无关的()。
A.必要非充分条件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6.已知事件A的概率P(A)=0.6,则A的对立事件的概率P()等于()。
A.0.3B.0.4C.0.6D.0.7
7.解决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并对一笔画问题进行了阐述的数学家是()。
A.高斯B.莱布尼兹
C.欧拉D.费马
8.()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鼓励下,通过类比、归纳、质疑和反思等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
A.发现式教学法B.讲解式教学法
C.自学辅导法D.讨论式教学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求直线x y z-1=0,x y 2z 1=0和直线2x y 1=0,y 3z 2=0夹角的余弦值。
10.已知矩阵A=01111-1011,求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求-=1绕y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曲面方程。
1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4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什么?
13.什么是数学探究?组织数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14.设A是一个m×n矩阵,证明:矩阵A的行空间维数等于它的列空间维数。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15.在一些初中数学教材中,“函数”内容被安排于方程、不等式等内容之后集中学习。谈谈你对这种设计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6.案例:阅读下列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片段。
(多媒体展示)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设两人合作需要x天完成,根据题意列方程:
x=1
解方程,得x=2.4。
答:师徒两人合作需要2.4天完成任务。
师:同学们对本题还有疑问么?
生:没有了!
(情境拓展)
师:真没有了?同学们想不想试着提出其他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呢?如果想,请把问题写下来。
教师的话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稍后,教师在整理学生们的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按照教科书的提示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1)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一人先做一天再和另一人合作,需几天完成?
生1:这个问题简单,把一人先做的量从总量中扣掉不就行了。
师:你的想法很好!
生2(迫切地举手):老师,这道题出错了!问题说“一人先做”,可是没说哪个人先做啊。
生3:对,可能是师傅先做,也可能是徒弟。所以我们得分两种情况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3的回答赢得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解答过程略。)
师: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略加改动,还有信心挑战吗?
生(齐声):有!
(多媒体展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