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85463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于法律经济学视角首先对民生犯罪的一般理论、生发原因、规制对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希冀通过这些尝试和努力,发现问题存在的根源和原因,把握民生犯罪生发和演进的脉络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刑法改进的路径,并就民生犯罪的系统化防治提供方案设计,从而给学界产生启示,给法律界提供参考,给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帮助。
目 录
导论
节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与框架设计
一、研究现状
二、框架设计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章刑法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节法律经济学概述
一、法律经济学的概念
二、法律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三、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刑法的经济分析
一、经济学和刑法学的交叉和融合
二、刑法经济分析的意义
三、问题及解困
第三节刑法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和理论
一、刑法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二、刑法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民生犯罪的基本理论
节民生犯罪的基本问题
一、民生与民生保障
二、民生语境下的刑法现象
第二节民生犯罪的发生原因
一、微观原因分析
二、宏观原因分析
第三节民生犯罪的规制对策
一、治理刑法中的所有制歧视,为民生平等奠定经济基础
二、强化刑法的谦抑和宽容
三、重视犯罪防治的综合性和制度协调性,提升制度效率
第三章公共安全犯罪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节公共安全犯罪概述
一、公共安全犯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公共安全犯罪的本质和成因
第二节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规制
一、恐怖活动犯罪的经济学解释
二、进行反恐怖专门立法
三、重视反恐怖系统立法,对刑事法重点完善
第三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问题及对策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入罪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完善
第四节醉酒驾驶犯罪的刑法规制
一、醉酒驾驶入罪的必要性
二、不能对醉酒驾驶行为一律入罪
三、有效规制醉酒驾驶犯罪的途径
第四章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节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一、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本质
三、食品安全犯罪的发生原因
第二节食品安全犯罪的问题及对策
一、食品安全犯罪及刑法保护审视
二、刑法改革的理念
三、刑法制度的重整
四、配套制度的改革
第五章生态犯罪刑法规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节生态犯罪概述
一、生态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生态犯罪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生态犯罪刑法规制的反思及完善
一、生态犯罪刑事政策的反思和完善
二、生态犯罪构成要件的反思和完善
三、生态犯罪刑事处遇的反思和完善
第六章劳动、教育犯罪刑法规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节劳动、教育犯罪概述
一、劳动犯罪的基本问题
二、教育犯罪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劳动犯罪的聚焦――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分析
一、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犯罪化的必要性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标准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罚设置
第三节教育犯罪的改革――国家考试舞弊犯罪立法再研究
一、国家考试舞弊的犯罪化问题
二、国家考试舞弊罪的类罪构成问题
三、立法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节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与框架设计
一、研究现状
二、框架设计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章刑法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节法律经济学概述
一、法律经济学的概念
二、法律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三、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刑法的经济分析
一、经济学和刑法学的交叉和融合
二、刑法经济分析的意义
三、问题及解困
第三节刑法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和理论
一、刑法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二、刑法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民生犯罪的基本理论
节民生犯罪的基本问题
一、民生与民生保障
二、民生语境下的刑法现象
第二节民生犯罪的发生原因
一、微观原因分析
二、宏观原因分析
第三节民生犯罪的规制对策
一、治理刑法中的所有制歧视,为民生平等奠定经济基础
二、强化刑法的谦抑和宽容
三、重视犯罪防治的综合性和制度协调性,提升制度效率
第三章公共安全犯罪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节公共安全犯罪概述
一、公共安全犯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公共安全犯罪的本质和成因
第二节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规制
一、恐怖活动犯罪的经济学解释
二、进行反恐怖专门立法
三、重视反恐怖系统立法,对刑事法重点完善
第三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问题及对策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入罪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完善
第四节醉酒驾驶犯罪的刑法规制
一、醉酒驾驶入罪的必要性
二、不能对醉酒驾驶行为一律入罪
三、有效规制醉酒驾驶犯罪的途径
第四章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节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一、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和种类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本质
三、食品安全犯罪的发生原因
第二节食品安全犯罪的问题及对策
一、食品安全犯罪及刑法保护审视
二、刑法改革的理念
三、刑法制度的重整
四、配套制度的改革
第五章生态犯罪刑法规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节生态犯罪概述
一、生态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生态犯罪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生态犯罪刑法规制的反思及完善
一、生态犯罪刑事政策的反思和完善
二、生态犯罪构成要件的反思和完善
三、生态犯罪刑事处遇的反思和完善
第六章劳动、教育犯罪刑法规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节劳动、教育犯罪概述
一、劳动犯罪的基本问题
二、教育犯罪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劳动犯罪的聚焦――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分析
一、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犯罪化的必要性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标准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罚设置
第三节教育犯罪的改革――国家考试舞弊犯罪立法再研究
一、国家考试舞弊的犯罪化问题
二、国家考试舞弊罪的类罪构成问题
三、立法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2014年4月23日,河南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正式成立。自成立之日起,犯罪学研究会就积极致力于犯罪学、刑事法学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性转化。正是在研究会的大力推动、扶持下,一批有志于犯罪学、刑事法学研究的学者通过不断努力,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基础理论,增加了理论研究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利宾副教授是河南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其撰写的学术专著《法律经济学视阈下的民生犯罪刑法规制研究》一书就是这众多研究成果中的一种。利宾副教授一再邀我作序,盛情难却。同时,作为河南省法学会副会长和河南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会长,我也感到自己有责任通过自身行动进一步激发学会会员的研究积极性,以共同服务于平安河南建设,正是在此背景下,我遂欣然同意为之作序。
众所周知,民生犯罪是严重侵犯民生利益的犯罪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威胁公民个体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侵害市民社会共同的安全利益和生态权益。如果对这些犯罪行为不加以有效制止和预防,将极大地挫伤民众参与国家各项建设的积极性,并直接威胁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
民生问题虽然存在已久,但令人疑惑的是,时至今日,学界仍对其缺乏全面探讨和深入研究。利宾副教授出于职业敏感和多年的学术积累,敏锐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急迫性,并决心以民生犯罪的刑法规制为题进行专项研究。作者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发现问题根源,把握民生犯罪生发和演进的脉络和规律,提出刑法改进的路径,并就民生犯罪的系统化防治提供方案设计。
作者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这主要体现为:首先,引进了法律经济学理论方法;其次,将刑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民生犯罪现象。我认为作者的这种方法创新特别有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问题的系统性昭示我们,要科学解决此问题就必须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研究。第二,传统意义上的刑法学研究方法过于封闭和保守,单纯运用刑法学研究社会问题具有局限性。所以,有必要首先进行刑事一体化尝试,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实现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在方法创新问题上,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作者善于运用法律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民生犯罪问题。作者认为,一方面,当前刑法对民生犯罪规制时过于关注公正而忽视了制度的效率,而经济学理论方法特别有助于提升制度的效率功能,这是将法律经济学引入刑法分析的一个重要理由。另一方面,经济学是一门对有限资源权衡、选择的学问。由于经济学和刑法学有着相同的理论预设和分析基础,所以在刑法分析中引入经济学理论方法能够更新理论研究的过程,开掘研究的视野,发现更多新颖的研究结论。作者的这些认识和思考,相信会进一步丰富刑法学研究,并提升和增进其科学性。
从内容上看,本书是作者几年来对民生犯罪观察研究的系统总结。我个人认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民生犯罪主要是直接侵犯公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犯罪。(2)民生犯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色,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附随、伴生。当前,民生犯罪更多地体现为对公共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严重侵犯。(3)民生犯罪多是理性化行为,罪犯从事犯罪活动主要是基于个人成本收益对比而采取的主动性决策,所以防控民生犯罪的关键是增加罪犯从事犯罪的成本,切实减少其犯罪收益。(4)造成民生犯罪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民生刑法观的缺少和社会越轨治理制度的滞后。(5)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应当恰当评价自由刑的地位,对附加刑扩充,对社区矫正制度全面完善,对保安处分制度及时引进。(6)强化对公民的就业权、教育权、劳动权、安全权、生存权的保障是民生刑法改革的抓手和着力点,法学界和法律界应从类罪归属、犯罪构成改造、刑事责任体系完善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
当然,由于民生问题过于众多和庞杂,作者不可能对其面面俱到。在本书中,作者借助于法律经济学视角首先对民生犯罪的一般理论、生发原因、规制对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然后,又对直接关涉民生利益的类型性犯罪进行了详细解读。我相信这些研究工作能够给学界产生启发,给法律界提供参考,给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帮助。如若如此,我和作者将无比欣慰。
熊文修
2015年8月28日
众所周知,民生犯罪是严重侵犯民生利益的犯罪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威胁公民个体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侵害市民社会共同的安全利益和生态权益。如果对这些犯罪行为不加以有效制止和预防,将极大地挫伤民众参与国家各项建设的积极性,并直接威胁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
民生问题虽然存在已久,但令人疑惑的是,时至今日,学界仍对其缺乏全面探讨和深入研究。利宾副教授出于职业敏感和多年的学术积累,敏锐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急迫性,并决心以民生犯罪的刑法规制为题进行专项研究。作者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发现问题根源,把握民生犯罪生发和演进的脉络和规律,提出刑法改进的路径,并就民生犯罪的系统化防治提供方案设计。
作者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这主要体现为:首先,引进了法律经济学理论方法;其次,将刑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民生犯罪现象。我认为作者的这种方法创新特别有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问题的系统性昭示我们,要科学解决此问题就必须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研究。第二,传统意义上的刑法学研究方法过于封闭和保守,单纯运用刑法学研究社会问题具有局限性。所以,有必要首先进行刑事一体化尝试,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实现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在方法创新问题上,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作者善于运用法律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民生犯罪问题。作者认为,一方面,当前刑法对民生犯罪规制时过于关注公正而忽视了制度的效率,而经济学理论方法特别有助于提升制度的效率功能,这是将法律经济学引入刑法分析的一个重要理由。另一方面,经济学是一门对有限资源权衡、选择的学问。由于经济学和刑法学有着相同的理论预设和分析基础,所以在刑法分析中引入经济学理论方法能够更新理论研究的过程,开掘研究的视野,发现更多新颖的研究结论。作者的这些认识和思考,相信会进一步丰富刑法学研究,并提升和增进其科学性。
从内容上看,本书是作者几年来对民生犯罪观察研究的系统总结。我个人认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民生犯罪主要是直接侵犯公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犯罪。(2)民生犯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色,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附随、伴生。当前,民生犯罪更多地体现为对公共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严重侵犯。(3)民生犯罪多是理性化行为,罪犯从事犯罪活动主要是基于个人成本收益对比而采取的主动性决策,所以防控民生犯罪的关键是增加罪犯从事犯罪的成本,切实减少其犯罪收益。(4)造成民生犯罪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民生刑法观的缺少和社会越轨治理制度的滞后。(5)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应当恰当评价自由刑的地位,对附加刑扩充,对社区矫正制度全面完善,对保安处分制度及时引进。(6)强化对公民的就业权、教育权、劳动权、安全权、生存权的保障是民生刑法改革的抓手和着力点,法学界和法律界应从类罪归属、犯罪构成改造、刑事责任体系完善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
当然,由于民生问题过于众多和庞杂,作者不可能对其面面俱到。在本书中,作者借助于法律经济学视角首先对民生犯罪的一般理论、生发原因、规制对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然后,又对直接关涉民生利益的类型性犯罪进行了详细解读。我相信这些研究工作能够给学界产生启发,给法律界提供参考,给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帮助。如若如此,我和作者将无比欣慰。
熊文修
2015年8月28日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