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181145
1.本书是《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的姊妹篇;关注的仍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初的全球化进程,与前一本书不同的是,它不是讲外国的故事,而是讲中国的故事。
2.书中近100幅图片均为古图,极具资料性,通过古代中国的“天下”有多大 、“西域”到底有多远等话题分析了解古代中国的天下观的文化来源以及对世界的认识。
本书是《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的姊妹篇;关注的仍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初的全球化进程,与前一本书不同的是,它不是讲外国的故事,而是讲中国的故事。
作者通过解析古汉字中的方位字词、古代的天经地义、早期的方国形成、后来的天下一统,以及交通穿越与军事防线……讲述古代中国天下观的文化来源;通过“王在世界之中”到“西方传教士入华”的历史演进,描绘中国与世界的主动与被动的接触,分析封建王朝在历史关口“关门大吉”式的应对,和后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体用”攻略;展现了由于对自身的错误认识和对世界的错误判断,中国被一步步拖入挨打、割地、赔款的可悲境地的历史脉络。
本书从人文地理的角度,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在普及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文化上的反思,实为一部别样的古代中国的成长史。
目录
章 远古方位,天经地义
遥远的地平线 /003
头顶一片天 /005
双凤朝阳 /008
先上后下 /010
左右逢源 /013
不识东西 /016
南北贵贱 /018
插旗立中 /020
十面埋伏 /022
风神统帅的四方 /024
以天分地的天经地义 /027
细分方位的二十四向山 /029
司南疑似指南物 /032
指南针的历史真相 /035
河图洛书中的方位谜团 /038
河伯献图与大禹铸鼎的地图梦 /041
第二章 方国天下,华贵夷贱
在水一方 /047
倾国倾城 /050
大禹何时定九州 /053
摊一张“畿服”的大饼 /058
周人初定“宅兹中国” /060
大中华概念的形成 /063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065
黄帝梦游华胥国 /068
六亿神州尽舜尧 /071
东夷的大人之弓 /073
西边的胡子,东北的匪 /075
丝之贵与南之蛮 /078
被嘲笑的不知有“汉” /080
楚河汉界一沟分 /082
早的全国行政地图《九域守令图》 /085
第三章 山河湖海,王道地德
大河文化的源头—黄河 /093
文化共生的佐证—长江 /096
三山五岳中的王朝地德 /099
“威加海内兮”的中原视野 /102
“忽闻海上有仙山”的探海情结 /104
五湖尚在,四海缺一 /107
华夏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东海 /110
虚写的海,实录的湖—西海 /113
早进入天朝行政版图的海区—南海 /116
一个海区的伤心史—从“北海”到“北洋” /119
第四章 故国都城,天下之中
禹都,传说中的夏王城 /125
殷墟,中国都城的雏形 /127
京都,从两都制到五都制 /130
洛阳,王在天下之中 /135
开封,“城摞城”的都市 /139
长安,汉唐风范千古存 /142
临安,不得已的国都之选 /146
南京,从“六朝古都”到大明南都 /150
北京,八百年不老的国都 /154
第五章 家即天下,万国来朝
古代中国的“天下”有多大 /161
云一样游动的“行国” /164
“西域”到底有多远 /167
远西“大秦”的时空定位 /172
妖魔化的“西游” /175
西方之极谓“泰西” /178
天涯海角“下南洋” /180
不辨东西“下西洋” /183
“东洋”入“西”的错位幻影 /184
忽近忽远的“佛郎机” /189
自娱自乐的“万国来朝” /192
从有“国”无“际”到国际 /195
第六章 穿越阻隔,海陆通达
古长城,自然切割与防御之功 /201
大运河,两千年的内陆物流传统 /204
秦直道,一条没能高速发展的“高速路” /207
通西域,为招兵买马而开的丝绸之路 /212
海上探索,丝绸仅是个美丽的开头 /219
唐宋市舶司,开放口岸的伟大开端 /226
第七章 蒙元扩张,东学东来
蒙元帝国的陆海扩张与国际视野 /235
开发海道北运漕粮 /238
“官本船”创建海上商贸新模式 /242
汪大渊“中国的马可·波罗” /246
“东学东来”对蒙元帝国的影响 /250
第八章 恩威四方,西学东进
郑和开启东方的大航海 /259
海商变倭患的历史脉络 /267
中国人早绘制的世界地图 /273
尚未“混一”的疆理图 /276
利玛窦给中国带来世界地图 /279
新世界观并没改变中国 /282
西儒送来部中文版《世界地理》 /287
西文善本的中国传奇 /291
大明王朝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帷幕 /297
海洋外交引领大明跨入近代史 /300
第九章 认知世界,师夷长技
三朝《职贡图》固化的“天下观” /307
闭关锁国的“鸵鸟”策略 /310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314
大清的翻译班底与西学东来 /319
华洋合一的现代报刊 /325
向内视野创造了的大清版图 /328
大清王朝为拒绝和惧怕西学 /333
走出国门认知世界 /338
从“洋务”考察到“走向共和” /341
面朝大海,一曲悲歌 /346
重塑文化自信,当然需要重新界定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正值此时,有人为我们提供了一本特别有利于“温故知新”的好书《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尽管在我们看来,适应弱肉强食这种低端的丛林法则并不会给华夏文明带来什么光荣,我们终将以新的力量重新光大华夏文明“和谐万邦”的传统理念。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章 远古方位,天经地义
遥远的地平线
近代的符号学家说:“人不仅是理性和道德的动物,也是符号的动物”,人以符号的形式描绘世界,又用符号创造了新的世界。那么,先让我们从简单的符号,来看一看我们的祖先对这个世界的并不简单的描述。
祖先用“一”横,描绘的是什么呢?
世界早的符号刻记,多数都留在陶器上,距今至少有 8000 年的历史。由于陶符陶文多是以单体形式出现,让人们很难确信它是文字,只能猜想它所表达的某种可能。
汉字,恐怕只有“一”这个字,出生之后就再没有改变过。从陶符陶文、甲骨金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一”字的形体没有丝毫改变。“一”是符号与文字的高度统一,以至我们无法比附它的前世,也很难知晓它是为何而造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构成因子,只有进入汉字的内部,才能对民族文化有所认知。
“一”是符号之源,是刻划记忆之物,“一”也是造字之始。它是原始人以简单应对复杂,以简单符号概括复杂生活的表现。后来,原始人越来越聪明了,面对的世界也越发复杂了,要表达的东西更多了。符号转而升级到文字,文字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像一幅画了。
无论是中国的“两河流域”,还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其出土的远古陶器上都有众多的“一”的单体符号。我猜,横的“一”除去人们猜想的计数的作用外,更早的时候该是祖先对方位的表达与思考。
西方人认为字母出自陶文或泥板,东方亦认可汉字与陶文的渊源。
我曾蹲在玻璃展柜前,仔细观看国宝“人面鱼纹”陶盆。这件新石器时代的陶盆,是半坡先民绘画与符号的经典之作。人们对“人面鱼纹”的含义有 30 多种猜测,但我更想弄清楚陶盆边上刻着多种符号,其中就有那神秘的“一”(见图 1.1)。
蒙昧初开的先人,面对这个世界与自己的存在,他们用什么来确定自己的所在,用什么来区别空间所属?在神产生之前,他们只能自己为所处的环境命名。大千世界,祖宗先命名了哪个方位?答案就在“一”的刻画中。它既是天,也是地,更是天地之间那条缝—地平线—的精彩概括。
祖先造“一”的时候,略去了地上的树木,也不管天上的白云,世界简而约之为一条横线。如果我们用西方语言学来分析,“一”的能指,它概括了世界的表象;而“一”的所指也进入了世界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是表位的,是表数的,是物理的;更是说理的,甚至是精神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谈了他对“一”的体会:“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刘安在《淮南子 · 诠言》中说“一也者,万物之本也。”当然,说得透的还是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而天下式。”老子心中“一”即是天理,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中国人以“天人合一”为哲学。
汉字的高妙之处,在于它不像字母文字那样,字母与意义是分开的;汉字的字,甚至是字中的一个笔划,都有意义;字形与意义完全是一体的。此外,汉字还是向外不断扩散的,一个字会变出另一个字。我们说它是“一”,它不仅仅是“一”,这伟大的一横,代表的是天地方位的原点,它是原始部首之首,有着无数可能:一生“上”、一生“下”、一生“土”、
一生“天”……“一”孕育着诸多方位和诸多意义的表达。
一生万物,万物归一。
头顶一片天
汉字是哲学意味的字,就说人间崇高的词—“天”的创造吧,其象形意味与哲学思想的融合,真是妙不可言。
甲骨文的“天”字有两种:一种是,大字上面有个人头的大头人形象。另一种是,大字上面有一横,近于头顶蓝天的形象。金文继承了甲骨文的这两种写法,稍有变化。小篆将这两个字合二为一,演进为“从一从大”的“天”字。
“天”是个又具象又抽象的字,表达的意思,也是一步步统一的。
初的“天”字,指的不是天空。殷墟卜辞中的“天”,是人体之“天”,也就是脑袋。如,“疾朕天”,直译即“病我头”。甲骨文中,虽然没有直接表示天空的“天”字的用法,但却有表现降水的“雨”字。其字以“一”代天,下面是一串串“雨滴”。那个“一”表明了商朝人对天空的认识,并有了明确的表达。这“一”横,看上去很简单,实是伟大的定位。人们开始了对天的追问—甲骨文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天问”。
金文中的“天”,已经有了天空意思,但所表达的是“上天”与“天命”的抽象概念。
公元前 1000 多年时,周王朝处在上升期,风头正劲。康王封赏武将盂,告诫他要头脑清醒,少喝酒。为了纪念此事,盂铸了一尊今天看来是西周的鼎——大盂鼎,上面铸有 291 个字的“长篇”文章(商朝青铜器铭文很短,西周有所增加)。其铭文在赞美先王时,使用了“文王受天有大命”的说法。这里的“天”是早的“天命”表达。在传世长铭文(497 字)的西周毛公鼎内壁铭文中,还可以见到关于“皇天”一词,其清晰的“天”字的笔仍是象征人的头部的圆点,“人”与“天”联系紧密(见图 1.2)。纯粹描绘自然天空的“天”,其用法还要更晚一些。
对天的定位,显示了祖先的高超智慧。以头为天,这个认识很高;头上有天,这个认识更高;天人合一,则成就了中国哲学: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是老子给“天”勉强取的名和字,“四大”的次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则表达了中国人的古代世界观。所以,后世将“天、地、人”谓之“三才”,作为古代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而“地理”作为一门专学,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在《周易》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理”一词的早使用情况,也与“四大”理论相近,“易与天地准,故能
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天文,俯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我们还是猴子时,哲学上的“自我”观念还没有形成。成为有思想的人之后,才有了“是、有、在”的概念,知道了“自在”和“自然”的时间与空间的存在。这种认识到了庄子时代,有了更高明的表述。在《齐物论》《让王》《列御寇》中,庄子率先使用了“宇”和“宙”这两个超大的时空概念,“宇”是横无际涯的空间,“宙”是无始无终的时间。古圣先哲们通过敬“天”,有了天地时空的认识。而更准确更细腻地表达它,还要一步步地加以区分与标识,世界在此过程中成为可以科学描绘的对象。
双凤朝阳
“所有的时间问题,说到底都是空间问题”——我相信这样的说法。因为,对于“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那样宏大的命题,这句话更像地下车库里的箭头,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到出口的存在。
佩服当年没有手表的农民,他们看一眼太阳就能说出现在是几点钟。先祖的原始时间概念,想必是来自空间。人类认识了空间,才找到了自身的存在。而人类对空间的认识与占有,亦适用那个著名的句式——“这就是历史,这就有几千年的文明史”。
1953 年,西安人在城外兴建电厂时,无意间触到了黄河文明的重要神经——半坡遗址; 20 年后,人们又发现了长江文明的重要遗址——河姆渡。南北两个文化遗址完整地保存着 6000 多年前的黄河人与长江人运用的符号和图画。我倾向于“符号不是文字”,但我愿意相信“符号与图画是文字的前生”。至少,它透露了先人的生活信息。
比如在浙江,我看到的河姆渡出土的 6000 多年前的“双凤带日”“双凤朝阳”等骨器(见图 1.3),其刻画清晰意思明确的图纹都表达了明确的朝向—日。那应该是先人初的方向感和为神圣的生存方位。如果地平线是秤杆,那太阳就是定盘星。以天定地是先人探索自然法则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陶器在收藏界是不值钱的,但有了图案,意义就大不一样。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一个新石器时期的陶罐,上刻有“日、月、山”三个图形合一的符号,它不仅是古人的信仰表达,也是对环境认识的一种概括。
三国时的魏国术士管辂,在其所著《管氏地理指蒙》中,特别强调天象与山岳的关系:“天尊地卑,其势甚悬,山岳乌乎而配天?盖日月星辰光芒经纬之著,皆精积于黄壤,而象发于苍渊。”在古代的堪舆家看来,天尊地卑,地上火水石土与天上的日月星辰的气脉经络是相通的,所以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说法。
古文献都说“殷人尚鬼”,其实,不仅在殷人那里,在此前与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月、星,都是我们的先人要拜的神。因而,“日、月、星”是甲骨刻辞中出现次数多的时空字词,每个字至少出现过 1 500 多次。细观问卜之道,就会发现商人为后人留下不少关于空间的可贵探索。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书中出现的日、月、星,都看作是古人的为重要的方位词。
先上后下
“先上后下”这里说的可不是挤公共汽车“潜规则”,而是要讨论:古人是先知上下,还有先定左右?这问题看似简单,却简单到无法回答。在已知的古代文献中,“上下左右”这四个字,同时存在于甲骨文中。我只能自以为是地认定:先上下,后左右;而且,上下二字,上为先诞,下为后生。
初的“上”,造得很像个“二”。只是一短一长的两横都略向上弯。那长横显然是作为基础面—地面—出现的,而短横则是标示位置的。
在饶宗颐先生的《吴城字符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江西吴城出土的商代陶器符号中,已经有一些符号有了某种“上下”的意思(见图 1.4)。祖先初的“上”,近于广东人今天还在说的“上位”。
接下来,似乎不用说“下”字了,它刚好是一个翻过来的“二”,一长一短的两横略向下弯。意思显而易见。上下二字,在金文向小篆过渡时,为了不与计数的“二”相混淆,增加了一竖,上下二字就此改造成近于今天的样子。
从一出生,“上”就不是纯粹的指事字。“上”的位置,很快被表现为层级文化。上是一个好的位置,在甲骨中它就很是“上位”。商人将其先公列为“上甲”,其甲字上加一横,或两横。金文中的“帝”字,上面的“点”原也是“一”横。“上帝”与“上甲”表示的都是上和初的意思。上是个好位置,于是成就了许多好词。上进、上升、上层,上级、上流……
与上相比,下就不是一个好位置,很少有客观的下。下在层级文化中,被描绘为谦卑的身份和命运的可怜。如,在下,下级,下层、下乡、下岗、下人、下流、下贱……
上与下定位清楚,贵贱分明。不清不楚时,就全靠自己体会了。比如,领导对你说“能上能下”时,多半是要让你下去。而说“上不去也下不来”时,那注定是难言的尴尬。说“上上下下的享受”时,那是某电梯借暧昧意味在做广告。当然,把空间位移化作娱乐与调侃,那是人们消解痛苦的智慧:“寡妇睡觉,上面没人”“李莲英讲故事,下面没了”。
现存甲骨方位词中,“上”字出现 500 多处,“下”字也出现 500 多处,它们是甲骨方位词中出现次数多的两个词。“上”与“下”看上去是简单的位置标示,演绎的却是复杂的世界与人生。
左右逢源
甲骨文中“左右”二字好认。不用大师们来破解,一般人都认得出,那画得像广东早茶中的凤爪似的,就是左右两只手,也猜得出“左右”两个字应是同时造的,因为人同时拥有左右两手(见图 1.5)。“左右”二字在甲骨卜辞中,除了表示为左右手之外,还借左右手形以表左右方位,并演化出更多的意思。如,卜辞中右字既是左右之右,还是有无之有、福佑之佑、侑祭之侑、再又之又的意思。
现在,我们应用的“左右”这两个字,下面多了一个“工”和一个“口”,是金文改造后的字。“左”字加“工”表示用工具劳动。“右”字加了“口”表示以手助食。所以,“左右”二字后来又生出的“佐佑”二字,都有辅助的意思。“左右”生出“佐佑”等字后,就专门表示位置与方位去了。
方位是由人来命名的,自然融入人的主观意识。左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表达了不同的风尚。商人刻的卜辞中,在言及方位之时,左右方向已含有贵贱之分了。后世的学者据此得出“殷人尚右”一说。
据统计,现存甲骨文献中,有 68 个“右”字,有 60 个“左”字。当然,专家也不会仅仅以此为例,证“殷人尚右”。人们还发现,祈福卜辞中常见“受有佑”,殷人以为吉。另外,商代服饰也是以“右衽”为常,而考古资料中的殷商宫室、城建、墓葬、车马坑等的排列现象也无不佐证商代重右的观念。
至于殷人为何尚右,有人从地理上找因由:殷之先人兴于今天的京津地区渤海湾一带。殷后人北面祭祖之时,东北方向正在右上方。此说如果成立,如果人们面南而祭,则左右的定位则反了过来。中国位于北半球,古人一直以北极星定位,以北为上,坐北面南时,左手方向自然成为东的方位,崇敬太阳的族群,则会尚左。所以,朝代更迭,尚左尚右也变化不定。
周灭商后,改朝换代,风尚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周人一反殷人尚右的风俗,转而尚左。这一点在金文的文辞中已有明显表现,如以“左右”为序。春秋战国时,天下大乱,方位秩序更加乱。中原各国尚右,楚国、秦国尚左,但总的趋势是尚左。如《老子》“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汉代暴秦,汉初又改为以右为尊。汉太尉周勃统兵废除吕氏时,说“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支持造反的皆袒左臂拥护刘氏,后世的右派和左派是不是由此而来,不得而知,能够大体查明的是,汉之后历朝多以左为尊,除了元蒙一朝。古代官制常常是同一官职分为左官与右官。唐宋都是左官比右官高一等。但元蒙一朝反其道而行之,以右官居上,科考取士也分右榜、左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不过元亡之后,明清两代,又回归尚左。
历史就这样忽左忽右地折腾了几千年,这种变来变去的风尚,到底有没有一个可以服人的理由?其实,此中的奥秘,早在两千多年前已被古圣先贤点破: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这种该左就左,该右就右,君子无可无不可的聪明话,出自《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后来,它又被总结为成语“左宜右有”,用来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